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理工学院会计专业怎么样? 我想去哪,学校坏境呢?

如题所述

“中国特色基层型大学”基本理论与实践
——荆楚理工学院“中国特色基层型大学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组

【编者按】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校长吴麟章和行政领导班子积极开展特色办学实践。在特色办学实践过程中,校长吴麟章创新性地提出“中国特色基层型大学”的特色办学思想和思路。结合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与要求,这一特色办学思想不断深化并逐步理论体系化。经校党委研究同意,校长吴麟章以我校发展研究中心为平台组建“中国特色基层型大学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组,对这一办学思想进行系统整理和理论构建。经过数月整理和研究,课题组初步完成了“中国特色基层型大学”的基本理论架构及其书稿。这个理论架构较好体现了我校“扎根基层、以用为本”优良办学传统的凝练与传承;体现了我校升本以来“开放办学、特色办学、人才办学”、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思想的探索和实践;体现了我校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和“高等教育分层分类办学”的要求,坚持“立足基层、志在高远;融入社会、追求卓越”特色办学理念的集体智慧。现从中辑录部分内容发送给大家,以期集思广益,凝神聚力,共襄荆楚理工发展大业。
一、校长吴麟章关于“中国特色基层型大学”基本特征的重要论述
(一)中国特色基层型大学的战略意义与时代使命
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两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打造世界经济强国。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世界经济强国这个新的伟大目标的实现,都迫切要求我国高度重视并不断推进基层社会经济建设。目前,基层社会经济建设领域尚是“科技、人才、教育”最为薄弱的环节。高等教育要围绕基层社会经济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切实发挥教育的基础性作用!为此,按照“高等教育分层分类办学”的要求,创立并大力发展中国特色基层型大学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时代意义!
基层型大学的定位与使命:紧紧围绕我国基层社会经济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这个中心,积极发挥在“人才培养、研究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基础作用,努力服务于“三化” (即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引领的基层社会经济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基层型大学坚持“立足基层、研究基层、服务基层”的办学定位,坚持与基层社会经济“协同创新、协同服务、协同发展”!
(二)办学定位的基本内涵
坚持“育人为本”,以“丰富其知识、文明其精神、强健其体魄”的人才培养理念统领育人工作;坚持“立足基层、研究基层、服务基层”,突出实践教育与素质教育,培养具有良好社会素养的基层社会经济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立足基层、志在高远”的社会化人才(具有良好社会素养的社会人+具有合格专业能力与人文素养的专门人才)。
(三)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
“立足基层,志在高远”!
立足基层社会大课堂,培育学生“和谐思维认识社会、阳光心态适应社会,有为之心融入社会”的社会素养,培养学生自我“善思考、善学习、善教育”的发展能力;引导学生养成“立足基层、志在高远”的宽广胸怀,坚持“阳光成人、立志成才、敬业成事”;支持校友群体“立足基层事业,追求卓越人生”,并不断提升“社会竞争力、社会影响力、社会奉献力”!
(四)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特征
“融入社会,追求卓越”!
积极开拓学校的优质企业/产业资源、优质服务资源和基层社会经济的优质教育资源,协同创新地开展社会资源共享性整合,为基层型大学构建“校园小学校、社会大课堂”的人才培养体系。
(五)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构建
1.指导思想: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大学“社会化”,树立“校园小学校、社会大课堂”的教育观念,和“大学是社会优质教育资源的开拓者、组织者”的治校观念。(仅仅局限在课堂上,培养不出创业精神、创新精神;封闭在校园里,培养不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唯有社会实践,才是应用型人才成长的最佳舞台)
2.关键点是转变教育观念与模式——(1)自我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升级通道,要把“传统的单向传授知识”转向“引导学生自我善思考、善学习、善教育”;(2)积极融入基层社会,共享社会资源,与社会协同发展,建设符合“立足基层、志在高远”人才培养要求的结构丰富的社会化师资队伍;(3)构建社会大课堂体系与运行机制。
3.主要任务与目标:不断提升“四个能力”——引导学生提升“理性思考和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能力、促进教师提升“教学/应用技术研究与服务社会”的能力、支持团队提升“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能力、不断提升学校 “与社会协同发展”的能力。
(六)学科建设基本思想
由于致力于“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基层型大学坚持以领域性学科建设为重点。
1.指导思想:以领域性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专业建设为基础,以学科交叉融合为特色,以专业学位点建设为基本目标;
2.主要途径:坚持“政府主导,校企结合;融入社会,协同发展”,建设“以特色领域性学科为龙头”的特色学院、“政产学研”一体化创业创新实践基地及师生科技创业园区。如,荆楚理工学院探索的几种途径:
“下农村”,合作建设新农村科技学院;“进企业”,合作建设循环经济工程学院;“请进来”建设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政产学研”,合作建设老龄事业科学学院;“政产学研”,合作筹建学前教育科学学院、城镇与乡村建设学院等。同时,“政产学研”,合作打造“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国农谷”研究院。
二、“中国特色基层型大学”办学思想和理念的基本阐述
(一)“基层型大学”的“中国特色”的基本内涵
概要而言,建设“中国特色基层型大学”,是与社会协同发展的时代要求,是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路径的一种创新性探索,是对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一种“中国式”演绎。
第一,“基层型大学”的“中国特色”强调大学的政治使命和办学方向:始终围绕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应用型合格人才这一根本目的,致力于探索一条与社会协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道路。
第二,“基层型大学”的“中国特色”强调遵循高等教育基本规律:坚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特色发展为内涵,以全方位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为重要职责,走“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发展之路。
第三,“基层型大学”的“中国特色”强调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科学发展为第一要义,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为基本要求,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积极探索大众化背景下“中国模式、基层特色”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范式。
第四,“基层型大学”的“中国特色”强调坚持和谐发展教育理念:要求学校一切工作都要以人才培养这个根本任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适应社会需要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更加注重与基层社会的协调发展,创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机制与模式。
(二)“中国特色基层型大学”的基本特征
从“立足基层,融入社会,坚持产学研一体化”培养人才的根本任务出发,“基层型大学”重在回答“培养什么人”、“谁能培养这类人”、“如何培养这类人”这三个基本问题,提升“四个能力”(引导学生培养理性思考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促进教师提高研究与服务能力、支持团队提升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能力、增强学校与社会协同发展的能力),突显四大特征及核心价值观:
1.基层型大学根本特征是培养“社会人”素质基础上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坚持“社会化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引导学生真正把基层社会经济融合为自我成长成才的姊妹大学、就业创业的人生舞台和志在高远的人生起点。
2.基层型大学关键特征是队伍建设“社会化”:坚持“社会化的师资”队伍建设观。合格的“社会人”必须基于合格的“社会化”的师资队伍;优秀的“社会人”和社会教育资源的整合,才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3.基层型大学典型特征是学科建设“领域化”:坚持“面向基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领域,以应用研究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为重点”的领域性学科建设观。基层型大学致力于“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基层型大学坚持以领域性学科建设为重点。
4.基层型大学核心特征是“一体化”育人:在教育观念和制度建设上切实坚持“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观。即学科建设、队伍建设、校园文化、课程体系、产学研合作等各方面工作,既自成体系,又相互融合,一体化地落实到人才培养这个根本使命上来。
(三)“中国特色基层型大学”的核心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集中体现了大学的使命、理想和信念。她浓缩了思想的精华,沉淀着历史的底蕴,蕴涵着时代的灵魂,彰显着大学的精神,张扬着学校的个性,因而成为大学的一面精神旗帜,薪火相传的动力之源,引领着大学前进的方向。
“中国特色基层型大学”以“立足基层,志在高远;融入社会,追求卓越”为核心理念。
“立足基层,志在高远”是侧重从应然价值层面,对办学使命和思想信念的凝练;“融入社会,追求卓越”是侧重从实然价值层面,对办学方略和理想境界的概括。“融入社会”表明了基层型大学“立足基层”特色办学的独特路径,“追求卓越”指明了基层型大学“志在高远”创新发展的至善境界。它集中体现了“社会人”培养价值取向;客观涵盖了“社会化”教育本质属性;突出彰显了“一体化”核心办学思想;指明了“基层型大学”特色发展境界;表明了“基层型大学”创新发展路径;凝聚了开拓创新、特色跨越的发展精神。
(四)“中国特色基层型大学”的特色办学思路
1.学科建设:基层型大学以领域性学科建设为重点
领域性学科建设的内涵。领域性学科建设观认为,学科不仅仅是学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术活动社会化的组织平台,是学术资源和社会资源集成化的新型领域。地方大学更应跳出传统学术性学科建设思路,其学科建设应着重瞄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领域,寻找学科建设的主攻方向,形成与社会协同发展的领域性学科建设路径,提升实践育人能力和服务社会的核心能力。因此,“以领域性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专业建设为基础,以学科交叉融合为特色,以专业学位点建设为目标”的学科专业建设,是衡量地方大学办学水平的真正标志。
2.“一体化”育人机制:基层型大学要创新产学研一体化运行机制
建立新型产学研一体化运行机制,促进合作教育平台和“双师型/双能型”团队建设,一体化构建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合作机制,把学校的优质企业/产业资源、优质社会服务资源和企业的优质教育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促进协同发展。新型产学研一体化机制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四化”:
①队伍建设社会化:把师资队伍建设延伸到社会,共享人力资源,共建教学团队。
②研究活动应用化:把创新研究团队储存于企业,围绕社会需求开展研发活动。
③人才培养实践化:把人才培养体系融入到实践,发挥“全员育人”功能。
④考核机制企业化:把运行管理机制融合到企业,合力打造产学研一体化技术创新体系。
产学研“四化”机制的生成。打破传统的“学科结构”与“科层结构”的组织边界和学科边界,放大集成发展效应,探索产学研理事会机制下的平台运行模式,建立与基层社会及行业紧密对接的“平台+项目”运行架构,推进学校组织结构向更具开放性的模式转型,实现开放式办学、集约化办学的转型发展,一体化促进特色学科、特色平台、特色团队与特色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
3.师资队伍建设:基层型大学以双型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
师资队伍双型结构的特定内涵。强调学术化和社会化“双型结构”属性:一指教师个体具有学术化、专业化的教育能力和社会化的实践能力,即具有“双型素质结构”;二指师资队伍结构上涵盖学术化的校本师资和社会化的兼职师资,即具有“双型整合结构”。
师资队伍双型结构的建构路径。树立“社会化”师资建设观,注重教育资源与社会资源一体化整合,学术化与社会化教育能力一体化融通,强调师资队伍回归并融入“社会”,发挥“双型结构”师资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关键作用,并从合格“社会人”培养和基层型大学建设要求出发,按照“项目+团队+基地”一体化建设思路,以培养高水平学科带头人为引领,以建设“双能型/双师型”队伍为重点,形成一支适合“社会人”培养需要、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兼具学术化教育能力和社会化实践能力的“双能型/双师型”师资队伍。
三、“中国特色基层型大学”办学实践:荆楚理工学院
(一)荆楚理工学院办学定位
办学定位的基本内涵:坚持“育人为本”,坚持“立足基层(湖北/荆门)、研究基层(湖北/荆门)、服务基层(湖北/荆门)”,突出实践教育与素质教育,培养具有良好社会素养的社会经济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即“立足基层,志在高远”的社会化人才。
——总体目标定位:立足基层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基层建设基层型大学。即把学校建设成为“荆门有地位、湖北有影响、全国有名气”,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水平基层型大学。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基层,研究基层,服务基层”,依托行业,面向社会,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学校类型定位:建设一所立足基层需求,服务基层建设的高水平、有特色的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
——办学层次定位: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适度办好专科教育,争取举办专业型研究生教育;重点加强基层型大学的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
——培养目标定位:以“丰富其知识、文明其精神、强健其体魄”的人才培养理念统领育人工作,立足基层、依托行业、面向社会,构建“社会大课堂”,逐步探索完善“立足基层、志在高远”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立足基层事业,追求卓越人生”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学科专业定位:基于校情,立足基层,面向湖北/荆门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领域,以“一主两翼多特色”的专业群为基础,逐步培育发展形成以“一老一少,一农一循环”为代表的特色领域性学科群。
备注:
(1)湖北/荆门战略,主要是指“中国农谷”战略、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建设战略;“一主两副”城市群战略;“两圈一带”战略;“中部崛起”战略。
(2)“一主两翼多特色”专业群,即以化工类应用学科专业为主体,机电、生物学科专业群为两翼,以师范教育、应用医学等传统优势学科专业为特色,促进理、工、农、医、文、教、管、艺等多学科专业互相渗透、协调发展;
(3)“一老一少,一农一循环”为代表的特色领域性学科群,即老龄事业领域性学科、学前教育领域性学科、新农村建设领域性学科、农业现代化建设领域性学科、新型城镇化建设领域性学科、新型工业化(以循环利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特征)建设领域性学科。
(4)建设或筹建相应的特色学院:新农村科技学院、老龄事业科学学院、学前教育科学学院、城镇与乡村建设学院、循环经济工程学院。
(二)特色发展战略
围绕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主题和根本任务,为实现我校创建“中国特色基层型大学”的战略目标,我们从“一体化”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出发,从产学研“协同发展”的战略层面,研究制订并逐步完善了学校“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三步走”战略规划了学校在核心办学理念的指引下逐渐实现 “提档升级”,建设基层型大学的科学发展与特色发展之路;“四大工程”计划则规划了实施“三步走”战略的关键举措。
1.“三步走”发展战略
第三步:远景目标(2021~2030年)——彰显特色,打造品牌
中国的基层型大学的战略目标:进一步彰显基层型大学的办学特色,增强产学研一体化服务地方的核心能力,打造荆楚学者杰出人物,培养社会化优秀人才,创造特色办学成果,产生特色办学影响;学校学术开放型、办学国际化能力明显增强;学校毕业生和校友社会竞争力、社会贡献力、社会影响力明显提高,实现中国特色高水平基层型大学的创建目标。
其中,“荆门的基层型大学”是我们要实现的目标文章,是实现学校发展总目标的战略起点和战略落脚点——以服务地方为显著特色的基层型大学;“湖北的基层型大学”是我们要书写的质量文章——以提升品质为内涵的基层型大学;“中国的基层型大学”是我们要打造的品牌文章——以“中国模式,基层特色”为社会公认品牌的中国特色高水平基层型大学。
2.“四大工程”计划
如果把学校当成一个生命体来看待,则学校教学与管理运行等基本组织架构是该生命体的“骨架”;队伍建设是该生命体的“血脉”;学科建设是该生命体的“龙头”;文化建设是该生命体的“精髓”;人才培养体系与模式的改革实践及其培养目标的实现,则是该生命体的“灵魂”。“灵魂”是该生命体的本质特征,是指引生命体发展的方向。
——教学质量提高工程。树立“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观,以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为“灵魂工程”,以教育部“教学质量工程”为指南,强化“质量立校”理念,倡导以学术研究(教学研究、应用科学研究等)带动教学质量的提升的教育观念,确保教学质量的强本地位;按照“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基本精神,重点建设一批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基地、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等;通过产学研合作“四化”新机制、学院理事会运行机制,共同编制人才培养方案,一体化构建“131”人才培养体系(即①基于合格专业知识的应用与实践能力+③良好的社会能力、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①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知行一体”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教学与考试大纲体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基于人才的“社会人”属性和合格“社会人”所应具备的人文与科学素养,以“丰富其知识、文明其精神、强健其体魄”的人才培养理念统领育人工作,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创业能力、人文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努力引导学生把经济社会基层融合为成长成才的姊妹大学、就业创业的人生舞台和志在高远的人生起点。
——队伍提高工程。树立“社会化”师资建设观,以一体化整合社会优质人力资源为“血脉工程”,强化“人才强校”理念,形成一支适合“社会人”培养需要、专业化教育能力和社会化实践能力兼备的“双能型/双师型”教师队伍,及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业务精湛、专兼结合的高水平教师团队。从合格“社会人”培养和基层型大学建设要求出发,按照“项目+团队+基地”一体化建设思路,以优化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建设为引领,以培养“双能型/双师型”教师为重点,以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带动,深入实施荆楚学者计划、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教师进修培养计划、兄弟院校对口扶持计划、教学名师讲学计划等“社会化”师资建设计划,提高师资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努力创设有利于校内外优质人才整合利用、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制度环境;同时,加强管理服务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精干高效、作风务实、善于研究、理念先进、执行力强的专业化的管理服务队伍。
——优势学科孵化工程。树立“领域性”大学科建设观,以学科专业群建设为“龙头工程”,强化“特色建校”理念,按照“面向基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领域,以应用研究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为重点”领域性学科建设新思路,形成对接地方支柱行业、优势产业的合理的学科专业布局,用“四化建设”新机制,打造特色学院和产学研一体化学科平台,改造传统学科,培育优势学科,孵化新兴学科,建设完善“一主两翼多特色”学科专业群,即以化工类应用学科为主体,机电、生物大学科群为两翼,以师范教育、应用医学等传统优势学科专业为特色,促进理、工、农、医、文、教、管、艺等多学科互相渗透、集成发展,一体化提升特色学科、特色平台、特色团队、特色培养体系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校园文化建设工程。树立“引领性”文化建设观,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先导工程”,强化“文化兴校”理念,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力倡“大学、大爱、大气、大树(氛围)、大师”等大学主流文化,积极培育“崇学尚德、克难奋进、务实创新”的校园文化和校园精神,树立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建构学术性与社会性兼融、思想性和创新性并举的大学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创设有利于校园文化繁荣发展的创新机制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对增强学校科学发展软实力的引领功能、凝聚功能、调节功能和创新功能,为实现我校创建“中国特色基层型大学”的战略目标,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动力、有力的舆论支持和良好的文化支撑。

因此,我们将按照“中国特色基层型大学”建设思路,切实推进学校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在指导思想上,我们将沿着“入主流、谋发展、育特色”的内涵建设思路,坚持育人为本和“三步走”“四大工程”战略,深化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促进开放办学、特色办学,推进“以评促建”,积极谋划“协同创新/协同发展”,提升实践育人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特色鲜明的中国特色基层型大学!
在实践上,我们将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1)着力推进二级管理运行机制和制度体系建设,切实处理好制约发展的两个关键性问题,即“二级学院自主发展权”和“导向、评价与激励”,努力在内涵建设等关键指标上有新的突破;(2)着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引导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培育校园大气象,建设学术型校园、节约型校园;(3)促进“团队、基地、项目、经费、产学合作、人才培养”一体化发展!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荆楚理工学院怎么样?
荆楚理工学院位于荆门这座小城市,比较安静,消费比较低,学校还比较大,老师也还算负责任,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而且以后一定会越来越好的。学校的师资是一流的!老师的学历都蛮高的,都是从临床下来的,实习的地方也蛮多的,就业率蛮高的,未来发展整体不错,学习氛围也很好,总体来说是很好的。口腔...

荆楚理工学院怎么样呢
荆楚理工学院作为湖北省重点支持的应用技术型大学,致力于培养具备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学院开设了包括工学、管理学、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教育学和体育学在内的多个学科门类,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选择。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团队和先进的教学设施,这不仅提升了教学质量,也获得了社会各界...

荆楚理工学院的待遇怎么样?
待遇还可以 学校环境很好 发展前途很好 学校设施也还不错荆门就这一个2本大学 来考察一下就知道了

中州大学好还是荆楚理工好。专科。
学校环境在郑州的北大学城,繁华的街道,小吃,大排档有很长的一条街,交通也特别方便,学校在郑州,肯定比荆楚的地理位置好,呵呵,你可以百度中州大学贴吧,那里有很多关于学校的帖子,

荆楚理工学院怎么样
4.本科荆楚理工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在荆门市。教学实力在湖北还可以,属于不错的学院 5.学校环境很好,在湖北省内大学中虽然目前排名不是最靠前,但按目前的发展速度,学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远远超越省内或国内很多大学。6.挺好啊!本科,真的不错啦,里面的学生挺有教养的、有...

荆楚理工学院怎么样?
我们班大部分都在努力考研究生,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这个专业是我们学校最好,实力最强,就业率最高,考研人数最多的专业,很多人梦寐以求想上这个专业,但你知道每个专业都有人数限制,所以想来荆楚理工学院上这个专业的高考学子们请加油努力吧。最后,我来谈谈我对这所大学的整体感受,总...

荆楚理工学院是几本的学院?
学校环境很好,在湖北省内大学中虽然目前排名不是最靠前,但按目前的发展速度,学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远远超越省内或国内很多大学。就像中国一定会超越美国一样。中国很多专家学者很看好荆楚理工学院,他们多次在公开场合赞扬荆楚理工学院,认为荆楚理工学院开创中国大学办学之先锋,办学理念超前,定位准确,很...

在荆楚理工里如何转专业,学校宿舍怎么样?求教大家
第一种方法:就是要求班级学习成绩前3-5名的允许转。个人申请---学院同意并推荐---拟转入专业的学院审核(个别的要面试)---学校领导签字--教务部备案--正式转入。此方式存在走后门隐患。第二种方法:考试 1、学生转专业每学年集中审批一次,申请时间在每学年第二学期的最后两周。2、教务处于每...

荆楚理工学院的师范类专业好不好?它的重点专业是什么?希望在校学姐们帮 ...
师范类有两个本科专业 一个是师范学院的小学教育 毕业以后教小学 另一个是人文的汉语言文学 出来之后可以教中小学 学校的重点专业是理工科类的相关专业,印刷、机械工程等专业 学校有两个校区 一个是主校区 在市中心 一个是医学院校区 如果你在主校区上学 环境还是很不错的 ...

求一篇2000字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2.学校环境分析 我就读的是荆楚理工学院,教学设施基本齐全,它虽不能和国家重点学校相比但是还是有很多好老师的.这里的学风很好.我相信我们学校的学生不一定比重点大学的学生差,我相信荆楚的学子也能够考上别人只有做梦才能去上的学校的研究生。 3.社会环境分析 当今的大学生日益增多,就业难,难就业,早已印记在我们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