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汉祖至南郑,韩信亡去,萧何自追之。上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至如信,国士亡双,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乃拜信大将,遂成汉业。
【译文】
汉高祖行军到达南郑(今陕西南郑),韩信不辞而别,萧何亲自追赶他。刘邦骂道:"诸将逃亡的已有数十人,你没有去追任何一个,而要去追韩信,这是欺诈。"萧何说:"诸将容易得到,至于韩信,是天下无双的奇士,您一定想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再也没有可以与之谋天下之计的人了。"于是刘邦封拜韩信为大将,终于成就了汉朝的大业。
不知道你说的是不是这一个
萧何月下追韩信
韩信几次和萧何谈话,萧何认为他是个奇人。到了南郑,半路离开的诸将已经有几十人,韩信估计萧何等人已经多次向刘邦推荐自己,但是刘邦还是不重用自己,于是就离开了。萧何听说韩信离开了,来不及向刘邦报告就去追韩信。这时有人对刘邦说丞相萧何离开了。刘邦听了大怒,好像失去了左右手。过了一两天萧何拜见刘邦,刘邦又怒又喜,责问萧何“你为什么要离开我?” 萧何“我怎么敢离开,我是去追要离开的人。” 刘邦“你去追谁?” 萧何“韩信” 刘邦又问“走了那么多人你都不去追,却去追韩信,为什么?” 萧何“走的那些人都比较容易得到,但是韩信却找不到第二个,大王如果只是想长期汉中称王那可以不用韩信,如果想争夺天下,那除了韩信就没有能为大王解决的人了,这全都看大王你的打算来决定的” 刘邦“我也想东进,怎么能一直呆在这个地方呢” 萧何“大王如果想东进,能重用韩信,他就会留下来,不能重用他早晚会离开大王的” 刘邦“我让他做将军” 萧何“如果只是让他做将军,韩信一定不会留下” 刘邦“那让他做大将” 萧何“这很好。”于是刘邦就想叫韩信来册封他, 萧何“大王向来轻慢无礼,现在任命大将就像叫小孩一样,这就是韩信要离开的原因。大王想要任命他一定要选一个好日子,斋戒,设坛场等礼数都齐全了才可以”刘邦同意了。到任命大将的这天,诸将都很高兴以为会任命自己做大将。等到知道新任命的大将是韩信,整个军队都很吃惊
萧何夜下追韩信
韩信年轻时,就是一个能文能武的好手。他投靠项梁和项羽后,未得到重用。后来他投靠刘邦,几经萧何推荐,仍未得到重用。一气之下,他带上干粮,骑上马,趁着月黑逃走了。 有人将此事报告了丞相萧何,萧何又惊又急,来不及向汉玉刘邦报告,就快马加鞭,紧急追去。 他一路追,一路问,直到月亮出来了,还没有追着韩信。这时,他确实累了,马也乏了,想休息一下,明天再追。但转念一想,如果到明天追,韩信不是走得更远了吗?那就更难追上了。于是,他们乘着水银般的月色,迎着阵阵凉风,继续往前追。绕过一座山,便是一条闪闪发光的河,隐隐约约地可以看见有个人牵着马,在河边上来回走。萧何不禁脱口而出:"那不是韩信是谁?"他使劲地猛抽两鞭,马跑得飞快,只见他大声喊着:"韩将军! 韩将军!"到了河边,萧何边下马边说:"韩将军你也太绝情绝义了!咱们一见如故,够得上朋友,怎么不说一声,就走了呢?把我急得好苦啊。回去! 要走一块儿走。"见萧何远远追来,韩信默默无语,只是一个劲地掉眼泪。半晌,他叹了一口气,说:"我这一辈子忘不了丞相的情义,可是汉王……"他又把话咽下去了。正在这时,滕公夏侯婴也赶到了,他们两人非将韩信请回去不可,并说:"要是汉王不再听我们的劝告,我们三人一块儿走,好不好?"韩信对此很感激,诚恳他说:"既然丞相这样看得起我,叫我有什么好说的呢? 回去就回去吧,就是我死在你们手里也是甘心的。"第三天,他们终于回到了南郑。萧何先将韩信留在丞相府,急忙去禀告汉王。汉王问:"你追的是谁呀?"萧何道:"淮阴人韩信也!""此前逃走了十几个将军,没听说你去追过谁,怎么偏要去追韩信呢?"萧何道:"将军有的是,容易找。而像韩信那样独一无二的人才,到哪儿去找呢?大王要是准备一辈子在汉中做王,那就用不着韩信;要是准备打天下,非用他不可。 大王你看到底如何?"刘邦听了萧何一番语重心长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立即拜韩信为大将。
是萧何夜下追韩信吗?不知道是不是打错了,所以发了两个。一个是萧何月下追韩信,另一个是萧何夜下追韩信,
原文
及项梁渡淮,信仗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韩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 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于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 “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译文
等到项梁率领抗秦义军渡过淮河向西进军的时候,韩信带了宝剑去投奔他,留在他的部下,一直默默无闻。项梁失败后,改归项羽,项羽派他做郎中。他好几次向项羽献计策,都没有被采纳。刘邦率军进入蜀地时,韩信脱离楚军去投奔他,当了一名接待来客的小官。有一次,韩信犯了案,被判了死刑,和他同案的十三个人都挨次被杀了,轮到杀他的时候,他抬起头来,正好看到滕公,就说:“汉王不打算得天下吗?为什么杀掉壮士?”滕公听他的口气不凡,见他的状貌威武,就放了他不杀。同他谈话,更加佩服得了不得,便把他推荐给汉王。汉王派他做管理粮饷的治粟都尉,还是不认为他是个奇才。
韩信又多次和萧何谈天,萧何也很佩服他。(汉王的部下多半是东方人,都想回到故乡去),因此队伍到达南郑时,半路上跑掉的军官就多到了几十个。韩信料想萧何他们已经在汉王面前多次保荐过他了,可是汉王一直不重用自己,就也逃跑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把此事报告汉王,就径自去追赶。有个不明底细的人报告汉王说:“丞相萧何逃跑了。”汉王极为生气,就像失掉了左右手似的。
隔了一两天,萧何回来见汉王,汉王又是生气又是高兴,责备他说:“你逃跑,是为什么?”萧何回答道:“我不敢逃跑,我是追逃跑的人。“你去追回来的是谁?”萧何说:“韩信啊。”汉王又责备道:“军官跑掉的人可以用十来计算,你都没有追;倒去追韩信,这是撒谎。”萧何说:“那些军官是容易得到的,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才,是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个来的。大王假如只想在汉中称王,当然用不上他;假如要想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再也没有可以商量大计的人。只看大王如何打算罢了。”汉王说:“我也打算回东方去呀,哪里能够老闷在这个鬼地方呢?”萧何说:“大王如果决计打回东方去,能够重用韩信,他就会留下来;假如不能重用他,那么,韩信终究还是要跑掉的。”汉王说:“我看在你的面子上,派他做个将军吧。”萧何说:“即使让他做将军,韩信也一定不肯留下来的。”汉王说:“那么,让他做大将。”萧何说: 汉中的“拜将坛”
“太好了。”当下汉王就想叫韩信来拜将。萧何说:“大王一向傲慢无礼,现在任命大将,就像是呼唤一个小孩子一样,这就难怪韩信要走了。大王如果诚心拜他做大将,就该拣个好日子,自己事先斋戒,搭起一座高坛,按照任命大将的仪式办理,那才行啊!”汉王答应了。那些军官们听说了,个个暗自高兴,人人都以为自己会被任命为大将,等到大将的时候,才知道是韩信,全军上下都大吃一惊。
你说的是不是这个? 【原文】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
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 ”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
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
至如信者,国土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
”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
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
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
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
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译文】 韩信多次和萧何谈天,萧何也很佩服他。
汉王的部下多半是东方人,都想回到故乡去,因此队伍到达南郑时,半路上跑掉的军官就多到了几十个。韩信料想萧何他们已经在汉王面前多次保荐过他了,可是汉王一直不重用自己,就也逃跑了。
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把此事报告汉王,就径自去追赶。有个不明底细的人报告汉王说:“丞相萧何逃跑了。”
汉王极为生气,就像失掉了左右手似的。 隔了一两天,萧何回来见汉王,汉王又是生气又是喜欢,骂道:“你逃跑,是为什么?”萧何答道:“我不敢逃跑,我是追逃跑的人。
“你去追回来的是谁?”萧何说:“韩信啊。”汉王又骂道:“军官跑掉的有好几十,你都没有追;倒去追韩信,这是撒谎。”
萧何说:“那些军官是容易得到的,至于象韩信这样的人才,是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个来的。大王假如只想老做汉中王,当然用不上他;假如要想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再也没有可以商量大计的人。
只看大王如何打算罢了。” 。
项羽进了咸阳,杀了秦王子婴和秦国贵族八百多人,还下命令烧阿房宫.跟随项羽进关的五十多万兵士,谁没受过秦朝的压迫?他们见了豪华的阿房宫,想到他们过去受的罪,心里燃烧起报仇的火苗.项羽一声令下,大伙儿就放起火来.这场火一直烧了三个月,把阿房宫烧成一堆瓦砾.项羽原来是楚国的贵族,趁着农民起义的机会,参加了反秦战争.灭了秦朝以后,他不可能为广大农民着想.他决定重新划分封地,把统一了的中国又弄得四分五裂.当时名义上的首领还是楚怀王.项羽把他改称为义帝,表面上承认他是帝,实际上只让义帝顶个虚名,一切分封的事,都得听他主张.他把六国旧贵族和有功的将领一共封了十八个王,自称为西楚霸王.春秋时期不是有霸主吗?项羽自称霸主,等于宣布他有权号令别的诸侯,诸侯都得由他指挥.到了第二年,项羽干脆把挂名的义帝杀了.分封诸侯以后,各国诸侯就都分别带兵回自己的封国去,项羽也回到他的封国西楚的都城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在十八个诸侯中,项羽最忌的是刘邦.他把刘邦封在偏远的巴蜀和汉中,称为汉王;又把关中地区封给秦国的三名降将章邯等人,让他们挡住刘邦,不让刘邦出来.汉王刘邦对他的封地很不满意,但是自己兵力弱小,没法跟项羽计较,只好带着人马到封国的都城南郑(今陕西汉中东)去.汉王到了南郑,拜萧何为丞相,曹参、樊哙、周勃等为将军,养精蓄锐,准备再和项羽争夺天下.但是他手下的兵士们却都想回老家,差不多每天有人开小差逃走,急得汉王连饭也吃不下.有一天,忽然有人来报告:“丞相逃走了.”汉王急坏了,真像突然被人斩掉了左右手一样难过.到了第三天早晨,萧何才回来.汉王见了他,又气又高兴,责问萧何说:“你怎么也逃走?”萧何说:“我怎么会逃走呢?我是去追逃走的人呀.”汉王又问他:“你追谁呢?”萧何说:“韩信.”萧何所说的韩信,本来是淮阴人.项梁起兵以后,路过淮阴,韩信去投奔他,在楚营里当个小兵.项梁死了,又跟项羽,项羽见他比一般兵士强,就让他做个小军官.韩信好几回向项羽献计策,项羽都没有采用.韩信感到十分失望.赶到汉王刘邦到南郑去的时候,韩信就投奔汉王.韩信到了南郑,汉王也只给他当个小官.有一次,韩信犯了法被抓了起来,差不多快要被砍头了.幸亏汉王部下一个将军夏侯婴经过,韩信高声呼喊,向他求救,说:“汉王难道不想打天下了吗,为什么要斩壮土?”夏侯婴看韩信的模样,真是一条好汉,把他放了,还向汉王推荐.汉王派韩信做个管粮食的官.后来,丞相萧何见到了韩信,跟他谈了谈,认为韩信的能耐不小,很器重他,还几次三番劝汉王重用他,但汉王总是不听.韩信知道汉王不肯重用他,趁着将士纷纷开小差的时候,也找个机会走了.萧何得到韩信逃走的消息,急得跺脚,立即亲自骑上快马追赶上去,追了两天,才把韩信找了回来.汉王听说萧何追的是韩信,生气地骂萧何说:“逃走的将军有十来个,没听说你追过谁,单单去追韩信,是什么道理?”萧何说:“一般的将军有的是,像韩信那样的人才,简直是举世无双.大王要是准备在汉中呆一辈子,那就用不到韩信;要是准备打天下,就非用他不可.大王到底准备怎么样?”汉王说:“我当然要回东边去.哪能老呆在这儿呢?”萧何说:“大王一定要争天下,就赶诀重用韩信;不重用他,韩信早晚还是要走的.”汉王说:“好吧,我就依着你的意思,让他做个将军.”萧何说:“叫他做将军,还是留不住他.”汉王说:“那就拜他为大将吧!”萧何很高兴地说:“这是大王的英明.”汉王叫萧何把韩信找来,想马上拜他为大将.萧何直爽地说:“大王平日不大注意礼貌.拜大将可是件大事,不能像跟小孩闹着玩似地叫他来就来.大王决心拜他为大将,要择个好日子,还得隆重地举行拜将的仪式才好.”汉王说:“好,我都依你.”汉营里传出消息,汉王要择日子拜大将啦.几个跟随汉王多年的将军个个兴奋得睡不着觉,认为这次自己一定能当上大将.赶到拜大将的日子,大家知道拜的大将竟是平日被他们瞧不起的韩信,一下子都楞了.汉王举行拜将仪式以后,再接见韩信,说:“丞相多次推荐将军,将军一定有好计策,请将军指教.”韩信谢过汉王,向汉王详详细细分析了楚(项羽)汉双方的条件,认为汉王发兵东征,一定能战胜项羽.汉王越听越高兴,只后悔没早点发现这个人才.打那以后,韩信就指挥将士,操练兵马,东征项羽的条件渐渐成熟了.。
原文: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
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
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
至于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
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
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
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
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
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译文:韩信又多次和萧何谈天,萧何认为韩信是个奇才。
(汉王的部下多半是东方人,都想回到故乡去),因此队伍到达南郑时,半路上跑掉的军官就多到了几十个。韩信料想萧何他们已经在汉王面前多次保荐过他了,可是汉王一直不重用自己,就也逃跑了。
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把此事报告汉王,就径自去追赶。有个不明底细的人报告汉王说:“丞相萧何逃跑了。”
汉王极为生气,就像失掉了左右手似的。隔了一两天,萧何回来拜见汉王,汉王又是生气又是高兴,责备他说:“你逃跑,是为什么?”萧何回答道:“我不敢逃跑,我是追逃跑的人。”
“你去追回来的是谁?”萧何说:“是韩信。”汉王又责备道:“军官跑掉的人可以用十来计算,你都没有追;倒去追韩信,这是撒谎。”
萧何说:“那些军官是容易得到的,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才,是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个来的。大王假如只想在汉中称王,当然用不上他;假如要想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再也没有可以商量大计的人。
只看大王如何打算罢了。”汉王说:“我也打算回东方去呀,哪里能够老闷在这地方呢?”萧何说:“大王如果决计打回东方去,能够重用韩信,他就会留下来;假如不能重用他,那么,韩信终究还是要跑掉的。”
汉王说:“我看在你的面子上,派他做个将军吧。”萧何说:“即使让他做将军,韩信也一定不肯留下来的。”
汉王说:“那么,让他做大将。”萧何说:“太好了。”
当下汉王就想叫韩信来拜将。萧何说:“大王一向傲慢无礼,现在任命大将,就像是呼唤一个小孩子一样,这就难怪韩信要走了。
大王如果诚心拜他做大将,就该拣个好日子,自己事先斋戒,搭起一座高坛,按照任命大将的仪式办理,那才行啊!”汉王答应了。那些军官们听说了,个个暗自高兴,人人都以为自己会被任命为大将,等到大将的时候,才知道是韩信,全军上下都大吃一惊。
扩展资料:史籍所记 一、史籍并不载张良访信、荐信之事。实际上,鸿门宴后,刘邦入蜀,张良送到褒中,因张良世为韩人,刘邦即“遣良归韩”(《史记》卷五十五《留侯世家》)。
当时韩王仍在项羽那里,项羽为张良曾从刘邦故,不许韩王归国,后又将其杀害。张良借项羽派他同新的韩王郑昌去韩地的机会,在给项羽写了一封信后,才“间行归汉王”(同前)。
其后,他一直未离开刘邦左右,也没有刘邦让他去寻访元帅之事。在楚汉战争的许多关键时刻,张良给刘邦出了不少好主意,刘邦也曾称赞他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本领,他同萧何、韩信一起,被后人称为“汉初三杰”,在 刘邦统一中国的事业中卓著功勋。
历史家曾记载了 张良青年时期在 博浪沙刺秦皇,亡命下邳在圯桥纳履之事,这本来就富有传奇意味了。可能也正由于此,到了小说家的笔下,张良就更被蒙上了一层神仙般的色彩,成了与《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大明英烈传》中的刘伯温一类的人物了。
《追韩信》一剧中,张良虽没有出场,但他的一封角书,却是韩信能否拜将的关键之物。二、夏侯婴结识韩信不是在“招贤馆”中,而是在韩信犯法当斩之时。
史传上 也没有刘邦在蜀“招贤”之事。夏侯婴这个人物,《史记》、《汉书》中均有传。
他同萧何、曹参一样,是刘邦在沛时的故交,跟从刘邦起义,因屡立战功,“赐爵转为滕公”(《史记》卷九十五《樊郦滕灌列传》)。楚汉彭城之战,刘邦大败,欲丢弃自己的子女,即后来的孝惠帝和鲁元公主,赖夏侯婴多方保护,二人才免于难。
汉统一后的第二年(公元二零一年。)刘邦被匈奴困于平城,夏侯婴护驾亦有功。
至汉文帝初年,夏侯婴方卒。从夏侯婴的经历来看,他是一员能征惯战的将官,在京剧中,应当扮作武生、武净之类的角色,而实际上,他却由丑角应工。
这是因为,在多次战役中,他总是遇危而安,属于一个“福将”。这样的人物,在戏曲中,往往被 扮成一些诙谐、滑稽的角色,象隋唐戏中的程咬金一样。
至于小说和戏剧中让他主持招贤馆,恐怕是要多方面突出韩信是个人才,这是小说、戏曲中常用的“衬托”的方法。事实上,首先发现韩信有才。
萧何月夜追韩信的文言文翻译和中心思想
【译文】汉高祖行军到达南郑(今陕西南郑),韩信不辞而别,萧何亲自追赶他。刘邦骂道:"诸将逃亡的已有数十人,你没有去追任何一个,而要去追韩信,这是欺诈。"萧何说:"诸将容易得到,至于韩信,是天下无双的奇士,您一定想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再也没有可以与之谋天下之计的人了。"于是刘邦封拜...
萧何月下追韩信的翻译
韩信与萧何交谈过几次,萧何对韩信的才能感到惊奇,(很有军事才能)。到南郑的时候,有很多将领都逃跑了,韩信估计萧何已经多次向汉王推荐过自己,汉王还是不重用,于是也走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把此事报告汉王,就径自去追赶。
萧何月夜追韩信文言文
萧何说:"诸将容易得到,至于韩信,是天下无双的奇士,您一定想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再也没有可以与之谋天下之计的人了。"于是刘邦封拜韩信为大将,终于成就了汉朝的大业。 不知道你说的是不是这一个 2. < >的文言文的翻译 萧何月下追韩信 韩信几次和萧何谈话,萧何认为他是个奇人。到了南郑,半路离开的诸将已经...
追韩信文言文
萧何说:“韩信啊。”汉王又责备道:“军官跑掉的人可以用十来计算,你都没有追;倒去追韩信,这是撒谎。”萧何说:“那些军官是容易得到的,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才,是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个来的。大王假如只想在汉中称王,当然用不上他;假如要想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再也没有可以商量大计的人。只看大王如何打算罢了。
关于韩信的故事文言文
萧何说:“虽然你任命他为将领,但韩信仍然不会留下来。”汉王说:“那就任何他为大将。” 萧何说:“太好了。”于是汉王就要召见韩信任命他为大将军。等到任命大将军时,原来是韩信,全军都感到惊讶。 4. 古文 《韩信受胯下之辱》 这是司马迁史记中记录的一个历史故事,下面资料能帮到你一些。 【来源】:《史记...
韩信生平事迹文言文
由于得不到重用韩信很失望就走了,萧何月夜追韩信,将他请了回来重新引荐给刘邦,并且称赞韩信是“国士无双”。 从此刘邦对韩信是“解衣推食”,而韩信不自谦,号称带兵“多多益善”,“明修栈道,暗出陈仓”,最终在垓下“十面埋伏”围困项羽,项羽听到“四面楚歌”心烦意乱最后乌江自刎。 汉朝既立,韩信“略不世出”“...
成也萧何文言文
1. 文言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翻译 题名: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所属朝代: 宋代 拼音: chéng yě xiāo hé,bài yě xiāo hé 出处 宋·洪迈《容斋续笔·萧何给韩信》:“信之为大将军,实萧何所荐,今其死也,又出其谋。故俚语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语。” 解释 解释 萧何:汉高祖刘邦的丞相。
谁知道韩信的典故?
韩信见刘邦不肯重用,决意离汉营而去。丞相萧何素知韩信之才,闻讯即刻骑马月夜苦追,将他劝回,由此留下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美谈。后来,刘邦在萧何的屡次劝说下,亲自与韩信讨论军国大事,确信韩信为稀世之才,遂举行仪式,拜为大将。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五月,韩信派人修复刘邦进入汉中时...
张良 萧何 曹参...有关的典故或成语
【文言文】韩信为人告反,吕后预召,恐其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称陈豨已破,绐信曰:‘虽病强入贺。’信入,即被诛。信之为大将军,实萧何所荐,今其死也,又出其谋,故俚语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语。与曹参有关的成语是“萧规曹随”。曹参是汉朝的开国功臣,他和他的战友韩信、...
文言文我崇拜你
但无张良和韩信做羽翼,刘邦只是一个无名小辈。然而,我不能不想到,正是刘邦无法离开那二人去打江山,才会出师借请张良,才会“萧何夜追韩信”……而你和范增,只给人留下遗憾。 你是英雄,当兵败身亡时,坦然是你的风采,宁死也不愿苟活。而你,是否想过:同样敌强我弱的情况,刘邦也曾经遇过?世俗眼中,那些卑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