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谈家长群变味儿:家长与老师的角色须摆正?

现实中,一些教师和家长对家校共育的理解还不到位。个别教师把分内的工作转嫁给家长,如让家长代替自己批改学生作业,部分家长成为“编外教师”。

家长群变成家长们的负担,早已不是新鲜话题,而一些老师让家长批改作业、辅导孩子功课,早就成为家长吐槽的现象。家长群设立的目的,本来是沟通家校关系,但是如今已经变了味儿,成为一些老师布置作业、要求家长批改作业甚至要求家长到校打扫卫生等事宜的通知群。个别家长群还异化为“夸夸群”,一些家长开启称赞、感恩模式,拍老师的马屁,个别群竟出现了“争宠”、炫富、争吵、辱骂等行为。家长们都有工作,忙碌一天回到家中,还要盯着家长群看老师布置作业情况以及其他通知,然后进入辅导、批改模式,通常会弄到很晚才去睡觉,第二天还要上班,如此这般,家长们能没有意见吗?长此以往,不仅引发家长怨声载道,导致老师与家长关系紧张,还不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家长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有些家长根本辅导不了孩子作业,让这样的家长检查、批改作业,极有可能误导孩子,得不偿失。还有,家长将全部精力用于布置、批改作业,其家庭氛围会完全集中在作业、学习方面,而其他诸如做人教育、习惯养成教育、品质教育以及最最重要的亲子、亲情互动会无暇顾及,且在辅导、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家长与孩子不可避免地发生碰撞、摩擦,严重破坏家庭和谐氛围。实际上,对于家长群的种种弊端,学校老师也不是不知,况且老师在家长群发通知,督促家长做这做那,老师自己也不轻省,甚至节假日也要盯着屏幕检查完成情况。既如此,为什么还要设立家长群呢?一方面是“随大流”心理作祟,另一方面是想通过家长的督促,提升学生成绩,取得一个好名次。在目前一些学校仍然将优秀率、平均分、及格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的语境之下,老师们的压力可想而知。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2
在孩子教育这条路上,老师和家长携手同行,彼此应该充分尊重与信任。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独自完成培养孩子成才的使命。

现实中,一些教师和家长对家校共育的理解还不到位。个别教师把分内的工作转嫁给家长,如让家长代替自己批改学生作业,部分家长成为“编外教师”。个别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教育孩子的责任就移交给了学校和老师,自己可以当“甩手掌柜”。理解出现偏差,就会造成家长与教师之间的责任边界趋于模糊,导致家校共育停留于表面,难以实现预期效果。

孩子们的成长过程,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园。学校应该是教育的主阵地。无论是学习知识、培养素质,还是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学校教育都至关重要。同样,孩子的教育也离不开家庭,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如果责任边界模糊,就会阻碍家校之间的顺利沟通,影响家校共育的效果。有的家长群成了老师布置任务的地方,有的成了老师疲于应付的“加班群”,有的成了家长晒娃炫娃的“攀比群”,还有的成了家长盲目点赞老师的“夸夸群”……对于部分家长和老师来说,家长群成了日常“压力群”,失去了家校沟通的本意。一方面,一些家长本身工作节奏快、压力大,却又不得不花费很大精力盯着家长群,哪怕深夜也不能错过,生怕漏看了信息、漏跟了回复,影响孩子的学习生活。另一方面,班级学生多,水平情况各有不同,老师的时间精力有限,如果逐一回复家长们频繁的询问和要求,也会耽误了备课时间。就此而言,家长群变味儿,表面上看是群规缺乏或者得不到遵守,实质上是由于家校关系没有理顺、家长与老师的角色没有摆正。

家校共育,关键在“共”。学校和家庭的互相配合程度,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学校教育是主体,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最重要场所;家庭教育是基础,是对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首先,老师应当尽职尽责,担负起教书育人的本职责任。同时家长也不应忘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校教育不应当由家庭代劳,同样的,家庭教育也不能一股脑儿推给学校和老师。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家校合作协同育人,才能达到“1+1>2”的效果。那些关注孩子情感的交流、关于教育目的的探讨、关乎成长经历的分享等,都能在教师与家长之间架起一座心意相通的桥梁。
第2个回答  2020-12-02
家长群变成家长们的负担,早已不是新鲜话题,而一些老师让家长批改作业、辅导孩子功课,早就成为家长吐槽的现象。

家长群设立的目的,本来是沟通家校关系,但是如今已经变了味儿,成为一些老师布置作业、要求家长批改作业甚至要求家长到校打扫卫生等事宜的通知群。个别家长群还异化为“夸夸群”,一些家长开启称赞、感恩模式,拍老师的马屁,个别群竟出现了“争宠”、炫富、争吵、辱骂等行为。

家长们都有工作,忙碌一天回到家中,还要盯着家长群看老师布置作业情况以及其他通知,然后进入辅导、批改模式,通常会弄到很晚才去睡觉,第二天还要上班,如此这般,家长们能没有意见吗?长此以往,不仅引发家长怨声载道,导致老师与家长关系紧张,还不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家长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有些家长根本辅导不了孩子作业,让这样的家长检查、批改作业,极有可能误导孩子,得不偿失。还有,家长将全部精力用于布置、批改作业,其家庭氛围会完全集中在作业、学习方面,而其他诸如做人教育、习惯养成教育、品质教育以及最最重要的亲子、亲情互动会无暇顾及,且在辅导、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家长与孩子不可避免地发生碰撞、摩擦,严重破坏家庭和谐氛围。
第3个回答  2020-12-02
现在的家长群确实是太多了,当家长也确实不容易,现在的家长跟以前的家长完全不一样了,简直是太累了。家长群变成家长们的负担,早已不是新鲜话题,而一些老师让家长批改作业、辅导孩子功课,早就成为家长吐槽的现象。家长群设立的目的,本来是沟通家校关系,但是如今已经变了味儿,成为一些老师布置作业、要求家长批改作业甚至要求家长到校打扫卫生等事宜的通知群。个别家长群还异化为“夸夸群”,一些家长开启称赞、感恩模式,拍老师的马屁,个别群竟出现了“争宠”、炫富、争吵、辱骂等行为。家长们都有工作,忙碌一天回到家中,还要盯着家长群看老师布置作业情况以及其他通知,然后进入辅导、批改模式,通常会弄到很晚才去睡觉,第二天还要上班,如此这般,家长们能没有意见吗?长此以往,不仅引发家长怨声载道,导致老师与家长关系紧张,还不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家长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有些家长根本辅导不了孩子作业,让这样的家长检查、批改作业,极有可能误导孩子,得不偿失。还有,家长将全部精力用于布置、批改作业,其家庭氛围会完全集中在作业、学习方面,而其他诸如做人教育、习惯养成教育、品质教育以及最最重要的亲子、亲情互动会无暇顾及,且在辅导、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家长与孩子不可避免地发生碰撞、摩擦,严重破坏家庭和谐氛围。实际上,对于家长群的种种弊端,学校老师也不是不知,况且老师在家长群发通知,督促家长做这做那,老师自己也不轻省,甚至节假日也要盯着屏幕检查完成情况。既如此,为什么还要设立家长群呢?一方面是“随大流”心理作祟,另一方面是想通过家长的督促,提升学生成绩,取得一个好名次。在目前一些学校仍然将优秀率、平均分、及格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的语境之下,老师们的压力可想而知。
第4个回答  2020-11-24
家长群变成家长们的负担,早已不是新鲜话题,而一些老师让家长批改作业、辅导孩子功课,早就成为家长吐槽的现象。

家长群设立的目的,本来是沟通家校关系,但是如今已经变了味儿,成为一些老师布置作业、要求家长批改作业甚至要求家长到校打扫卫生等事宜的通知群。个别家长群还异化为“夸夸群”,一些家长开启称赞、感恩模式,拍老师的马屁,个别群竟出现了“争宠”、炫富、争吵、辱骂等行为。

家长们都有工作,忙碌一天回到家中,还要盯着家长群看老师布置作业情况以及其他通知,然后进入辅导、批改模式,通常会弄到很晚才去睡觉,第二天还要上班,如此这般,家长们能没有意见吗?长此以往,不仅引发家长怨声载道,导致老师与家长关系紧张,还不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家长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有些家长根本辅导不了孩子作业,让这样的家长检查、批改作业,极有可能误导孩子,得不偿失。还有,家长将全部精力用于布置、批改作业,其家庭氛围会完全集中在作业、学习方面,而其他诸如做人教育、习惯养成教育、品质教育以及最最重要的亲子、亲情互动会无暇顾及,且在辅导、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家长与孩子不可避免地发生碰撞、摩擦,严重破坏家庭和谐氛围。

实际上,对于家长群的种种弊端,学校老师也不是不知,况且老师在家长群发通知,督促家长做这做那,老师自己也不轻省,甚至节假日也要盯着屏幕检查完成情况。既如此,为什么还要设立家长群呢?一方面是“随大流”心理作祟,另一方面是想通过家长的督促,提升学生成绩,取得一个好名次。在目前一些学校仍然将优秀率、平均分、及格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的语境之下,老师们的压力可想而知。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人民日报谈家长群变味儿:家长与老师的角色须摆正?
家长群设立的目的,本来是沟通家校关系,但是如今已经变了味儿,成为一些老师布置作业、要求家长批改作业甚至要求家长到校打扫卫生等事宜的通知群。个别家长群还异化为“夸夸群”,一些家长开启称赞、感恩模式,拍老师的马屁,个别群竟出现了“争宠”、炫富、争吵、辱骂等行为。家长们都有工作,忙碌一天回到家...

人民日报点名家长群变味,家长和学校共育,都应该承担哪些责任?
家长群变味儿,实质上是由于家校关系没有理顺、家长与老师的角色没有摆正。用一句通俗点话来说就是:“以前也没有什么微信家校群,不也办事儿了?”确实如此,怎么要了现在就非用不可了呢?要是有人不知道怎么样用要怎么弄呢?家校群一个家长与老师、学校联系以及家长与家长之间联系的工具...

对于家长群变味儿一事,人民日报是怎么说的?
但我们说,凡事有利就有弊。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家长群已经逐渐变味。突然冒出来很多抱怨,很多家长和老师都渴望退出家长群。而针对这一现象,人民日报也进行了报道。在人民日报所发表文章里,认为家长群的矛盾,主要在于家长与老师之间界限的模糊,进而引发出了双方职责上的模糊。家长认为,老师把很多对学...

人民日报谈家长群变味儿,你觉得家长群究竟该不该取消?
家长群变味儿,实质上是由于家校关系没有理顺、家长与老师的角色没有摆正。有网友表示:教育形式主义过于严重,老师忙着应付各种检查,导致老师分心,不能安心教书。而且近年来学校花里胡哨的活动越来越多了,老师根本没那么多精力。说实话,老师有老师的难处,家长有家长的难处,但批改作业我认为还是应该由...

人民日报谈家长会变味,当代家长会有哪些槽点?
一,人民日报谈家长群变味 家长群的初衷就是可以家长和老师进行良好的沟通,但是现在的家长群变成了夸夸群,有的成了日常攀比群,有的成了日常压力群,现在家长和老师都摆不清自己的角色,有的家长认为教育孩子都是老师的事情,有些老师把自己份内的工作转嫁给家长,如让家长批改作业,有些家长则自嘲自己...

人民日报首谈家长群,都指出来哪些问题?
人民日报谈家长群是说到,家长和老师共同教育孩子是正确的,但是错误的是之间的关系并没有理顺,老师在把作业和辅导情况等交给家长后,自己便成了甩手掌柜。这是问题所在。教师和家长对于这些家庭和学校的关系应该好好理解,但是有的家长群除了说孩子的一些相关学习通知外,还会存在晒娃和攀比现象,这样的...

家长群成为压力群,人民日报对此作何评价?
人民日报对此类现象发文称,现实中,个别教师把分内的工作转嫁给家长,如让家长代替自己批改学生作业,部分家长成为“编外教师”。个别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教育孩子的责任就移交给了学校和老师,自己可以当“甩手掌柜”。理解出现偏差,就会造成家长与教师之间的责任边界趋于模糊,...

人民日报谈家长群变味,变味的原因是什么?
三、老师变得更加的不负责任之所以人民日报都已经谈到家长群变位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家长群当中老师可以说是无上的存在,而且在家长群当中,老师可以利用自己的职务,对一些孩子甚至一些孩子家长做出一些不负责任的事情,所以说家长群才会失去原来的味道,才会失去存在的意义。各位看官,以上就是关于我...

人民日报谈家长群变味,真正有用的家长群应该履行哪些职责?
只要孩子上学了,那学校里,班级上各种家长群就是必不可少了。家长群本意是增加老师和家长配合,让孩子更高效的学习和发展。然而现在家长群却变味了,老师和家长们相互逾越,老师把越来越多的工作交给家长,家长起来越插手学校教育。其实真正有用的家长群,是老师和家长完美配合,让孩子能够在家里和学校都...

人民日报谈到家长群变味儿,到底该如何划好家校共育的“经纬线”?
就是非常有威严,也正是这种威严让我们这群学生严格要求自己。那么再看看现在的学生呢,根本没有一个怕老师的,而且老师也一直被家长们监督着,那么没有办法,只能把学习任务交给家长。所以这件事的起因我们要重视,老师的威严是不容侵犯的,打骂学生当然不对,但不能连教训的话都不能说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