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所说的七个生命阶段

希望得到详细的解释,最好给点自己的观点啊!
主要想知道,莎士比亚的原话...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以及欧洲最重要的作家。他出生于英格兰中部斯特拉福镇的一个商人家庭。少年时代曾在当地文法学校接受基础教育,学习拉丁文、哲学和历史等,接触过古罗马剧作家的作品。后因家道中落,辍学谋生。莎士比亚幼年时,常有著名剧团来乡间巡回演出,培养了他对戏剧的爱好。1585年前后,他离开家乡去伦敦,先在剧院打杂,后来当上一名演员,进而改编和编写剧本。莎士比亚除了参加演出和编剧,还广泛接触社会,常常随剧团出入宫廷或来到乡间。这些经历扩大了他的视野,为他的创作打下了基础。
1590年到1600年是莎士比亚创作的早期,又称为历史剧、喜剧时期。这一时期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思想和艺术风格渐渐形成。当时的英国正处于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鼎盛时期,王权稳固统一,经济繁荣。莎士比亚对在现实社会中实现人文主义理想充满信心,作品洋溢着乐观明朗的色彩。这一时期,他写的历史剧包括《理查三世》(1592)、《亨利四世》(上下集)(1597—1598)和《 亨利五世 》(1599)等9部。剧本的基本主题是拥护中央王权,谴责封建暴君和歌颂开明君主。比如,《亨利四世》展现的是国内局势动荡的画面,贵族们联合起来反叛国王,但叛乱最终被平息;王太子早先生活放荡,后来认识错误,在平定内乱中立下战功。剧作中,历史事实和艺术虚构达到高度统一。人物形象中以福斯塔夫最为生动,此人自私、懒惰、畏缩,却又机警、灵巧、乐观,令人忍俊不禁。
这一时期创作的喜剧包括诗意盎然的《仲夏夜之梦》(1596)、扬善惩恶的《威尼斯商人》(1597)、反映市民生活风俗的《温莎的风流娘儿们》(1598)、宣扬贞洁爱情的《无事生非》(1599)和歌颂爱情又探讨人性的《第十二夜》(1600)等10部。这些剧本基本主题是爱情、婚姻和友谊,带有浓郁的抒情色彩,表现了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生活理想。与此同时,他还写了《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等悲剧3部,作品虽然有哀怨的一面,但是基本精神与喜剧同。莎士比亚还写有长诗《维纳斯和阿多尼斯》(1592—1593)、《鲁克丽丝受辱记》(1593—1594)和154首十四行诗。
17世纪初,伊丽莎白女王与詹姆士一世政权交替,英国社会矛盾激化,社会丑恶日益暴露。这一时期,莎士比亚的思想和艺术走向成熟,人文主义理想同社会现实发生激烈碰撞。他痛感理想难以实现,创作由早期的赞美人文主义理想转变为对社会黑暗的揭露和批判。莎士比亚创作的第二时期(1601—1607),又称悲剧时期。他写出了《哈姆莱特》(1601)、《奥瑟罗》(1604)、《李尔王》(1606)、《麦克白》(1606)和《雅典的泰门》(1607)等著名悲剧。《奥瑟罗》中出身贵族的苔丝狄蒙娜不顾父亲和社会的反对,与摩尔人奥瑟罗私下结婚,表现了反对种族偏见的主题,而导致他们悲剧的原因不仅是奥瑟罗的嫉妒,而且是以伊阿古为代表的邪恶势力的强大。奥瑟罗临死前的清醒,包含着人类理性的胜利。《李尔王》中展现的则是一个分崩离析的社会,李尔王因为自己的刚愎自用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主人公从具有绝对权威的封建君主变成了一无所有、无家可归的老人,人物命运和性格发生巨大的变化,这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最具特色。《麦克白》中,一位英雄人物由于内在的野心和外部的唆使,成为个人野心家和暴君。其悲剧意义在于,个人野心和利己主义可以毁灭一个原本并非邪恶的人物。总体而言,这些悲剧对封建贵族的腐朽衰败、利己主义的骇人听闻、金钱关系的罪恶和劳动人民的疾苦,作了深入的揭露;风格上,浪漫欢乐的气氛减少,忧郁悲愤的情调增加,形象更丰满,语言更纯熟。
1608年以后,莎士比亚进入创作的最后时期。这时的莎士比亚已看到人文主义的理想在现实社会中无法实现,便从写悲剧转而为写传奇剧,从揭露批判现实社会的黑暗转向写梦幻世界。因此,这一时期又称莎士比亚的传奇剧时期。这时期,他的作品往往通过神话式的幻想,借助超自然的力量来解决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作品贯串着宽恕、和解的精神,没有前期的欢乐,也没有中期的阴郁,而是充满美丽的生活幻想,浪漫情调浓郁。《暴风雨》(1611)最能代表这一时期的风格,被称为“用诗歌写的遗嘱”。此外,他还写有《辛白林》和《冬天的故事》等3部传奇剧和历史剧《亨利八世》。

莎士比亚的作品从生活真实出发,深刻地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他认为,戏剧“仿佛要给自然照一面镜子:给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貌,给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态,给时代和社会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记”。马克思、恩格斯将莎士比亚推崇为现实主义的经典作家,提出戏剧创作应该更加“莎士比亚化”。这是针对戏剧创作中存在的“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的缺点而提出的创作原则。所谓“莎士比亚化”,就是要求作家象莎士比亚那样,善于从生活真实出发,展示广阔的社会背景,给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提供富有时代特点的典型环境;作品的情节应该生动、丰富,人物应该有鲜明个性,同时具有典型意义;作品中现实主义的刻画和浪漫主义的氛围要巧妙结合;语言要丰富,富有表现力;作家的倾向要在情节和人物的描述中隐蔽而自然地流露出来。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2-06
莎士比亚在他的作品《皆大欢喜》(As You Like It)中谈到人生经历的七个年龄段。本尼斯发现,类似于莎士比亚所描述的那七个时期,领导者的职业生涯也包括七个阶段,他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婴孩、学童、恋人、士兵、将军、政治家和智者.
第2个回答  2006-12-10
可以到中国文学网上去查询,那里有详细资料

莎士比亚人的七个阶段指什么
莎士比亚在《皆大欢喜》中通过杰奎斯的口吻描写了人生的七个阶段:世界是个舞台男男女女都只不过十演员他们都有上场的时候,也有退场的时候每个人都回出演很多部分表演共分为七的阶段最初是婴儿在护士的怀中哭泣和呕吐而后是背着书包的孩童仰着阳光下晶亮的小脸,向蜗牛一样慢腾腾地拖着脚步,不肯去上...

莎士比亚的《皆大欢喜》中人生分为七个阶段,是哪七个?
4.成人,5.做父母,6.中年,7.老年。

七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婴儿。无忧无虑。第二个阶段,学生,开始接触各种各样的规则和最基本的秩序。第三个阶段,少年。核心词是情窦初开。第四个阶段,青年。激情和叛逆。第五个阶段,中年。开始有责任,有担当。第六个阶段,老年。拥有智慧,但身心机能已经开始衰老。最后一个阶段,将死之时。衰弱和死亡。这...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人生分为七个阶段
莎士比亚的《皆大欢喜》中人生分为七个阶段,是哪七个?1婴孩, 2.童年, 3.青年, 4.成人, 5.做父母, 6.中年, 7.老年。2赞·2,511浏览求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最经典的一段一、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最经典的一段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脍炙人口的第18首。 二、附原文如下: Sonnet18 by william shakespeare Shall ...

莎士比亚总结的人生的七阶段是那七阶段?
莎士比亚曾经在他的人生七阶段那段文章里,把这个观念更明了地表现出来,许多中国的作家也曾经说过同样地话。我尊敬莎士比亚先生,因为他把人生当作人生看,正如他不打扰他的戏剧中的人物一样,他也不打扰时间一切事物的一般配置和组织。他就活得和大自然本身一样。他仅仅是活在世界上,观察人生,最终根据...

莎士比亚关于人生七阶段的文章是哪个?
莎士比亚的戏剧《皆大欢喜》中人生七阶段 全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一些演员;他们都有下场的时候,也都有上场的时候。一个人的一生中扮演着好几个角色,他的表演可以分为七个时期。最初是婴孩,在保姆的怀中啼哭呕吐。然后是背着书包、满脸红光的学童,像蜗牛一样慢腾腾地拖着脚步...

莎士比亚的诗歌 all the world's a stage 解析
They have their exits and their entrances, 他们都有其退场和登场;And one man in his time plays many parts, 人生在世扮演着多种角色,His acts being seven ages. At first the infant, 他的表演有七个时期。起初是婴儿,Mewling and puking in the nurse’s arms. 在妈妈怀里又哭又吐;...

莎士比亚都说过什么
每个人一生都扮演着许多角色,从出生到死亡有七种阶段。 28 在自己还得不到幸福的时候,不要靠橱窗太近,盯着幸福出神 29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30 人不过一个行走...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什么
——莎士比亚名言· 美德是勇敢的,为善永远无所畏惧。· 惟有埋头,才能出头,急于出人头地,除了自寻苦恼之外,不会真正得到什么。· 你还能说‘苦啊,最苦没有了’你的苦,还不曾苦到底呢。· 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果卑劣地过这短的一生,就太长了。· 在命运的颠沛中,最容易看出一个人的气节。· 苦尽甘来。

关于莎士比亚
27 全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舞台,所有红尘男女均只是演员罢了。上场下场各有其时。每个人一生都扮演着许多角色,从出生到死亡有七种阶段。 28 在自己还得不到幸福的时候,不要靠橱窗太近,盯着幸福出神 29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生与死的距离 而是 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爱你 The farthest distance in the...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