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里的山海经,是一部上古世界史,大禹全球治水时写的

如题所述

三星堆有关的话题,目前依然众说纷纭。有人说是西亚传来的,有人说是来自埃及的,甚至还有很多老铁说这是来自外星的文明。不怪大家天马行空,因为现存的史书当中,确实很难找到关于古蜀国文明的描述。大家都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做的推测,根据了解到的知识做得总结,都不太敢下定论。 

上古时期的大禹 世界地理的勘察

可以找到与三星堆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古书,就是《山海经》,目前大概知道的是,三星堆文明存在的时期,是中原文化的五帝时期,属于上古时期。上古时期的历史记录,本来就不多,比如黄帝波澜壮阔的一生,在史记当中那也就是十几行字,著名的逐鹿之战,在太史公笔下也就几个字:与蚩尤战于逐鹿之野,遂禽杀蚩尤。 

像三星堆这样风格极度夸张,与现今人类迥异的文明,在后世的史书上没有被记录下来,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关于三星堆的历史记录,要说一点点记载都没有,那也不尽然,老铁们不妨做一个大胆的求证。 

《山海经》这本旷世奇书,据说是在大禹治水时期成文的,按这个历史时间轴来推测,大禹治水和三星堆文明,大致是在同一个历史时期。 

《山海经》据说是《大禹本纪》中大禹记录下来的一些内容,而原文古书内容已是无从考证,不妨大胆设想一下,说不定最初的文稿《山海经》,就是当年大禹为了治理水患,需要勘察地形,而做出来的一份《地理勘察工作报告》,现在看来就像一本充满神话色彩的《上古世界地理志》。 

《大禹本纪》中说,古有《禹本纪》,涉及大禹的内容特别多,而且经常伴有神奇荒诞的故事,在古籍上也不容易获得一手资料,大多是口口相传的记录,是不是真实的历史无从考证,只能摘录连缀成篇,略加文笔修饰,内容一切如旧,以保持古文原貌。因为《禹本纪》欠传已久,后世整理编撰的这本就叫《大禹本纪》。 

《大禹本纪》里面也说到,大禹治理洪水之后,行五岳,巡四海,每到一处,就召见当地的神明,询问当地的山脉走向,都有什么矿产,鸟兽昆虫的类别,以及四野八荒的民俗,不同的国家与地区,土地的距离,纪录而成《山海经》。这就是现在看到的十八篇经文的来历。 

《山海经》和三星堆究竟有什么渊源?不妨用最笨的方法,按图索骥,对照来看,再做相关推测,找到合情合理之处,形成新的大胆猜测。   

三星堆里的飞鸟 山海经里的巴人

在《山海经海内经》中有记载:西南有巴国。大暤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这段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大多数人都能看懂。 

如果按照字面理解,意思是说在西南地区的古蜀国这里的大暤,是巴人的始祖首领。直译成白话文就是:西南方有个巴国。大皞生了咸鸟,咸鸟生了乘厘,乘厘生了后照,后照就是巴国人的祖先。 

按《诗经商颂玄鸟》记载,大皞是帝俊伏羲,咸鸟是大皞之子,咸鸟就是玄鸟,也叫衔鸟,总之可以确定是鸟类的身份。玄鸟按他爸爸的要求,在商丘开疆拓土,成了殷商人的祖先。 

按此记载推测,玄鸟的孙子后照,就是巴国人的祖先,巴国人的后代,就是玄鸟的后代。或许,作为玄鸟的第三代,繁衍出的人类,基因上会有较大的变化。从当今的科学来推测,如果是基因突变,基因转异,外型上有巨大的差异,也是极有可能的。 

后照作为玄鸟的孙子,是怎么从他爷爷的殷商之地,跑到巴国成为古蜀祖先的,中间还没有找到可考的文献记录,暂时先不管这些了。总之而之,有文字可考的就是,巴国人的后代,就是玄鸟的隔代后裔,属于鸟类。 

三星堆出土的文物里边,处处可见鸟类的身影,这就是《山海经》与三星堆之间的关联,推测也要从鸟类开始。 

先看三星堆青铜大鸟头,这架势,多威武,多神气,跟当今现实生活中的鸟霸,有得一拼,很熟悉的感觉。再看这个铸饰火纹的三星堆铜鸡,老铁们对照着自己的萌宠鸡,推测一下这是什么天鸡或神鸡,顺带着也考证一下这个做工精美绝伦,造型栩栩如生的三星堆铜鸟。 

重点看这个三星堆人面鸟身像,跟山海经的春神句芒,长相一个样,没准就是句芒的本尊造型。《山海经》记载:东方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意思是说,东方的句芒神,是鸟的身子,人的面孔,乘着两条龙。

据说原版的《山海经》中配有海量的插图,遗憾的是后来都遗失了,现在能找到的句芒画像,是后世的明朝人给配上去的,虽然不是原版,仍然忠实于文字描述。 

句芒是伏羲的辅佐神,主管春天,树木发芽,万物生长之类的事情。句芒长得皮肤白净,脸型方正,身着青衣,背后还有一对翅膀,这造型还真是漂亮,色彩和造型都给人生机勃发的春季美感。在古代,每到立春的时候,人们都会身上穿着青衣,头上戴着青色的头巾,为的就是祭祀春神句芒。 

对照人面鸟身造型特点,再看《山海经》里的春神句芒,三星堆人面鸟身像有可能是古蜀人在祭祀春神的时候,所供奉的句芒神像。 

孤证难立,巧合的可能性也是有的,当然不能因此断然定论,还要再找找看,三星堆和山海经更多有关联的地方。 

三星堆青铜神树 十个太阳的居所

这颗做工精美的三星堆青铜神树,跟《山海经》里的扶桑树有关联,二者之间形神相似,说不定也真的就是同一颗泰坦巨树。

在《山海经海外东经》有记载: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意思是说,在上古时期,东海之外某个遥远的地方,有一棵巨大的神树扶桑,是十个太阳的居所,九个太阳住在下面的枝桠上,一个太阳住在上面的枝桠上。

十个太阳分工明确,《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汤谷上有扶木,一曰方至,一曰方出,皆载于乌。这段话理解起来会有点绕脑,但是老铁们肯定也是能够理顺的,意思是说,东海之外太阳升起的地方有神树扶桑,也就是十个太阳居住的那颗树,每当一个太阳回到扶桑树上时,另一个太阳才会从扶桑里出来,太阳们都是由金乌鸟载着出行。 

这十个太阳是谁家孩子,明晃晃的大太阳,还要小鸟驮着出行,感觉日子过得真是惬意又奢侈,让人产生无限的躺平联想与向往,谁不想要被小鸟驮着去游玩或上班呢。《太平御览》有记载:羲和之国,有女子名羲和,帝俊之妻,生十日。老铁们知道十个太阳的出处了,羲和帝俊夫妻两生的。 

此时大家都会联想到后羿射日,一切也就可以顺理成章地理解是怎么回事了。一个太阳十天才能轮班出来工作一次,还有金乌鸟当司机,那么另外的九天,都得闷在扶桑树里打麻将,或者是玩飞镖,要不就是玩蹦极,反正也没有文字记载,太阳们可以刷手机,如果真的有手机有游戏,或许就没有后来的后羿射日了,另外九天是可以宅居在扶桑树自娱自乐的。 

有金乌小鸟司机,又有九日清闲时间,还没有手机刷屏或玩游戏,估计是有一天,终于闷得承受不住了,九个处在休息日的太阳们,就想一块出来到大街上逛逛,结果就被后羿干掉了九个,现在再去理解前面的故事,似乎就更容易一些了。 

现在,再来看三星堆青铜神树,树高四米,有九个枝桠,枝头垂下来,形成了一条美丽弯曲弧线。弧线的顶端站着一只漂亮的小鸟,昂首展翅,是准备起飞的姿态,就像是扶桑树上等待载太阳出行的金乌小鸟司机,在敬业地随时整装待发。那树顶上的一只小鸟怎么不见了,应该是已经驮着太阳出去工作了。 

如果以此对照来推测,如此多的内容巧合,如此的相像场景,莫非上古时期天上真的有过十个太阳,还真是说不准了。如果说《山海经》的故事都是后人杜撰的,上古时期连文字都没有的古蜀国,又怎么可能知道春神句芒和神树扶桑。 

山经海神兽烛龙

专家们甚至还在三星堆文物中,找到了《山海经》描述的一种神兽,烛龙。三星堆纵目面具,有好几个版本,有专家认为,三星堆纵目面具打造的,应该就是《山海经》神兽烛龙。烛龙身长万里,睁眼的时候是白天,闭眼的时候就是黑夜,呼气的时候是夏天,这吸气的时候便是冬天,还不吃饭,不睡觉,不休息,能呼风呼唤雨。 

神兽烛龙的长相和特点,《山海经大荒北经》有描述: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烛龙。

专家们认为,烛龙应该就是三星堆纵目面具上的样子。其实,非专业的老铁们看了三星堆纵目面具,第一反应都是千里眼,眼睛纵出那么长,跟望远镜似乎的,应该是千里眼了,千里眼是一种神通功,并不是原有的本体造型。还是相信专家的分析更符合客观一些,三星堆纵目面具,实际上应该就是神兽烛龙的形象,而不是一种神通功能。 

从三星堆文物来看,《山海经》中所描述的大量神话,各种珍禽异兽,很有可能曾经真实的存在过。《山海经》也反过来佐证了三星堆文化和上古文明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后世把《山海经》当成神来看,原因在于书中记录的东西,在现实世界找不到对应的东西,被当成神话是最好解释的说法。 

《山海经》里还记录了很多山,物种或许会随着时间而变迁,但是山脉在几千年之内,应该是不会有太大变化的,即使是大规模的移山填海,或者是愚公移山数千年,也没有办法在短期内做到翻天覆地的地貌改变。但是,《山海经》中所描述的山脉,在现今的中华大地上,有很多都是找不到对应山脉的,这也让人感觉是神话里的地理地貌。 

常言道,思路一变天地宽,如果不局限于国内,而是从全球的角度去看,就会发现《山海经》就像一本《世界地理志》,《山海经》中所描述的东南西北中五大系列山脉,再扩大了去看,有的地方就跟三星堆似的,多多少少能有所对照。 

几近退色的记录 步行丈量东山经

早前发布的《山海经到底是谁写的,远古文明之间的关联,有多少大神猜对了答案》里面,提到一位名叫亨利埃特梅兹的女士,出版了专著《几近退色的记录——关于中国人到美洲探险的两份古代文献》。

《几近退色的记录》里的内容,第一部分讲的是外来文化的传播,和扶桑这种植物,和我们普遍的理解不太一样,她说的是墨西哥和玉蜀黍。另一部分是讲的《山海经》里面的《东山经》、《海外东经》、《大荒东经》这三章里面相关的内容。

梅兹女士认为《山海经》是帝禹时期的考察报告,历史非常古老。但是,她并没有看过完整的《山海经》,因为没有人做过完整的《山海经》英文翻译,或许热爱研究《山海经》歪果仁,应该在这方面多下功夫,至少出个翻译费什么的,估计还有很多在校的小同学愿意业余时间完成全文翻译的。

光是看中文版的《山海经》,都可以让人像是在看上古百科全书了,如果再全文十经完整翻译成英文,估计会有好多人因此脑洞大开,产生更多的相关研究,说不定还会出现更多的文学作品创作素材参考,上面记录的可是有多是现在地球上根本没有发现的地理,物产,动植物,甚至人类和今天都不一样。

梅兹女士用最笨的一种方法,严格按照《山海经》里面的指南,脚踏实地做了一次测量。书里说,向东三百里,就是向东走三百里,然后看看有什么是不是符合了书中所描述的,最后得出了一组高度接近的数据。 

山海经的《东山经》记载的四列山脉中,第一列十二座山,第二列十七座山,第三列九座山,第四列八座山,梅兹女士全部找到了。这一路走下来,一共是六千多英里,整体误差只有不到百分之二。 

传说中的大禹是什么方法来丈量的,神通还是神器,没有人知道,反正梅兹女士记录的误差是只有百分之一,似乎太接近了一些。不仅如此山脉河流与《山海经》记载相呼应,而且就连动物能对上号。 

《东山经》记载的一种小动物:其状如菟而鸟喙,鸱目蛇尾,见人则眠,名曰犰狳。意思是说,这种动物长得像兔子,嘴巴像鸟,眼睛像猫头鹰,尾巴像蛇,见人就装死。听起来感觉好萌,用装死来保护自己。 

《山海经》记录的犰狳这种小动物,和北美的一种濒危物种惊人的相似,有兔子耳朵,尖尖嘴,小圆眼睛,长尾巴,甚至连习性都一样。这种北美地区的小动物犰狳,在遇到敌人的时候,就会蜷成一团装死,这些细节书中都是记载的一清二楚。 

现实里的小动物犰狳,生活在中南美洲和美国南部地带,写《山海经》的大禹,远在千里之外,如果大禹没有去过美洲,他是怎么知道犰狳这种小东西的,难道又是物种巧合,又或者是犰狳过渡重洋去美洲繁衍生息了。 

重新查世界地图 对照看五脏六腑

种种迹象表明,写《山海经》的大禹,或者是更早期的祖先们,他们很可能在美洲做过实地勘察,而且他们勘察过的地方,很可能还不止北美洲,说不定还有更加遥远的地方,和更加广阔的区域。因为《山海经》的山经最后面,还有一句总结的话。 

禹曰:天下名山,经五千三百七十山,六万四千五十六里,居地也,言其五臧。因此这五篇山经,也就是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和中山经,也称为五藏山经。而大禹所勘探过的这五臧,最近被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很可能就是地球的五臧。地球的五脏吗,地球和人一样,有五脏六腑吗,看看地图对照一下。 

先看南极地图,跟人的大脑比对一下,老铁们有没有发现,南极像是大脑的形状。人体五脏是心肝脾肺肾,最靠近大脑的,就是心脏。找找离南极距离最近的大陆,澳洲。澳洲地图像心脏吗,老铁们自己研究吧,据说不同智商的人,看到的是不同的相近造型,现在到底像不像是一颗心脏,得老铁们自己去判断。 

大脑有了,心脏有了,心脏的两边是肺部,再找找哪里是肺,非洲和南美洲。科学界一直疑惑,南美洲和非洲,相距遥远,从来没有连在一起过,为什么如此相像,可以尝试做出一种解释,这两片大陆,可能是同一种器官,就是左右对称的肺部。 

肺下面是肝,非洲往北是欧亚大陆,欧亚大陆板块,跟肝脏真的很像吗,老铁们你们自己来看一看,是不是真的像肝。不管形状像不像,生活在这里的人,确实是肝胆相照的,让人不由得思维多飞了两圈。 

继续看地图,南亚次大陆,难道就是肝脏下面那个胆囊吗,而中间的乌拉尔山脉就是分割左右干叶儿定点式,使肝脏位置固定在一起的一条韧带了。跟欧亚大陆隔海相望的是北美洲,在肝的另一边是脾脏,因此北美大陆对应的就是脾了,紧挨着北美洲的格陵兰岛,算是地球的肾。 

好神奇,世界地图竟然是一幅地球的五脏六腑图。如果说东山经描述的四列山脉,真的已经被梅兹女士在北美洲找到了,那么,其他地方是不是也可以在地球别的地方找到。如果真的能在全球范围内全部找到,就可以证实《山海经》并不是神话,而是实实在在的上古史书。 

如果照此推测,书中记录的上古时期的故事,女娲造人、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可能不是神话,而是真实的历史。而当年大禹治水时,足迹所到过的地方,很可能是整个地球,五大洲、四大洋估计都去过。 

有老铁可能会问,大禹是怎么做到的,没有人知道答案,一起慢慢研究和推测吧。世界上有很多事情,都猜不到那个过程的,但是却可以看到一些结果,一些留下来的线索。

东山经对应的山脉,被梅兹女士在北美找到了,或许某一天,欧洲的某位学者,也可以找到西山经络的一些山脉,也或许世界上的某个角落,也会有一些沉睡很久的某些物种,会在某一天重见天日,揭开谜底,就像是三星堆的那一颗青铜神树一样,可以沉睡数千年,一觉醒来惊天下。 

老铁们,如果你有更加离奇的推测,记得要分享在评论区,下次再写文章的时候,说不定就把你的观点也当成重点成文了。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三星堆里的山海经,是一部上古世界史,大禹全球治水时写的
《山海经》这本旷世奇书,据说是在大禹治水时期成文的,按这个历史时间轴来推测,大禹治水和三星堆文明,大致是在同一个历史时期。  《山海经》据说是《大禹本纪》中大禹记录下来的一些内容,而原文古书内容已是无从考证,不妨大胆设想一下,说不定最初的文稿《山海经》,就是当年大禹为了治理水患,需要勘察地形,而做出...

三星堆与《山海经》有何关系呢?
第一,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与《山海经》的描述相符。例如,三星堆遗址二号坑出土的青铜神树与《山海经·大荒东经》和《海外东经》中的扶木描述相吻合。第二,从古史体系来看,《山海经》的文本可能形成于三星堆青铜文明末期。有学者认为《山海经》是大禹治水后所著,这与三星堆文明末期的时间相符。第三,《...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神树,和山海经的记载之间有什么关系?
与此同时,我国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发现,出土了一件名为青铜神树的大型青铜造型物件,也与山海经里记载的物件十分吻合,让人们在惊呼之际,也开始正视《山海经》的记载。三星堆遗址最早发现于1929年,当时一个叫燕道城的农民在修建房屋,在掏沟时偶然发现了青铜残片,由此三星堆遗址开始进入人们视野。只是当时...

三星堆问世,上古神话被证实,《山海经》讲述的不止是华夏文明?
也就是说,就连司马迁都不敢说山海经中记载的异兽究竟存不存在,所以基于此,不少现代人就认为《山海经》是部脱离于现实的奇书,但是随着三星堆遗址的被发掘,这部书中的不少内容都被证实了。三星堆中出土文物与《山海经》记载的某种联系三星堆遗址中出土的文物,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那就是“怪”,以至...

三星堆和《山海经》的记载过于相似,真的存在未知文明吗?
山海经中有一个神树叫做扶桑,这颗树上长了十个太阳,它们轮流出来工作给大地带来了一定的光明。但是后来它们的母亲生病之后,它们也跑到了天上捣乱,最终酿成大祸。后裔将九个太阳射掉,只留下一个让人间恢复了和平,这就是后羿射日的故事。在现在看来后羿射日的故事就是假的,但是在三星堆出土的文物...

三星堆和《山海经》的记载过于相似,难道真的存在未知文明?
居住在岷山脚下的岩洞内,是一位活了数百岁的"养蚕之神"。甚至在现在,四川等西南山区依然流传着关于神人蚕丛的传说。《山海经》中的诸多记载或真或假,但是三星堆文明出土的青铜器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对应上书中的记载。或许,真的有一个未知的文明存在,只不过我们还没有发掘出来。

四川挖出的一青铜古树为何会让考古学家不解?
1986年,在四川三星堆遗址的二号祭祀坑中,考古学家有了一个重大发现,挖出了一颗青铜神树,通高达3.96米,是迄今世界上已知的最大单件青铜树。单就青铜神树本身而言,艺术价值惊人,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这颗青铜神树更具有惊人的文化价值,因为与《山海经》中的一个记载极为相似。《山海经》中记载了一颗...

有多少人想知道《山海经》隐藏的真相
所以“大禹治水”不是大禹治理洪水,而是大禹制造洪水。这里司马迁都没有读懂(可能是由于司马迁知识结构的局限性。《山海经》中《海内经》写的很清楚:“禹鲧是始布土,均定九州”(禹和鲧开始布置核反应堆,均匀分布在亚洲板块四周(定向爆破))。。。“帝乃命禹卒布土,已定九州”(黄帝命令禹停止...

四川发现一棵千年“神树”,与山海经记载一致,为何专家说这是证据?
其实《山海经》里面的一部内容曾经被学者当做一些远古时代发生的真实事件,比如说《大禹治水》其实是我国历史上真的出现了洪水灾害,但是人们当时对自然的认识并不深,出于对大自然的恐惧,就将这些灾害放在了想象出来的神仙身上,也是为了让自己生的希望得到寄托。也因为在三星堆神树被挖掘出来之前,并没有...

三星堆青铜神树与山海经有关系吗
这和青铜树本身的含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回看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神树,树枝分为三层,每层有三枝,而每一枝上都有一只神鸟立于其上,也就是我们说的金乌神鸟,这和《山海经》中扶桑和若木以及上有十日的描述如出一辙。而专家认为,青铜神树上的神鸟应该是十只,只是时间太过久远,顶部的一只已经遗失...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