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扬州的夏日赏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06-12-26
  扬州的夏日

  作者:朱自清

  ......
  扬州从隋炀帝以来,是诗人文士所称道的地方;称道的多了,称道得久了,一般人便也
  随声附和起来。直到现在,你若向人提起扬州这个名字,他会点头或摇头说:“好地方!好地
  方!”特别是没去过扬州而念过些唐诗的人,在他心里,扬州真像蜃楼海市一般美丽; 他若
  念过《扬州画舫录》一类书,那更了不得了。但在一个久住扬州像我的人,他却没有那么多美
  丽的幻想,他的憎恶也许掩住了他的爱好;他也许离开了三四年并不去想它。若是想呢,枣你
  说他想什么?女人;不错,这似乎也有名,但怕不是现在的女人吧?枣他也只会想着扬州的夏
  日,虽然与女人仍然不无关系的。

  北方和南方一个大不同,在我看,就是北方无水而南方有。诚然,北方今年大雨,永定河,
  大清河甚至决了堤防,但这并不能算是有水;北平的三海和颐和园虽然有点儿水,但太平衍了,
  一览而尽,船又那么笨头笨脑的。有水的仍然是南方。扬州的夏日,好处大半便在水上枣有人
  称为“瘦西湖”,这个名字真是太“瘦”了,假西湖之名以行,“雅得这样俗”,老实说,我
  是不喜欢的。下船的地方便是护城河,曼衍开去,曲曲折折,直到平山堂,枣这是你们熟悉的
  名字枣有七八里河道,还有许多杈杈桠桠的支流。这条河其实也没有顶大的好处,只是曲折而
  有些幽静,和别处不同。

  沿河最著名的风景是小金山,法海寺,五亭桥;最远的便是平山堂了。金山你们是知道的,
  小金山却在水中央。在那里望水最好,看月自然也不错枣可是我还不曾有过那样福气。“下河”
  的人十之九是到这儿的,人不免太多些。法海寺有一个塔,和北海的一样,据说是乾隆皇帝下
  江南,盐商们连夜督促匠人造成的。法海寺著名的自然是这个塔;但还有一桩,你们猜不着,
  是红烧猪头。夏天吃红烧猪头,在理论上也许不甚相宜;可是在实际上, 挥汗吃着,倒也不
  坏的。五亭桥如名字所示,是五个亭子的桥。桥是拱形,中一亭最高,两边四亭,参差相称;
  最宜远看,或看影子,也好。桥洞颇多,乘小船穿来穿去,另有风味。平山堂在蜀冈上。登堂
  可见江南诸山淡淡的轮廓;“山色有无中”一句话,我看是恰到好处,并不算错。这里游人较
  少,闲坐在堂上,可以永日。沿路光景,也以闲寂胜。从天宁门或北门下船。蜿蜒的城墙,在
  水里倒映着苍黝的影子,小船悠然地撑过去,岸上的喧扰像没有似的。

  船有三种:大船专供宴游之用,可以挟妓或打牌。小时候常跟了父亲去,在船里听着谋得
  利洋行的唱片。现在这样乘船的大概少了吧?其次是“小划子”,真像一瓣西瓜,由一个男人
  或女人用竹篙撑着。乘的人多了,便可雇两只,前后用小凳子跨着:这也可算得“方舟”了。
  后来又有一种“洋划”,比大船小,比“小划子”大,上支布篷,可以遮日遮雨。“洋划”
  渐渐地多,大船渐渐地少,然而“小划子”总是有人要的。这不独因为价钱最贱,也因为它的
  伶俐。一个人坐在船中,让一个人站在船尾上用竹篙一下一下地撑着,简直是一首唐诗,或一
  幅山水画。而有些好事的少年,愿意自己撑船,也非“小划子”不行。“小划子”虽然便宜,
  却也有些分别。譬如说,你们也可想到的,女人撑船总要贵些;姑娘撑的自然更要贵啰。这些
  撑船的女子,便是有人说过的“瘦西湖上的船娘”。船娘们的故事大概不少,但我不很知道。
  据说以乱头粗服,风趣天然为胜;中年而有风趣,也仍然算好。可是起初原是逢场作戏,或尚
  不伤廉惠;以后居然有了价格,便觉意味索然了。

  北门外一带,叫做下街,“茶馆”最多,往往一面临河。船行过时,茶客与乘客可以随便
  招呼说话。船上人若高兴时,也可以向茶馆中要一壶茶,或一两种“小笼点心”,在河中
  喝着,吃着,谈着。回来时再将茶壶和所谓小笼,连价款一并交给茶馆中人。撑船的都与茶馆
  相熟,他们不怕你白吃。扬州的小笼点心实在不错:我离开扬州,也走过七八处大大小小的地
  方,还没有吃过那样好的点心;这其实是值得惦记的。茶馆的地方大致总好,名字也颇有好的。
  如香影廊,绿杨村,红叶山庄,都是到现在还记得的。绿杨村的幌子,挂在绿杨树上,随风飘
  展,使人想起“绿杨城郭是扬州”的名句。里面还有小池,丛竹,茅亭,景物最幽。这一带的
  茶馆布置都历落有致,迥非上海,北平方方正正的茶楼可比。

  “下河”总是下午。傍晚回来,在暮霭朦胧中上了岸,将大褂折好搭在腕上,一手微微摇
  着扇子;这样进了北门或天宁门走回家中。这时候可以念“又得浮生半日闲”那一句诗了。

  http://yzxg.3322.net/mw/yzdxr.htm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赏析扬州的夏日朱自清
扬州的湖色水光虽未被刻意描绘,然而流溢于笔底的尽是关于扬州之水的富于情韵的美感。这就是作者对扬州之夏的独特感觉,也就是朱自清眼中雅趣横生的扬州。读到文章最后“又得浮生平日闲”这寥寥几句由衷眷恋意兴盎然的人生余暇的话,谁能说他对扬州的“憎恶”掩住了爱好呢?!这篇作品笔墨简省,叙述...

赏析扬州的夏日朱自清
扬州的湖色水光虽未被刻意描绘,然而流溢于笔底的尽是关于扬州之水的富于情韵的美感。这就是作者对扬州之夏的独特感觉,也就是朱自清眼中雅趣横生的扬州。读到文章最后“又得浮生平日闲”这寥寥几句由衷眷恋意兴盎然的人生余暇的话,谁能说他对扬州的“憎恶”掩住了爱好呢?!这篇作品笔墨简省,叙述...

朱自清扬州的夏日
1. “文似看山不喜平”这句话寓意着文章应当富有变化,避免平淡无奇。朱自清在开篇便表达了自己对扬州的独特看法。2. 身为长期居住在扬州的人,他并未像他人那样对这座城市抱有过多美好的幻想。反而,他对扬州的某些方面怀有憎恶之情,这或许遮掩了他内心的喜爱。3. 然而,在细致品味其文字后,可...

朱自清扬州的夏日赏析,求
《扬州的夏日》也是如此。而且,依我看,这篇笔墨简省的短文,竟可以看作朱自清一生漂泊心态的美学象征。作品一开始便透露出作者的理性精神和美学观,这同样是他观照、感受人生的一贯态度。他批评一般人跟在诗人文士的背后,随声附和地称道自己未曾亲历的扬州,仅靠着“耳食”来构筑关于扬州的海市蜃楼。...

朱自清扬州的夏日赏析
扬州的夏日 作者:朱自清 ...扬州从隋炀帝以来,是诗人文士所称道的地方;称道的多了,称道得久了,一般人便也 随声附和起来。直到现在,你若向人提起扬州这个名字,他会点头或摇头说:“好地方!好地 方!”特别是没去过扬州而念过些唐诗的人,在他心里,扬州真像蜃楼海市一般美丽; 他若 念过...

朱自清《扬州的夏日》
他开篇即说,由于久住扬州,他不像一般人那样,对扬州抱有那么多美丽的幻想。甚至“他的憎恶也许掩住了他的爱好。”但若仔细品味,你会发现这种平淡正蕴涵着朱自清特有的审美情趣。何况他的叙述处处巧运机心呢!其实,作者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读到文章最后“又得浮生平日闲”这寥寥几句由衷眷恋意兴...

朱自清的扬州的夏日读后感
扬州夏日 赏析:朱自清一生似乎与“水”结了缘,四处漂泊。读书,工作,奔走在江浙各地,来往于南北之间。稍稍安定的时期,也只有在扬州的那十余年少年岁月和三十岁后定居北京的十年(其间到欧洲旅行一年)。四十岁时抗战爆发,又自北平匆匆南下,萍踪遍及南方诸城。四十九岁返回北京,安顿方及两年,不幸患病...

朱自清的《扬州的夏日》是记流水账还是作者的匠心独运之处 简要分析...
洒脱自然的笔调中含蓄地寓托自己的情感。与这一渐趋练达的抒情风格有关的,是作品语言的平易畅达,早期散文那种刻意雕琢的脆生生的文人白话,已经“洗尽铅华无雕饰”,如出水芙蓉,明净随意,一秉天然。说不喜欢,应该只是作者不喜欢这个名字,从后问他对扬州的赞美可以看出,他对扬州还是有感情的。望...

朱自清扬州的夏日阅读感受100字
扬州夏日 赏析:朱自清一生似乎与“水”结了缘,四处漂泊。读书,工作,奔走在江浙各地,来往于南北之间。稍稍安定的时期,也只有在扬州的那十余年少年岁月和三十岁后定居北京的十年(其间到欧洲旅行一年)。四十岁时抗战爆发,又自北平匆匆南下,萍踪遍及南方诸城。四十九岁返回北京,安顿方及两年,不幸患病...

读朱自清散文《扬州的夏日》: 绿杨城郭是扬州,又得浮生半日闲_百度知 ...
所以,扬州应是朱自清先生的第一故乡,北平,当为第二。在朱自清眼中,北方与南方的一个大不同之处在于:北方无水而南方有。扬州的夏日,好处大半便在水上,这“水”指的自然便是瘦西湖了。杭州有个西湖,而扬州则有个瘦西湖,不过朱自清先生并不喜欢这个称呼,认为其是“假西湖之名以行”。 挑个阳光明媚的日子,跟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