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目录体的佛教史籍有什么学术价值?

如题所述

佛经目录是佛教史籍的重要著作,它们不仅反映了各个时期佛经的流传情况,在我国目录学史上也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第一部有确凿编纂年代的佛经目录是东晋武帝宁康二年(374)释道安所编的《综理众经目录》,其中所载经典有六十余种,这部目录虽无抄本传世,但对历代影响深远。现有最早的佛籍目录是梁代僧枯的《出三藏记集》15卷,是记集中土所出翻译经、律、论的佛籍总目录。全书体制分撰缘起、铨名录、总经序、述列传等四部分。此后各代皆撰有佛籍目录,较著名的如隋代费长房的《开皇三宝录》(又称《历代三宝记》)、唐代释道宣的《大唐内典录》和释智升撰《开元释教录》、明代释智旭的《阅藏知津》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释智升撰的《开元释教录》20卷,该书分总录、别录两大部分,总录十卷为“总括群经录”,以译人为主,著录了由汉至唐所译出的诸经书目,并有译人小传;别录十卷为“别分乘藏录”,以经书为主,著录各种有译有本和有译无本的大小乘经、律、论。别录的最后两卷称“人藏录”,是智升撰搜集、整理的存经目录,其收佛籍1076部,5048卷,分作480帙。唐代“会昌废佛”之后,佛籍流散,人们纷纷以《开元释教录·入藏录》来整理本地佛经,使得这一“入藏录”成为全国性的标准目录。晚唐五代乃至宋、辽编纂大藏经,都是以此“入藏录”作为依据的。因此《开元释教录》对于研究古代大藏经的情况至为重要。其对诸经阙漏讹误的考订也有极高价值。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