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教育学与心理学习题及答案

现在本人急需教育学心理学的练习题,最好是选择、填空、简答,论述等题型都有,有资料的同仁希望可以共享一下··万分感谢!!!

辨析题
【一】有人说学了教育学不一定上好课,不学教育学有的人也能上好课,关键看你的专业知识掌的如何?这句话似是而非,你怎样理解。
1.学了教育学不一定上好课,教育学是理论,如果把理论当教条去背,理论就脱离了实际,理论就不能在实际中应用。因此,学习教育学不能把理论脱离实际,要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
2.不学教育学有的人也能上好课,这些人再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地探索,他们能上好课是牺牲了一批有一批的学生,累积了经验,善于总结经验。
3.到什么时候专业知识都很重要,不能把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对立起来,就是说不能把合格专业老师和合格老师对立起来,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相辅相成,应有机结合。
4.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有目的的实践。
【二】科教能兴国也能救国,这句话对吗?
这句话不完全正确。科教能兴国但不能救国。教育对政治经济具有推动作用,但不能起根本的决定作用,要变革制度其有效形式,只能通过革命。当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达到不可调合的地步,必然引起变革,这时教育要么起促进作用,要么起阻碍作用。因此,说教育能救国只是空想、空话、口号。

案例分析题
【一】有的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的人“出淤泥而不染”,请用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分析。
答:环境对人的发展具有巨大作用,环境对人的发展提供各种可能,环境对人的发展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但人有选择环境的能动性。对于那些“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人来说,他们没有看到环境的积极之处,而对于“出淤泥而不染”的人来说,他们充分利用了环境对他们提供的的优点,也看到了环境的积极之处。
【二】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理论来解释王安石的《伤仲永》的情况。
答:1.遗传为他后天的发展提供可能性,而人的身心发展还受环境、教育和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2.仲永成长的过程中环境不好,没有收到良好的教育,自己也没有进一步发展,所以到20岁时和其他人一样。3.所以人的身心发展是遗传、环境、教育、个体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简答题
【一】学校产生的条件?
1.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产生提供了基础。
2.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分离,出现了专职的老师。(前提条件)
3.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程度,形成了教育内容,使人类间接知识的传递成为可能。(必要条件)
4.国家机器的建立需要有专门的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政治条件)
【二】★影响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生产力;科学技术;政治经济制度;文化、人口、环境。
A.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直接表现:政治经济制度决定了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具体表现:①政经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②政经决定受教育权 ③政经决定了教育目的和部分教育内容。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具有促进作用。具体表现:①通过教育可以培养政经所需要的人才(直接促进政经发展)②可以提高全民的民主意识,促进政治民主化 ③可以形成积极的舆论力量,间接的促进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
B.教育和生产力之间的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具有决定作用。直接表现:生产力决定了教育的发展水平,为教育提供物质基础。具体表现: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教育发展规模的速度 ②决定了人才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 ③决定了课程的设置和教育内容 ④决定了教育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的变革。
2.教育对生产力具有促进作用。具体表现: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途径 ③教育可以产生新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生产力。
▲教育是怎样再生产劳动力的?
答:①通过教育可以把潜在的劳动力转化成现实的劳动力 ②一般化的转换成专门化的 ③低水平的转化成高水平的 ④一种形态的转化成另一种形态的 ⑤单维度的转化成多维度的。
C.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关系
1.科学技术对教育具有推动作用。直接表现:科学技术直接推动教育的变革,是教育发展的动力。具体表现:①科学技术影响教育结构 ②影响学生 ③影响教育目的和内容 ④影响教育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手段等。
2.教育对科学技术具有促进作用。具体表现:①教育可以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培养数量足够,质量优秀,结构合理的后备力量 ②教育能够生产和再生产科学技术 ③教育可以加速科学和技术的相互转换 ④教育能够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三】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
1.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物质前提作用。具体表现:①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②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及其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③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在构成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上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④遗传素质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可塑性。
2.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巨大作用。具体表现:①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各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对象等。②环境对人的发展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为什么教育在人类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论述题←)
答:教育属于环境因素,但是和一般环境的偶然性、片面性、不可预测性相比,教育具有更大的自觉性和目的性。它可以控制消极因素对人的影响,也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他因素对人的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因此,教育在人特别是年轻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具体表现:①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使人朝着预期方向发展。②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所起的作用具有全面、深刻、持久、系统的影响。③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里有专门的人、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教导,使学生朝正确方向发展。④教育是可以整合社会其他要素形成合力,共同对人类发展起作用。
综上所述,教育能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动力作用。
【四】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特征)及其教育
1.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教育要循序渐进的进行。切忌“拔苗助长、凌节而施”。
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教育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特点选择不同内容和方法。切忌“一刀切,一锅煮”。
3.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教育要善于抓住人的发展和关键期。切忌“亡羊补牢”。
4.人的身心发展具有差异性,教育要因材施教。切忌“一把钥匙开多把锁”。
【五】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及精神实质
教育目的: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规定》: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精神实质:1.要培养的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必须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相结合。2.培养的学生要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学校必须坚持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3.要适应时代发展,强调学生个性发展,学校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六】怎样实施素质教育?(途经)
1.要把良好的课堂教学与系统有效的训练、活动和实践相结合。
2.要把提高学生的基础素质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
3.要密切注意当代科学对大脑研究的最新成果,从中找出进行素质教育的新方法和新思路。
4.要注意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和国际互联网的出现对素质教育带来的深远影响。
5.倡导使用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的教学方法。
【七】教师的劳动特点
1.教师的劳动具有复杂性(对象复杂、任务复杂)2.具有创造性。3.具有示范性。4.具有显效的长期性和滞后性。5.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
【八】※教师的职业素养
1.教师的政治思想素养
①用户共产主义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②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积极参加现代化建设。③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勇于创新。④具有现代化教育价值观,形成现代人应该具有的思想素养。
2.教师的教育思想素养
①要有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②科学的育人观 ③正确的学生观 ④现代的教学观 ⑤科学的教育质量观
3.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①对待教育事业的态度→要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②对待学生的态度→要热爱学生,诲人不倦。③对待同事的态度→要团结协助,互助育人。④对待自己的态度→要严于律己,以身作责,为人师表。
4.教师的专业素养
①知识素养:a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b要有广博的其他学科知识c要有学以致用的教育理论知识。②能力素养:a语言表达能力b组织教学能力c组织管理能力d了解学生能力e研究能力f制作能力g调控情绪能力h教育机智能力。
5.教师的身心素养
①身体素养:a身体健康,没有传染疾病b要有敏捷的反应能力和耐受能力c要有洪亮的声音和良好的视力d要有适当的身高。②心理素养:a良好的认知能力和广泛的兴趣b要有积极向上乐观的情绪c要有顽强的意志品质d要有完善的人格。
6.教师的仪表风度的要求
①形体自然美 ②着装自然大方整洁,符合职业特点 ③修饰(化妆配饰)要得体
【九】什么是师生关系及其具体表现?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的地位、作用及相互对待的态度。
具体表现:①尊重与被尊重的人际关系 ②爱与被爱的朋友关系 ③服务与被服务的工作关系 ④指导与被指导的教育关系
【十】怎样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1.要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即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相结合。2.要充分的尊重和信任学生。3.要公平公正的对待学生。4.教师要主动和学生交往。5.要在平等的基础上树立教师威信。
【十一】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3.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基础和良好的道德品质。4.发展学生的体力和个性。
【十二】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
1.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2.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3.学生的特点 4.学校的教学条件 5.教学的时限 6.教师的自身条件、水平、特点
【十三】讲授法运用的基本要求
1.要把高度的思想性和严密的科学性相结合。2.讲授中要提一些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3.要注意讲授的语言艺术。4.要恰当的设计板书。
【十四】教学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优点:1.学生按照年龄和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形成一个集体,有利于互相促进和提高。
2.教师对全班同学进行集体上课,扩大了教育对象,提高了工作效率。
3.在教学内容、方法和时间上,都有统一的规定和要求,是教学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4.各学科之间交替上课,课与课之间有一定休息,既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能减轻学生的疲劳,符合用脑卫生。
缺点:1.不利于因材施教,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特长和个性。
2.容易造成理论和实际的脱节。

〖四个定义〗
人的发展:指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人生历程中,身体和心理朝着积极的方向发生变化的过程。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的地位、作用及相互对待的态度。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
教学:指以教材为中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共同的活动方式的总和。(教学的实质是交往和互动)

论述题
【一】为什么我国把教育放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答:要想衡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为生产力保驾护航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政治经济的先进制度,教育对生产力、科学技术和政治经济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1.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具有促进作用。具体表现:①通过教育可以培养政经所需要的人才(直接促进政经发展)②可以提高全民的民主意识,促进政治民主化 ③可以形成积极的舆论力量,间接的促进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
2.教育对生产力具有促进作用。具体表现: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途径 ③教育可以产生新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生产力。
3.教育对科学技术具有促进作用。具体表现:①教育可以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培养数量足够,质量优秀,结构合理的后备力量 ②教育能够生产和再生产科学技术 ③教育可以加速科学和技术的相互转换 ④教育能够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缺乏,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严重,管理落后,要想缓解人口包袱,变成人力资源,将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提高人的素质,就要依靠教育,将教育优先发展。
【二】怎样理解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辩证统一的规律?
1.教育史上的两种理论:实质派,以斯宾赛为代表强调知识重要(知识是土壤,智力是禾苗)形式派,以裴斯太洛齐为代表强调能力智力重要(能力是点石成金之术)
2.两者的关系:联系:①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智力的基础,无知便无智,无知也无能。②智力能力水平的提高又是知识学习的前提条件,一个人智力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他知识的快慢、难易、深浅、巩固程度。
区别:①知识属于认知系统,能力智力是心理系统。②知识具有社会性,而智力能力具有个体性。③知识是后天习得的,而智力则是先天和后天的合金。④知识的学习过程较长,能活到老学到老,而智力则与人的生理衰退有关。
3.我国的现状:重视知识教学,轻视智力能力的培养,其造成的结果是大部分学生高分低能。
4.解决: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知识教学,同时也重视智力能力训练,因为由知识转化为能力是有条件的。条件:①要教给学生带有规律性的知识 ②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③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④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5.要防止两种倾向:①防止只重视知识教学,不重视智力能力培养的倾向。②防止撇开知识教学,另搞一套智力能力训练这种倾向。
【三】启发性原则
1.含义(实质):是指教师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其掌握课程内容的本质,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其形成独立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启发由来:孔子《论语》中的一句话“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3.贯彻这个原则的基本要求:①要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学习兴趣和责任感。②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指导他们形成自学和独立工作的能力。③提倡教学民主,形成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新型的师生关系。
【四】上课→教学环节中的中心环节
一堂好课的标准?
1.要目的明确→确定一个全面、完整、准确的教学目的;教学始终围绕这个目的明确。
2.内容正确→老师交给学生的知识一定要准确无误,并且经过实践检验了的科学知识。
3.方法得当→只要选择的方法满足了:教学目的和任务;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学生的特点;学校的教学条件;教学的时限;教师自身的条件、水平、特点。(教学方法的依据)
4.结构合理→老师上一堂课一般经过五个步骤。即:组织教学、复习提问、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要求各步之间衔接紧凑,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
5.师生互动要好→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学生要积极主动的学习;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活跃。
6.教师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教师要具有讲、写、画、演,以及掌握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7.教学效果要好。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