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和炎帝、尧、舜、禹他们是不是属于一个朝代的??比如为什么舜继位前要躲一段时间才继位呢???

如题所述

黄帝和炎帝是华夏始祖,同属一个时代的,而尧、舜、禹他们三个都是上古时代我国赫赫有名的领主,是属于黄帝以及炎帝的后代,他们不属于某一个朝代,中国的第一个朝代是夏朝,他们都是夏朝建立之前的人物。

接位疑云

经过多方考验,舜终于得到尧的认可。选择吉日,举行大典,尧立舜为继承人,《尚书》中称为舜“受终于文祖”。由于尧帝年老,故而德虽为天子,但是已经开始慢慢过渡放权,将权力逐步过渡于舜。也即舜摄政此指部落联盟首领之政的事情。

《竹书》云: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放尧于平阳。

《竹书》又云: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后稷放帝子丹朱于丹水。

舜执政后,传说有一系列的重大政治行动,一派励精图治的气象。他重新修订历法,又举行祭祀上天、祭祀天地四时,祭祀山川群神的大典;还把诸侯的信圭收集起来,再择定吉日,召见各地诸侯君长,举行隆重的典礼,重新颁发信圭。

他即位的当年,就到各地巡守,祭祀名山,召见诸侯,考察民情;还规定以后五年巡守一次,考察诸侯的改绩,明定赏罚,可见舜注意与地方的联系,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

传说中舜的治国方略还有一项是“象以典刑,流宥五刑”,在器物上画出五种刑罚的形状,起警戒作用;用流放的办法代替肉刑,以示宽大。

按照《史记》所载传说,舜摄政28年,尧才去世。舜于三年的丧事完毕之后,便让位给尧的儿子丹朱,自己退避到南河之南。但是,天下诸侯都去朝见舜,却不理会丹朱;打官司的人也都告状到舜那里,民间编了许多歌谣颂扬舜,都不把丹朱放在眼里。

舜觉得人心所向,天意所归,无法推卸,遂回到都城登上天子之位。不过,传说中舜的都城与尧的都城不在一个地方。

扩展资料

舜与尧一样,同是先秦时期儒墨两家推崇的古昔圣王。而舜对于儒家,又有特别的意义。儒家的学说重视孝道,舜的传说也是以孝著称,所以他的人格形象正好作为儒家伦理学说的典范。孟子继孔子之后对儒学的发展有巨大贡献,他极力推崇舜的孝行,而且倡导人们努力向舜看齐,做舜那样的孝子。

说:“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犹)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他甚至设想,舜为天子,而瞽叟杀人被捕,舜虽不会利用权力破坏刑律而将其赦免,但一定到监狱里偷偷地把父亲背出来,一起逃到海滨,过无忧无虑的日子,为了共享天伦之乐而忘掉天子的地位。

由于儒家的宣传,有关舜的传说事迹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留下极深刻的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炎黄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2

炎帝与黄帝是华夏始祖,炎帝跟黄帝同时代。是同一时期的两个大部落联盟的首领。而尧、舜、禹都是黄帝的后世子孙。所以不算一个朝代。

舜接位疑云:

按照《史记》所载传说,舜摄政28年,尧才去世。舜于三年的丧事完毕之后,便假意让位给尧的儿子丹朱,自己退避到南河之南。

但是,天下诸侯都去朝见舜,却不理会丹朱。打官司的人也都告状到舜那里,民间编了许多歌谣颂扬舜,都不把丹朱放在眼里。舜觉得人心所向,天意所归,无法推卸,遂回到都城登上天子之位。

黄帝、炎帝、尧、舜、禹的关系如下:

炎帝(神农氏)和黄帝(公孙轩辕,有熊氏)是亲兄弟,但也是敌人。当时,黄帝、炎帝和蚩尤三分天下。黄帝打败了炎帝和蚩尤,统一了华夏族。黄帝生了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儿子生了颛顼(高阳氏),也是屈原的祖先。所以颛顼是黄帝的孙子。

颛顼帝生了两个儿子,其中一个是治水失败的鲧(禹的父亲)。所以大禹是颛顼的孙子,黄帝的四世孙(玄孙)。颛顼没有把皇位传给儿子,而是传给了自己的侄子帝喾(高辛氏)。所以帝喾是黄帝的三世孙(曾孙)。

帝喾生了四个儿子,一个就是尧(又称唐尧、陶唐,名放勋)。一个叫挚(少昊氏),一个叫契(商朝祖先),一个叫弃(周朝祖先)。所以尧和少昊是亲兄弟,和大禹是堂兄弟。他们都是黄帝的四世孙(玄孙)。

所以舜是黄帝的八世孙、颛顼的六世孙、禹的四世侄孙(玄侄孙)。尧跟舜的高祖是同辈的,所以尧是舜的四世伯祖。简单地说,尧比舜高四辈。所以娥皇女英比舜高了三辈,是舜的祖姑奶奶,同时又是舜的妻子。

尧禅让给舜,舜禅让给禹。往复杂了说,就是尧把帝位禅让给自己的女婿兼四世孙舜,舜又把帝位禅让给了自己的四世祖禹。因为尧跟禹是同辈的。

扩展资料

五帝时代前期,在黄河流域存在着相互发生关系的三大势力。他们是西部以炎帝和黄帝为代表的华夏、中部以蚩尤为代表的黎苗以及东部以少昊为代表的东夷。

开始的时候,大概以炎帝和蚩尤族系最为兴盛。炎帝自西向东、蚩尤自东向西分别扩张,两者接触后,小的摩擦不断,终于在涿鹿发生大规模的激烈冲突,蚩尤暂时居于优势。

炎帝败撤后,仍极为惶恐,担心蚩尤赶尽杀绝,于是游说黄帝,希望兄弟二人联手对付蚩尤。当时炎帝族系已走下坡路,而黄帝族系势力大增。

为了共同的利益,黄帝与炎帝兵合一处与蚩尤在涿鹿一带再次交锋,战况空前,炎黄联军大败蚩尤族系,蚩尤被杀,炎黄终于取得了决定性胜利。黎苗被迫大部南迁,抵达江汉东部地区。而东夷也只好暂时服从于华夏。

炎黄二帝联合起来打败蚩尤后,因为“炎帝欲侵凌诸侯”,扩大自己的地盘和势力,以与黄帝争夺霸主地位,便攻打弱小部落,小部落纷纷投靠轩辕黄帝,寻求庇护。

炎帝愤愤不平,向黄帝下了战书,在阪泉之野布阵讨战。黄、炎的联盟破裂。结果,许多部落都站到黄帝一边,联合起来向炎帝进攻。《史记》记载说:“(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三次战争后,黄帝部落得到了大发展,又向南进行了多次战争,征服了许多部落,所谓“五十二战而天下咸服”。在这过程中,炎帝部落终于和黄帝部落结成了永久性的联盟。

炎、黄联盟,不断扩大自己的统治地区,东至于海,南到江、湘,西抵甘肃,北到山西、河北北部,基本上控制了整个中原地区,初定了中国的规模。后来人们把合并后的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统称为华夏族,黄帝成为部落联盟首长。

黄帝成为部落联盟首长后,虽然在部落联盟内保留了各部族首领民主议政,选贤任能的民族习惯,但部落联盟首长的专制权力也在加强。传说,黄帝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黄帝逝世后葬于桥山。其孙高阳立,即颛顼帝。

颛顼死后,黄帝曾孙高辛立,即帝喾。喾死,子放勋立,即尧。尧死,舜立,舜是颛顼的六世孙。黄帝,颛顼,喾,尧,舜即是五帝,黄帝是五帝之首。舜,孟子认为是东夷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炎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禹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1-25
他们不属于某一个朝代,中国的第一个朝代是夏朝,他们都是夏朝建立之前的人物。
按照《史记》所载,舜摄政28年,尧才去世。舜于三年的丧事完毕之后,便让位给尧的儿子丹朱,自己退避到南河之南。但是,天下诸侯都去朝见舜,却不理会丹朱;打官司的人也都告状到舜那里,民间编了许多歌谣颂扬舜,都不把丹朱放在眼里。舜觉得人心所向,天意所归,无法推卸,遂回到都城登上天子之位。

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 。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 ,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 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 .
根据中国史书的记载,他在打败炎帝之后,统一了中国各部落。他推算历法;教导百姓播种五谷;兴文字;作干支,制乐器,创医学。纪时:帝使大挠作甲子,以十天干配合十二地支以纪时沿用至今农历(甲子、乙丑以至癸亥,共六十年为一周期),即道教之六十元辰。
数学:隶首作数,定度量衡之制。
军队:风后衍握奇图,始制阵法。
音乐:伶伦取谷之竹以作箫管,定五音十二律,合於今日。
衣服:元妃嫘祖始养蚕以丝制衣服。
医药:与岐伯讨论病理,作《黄帝内经》。
文字:仓颉始制文字,具六书之法。
铸鼎:在荆山(在今天河南三门峡灵宝)铸鼎,分华夏为九州
其他:舟车、弓矢、房屋等之发明。
精神文明:
发明历数、天文、阴阳五行、十二生肖、甲子纪年、文字、图画、著书、音律、乐器、医药、祭祀、婚丧、棺椁、坟墓、祭鼎、祭坛、祠庙、占卜等。
政治文明:
建立古国体制:划野分疆,八家为一井,三井为一邻,三邻为一朋,三朋为一里,五里为一邑,十邑为都,十都为一师,十师为州,全国共分九州;设官司职,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设三公、三少、四辅、四史、六相、九德(官名)共120个官位管理国家。对各级官员提出“六禁重”,“重”是过分的意思,即“声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要求官员节简朴素,反对奢靡。提出以德治国,“修德振兵”,以“德”施天下,一道修德,惟仁是行,修德立义,尤其是设立“九德之臣”,教养百姓九行,即担任法官、后土担任狱官,对犯罪重者判处流失,罪大罪极者判处斩首等。
物质文明:
史书记载,黄帝在农业生产方面有许多创造发明,其中主要有实行田亩制。黄帝之前,田无边际,耕作无数,黄帝以步丈亩,以防争端,将全国土地重新划分,划成“井”字,中间一块为“公亩”,归政府所有,四周八块为“私田”,由八家合种,收获缴政府,还穿土凿井。对农田实行耕作制,及时播种百谷,发明杵臼,开辟园、圃,种植果木蔬菜,种桑养蚕,饲养兽禽,进行放牧等。缝织方面,发明机杼,进行纺织,制作衣裳、鞋帽、帐幄、毡、衮衣、裘、华盖、盔甲、旗、胄。制陶方面,制造碗、碟、釜、甑、盘、盂、灶等。冶炼方面,炼铜,制造铜鼎、刀、钱币、钲、铫、铜镜、钟、铳。建筑方面,建造宫室、銮殿、庭、明堂、观、阁、城堡、楼、门、阶、蚕室、祠庙、玉房宫等。交通方面,制造舟楫、车、指南车、记里鼓车。兵械方面,制造刀、枪、弓矢、弩、六纛、旗帜、五方旗、号角、鼙、兵符、云梯、楼橹、炮、剑、射御等。日常生活方面,熟食、粥、饭、酒、肉、称尺、斗、规矩、墨砚、几案、毡、旃、印、珠、灯、床、席、蹴踘等。

炎帝,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又号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别号朱襄(尚有争议,也有说朱襄氏部落曾有三代首领尊号炎帝)。
传说姜姓部落的首领由于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称为炎帝。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传位五百三十年。
炎帝所处时代为新石器时代,炎帝故里目前有六地之争,分别是:陕西宝鸡、湖南会同县连山、湖南株洲炎陵县、湖北的随州、山西高平、河南柘城。炎帝部落的活动范围在黄河中下游,在姜水(一说是今宝鸡市渭滨区的清姜河,一说是今宝鸡市岐山县的岐水)一带时部落开始兴盛,最初定都在陈地,后来又将都城迁移到曲阜。
相传炎帝牛首人身,他亲尝百草,发展用草药治病;他发明刀耕火种创造了两种翻土农具,教民垦荒种植粮食作物;他还领导部落人民制造出了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
传说炎帝部落后来和黄帝部落结盟,共同击败了蚩尤。
华人(不仅汉族)自称炎黄子孙,将炎帝与黄帝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动力。
炎帝被道教尊为神农大帝,也称五榖神农大帝。
炎帝对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了促使人们有规律地生活,按季节栽培农作物,炎帝神农还立历日,立星辰,分昼夜,定日月,月为三十日,十一月为冬至。
炎帝管理部落,治理天下很有方法。他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智贵于人,天下共尊之。他以德以义,不赏而民勤,不罚而邪正,不忿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人民无不敬戴。
炎帝还是中国教育的始祖。他教民使用工具,教民播种五谷,教民医药,教民制陶、绘画,教民弓箭、猎兽、健身,教民制琴、教民音乐、舞蹈,还教民智德。可见,炎帝时期,德、智、体、美得到了全面重视和发展。
炎帝对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炎帝精神,首要的是创业精神,奉献精神,敢为人先的创造精神,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炎帝精神使中华后裔在与自然和社会的斗争中,摆脱愚昧和野蛮,追求先进与文明。这种精神使华夏民族获得了高度的团结和统一。
至于炎帝的出生地,至今没有定论,事实上炎帝是一个神化了的人物,它代表的是远古人类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改造自然集体智慧的集中体现。在今天,“炎帝”和“黄帝”作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被载入世界文明的史册,中国人也称为“炎黄子孙”。故事新解
在神农氏的诸多事迹当中,最为人们称道和熟悉的是制耒耜、种五谷一事,这也正是神农氏之被称为“神农”的原因所在,“神农”一词中的“农”字就完全体现了这一伟大创举。

唐尧(约公元前2377年-约公元前2259年)帝喾次子,名放勋,字伊祁,年十三,佐兄挚治理天下,封在陶丘。年十六,改封为唐,史称陶唐氏。年十八代挈为天子,居高辛古城。娶散宜氏之女女皇,生子九,长子丹朱、次监明、三开明、四启明、五胤明、六觉明、七卧明、八晦明、九源明。生女二,长女娥皇、次女女英适虞舜为妃。
政治方面
尧为了管治天下,制定法度,禁止欺诈。他设置谏鼓,让普通人都能对国事发表意见。他树立谤木,鼓励百姓批评自己的过失。他说:“如果有一个人挨饿,就是我饿了他;如果有一个人受冻,就是我冻了他;如果有一个人获罪,就是我害了他。”尧无微不至地关心百姓,轻徭薄赋,因此百姓都十分拥戴他。他又大力提倡道德与和顺,使天下百姓能融洽相处,使天下万国和谐一致。
制定历法
《尧典》上说,尧命令羲氏、和氏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情况制定历法,然后颁布天下,使农业生产有所依循,叫“敬授民时”,他派羲仲住在东方海滨叫旸谷的地方,观察日出的情况,以昼夜平分的那天作为春分,并参考鸟星的位置来校正;派羲叔住在叫明都的地方,观察太阳由北向南移动的情况,以白昼时间最长的那天为夏至,并参考火星的位置来校正;派和仲住在西方叫昧谷的地方,观察日落的情况,以昼夜平分的那天作为秋分,并参考虚星的位置来校正;派和叔住在北方叫幽都的地方,观察太阳由南向北移动的情况,以白昼最短的那天作为冬至,井参考昴星的位置来校正。传说在尧的时代,首次制定了历法,这样,劳动人民就能够依时按节从事生产活动,不致耽误农时。汉民族是农业垦殖历史悠久的民族,对农时十分重视,故《尚书·尧典》对此有详细记载。二分、二至确定以后,尧决定以366日为一年,每三年置一闰月,用闰月调整历法和四季的关系,使每年的农时正确,不出差误。由此可知,古人将帝尧的时代视为农耕文化出现飞跃进步的时代。

舜,是中国传说历史中的人物,是五帝之一。名重华;出生地一说在诸冯,一说在姚墟;为传说中的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禅让”为有虞氏首领。治都一说在蒲坂,一说在潘城。
舜,姚姓,名重华,有虞氏,虞朝第3任帝,史称虞舜。相传因四岳推举,尧命他摄政。他巡行四方,除去鲧、共工、欢兜和三苗等四人。尧去世后继位,又咨询四岳,挑选贤人治理民事,并选拔治水有功的禹为继承人。《史记》说舜是“冀州之人”,唐代张守节特别指出:“蒲州河东县本属冀州。”似认为舜是河东县人。唐代蒲州河东县即今山西永济市,治所在今蒲州镇。孟子认为舜是东夷人。《孟子》:"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人也。
由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科学家专家组组长李学勤先生隶定的 清华简《保训》篇是文王留给武王的遗嘱。从《保训》篇记载舜“测阴阳之物,咸顺不逆,舜既得中”等出土新证,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童子问易》考证舜帝为大易的重卦之人(由八卦到六十四卦发展,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巨大飞跃),并提出了包括舜帝在内的“五圣同揆说”,认为五圣所揆为阴阳、三才观。孔子老而好易,为易作传,传承发展了舜帝的中道思想,大易有揆有宗。易宗是:乾坤一元,阴阳相倚,终始兴替;三才印心,德道同形,数理比翼。儒家思想的源头在舜帝。

禹,姓姒,名文命(也有禹便是名的说法),字(高)密。史称大禹、帝禹,为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但也有说法认为禹应为颛顼六世孙)。其父名鲧,被帝尧封于崇,为伯爵,世称“崇伯鲧”或“崇伯”,其母为有莘氏之女脩己。
相传,禹治理黄河有功,受舜禅让而继承帝位。禹是禅让制度下产生的最后一个部落联盟首领。在诸侯的拥戴下,禹之子启以阳城为都城,一说以平阳为都城(或在安邑或在晋阳),国号夏。并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禹之子启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
禹是中国古代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后人称他为大禹。禹死后安葬于会稽山上(今浙江绍兴市南),仍存禹庙、禹陵、禹祠。从夏启开始历代帝王大都来禹陵祭祀他。
夏禹是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伟大历史人物。他的重大功绩不仅在于治理洪水,发展国家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更重要的是结束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社会组织形态,创造了“国家”这一新型的社会政治形态。夏禹完成了国家的建立,用阶级代替原始社会,以文明社会代替野蛮社会,推动了中国帝王历史沿革发展。
《孟子·万章上》载“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古本竹书纪年》载“禹居阳城”,《世本·居篇》载“夏禹都阳城,避商均也,又都平阳,或在安邑,或在晋阳”,《史记·夏本记》则说“禹辞避舜之子商均于阳城”。从有关文献看,夏禹与阳城、平阳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帝舜在位三十三年时,正式把天子位禅让给禹。十七年以后,舜在南巡中逝世。三年治丧结束,禹避居夏地的一个小邑阳城,将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商均。但天下的诸侯都离开商均去朝见禹王。在诸侯的拥戴下,禹正式即王位,居住在阳城,国号夏。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改定历日称为夏历,以建寅之月为正月。《说苑》记载大禹“卑小宫室,损薄饮食,土阶三等,衣裳细布。”
禹在位的第十年东行,到了会稽后去世(竹书纪年载为四十五年),皇甫谧认为禹享年一百岁左右。禹去世后,其子启继夏朝天子位。

参考资料:《史记》、《帝王世纪》、《三皇本纪》、《纲鉴易知录》、《尧典》、《保训》、《竹书纪年》、《山海经》、《孟子·万章上》、《世本·居篇》、
第3个回答  2014-04-25
炎帝是黄帝之前的部落联盟首领,黄帝与炎帝决战阪泉,炎帝战败,皇帝取代炎帝成为部落联盟首领,并着手建立国家。黄帝时期,中国国家雏形基本形成。尧帝是黄帝的直系后裔,黄帝去世之后,黄帝的重孙子颛顼继承帝位;颛顼去世,颛顼的侄子帝喾继承了帝位;帝喾的妃子生了帝尧,尧死后,部落推举有才德的舜做了首领,同样,舜通过治水考核,让禹做了继承人。据说禹继位前出去躲了一段时间,是为了让舜的儿子继位。我就知道这些了
第4个回答  2017-01-03
那个时候中国还处于氏族公社时期,是“公天下”而非“家天下”,根本没有朝代的概念。只能说黄帝和炎帝、尧、舜、禹都是当时在华夏族内部占主导地位的部族的首领。
至于舜继位前要躲一段时间才继位的记载,这是后世史学家将自己心目中圣人谦逊的形象投射到自己的著作中的结果。这种篡改某种程度上掩盖了当时部族之间和内部的战争和冲突。

黄帝和炎帝、尧、舜、禹他们是不是属于一个朝代的??比如为什么舜继位前...
黄帝和炎帝是华夏始祖,同属一个时代的,而尧、舜、禹他们三个都是上古时代我国赫赫有名的领主,是属于黄帝以及炎帝的后代,他们不属于某一个朝代,中国的第一个朝代是夏朝,他们都是夏朝建立之前的人物。接位疑云 经过多方考验,舜终于得到尧的认可。选择吉日,举行大典,尧立舜为继承人,《尚书》中称...

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分别是什么关系,他们的世系如何排列?
舜是姚姓,名重华,因为舜的封国是虞,所以又叫虞舜,舜出身平民,他的父亲叫瞽叟,是一个盲人,舜从小母亲去世,瞽叟后来娶了一个妻子,舜从小受到后母和后母所受儿子的迫害,但是舜从来不计较,反而是孝顺父母,爱护弟弟,得到当时百姓的称赞。而舜就是因为自己的德行才被人推荐给了尧,尧为了考察舜...

关于黄帝、炎帝、尧、舜、禹的小故事
黄帝在位时间很久,国势强盛,政治安定,文化进步,有许多发明和制作,如文字、音乐、历数、宫室、舟车、衣裳和指南车等。相传尧、舜、禹、汤等均是他的后裔,因此黄帝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尧,相传尧帝建都平阳(今山西临汾),因而临汾城南有尧庙,城东筑有尧帝陵。尧帝陵周土崖环峙,河水经陵前...

炎黄舜尧 禹五帝是他们哥五个吗
不是。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我国父系氏族公社的状况,还可以从丰富的远古传说中得到印证。 传说大约4000多年以前,黄河流域有两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一个叫黄帝,一个叫炎帝。同时,在山东、河南、安徽一带,还有一位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叫蚩尤。 黄帝 黄帝姓姬,号轩辕氏。传说他是中华文...

在古史传说,炎帝、黄帝和尧、舜、禹都是哪个地方什么身份的人?
尧、舜、禹,传说都是黄帝的子孙。尧出生在唐地伊祁山,就继承了帝位。也是五帝之一。舜,这个非常孝顺。尧 在要下位的时候,当时是禅让制,完事儿就有人推荐舜这个人,尧就经过多方的考察 ,最后把帝位给了舜。后来 黄河发大水 禹他爹治水没治明白,禹治好了。舜就让位给了 大禹。再后来大禹就...

尧舜算是一个朝代吗?有没有留下的文明?
首先,尧舜禹不是任何时期的人,因为这是一个古代时期,没有明确的王朝概念,所以只能用一个相对较大的部落的名字或部落首领的名字来指代一个时代。因此,准确地说,尧舜禹指的是一个人物和一个时代。虽然他们的姓氏不同,但尧舜禹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联系的。尧是黄帝的曾孙。起初,黄帝和炎帝被称...

谁知道 尧舜 二帝历史
黄帝以后,黄河流域又先后出现了几位杰出的部落联合体首领,他们就是尧、舜、禹。这时已是龙山文化的晚期,处于氏族制度行将崩溃的时代。传说中尧又称陶唐氏,他的发祥地在今山西汾河流域,现在山西临汾市南的伊村有“帝尧茅茨土阶”碑,尧庙村有尧庙,临汾县有尧陵、神居洞。他的生活非常简朴,古书说他“茅茨不剪,采...

炎帝,黄帝→尧,舜,禹,后面是?
回答:炎帝、黄帝是华夏始祖,尧、舜、禹是黄帝、炎帝的后代,也是上古时代有名的部落首领。后面就是禹的儿子启废除了"禅让"制,建立了我国的第一个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夏朝 ,王位也随之变成了世袭制。

古代历史上有舜帝 尧帝 黄帝 炎帝 吗
尧、舜、禹都是中国传说中的古帝王,先后更迭担任军事首长,这就是历史上所称的尧舜禹“三圣传授”的时代。尧 传说中的古帝王,父系氏族社会后期炎黄部落联盟领袖。舜 历史上传说中的古帝王之一。从《楚辞·天问》的神话看,舜应为商代的始祖神,与商代卜辞高祖夔相当。禹 西周文献《诗》、《书》中的...

炎帝,黄帝,尧,舜,禹,秦始皇是哪个时代的
尧实行上述措施,使得万邦和睦共处,友好交往,共同组成了中原部落大联盟,出现了国家雏形。尧选择舜为其继任人,死后由舜继位。这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推崇的禅让。舜,所处时代中国上古时代,是中国传说历史中的人物,是五帝之一。名重华;生于姚墟,故姚姓,冀州人,都城在蒲阪(今山西永济)。舜为四部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