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和大运河对当时政权有什么影响?

注意 是政权的影响

都江堰: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使成都平原秦国最大的两大粮仓之一,为秦国统一六国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客观上也改变了战国晚期的格局,使蜀地变成“天府之国”,同时也使得当时的秦国和楚国在南方的较量中有了就近的后方基地。

隋朝运河:有利于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加强对东北和江南地区的控制

在中华辽阔的国土上,纵横流淌着无数的巨川大河——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但它们都是大自然神奇造化的产物。横贯我国东部,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的大运河,是由我国劳动人民用血与汗、灵与肉开凿出的一条举世无匹的人工水道。它与我国另一伟大工程——万里长城一起,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两大人间奇迹,是中华民族的巍峨丰碑和历史文明的生动象征。 大运河的诞生,标志着中华文明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在隋唐至明清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它是连接我国北方政治中心与南方经济中心的交通大动脉,对当时政治统一、经济文化的交流以及城市的兴起与发展等方面起过极其重大的作用。同时,大运河像黄河、长江一样,以母亲般的乳汁养育了运河两岸的人民,培育出底蕴深厚、璀璨夺目而又独树一帜的“大运河文化”,已成为中华历史文化宝库的组成部分。 大运河诞生的原因,与华夏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密切关联。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构成了高度渐降的三级台阶。纵观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等大江大河,几乎都是自西向东,浩浩荡荡地奔流入海。这些河流对于连接东西、沟通山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与此同时,却也为南北间的交通设置了层层障碍。在古代交通极不发达且主要依靠水运的情况下,这种大自然留下的缺陷大大影响了南北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政治的统一。于是,运用人的智慧和力量开凿出一条贯通南北的人工水道,就成了华夏民族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 中国最早开凿的人工运河,肇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在这个革故鼎新的大变革时代,诸侯之间为了争雄称霸,竞相致力于政治改革和发展经济,加之军事争夺的需要,使得改善水陆交通条件成为时代的强烈要求。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陆路的改善十分困难,因而开挖人工运河、发展水运交通成为历史的必然。据史料记载,我国古代最早开挖的人工运河是春秋时期(公元前6世纪初)陈国和蔡国在淮水的两条支流——沙水与汝水之间开出的一条“沟通陈蔡”(《水经•济水注》引《徐州地理志》)的运河。由于这条运河较小,且不久即被埋废,因而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多大的痕迹。大约在稍后的时间,楚国在江汉平原上开凿了一条从都城郢(今湖北江陵北)到汉水沙洋一带的水道——杨水,沟通了汉水和长江;吴国为了进攻楚、越,亦在其境内开凿了沟通太湖至长江、太湖至东海两条运河——胥溪和胥浦。不过,真正对后世产生较大影响的人工运河,当属吴王夫差主持开凿的邗沟和菏水。 春秋末年,吴国开凿的邗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明确记载的人工运河,也是我国第一条沟通江淮两大水系的人工水上通道。邗沟是吴国先后打败楚、越两国后,踌躇满志的吴王夫差为了实现其北伐齐、晋,争霸中原的野心而开挖的。公元前486年,吴国首先在位于今江苏省扬州市西北的蜀冈上筑邗城,作为进军北方的基地,同时在邗城下开挖了一条运河即邗沟。对于这一史实,晋代杜预注释:“于邗江筑城穿沟,东北通射阳湖,西北至末口(今江苏淮安北)入淮,通粮道也。今广陵韩江是。”韩江即邗沟,后世又称之为渠水、邗溟沟、中渎水等。 邗沟开凿的第三年(公元前484年),吴国大败齐国后,野心进一步膨胀,决定再开凿一条沟通黄淮的运河,以为称霸天下服务,遂在今山东鱼台和定陶之间开出了一条运河,就是“阙为深沟,通于商、鲁之野”(《国语•吴语》)的菏水。 菏水沟通了淮河的支流泗水和其上游紧邻黄河的济水。菏水的开辟,首次将淮河流域与中原联系起来。当年夏天,夫差就率领强大的吴国大军循泗水北上,由泗入菏,再由菏入济,到达济水岸边的黄池(今河南封丘县西南)与晋定公会盟。 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通过变法改革逐渐强盛起来的魏国,为了达到争霸天下的目的,在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的次年即魏惠王九年(公元前360年),便动工开挖了“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相会”(《史记•河渠志》)的运河——鸿沟。鸿沟的开凿,在黄河、淮水、济水间,形成了一个相当完整的水上交通网。除鸿沟以外,战国时期的东方大国齐国还在淄水与济水间开挖了一条济淄运河,这条运河虽短,却沟通了齐国与中原的联系。 春秋战国时期人工运河的开挖,特别是邗沟和鸿沟两条运河的开辟,把长江、淮河和黄河三大水系沟通起来,为后来全国范围的水路交通网的形成奠定了初步基础。“不过这个时期的运河都是人工沟通天然河流和湖泊的水道所形成的,长度并不长,和隋代在天然河流基础上疏浚开挖的长距离的大型运河,和元代开凿的大规模的南北大运河相比,这个时期的运河建设还处于初创阶段。”秦祚短浅,但多创举,泽及后人。其中广西的兴安灵渠作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为秦始皇统一四海立下了汗马功劳。秦始皇扫灭六国以后,旋即挥戈南下,进军岭南。但由于五岭逶迤,交通不便,补给困难,加之当地土著越人的顽强抵抗,使劳师远征的秦军一度受阻。为了解决军队给养问题,秦始皇命史禄(亦称监禄)在广西湘桂走廊兴安一带开凿运河,打通湘漓二水交通,转输军粮辎重。 史禄调用数十万兵卒,用了五年多的时间,于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4年)凿成灵渠(亦名兴安运河),打开了通往岭南的运道,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这样,长江上的船只便可以经湘江,穿灵渠,入漓江,抵珠江。秦军得水运之利,很快挥戈占领了岭南。自此以后,直到湘桂铁路、京广铁路通车前的2100多年间,灵渠始终是中原和岭南交通的要道。 汉至魏晋,运河的开凿和整治,史不绝书,成为历代兴修水利的重要内容。比较著名的有汉武帝开凿的一条与渭水并行的运粮渠道——漕渠(漕渠实际上具有双重功能,除了运粮外,还可灌田万顷以上);东汉光武帝在都城洛阳附近开凿的阳渠;东汉末年曹操开凿的白沟、平虏、泉州、新河、利漕渠等5条贯穿河北平原的渠道。尤其是河北五渠的开凿,大大方便了河北平原内部的水路交通,加强了河北与黄河以南各地的联系,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后来隋炀帝开通永济渠打下了初步基础。 公元589年,隋王朝结束了长达300多年的南北分裂局面,使华夏神州重新归于统一。隋代的政治中心在关中,而经济中心已移向东南,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吸收江淮地区的财富以巩固政治统治,隋王朝建立后,便不遗余力地进行了一系列规模浩大的开河工程,特别是隋炀帝,毕其功于一役,终于开成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开创了中国内河航运的新纪元。 开皇元年(公元581年),隋文帝即命大将郭衍为开漕渠大监,“部率水工,凿渠引渭水,经大兴城(长安)北,东至潼关,漕运四百里。关内赖之,名之曰富民渠”(《隋书•郭衍传》)。尽管富民渠在隋初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因仓促成渠,渠道浅窄,难以满足漕运的需要。为此,开皇四年(公元584年),隋文帝又令杰出的水利工程专家宇文恺对富民渠进行改建,并要求渠道能通“方舟巨舫”。经过努力,新渠仅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就告竣工。新渠仍以渭水为主要水源,自长安至潼关长300余里,命名为广通渠。这条运河使沿黄西上的漕船不再经过弯曲的渭水而直接抵达京城长安。 广通渠凿成后,隋文帝为了兴兵讨伐南方的陈朝,结束南北分裂的局面,于开皇七年(公元587年)下令对时常淤浅难航的邗沟进行疏浚和修复。这条大体循邗沟故道的运河被称为山阳渎。隋炀帝即位后,又于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征发淮南民众十余万人,对山阳渎再次加以拓宽改直,使这条北起淮水南岸山阳(今江苏淮安市)南到扬子(今江苏仪征附近)接长江,长约300里,宽40步(一步为2米),深可通龙舟的运河成为沟通长江、淮河南北交通的要道。 在开掘山阳渎的同时,隋炀帝于大业元年,征发河南、淮北诸郡民,前后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水、洛水达于河,自板渚引河通于淮”(《隋书•炀帝纪》卷三)。通济渠分东西两段,西段自洛阳城西引洛水和谷水(今涧水)为水源,循阳渠故道,经偃师至巩县的洛口入黄河;东段自河南的板渚(今河南荥阳西北)起,引黄河水经荥阳,于开封附近与汴水合流,再折向东南穿过今商丘、永城、宿县、泗县,在盱眙之北入淮水。通济渠斜贯中原地区,第一次把黄河与淮河干流连接起来,成为隋炀帝时代开凿的最为重要的一条运河。 为了加强北方的边防,隋炀帝把涿郡(今北京市西南)作为军事重镇,并于大业四年(公元608年),“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隋书•炀帝纪》卷三)。永济渠分两段,一段从河南引黄河水入沁水,然后引沁水合清、淇,向北行与白沟河连通达今河北馆陶县,馆陶以下则另开新道,流经今清河、德州、东光、沧州、青县、静海,抵今天津市。另一段,自天津折向西北,经武清、安次,到达涿郡。永济渠全长2000多里,是中国古代北方运河系统的干渠。 大业六年(公元610年),隋炀帝又在三国东吴已有运道的基础上,重开江南运河。“自京口至余杭,八百余里,广十余丈”(《资治通鉴•隋纪五》卷一八一),沟通了长江与钱塘江两大水系。 在隋王朝短暂的历史上,隋朝两代皇帝——文帝杨坚和炀帝杨广,先后开掘和疏浚了广通渠、山阳渎、通济渠、永济渠、江南运河,形成了一个以洛阳为中心,西通关中盆地,北抵河北大地,南至太湖流域,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流经今京、津、陕、豫、冀、鲁、皖、苏、浙九省市,长达2500多公里的庞大运河体系。南北大运河的修成,对促进和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十分显著的作用。 继隋而起的唐朝大获运河之利,唐朝之所以空前兴盛,大运河功不可没。对此,唐末诗人皮日休在《汴河铭》中指出,运河“在隋之民不胜其害也,在唐之民不胜其利也”。与此同时,唐朝为了发挥大运河航运的效益,加强了对运河的维修和扩建,使唐代的水运网不断延伸和扩大。 唐末五代,藩镇割据,战乱频仍,隋唐大运河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个别河段渐渐淤断没废。北宋王朝建都开封,开辟了以汴京为中心的运河网,除了最为重要的汴河(大体为隋唐通济渠的东段)外,还有广济渠、金水河和惠民河等三条重要的运河,这些运河与天然河流共同构成了错综密集的运河网,为北宋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北宋末年,金兵入侵,北方沦陷,破坏了四通八达的运河网。南宋以临安(今杭州)为都,偏安东南一隅,亦在两浙间开凿了若干小规模的运河。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都江堰和大运河对当时政权有什么影响?
都江堰: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使成都平原秦国最大的两大粮仓之一,为秦国统一六国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客观上也改变了战国晚期的格局,使蜀地变成“天府之国”,同时也使得当时的秦国和楚国在南方的较量中有了就近的后方基地。隋朝运河:有利于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有利于促进社会...

求文档: 历史 都江堰和隋朝大运河分别对当时的政权产生了什么影响
建都江堰和大运河都是在两个比较暴戾的朝代,都江堰为秦国提供了充足的粮草来与六国抗衡,大运河为隋朝提供了足够的经济基础以及交通基础来巩固中央政权

俩大工程分别对当时的政权产生了什么影响?
1.都江堰:防洪灌溉。隋朝大运河:运输(沟通南北交通或南粮北运也可)2.都江堰的修建,促进了秦国经济的发展,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为修建大运河,随炀帝过度役使人民,遭到人民反抗,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都江堰和隋朝运河对当时政权产生的影响!
都江堰有防洪灌溉作用,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隋朝大运河促进了城市发展,江都、余杭、涿郡等迅速繁荣;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中央集权稳定。

都江堰和大运河对政权产生了什么影响
建都江堰和大运河都是在两个比较暴戾的朝代,都江堰为秦国提供了充足的粮草来与六国抗衡,大运河为隋朝提供了足够的经济基础以及交通基础来巩固中央政权

隋朝大运河对当时的政权有什么影响?
1、促进了南北的交流,有利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2、大运河总共在民间征收了三百六十多万百姓,最后死伤的高达二百五十万,导致了隋朝的灭亡.3、当时的大运河就是南北大高速通道,有利于隋朝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都江堰和隋朝大运河的主要功能
1.都江堰:防洪灌溉。隋朝大运河:运输(沟通南北交通或南粮北运也可)2.都江堰的修建,促进了秦国经济的发展,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为修建大运河,随炀帝过度役使人民,遭到人民反抗,加速了隋朝的灭亡。3.要从国情出发;要经过充分、科学的论证;要以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发展为目的。(一条即可)...

都江堰隋朝大运河田纳西水利工程对当时的政府产生了甚么影响
都江堰为当时的政府提供了有益的水利保障,使得食粮产量稳步提升;隋朝大运河开通了中国由南往北的漕运,但是隋朝时间太短,有益的1面还没显现出来,就灭亡了,唐宋算是吃了红利。田纳西不知道。 查看原帖>>

都江堰和隋朝大运河的主要功能
1. 都江堰的主要功能是防洪和灌溉,它消除了岷江的水患,同时也为成都平原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使得这片土地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隋朝大运河的主要功能则是运输,它连接了南北,促进了商品和文化的交流,对于加强隋朝的统一和中央集权起到了重要作用。2. 都江堰的修建不仅改变了整个川西平原的...

都江堰和隋朝大运河对当时的影响
都江堰是利用自然地理最出色的水利工程,因为有了她,成都地区成为天府之国,对促进蜀地区经济繁荣起了巨大的作用。隋朝大运河是人工开凿的运河,虽然对后世整个中国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当时确实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