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本源:传统光流算法详解
这篇文章原定于一月完成,但由于篇幅原因暂时搁置。现在,我们先从基础理论开始,后续内容将分别讨论OpenCV对稀疏和稠密光流的实现。让我们深入探讨传统的光流算法,特别是Horn & Schunck方法和Lucas & Kanade method。
光流问题关注的是两帧画面间像素点的移动,最初由生理学家提出,核心假设是亮度不变,即像素移动不会改变其亮度。通过泰勒展开和一阶近似,我们得到了描述光流的基本公式。
Horn-Schunck算法,作为入门之选,基于亮度不变和一阶泰勒展开。但该方法遇到“孔径问题”,即仅凭单个像素无法确定完整移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Horn-Schunck引入物体光滑性的假设,通过能量函数和欧拉-拉格朗日公式来最小化误差,但计算过程涉及迭代且速度较慢。
相比之下,Lucas & Kanade method改进了计算策略,它选择局部区域进行计算,基于临近像素共享运动速度的假设,这使得算法更“稀疏”,计算效率较高。OpenCV中的光流实现通常采用这种方法,结合金字塔级数处理大范围移动,确保在不同尺度上都能准确捕捉光流。
无论是Horn-Schunck还是Lucas-Kanade,这些传统光流算法都是计算机视觉中解决像素移动问题的基础,后续我们会进一步探讨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化和改进。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