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各国语言不同~ 是如何交流的呢?

历史上 出使西域,各国来朝!
语言不同,是如何沟通的呢?

张赛西域N多国家, 语言是怎么克服的呢??
但是,古代是没有语言学的?会有人如何开始与语言不通的人沟通呢?

例如,发音,同义,褒义,贬义,这都是如何开始学习的呢?????相互学习?

是否有古人写的其他语言的相关书籍???
-------------------------------------
唐僧西天取经,独行一人,经历很多国家,但是在他的著作里却没有提及所经过地方的,中原人的生活,
古代僧人是不能说假话的,要是每到一个国家,都能看到中原人,我想唐僧也会很高兴的!
但是书籍中却没有描述,估计他是没遇到~~~ 但是这么多国家语言沟通,与皇帝比比花花的沟通!不太可能吧~

据科学家研究,人和人交流语言只占一小部分,更多是表情动作,称为肢体语言。当然我不是说古人周游各国都在比划手势。只是说,只要有一个环境,那么根据表情,音调动作等,都能大致判断对方的意图。就像我们小时候原本不会说话,但是随着父母生活,就会说话,同理,我们在中国学校学英语,不如偷渡到海外的人虽然没有系统学习发音语法知识,但是他们的英语已经能满足生活日常沟通的需要。就像老上海在租界时代,贩夫走卒都能用八国语言打招呼,称为洋泾浜。那么在古代,在商贸频繁的国家城市中,自然会有一批略懂邻国语言的人。那么每到一处就雇佣向导,日常居住就没有问题。况且张骞,唐僧,都是国家级的人物,尤其是唐僧,称唐三藏,佛教中能称三藏法师的都必须精通经律论三藏。而且唐僧是精通梵文的,是当时国家级的翻译官。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4-17

虽然古代各国虽然语言不同,但古人在交流上和今人没有本质区别,在边境各民族杂居地区,彼此能相互听懂大概意思,但在需要准确了解对方的所表达的语意时,也会寻求翻译人员的帮助。

这些译员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如《周礼》谓秋官司寇所属有象胥。旧注谓“通夷狄之言曰象;胥,其才能者也。”象胥实即译员,兼掌接待少数民族使者。依“蛮夷闽貉戎狄”六“翟”【即“狄”,亦即方面】,各设上士一人,中士二人,下士八人及徒二十八人。北周亦于秋官府设象胥中士、下士,相当于西汉的九译令、北魏的方译博士。

到了汉朝又设立主管各方邦国语言沟通和贸易往来的译官,《汉书》卷十九.百官公卿表上:典客,秦官……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鸿胪【相当于今天的外交部】。属官有行人、译官、别火三令丞及郡邸长丞。

宋以后随着对外交往的频繁,熟悉各种语言的翻译人统统改称为“通事”。

也正是因为各种翻译人员的存在,世界各国的交往才会愈加频繁。

第2个回答  2017-04-04
据科学家研究,人和人交流语言只占一小部分,更多是表情动作,称为肢体语言.当然我不是说古人周游各国都在比划手势.只是说,只要有一个环境,那么根据表情,音调动作等,都能大致判断对方的意图.就像我们小时候原本不会说话,但是随着父母生活,就会说话,同理,我们在中国学校学英语,不如偷渡到海外的人虽然没有系统学习发音语法知识,但是他们的英语已经能满足生活日常沟通的需要.就像老上海在租界时代,贩夫走卒都能用八国语言打招呼,称为洋泾浜.那么在古代,在商贸频繁的国家城市中,自然会有一批略懂邻国语言的人.那么每到一处就雇佣向导,日常居住就没有问题.况且张骞,唐僧,都是国家级的人物,尤其是唐僧,称唐三藏,佛教中能称三藏法师的都必须精通经律论三藏.而且唐僧是精通梵文的,是当时国家级的翻译官.
第3个回答  2009-12-15
这个问题本人答不了,只能臆测一下

别说各国的人了;就连中国本国语言沟通都很难,那时候又不实行普通话。
所以猜测,当时是有翻译的。那时候的翻译大概就是边境地区有交往的人、商人吧
第4个回答  2009-12-16
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或者是画画什么的来沟通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