高分悬赏《种树郭橐驼传》

阅读《种树郭橐驼传》后感 要求300字左右

  《种树郭橐驼传》题目是传记,《史记》《汉书》等历史著作中皆有“传”这一体例,多是叙述帝王将相名士之作。郭橐驼不属帝王将相名士之列,只是民间一种树行家,作者以这么一个平凡如田间青草的人物为传,本身就颇含深义。
  且看作者笔下之郭橐驼,何许人也?
  原名,不知,可见平凡。
  相貌,隆然伏行,有类橐驼,丑陋。
  对这么一个平凡而丑陋的乡邻,人们带有嘲讽意味给他起了一个绰号:骆驼。很形象,也很有点儿恶意。没想到郭驼竟很赞许,“名我固当”,看来这个身有疾病的老人心理却很健全,一个“当”字是他处世之标准,可谓“背弯人不弓”。不仅赞许,竟“舍其名”,还自称,这是一位多么善良,豁达的人呢?
  籍贯,丰乐乡;职业,种树。种树之行,或种或移,或为观赏或为产果,没有不枝繁叶茂的。在庄子的文章中,有很多人物,或残疾,或身怀绝技,这里的郭氏合而为一,皆有其性。“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从后文中可知,他植者必不会被郭氏谢绝学习,明里学,暗里访,竟无人能及。人曰:“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分干什么,这些他植者就是没看出门道。无疑,这句话给郭氏增加了神秘色彩。“窥伺”者何止同行,读者也心存好奇,恨不得一睹为快,早释心中疑团。
  没想到郭氏的经验竟然如此简洁,唯“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这简洁的道理却并非人人能懂。天地万物皆有其天性,人们欣赏山石,以丑为美,以怪为美,正是看到了山石历经千年饱经沧桑,是自然变迁的见证。若泯灭石的天性,方方正正一块石板,还有什么欣赏价值?近代龚自珍曾写过《病梅馆记》,托梅寓人,写出封建思想对人的束缚,好好一株梅树,人们的观赏品味却变了,以曲为美,以欹为美,以疏为美,故商家“斫直,删密,锄正”,梅之天性被扼杀,君不见蓬蓬勃勃的梅花在国画中何其少也!可这却满足了一些人病态的欣赏心理。根雕不象其它雕塑逼真,却能因势象形,使一截小小的只可供烧火用的树根发展其本性,艺术家真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种植时,小心翼翼,“莳也如子”,如精心呵护小儿,不可有一丝疏忽;种植完毕,便再不动问!建议家长也细读此文。对孩子,如果能在少年时期给予影响,培养他勤奋,顽强,正直的品格,还有必要为他的衣食住行、交友、学习、爱好操碎心吗?大多数的老师家长都舍本逐末了,只是细枝末节上要求孩子和学生,却不能在大的方面给他们强有力的影响。他植者亦如是,不明规律,空投热情,多象我们的父母,“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柳宗元在他的绝句《江雪》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塑造了一位隐士形象:万里江山,一片冰雪。唯有那老翁那么醒目,那么孤傲,和身外喧哗的世界显得格格不入。在本文中,这位种树行家顺应自然的规律,与大自然同呼吸,倾述着自然的、社会的真理。
  文中反复出现了问者,问者何人?很似一个求教于郭氏的种树者,第二次问:“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显然是“别有用心”。结合文尾,作者要“传其事以为官戒”,让那些做官的引起警示,再结合《捕蛇者说》结尾“以俟夫观民风者得矣”,目的还是让统治者警醒。由此可见,,作者“问养树,得养人术”,绝非偶然收获,实是心中思之太久,借他人之口宣之。我们该来讨论故事的真实性了,可以真,也可以假,却肯定不是生活中的原形,作者已作了精心的加工。文章更是一篇寓言,假托为人立传,实是借他人之口喊出了心中焦灼的呼声。柳宗元参与了“永贞革新”,而且是革新的核心人物。革新仅维持了百余天,却罢宫市、出宫女、减税赋,深得人心。人们说:文如其人,不只说风格,更说思想。为文为官的柳宗元可为这句话之明证。作者是如何从种树中得到养人术的?
  种植树----治理民
  面对提问,郭氏还是那般谦逊,“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语言平坦,却目光明澈,如民间隐居的政治观察家。“见长人者好烦其令”,“令”不仅“烦”,发令者且“好”。哪些命令呢?耕、植、获、缫、织、字、遂,几项内容涉及了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耕获是农业,植是林业,缫织是小型手工业,遂是副业,这么完整的、多层次的生产结构,必将给百姓建成温馨、富足的家园吧?“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邪?”不仅没有温馨、富足,竟难以使生命的存在与延续得到保证!那耕耘出的粮,种出的树,产出其的丝,织出的布,养肥的猪哪去了?
  “劳吏”,慰劳,当然是交赋税。至此,我们陡然明白,那好烦其令的官吏,之所以旦暮来呼,不是为百姓生计着想,那些“促”、“勖”、“督”听起来是多么动人,实质是逼迫、强制吧!旦暮二字在下文还隐隐照应,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讨厌的喊声,嘈杂的锣鼓,能不让人心惊吗?中国老百姓讲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现在想来,那些劳动不能带给人们对生活的憧憬,而象恶梦一样纠缠着人们,经过一天辛勤的耕作之后,梦中也不能轻松,何止梦中,早晚饭也不能不停下来。《捕蛇者说》中“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说的就是如此。郭氏对此的评价是:若甚恰焉,而卒以祸。和上文他植者比较,“虽曰爱之”句相呼应。如此看来,二者“有类”。
  那么,由种树到治民,是一种什么写法呢?映衬。映衬者,通过上下文内容照应来强化表达效果。这种映衬,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用及。可以人映衬人,《三国演义》中以周瑜乖巧衬孔明加倍乖巧,以鲁肃忠厚衬孔明乖巧即如是。写关公英雄,用华雄映衬,华雄斩鲍忠、斩祖茂、斩俞涉、斩潘凤,却衬关公手起刀落斩于马下,出征前所斟之酒尚温。也可以物衬人,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用意在求见韩琦,可是一路却写自己见到的名山大川、京华风云、秦汉故都。虽然如此,还是想见你,“然后以尽天下之大观”。这里的“大观”即来衬人。其实。《捕蛇者说》中通篇映衬,蛇毒、赋毒,一宾一主,互为映照,互为陪衬,深化了主题,增强了表达效果。这种写法,还兼有含蓄委婉的特点,写文章是要向统治者讽谏,直来直去难免受挫。先以他物讲给他听,让他不知不觉进入圈套里,猛然醒悟,也算水到渠成。
  那么,柳宗元吸收了哪些思想并体现在文中呢?一道一儒。道家一向提倡“无为而治”,即顺应万事万物的发展天下可大治。有为常常适得其反。故庄子有“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剖斗折衡,而民不争”的言谈。汉初是推行老庄的,国力衰弱,陆贾说:“天下初定,如小鸟不可拔一毛”,应让老百姓自由的去发展,几代经营,才有了汉武帝抗击匈奴之实力,柳宗元的思想和道家还有差别,不是消极的“顺其自然”,更应在把握规律的情况下积极地适应自然。
  总观全文,第四段是全文的“精神命脉”,集中地阐明了作者的观点。第五段中“养人”二字字字千钧,治民者,首先是养民。治理天下好坏的标准只有一个:谁治下的老百姓生活的好,谁就治理好了天下。1993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提出三个标准,与此同,一看综合国力是否增强,二看人民生活水平是否提高,三看生产力是否得到发展。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高分悬赏《种树郭橐驼传》
《种树郭橐驼传》题目是传记,《史记》《汉书》等历史著作中皆有“传”这一体例,多是叙述帝王将相名士之作。郭橐驼不属帝王将相名士之列,只是民间一种树行家,作者以这么一个平凡如田间青草的人物为传,本身就颇含深义。 且看作者笔下之郭橐驼,何许人也? 原名,不知,可见平凡。 相貌,隆然伏行,有类橐驼,丑陋。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