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20-09-11
1、12岁以前,你的话在孩子眼里是黄金;12岁以后,你的话在孩子就是垃圾,他已经长大了,听了十几年了,你说的那些道理他都懂。
2、教育孩子,小时候要斗勇,长大后要斗智;除了爱孩子之外,还要让孩子有敬和畏,敬来自于怕,得先怕,他才会敬;他不怕,就不会敬。
3、你对孩子说话的语气,决定了他对你的态度。如果你用尊重的语气,那他就对你尊重;如果你不尊重他,他就不会尊重你。
4、孩子在6岁前就要管好,不然以后就管不了了。孩子4岁时你拒绝他,他最多是在地上打滚,等大了你拒绝他时,他就会懂得离家出走,服毒自杀了。
5、二胎家庭两个孩子发生争执怎么办?不要把精力放在护小的上面,而是教育老大。
6、如果一个孩子从小没有被善待过,你就不要指望他成年后会善待这个社会。
7、孩子的问题一定跟父母教育有关,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其实问题早就有了。
8、心理发展有关键期,孩子也一样,12岁之前称为依恋期,需要家庭教育;12-18岁称为青春期依恋期,需要社会的参与。
9、孩子1岁以前,甚至是3岁之前,最好由母亲亲自抚养,这样才能获得孩子的心理资本。
10、有些人脾气暴躁,容易激动;有些人平和大度;前一种人早年抚养是亏欠的;后一种人早年抚养一定是非常到位的。
11、孩子的心理成长比智力教育更重要。我宁愿我的女儿上不了名牌大学,也要她过得快乐。所以,孩子放学时不要追问他学得怎么样?而是问他过得怎么样。
12、真正的养育过程,肯定是唠叨的,这叫有亲情抚养。言语发育和社会性发展、认知等能力都会在有亲情抚养和无亲情抚养的背景下表现不同。
13、青春期的孩子,教育方式一定要改变,有些话说到了就可以;有些错误他知道就行了,不一定非要逼他承认,青春期的孩子承认错误很难得;不要和他争执,到最后逼得他对你不敬。
14、人在早年,吃的苦越多,他的承受力越好;尤其是家里有儿子的,更要多吃些苦,逆子的产生往往是你对他百依百顺造成的。
15、吃饭时不要因为他是孩子,就迁就他,让他第一个吃;告诉他,长辈没动筷子,他就不能动。孩子饿他一个小时不会怎么样,却会让他懂得尊敬长辈。
第2个回答 2020-09-11
1、孩子1岁以前,甚至是3岁以前最好由母亲抚养。
2、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阳光比智力更重要。
3、孩子6岁前,家长要学会说“不”。
4、二胎孩子发生争执后,不要护着小的,而是教育大的。
5、一个人如果小时候没有被善待过,就别指望他能善待这个社会。
6、有一种人脾气暴躁、容易激动的人,早年的抚养一定是亏欠的;还有一种人平和大度,早年的抚养一定是非常到位的。
7、未成年人的很多问题是滞后的,当你发现孩子很难教育时,其实问题很早就有了。
8、当孩子的要求不合理时?怎么做?不要管、不要打、不要说教、更不要走开,只要在旁边看着就好,然后温柔而坚定的拒绝。
9、要培养孩子的挫折力和意志力,抗挫折力不是靠智力培养的,而是靠体力培养。
10、孩子的问题往往是成年人造就的,孩子的每种心理或行为问题,一定和父母的行为有关,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