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王安石变法?当时为什么会遭到一些人的反对?

如题所述

每次看到说“王安石变法触动官僚地主集团利益、触动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所以失败”这种话我就很无语。这就是典型的只会用套话不会具体分析。固然,很多变法失败都是因为触犯了既得利益集团,但王安石变法失败却是因为彻底丧失了民心,他损害了除了朝廷外几乎所有人的利益,无论穷人富人,无论大地主小农民,无论你是不是既得利益集团!

王安石变法的初衷确实是好的,这点毋庸置疑。但是他的新法的制定和执行都有极其严重的问题。北宋当时面临不得不改革的两大问题:财政困难和军事羸弱。当时民间贸易发展相当迅速,这得益于朝廷的宽松政策,而这种政策“藏富于民”却导致了朝廷可以收到的税负减少。

此外,由于北宋为了防止官员篡权,给予了他们超过历代的高薪,而职责上却是严防死守,官员的官职和差使脱钩,某部门的官员不能负责某部门的事情,而要有朝廷委派其他任务。这就导致行政效率严重低下,人力成本则大幅提升。同时,由于对藩镇将领的不信任,北宋实行禁军制度,全国的军队都由朝廷统一拨款。而军队将领却被死死提防,只有训练权没有指挥权,文官领兵作战,使得军队战斗力下降,最后又要赔款给辽、西夏等,进一步造成财政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真的不改革不行。所以王安石变法的两个核心就是“富国、强兵”。但是,王安石和宋神宗都不明白改革要循序渐进,他们太急功近利了,最后闹得整个国家鸡犬不宁。

王安石危害最大的一条新法就是《青苗法》,就是通过将原本国家用于应急和平抑物价的广惠仓、常平仓里的粮食以两成的利息(远低于当时的民间借贷)贷给农民度过春天没有粮食的日子,这本来有益于抑制高利贷,帮助农民渡过难关。但问题在于,王安石的出发点不是帮农民,而是为朝廷获得利息,也就导致了急功近利。

不需要借青苗钱的农民,甚至生活在城镇的工商业者也被强行摊派指标。而原本富有,根本不需要借贷的富户不但不能像以前那样放贷,还因为自己有偿还能力被强行摊派多过穷人几十倍的指标,甚至要帮无数穷人担保。一遇灾年,穷人还不起青苗钱,卖儿卖女,富户要帮穷人担保还钱,一下子倾家荡产。再加上各级官员层层盘剥,利息实际上已经比原来的民间借贷更高了。青苗法真正成为吃人不吐骨头的恶法,无数百姓因为还不出青苗钱流离失所,惨死路边,甚至落草为寇,为害一方。

与青苗法一起的是市易法,简单来说就是征收交易税。原本交易征税也应该,虽然宋代前期不交交易税,但如果缓步推行也是可以的。但王安石追求立竿见影,一下子所有交易都要征税,导致百姓怨声载道。地方官追求政绩,更是严防死守,不漏过一丝一毫。最恐怖的时候,灾年百姓没饭吃,卖儿卖女,还有官吏站在边上强行收税。

还有免役法,这原本是王安石变法中最合理的一个,却也执行得不伦不类。因为宋代百姓需要服差役,就是到各级衙门从事跑腿送信,看管财物、缉拿盗匪等工作,会影响农业生产,也不专业。而且僧侣不用服差役也造成劳动力短缺。于是王安石提出差役队伍专业化,百姓不用再服差役而是交免役钱,僧侣交一半,各级官衙再用免役钱雇佣专业差役队伍。

这个法的问题就是一刀切。有钱的你要出钱,没钱的也不许你出人,而是必须交钱,这就非常不人道。更可怕的是,与免役法一起实施的是保甲法和农田水利法。这两个法就是抽调劳动力去参加军事训练、夜间巡逻,以及水利工程劳动。就是说原本不出钱只出人;现在不仅要出钱还要出人,而且劳动量更大,还不管你出不出的起钱。换了你,你不抱怨吗?

诸如此类的新法几十条,在很短的时间内连续发出,每条新法几乎都是在想办法从百姓身上弄钱或者劳动力,试问怎么可能不被反对?而更大的问题在于,王安石的性格,完全听不进反对意见。一旦对变法稍有微词,王安石就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将他贬走。

是故欧阳修、韩琦、文彦博、富弼、司马光、吕公著、苏轼、苏辙,这些当时才学品德都有较高评价的名臣一个个都因为与王安石意见不合被一贬再贬。品德还不错的名臣被贬了,事情还要做。于是一群阿谀奉承的小人、酷吏纷纷上位,他们为了政绩,为了获得王安石的肯定,对百姓毫不留情,更有从中伺机敛财,进一步加深百姓负担。这才是王安石变法不得人心的理由。

王安石最后被罢相,居然是因为他自己的学生都看不下去了。一个官员郑侠,本是王安石一手提拔,却实在难忍国家一步步混乱下去,冒死给宋神宗上了一幅《流民图》,让神宗皇帝看到京城内外,面黄肌瘦的流民的悲惨景象。神宗黯然落泪,王安石第一次被罢相。不久,王安石起复,而他一手提拔的吕惠卿也与他反目成仇,互相攻击,很快王安石再次被贬,一蹶不振。

王安石变法更严重的后果,是开启了直到北宋末年的新旧党争。新党倒台后,司马光拜相,尽废新法,不过还保持了对王安石等人的尊重,王安石死后,卧病在床司马光还拜托同僚上表朝廷对王安石表彰;等到新党章惇上位,不仅尽贬旧党,还大兴冤狱,几乎要大开杀戒。新旧两党轮番坐庄,已经不在乎国家如何,只在乎党同伐异,争权夺利。到了奸相蔡京,更是打着新党旗号,无恶不作。这怕是王安石自己也完全想不到的。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4
王安石变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北宋经济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同时王安石敢于创新和身先士卒的精神也是值得肯定。
变法改革严重损害了士大夫阶层核心利益,所以导致士大夫和官僚阶层的反对抵制。
第2个回答  2020-11-25
我认为王安石的变法是比较激进的,而且没有处理得当,之所以会遭到一些人的反对,是因为他的变法损害了其他人的利益。
第3个回答  2020-11-25
我个人看来王安石的变法很超前,之所以有人反对,是因为太过于超前了,有些人不懂。

如何看待王安石变法?当时为什么会遭到一些人的反对?
固然,很多变法失败都是因为触犯了既得利益集团,但王安石变法失败却是因为彻底丧失了民心,他损害了除了朝廷外几乎所有人的利益,无论穷人富人,无论大地主小农民,无论你是不是既得利益集团!王安石变法的初衷确实是好的,这点毋庸置疑。但是他的新法的制定和执行都有极其严重的问题。北宋当时面临不得...

王安石实行变法,为什么欧阳修,苏轼,苏辙等人都要反对?
第四、变法侵犯了地主阶级的利益。 王安石的变法加大了政府的财源,也就相应的减少了地主阶级的收入,自然会遭到他们的强烈抵抗。

王安石的变法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总的来说是积极地。首先,王安石的变法可以说是看到了当时宋朝腐败的根源,提出的许多方案也是有效的。但是王安石主张用雷霆手段整治朝廷弊病,这就触动了几乎当时绝大部分朝臣的利益,所以遭到了极其强烈的反对。在实施过程中出现阳奉阴违的情况,而一旦变法没有立时显现其效果立马就会遭到弹劾,因而变法最...

王安石变法利国利民为什么会招致那么多正人君子强烈反对呢?百思不得...
一、变法中的经济制度改革损害了士大夫阶层核心利益。北宋文人士大夫集团代表的是大地主和大商人的利益,所谓正人君子就算自己两袖清风,其背后的家族非富即贵。宋朝不限制土地兼并,官田很少,所以地主阶级兼并成风。以下举例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方田均税法和市易法是如何侵犯士大夫官僚地主阶级利益的。1...

王安石变法为了富国强兵,为何许多人极力反对?
王安石之所以要变法,是为了强国强军。当时的宋朝,失去幽云十六州,王安石对此深有触动,为了能够收复幽云十六州,王安石才决心要变法。王安石为了变法推出了一系列配套的政策、措施,主要有三方面:富国、强兵、取士。其中,富国的方法与百姓生活最为息息相关,包括了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

“王安石变法”,为什么一直以来争议那么大?
恐怕谁也不知道,因为,反对变法的人,是以司马光领衔的,而司马光的私生活近于无可挑剔。所以,我们很难说,司马光激烈的反对变法,是被既得利益者收买了。同样,领衔变法的王安石在私生活上也近于无可挑剔。不论人们怎样否定王安石,绝不会有人会把贪污腐败与他联系在一起。

为什么说王安石变法过程中用人不当?
王安石变法为什么用人不当?王安石干这事儿压力很大呀。因为中国很长时间以来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思想,而儒家的政治主张是“法先王”――要尊重先朝和先王的规矩。你要改革,一般都被认为是离经叛道。所以王安石是顶着很大压力在变法。他明确表示变法是本着这么一个原则――“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

为什么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
1、司马光为何会反对王安石变法?说法一:司马光认为这场变法推行的新法弊大于利,弊处要比好处多,这就觉得没有变法的必要了。说法二:司马迁生活于封建社会,从小熟读四书五经,深受儒学的毒害很深。2、因为王安石的变法损害了以司马光为首的的政治集团的利益。宋神宗受过西夏和辽的屈辱,一直想对西北...

当年的王安石变法,对北宋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
一、王安石变法本质上没有改变北宋贫弱局面。王安石变法从公元1069年持续到1085年,历时17年,其中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方面,是一次大规模的社会改革运动。但是在改革过程中,由于触动了守旧派利益,遭到守旧派的强力反对。而且其变法目标是为了强国富民,但最后的重心却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方面,...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1、变法过程中没有得到足够的政治支持和认同 尽管王安石的变法主张得到了宋神宗的支持,但在官僚阶层中却遭到了广泛的反对。这些反对者包括一些前宰相、能臣和一代名臣,他们认为王安石的变法过于激进,可能会危及封建统治的稳定性。此外,一些皇后和宫廷女官也加入了反对变法的行列,她们认为变法会影响她们的...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