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长动手之后,如果孩子的反应出现这两种变化,那么家长则需要警惕孩子的心理问题了。
1、挨打之后含泪假笑
“含泪假笑”的形象有些太过瘆人了,一般都是具有报仇心理的人才会具有的一种现象。那么当孩子在挨打之后,由低声抽泣变成含泪假笑的话,这个问题就显得比较严重了。孩子如果经历过多次挨打,那么久而久之,便会对父母产生一定的抗拒心理。
如果家长任由这种抗拒心理发展下去的话,那么孩子长期被蒙蔽的心理在始终得不到舒缓和爸爸妈妈的理解的前提下,很有可能演变为“心理变质”。
所以当父母看到孩子含泪假笑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出手,不要再想着用打孩子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了。要对孩子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和沟通,往往在这个时候,想要单纯依靠暴力解决问题已经不可行了。
2、挨打之后咬牙切齿
孩子对自己父母心生怨恨,同样不是好事。如果孩子还小,那么当他在面对爸爸妈妈的暴力倾向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咬牙切齿的举动,这就证明父母的处理方式有些不对了。平常的孩子挨打之后肯定会大哭大闹不止,而后便会慢慢平息。
但当孩子从大哭大闹变成了咬牙切齿,这就说明家长的教育方式存在一定疏漏,没有及时去和孩子进行沟通,长久以往下去,孩子每做错一件事情都会被“拳打脚踢”的话,那么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孩子在面对父母对他的暴力举动的时候,也就越来越不存在害怕了。随着挨打次数的增加,孩子对父母的憎恨程度也就越深。
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打打骂骂几乎都是家常便饭,但父母在对孩子作出批评或者身体惩罚的时候,一定要分清楚状况。
①首先,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不能随便打,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普遍叛逆感比较强烈。
②另外,打孩子时候手下要有分寸,教育孩子变成家暴举动的现象屡见不鲜,如果手下没有轻重而导致威胁到孩子生命的时候,那可就一时足成千古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