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常清,究竟何许人也? 也许很多人只是略有耳闻,毕竟与薛仁贵、李光弼等唐朝猛将比起来,似乎算不得什么?可你可曾了解过他的一生呢?
封常清,蒲州猗氏人,外祖父教他读书,他的学识多有所成。他从小成了孤儿,又穷,三十多岁,还没有功名。夫蒙灵察任四镇节度使时,任命高仙芝为都知兵马使。有次出兵,高仙芝任命了三十多名侍从,衣裳鲜艳漂亮,封常清因而感慨并报名请求担任侍从。封常清很瘦,脚又跛,高仙芝瞧不起他的长相,不录用他。第二天他又来了,高仙芝道歉说:“侍从已录取够了,哪里用得着又来呢?”封常清生气说:“我仰慕您的高义,愿意侍奉您,所以没人介绍自己来了,您为什么一定要拒绝呢?看容貌录用人,会把子羽看错,您还是考虑一下吧。”高仙芝还是没录用他,他就每天到门口等候,高仙芝没办法,就把他录取了。
适逢达奚各部反叛,从黑山向西奔向碎叶城,诏令拦击。夫蒙灵察派高仙芝率两千名骑兵追击,达奚走了很远的路,人马都疲劳了,因此几乎被全部俘获或杀死了。封常清在帐下暗暗写好了捷报,详细记载了井眼、泉水、驻军地点、胜敌的情况和战术,条理分明。高仙芝拿来看了,都是自己想写的,于是大惊,立即采用了。军队归来,夫蒙灵察迎接、慰劳他,高仙芝解下奴袜带刀拜见,判官刘眺、独孤峻争着问:“此前送来的捷报是谁写的?您帐下怎么有这样的人才?”他回答说:“是我的侍从封常清。”刘眺等吃惊了,对封常清施礼让座,和他谈话,很惊诧。封常清便有了名气,后来他因功封叠州戍主,仍任判官。
高仙芝攻占小勃律国后,替代夫蒙灵察任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因跟随作战有功,升任庆王府录事参军事,为节度判官。高仙芝出征,他常任留后。封常清有才能且果断,没有事能难住他。高仙芝委任郎将郑德诠管理家事,他是高仙芝奶妈的儿子,在军中很威风。封常清有次从外面回来,众将上前拜见。郑德诠见他才上任,轻视他,骑马撞了他的骑马侍从后离开了。封常清命侍从把他带到厅堂里,就关上了门,离开座位说:“我出身卑贱,御史中丞大人错爱,让我主持留后事务,郎将怎能无礼?”接着叱责他说:“必须借你的死,来严肃军纪。”遂杖杀了他,把他的脸朝下拖了出去。高仙芝的妻子和奶妈在门外哭着求情,没能救他的命,很快将情况告诉了高仙芝,高仙芝很吃惊,到见了封常清,敬畏他的公正,没敢责备他。封常清也不道歉。遇上大将犯罪,他又杀死了两位,军中没有不畏惧他的。高仙芝任河西节度,又请他任判官。一段时间后,封常清升任安西副大都护、安西四镇节度副大使,主持节度事务。不久,封常清改任北庭都护、持节伊西节度使。封常清生性勤劳节俭,吃苦耐劳,出兵骑驿马,私人马厩只有两匹马,赏罚严明。
天宝末年进京朝拜时,安禄山反叛了,皇帝召见他,问用什么办法对付叛军。封常清看见皇帝担忧,就夸口说:“国内长期太平,人们不懂作战。然而,道义上有正义和不义,战场上有各种谋略。臣请求赶到洛阳,用全部库存招募勇士,甩着马鞭过黄河,不久就把叛逆的头献到朝廷来。”皇帝欣赏他的勇气。第二天,朝廷任命封常清为范阳节度副大使,骑驿马到了洛阳。封常清招募到六万军队,但都是市民和仆役,便安排军队拆毁了河阳桥守黄河。叛军对平原郡发动进攻,命颜真卿率兵七千人防守黄河。颜真卿派司兵参军李平飞马到朝廷奏报。封常清把李平拿的报告打开看了,就靠着营帐写信给颜真卿,劝他坚持守城,并且通过驿站送悬赏捉拿安禄山的檄文几十份给他,颜真卿收到后,就分送给各州郡。安禄山渡过黄河,攻占荥阳,进入罂子谷,先锋到葵园。封常清派精锐骑兵抵御,杀死了叛军上百人。叛军大部队到了,封常清抵挡不住,退进上东门,接战后又战败了。叛军击鼓进兵,搜捕官员。封常清在都亭驿迎战,又打了败仗。退兵守宣仁门,又打败了。于是从提象门出城,砍倒大树堵住道路阻挡追兵,至谷水后,向西逃往陕郡。他对高仙芝说:“叛军力量很强大,不能和他们硬拼。潼关无守军,一旦叛军冲过潼关,京城就危险了,不如赶快去守潼关。”高仙芝听从了他。战败的报告送到了朝廷,皇帝罢免了封常清的官职,让他作为老百姓隶属高仙芝给高仙芝办事。高仙芝让他穿着黑色衣裳监督部署在左右的军队。边令诚拿着诏书来了,给他看,封常清说:“我之所以不拼死在战场,是怕污辱了国家的官职,被叛军抓住杀死。现在,我死乃心甘情愿。”当初,封常清战败后,直接进了潼关,想见皇帝汇报征战叛军的情况。到了渭南,皇帝下诏命他到潼关去。封常清忧虑恐惧,写遗表谢罪,说:“自从洛阳失守以后,三次派使者上奏章陈述讨贼战略,都没被接见。”又说:“我死了以后,希望皇上不要轻视这叛贼,那么国家就安定了。”到将被处死时,将遗表交给边令诚就去受刑死了,人们大多同情他。
宋祁等史官说:常清乃驱市人数万以婴贼锋,一战不胜,即夺爵土。欲入关见天子论成败事,使者三辈上书,皆不报,回斩于军。此论不虚。封常清,本非将才,是军中文吏。他求功心切,玄宗所用非人,致使他被错杀。玄宗无德,让封常清、高仙芝替自己代过。
读史之人,可以不知道“安史之乱”的安禄山,但你不能不知封常清
封常清把李平拿的报告打开看了,就靠着营帐写信给颜真卿,劝他坚持守城,并且通过驿站送悬赏捉拿安禄山的檄文几十份给他,颜真卿收到后,就分送给各州郡。安禄山渡过黄河,攻占荥阳,进入罂子谷,先锋到葵园。封常清派精锐骑兵抵御,杀死了叛军上百人。叛军大部队到了,封常清抵挡不住,退进上东门,接战后又战...
安史之乱让唐帝国措手不及,本可以几个月之内平定,哪出岔子了?_百度知 ...
安史之乱打破唐朝的繁盛局面。渔阳鼙鼓动地来,黄河南北为之变色。当燕人铁骑踏破了唐人一片歌舞升平的盛世之景时,不仅仅是累世不识兵革的百姓为之惊惧,不知所措,连唐玄宗本人都不愿意相信:“犹以为恶禄山者诈为之”。在确认安禄山之叛后,玄宗基于朝廷已无可用之兵的现实,大开府库召募士兵,...
唐玄宗在安史之乱后犯的第一大错误是什么?
封常清说:现如今天下太平好长时间了,群众都惧怕战事。因而安禄山叛逆后,才会锐不可当,攻无不能克。但邪不胜正,假如皇上信赖我,让我要去东都洛阳募兵御敌,我一定万死不辞,策马越过大河,把安禄山的头颅送给皇帝。唐高宗听了封常清自身立过的“生死状”很高兴,因此一方面封常清封号为范阳、平...
数日丢失河南的封常清,是因为指挥能力不过关吗?
所以史书所说,封常清愿意只身前往洛阳,在当地招募所谓“骁勇”,训练几天之后就渡过黄河收拾安禄山云云……简直就是一派胡言,难道是封常清喝多了说胡话? 作为西北军区名将,封常清显然不蠢,他很清楚:自己手里这点家当,根本不足以与安禄山硬碰硬,只能想方设法地搞好防守。 换言之,皇帝陛下不指望我正面击败安禄山,...
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对抗安史之乱的三驾悲情马车(2)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反讯传至朝廷。唐玄宗于华清宫召见封常清,问讨贼方略。由于久习边事,封常清慨言回奏:“安禄山率凶徒十余万进犯中原,太平日久,人不知战。但事有逆顺,势有奇变,臣请走马赴东京,开府库,募骁勇,计日取逆胡之首悬于阙下。”玄宗正处于忧恐之中,闻言壮之。转天,就授...
同样叛变,为何汉朝平乱仅用3个月,唐朝平乱却花了8年?
事实上,虽然唐玄宗最宠信的安禄山叛乱了,但以当日大唐之繁盛,又岂会只有一个能臣。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郭子仪,李光弼……这些人,军事才华不比安禄山差。 可安史之乱爆发后,失意的唐玄宗已经不再信任他手底下的武官了。他认为,正是因为唐朝太宠爱武官,各地节度使才有那么大的兵权,才会导致目前这个局面。思来...
请问安史之乱是怎么回事
回答:是中国唐代所发生的一场政治叛乱,也是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由于发起叛乱者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为主,故称安史之乱。又因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安史之乱从公元755年12月16日爆发至公元763年2月17日平息,历时七年零二个月,虽然乱事最终得以平定,可是对中国后世政治、经济、文化、...
安史之乱的具体经过是怎样的?
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安禄山指挥叛军主力进攻洛阳、潼关,意图突破这两个重镇而直取长安!后来洛阳沦陷,但天险潼关却因为高仙芝、封常清的有力固守,使得安史叛军久攻不下,甚至迫使敌军有了回撤的打算。 但是晚年的李隆基已经利令智昏,不复年轻时代的英明果决。高仙芝和封长清采取固守的正确作战方法,使得远道而来的敌军想...
安史之乱讲的什么事
您好!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所发生的一场政治叛乱,也是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由于发起叛乱者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为主,故称安史之乱。又因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安史之乱从公元755年12月16日爆发至公元763年2月17日平息,历时七年零二个月,虽然乱事最终得以平定,可是对中国后世...
如果没有马嵬驿兵变,那么李亨会不会当一辈子太子?
安史之乱马嵬驿事件前后的情况表明,失去权威的李隆基,让出皇位势在必行而安禄山讨好李隆基的众多花样中,重要的一项就是贬低太子。有一次安禄山从范阳入朝,李隆基命其拜见太子。安禄山却故意不下拜,声称:“臣愚,者惟知有陛下一人,不知乃更有储君。”最终,才李隆基的要求下,他才装作迫不得已样子下拜了事。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