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的中国教育中,很多家长在焦虑和不知所措中已经不够清醒和理智了,继而不加分辨的将孩子也推向迷惘的前方。
为什么许多家长明明知道给孩子补课效果不好,还是要送孩子去补课。
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还在于考试评价制度,家长的这种行为更多的是一种焦虑、寄托和期望。
当然,家长也知道自己的孩子成绩不好,即便是去补课也不一定会有多大效果,但还是把孩子送去,总希望能看到一点希望,总希望能有奇迹出现,哪怕一点效果都没有,那也尽心了。
激烈的教育竞争,拥堵的求职通道,顶端的选拔机制,让许许多多的家长焦虑不安。
随着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竞争变得日益激烈和残酷,家长就像站在独木桥头的斗士一样,歇斯底里的把孩子推上独木桥,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给孩子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和一个美好的发展前景。这可能是当下中国家长们的普遍心理。
每一个家长都想给孩子创造最好的学习条件,都想让孩子堂堂亮亮的考进名牌中学,走进名牌大学,让一家人的辛苦没有白费,让孩子在未来的竞争中能占得一席之位。所以,许许多多的家长不惜血本,削尖脑袋,倾其所能为孩子的学习创造条件。
许多家长让孩子从两三岁起就背唐诗宋词,四五岁时学习英语,学跳舞,学绘画,学钢琴….,上小学后,就开始参加各种辅导班,请家教。上了初中、高中那就更得要盯死看牢,不惜代价了,甚至是请假、辞职去全职陪读,成绩是唯一的评判标准,一定要考取名校,将来上名牌大学。似乎只有这样,父母的教育才算成功,孩子才算成才。
被子女教育逼疯的中国家长,焦虑、忧愁、不安,就开始有病乱投医,找不到解决问题的途径,看不见希望和前景,唯有“烧钱”似乎才能买个心安。只要是为孩子的事情,哪怕砸锅卖铁,调工作、换岗位、降职务、减收入、搬家移居一切的一切都值得。
我本人是老师,关于学生补课这一问题曾经接受过人民网的专访,也一直思考和研究,尽己所能做一些事情。
补课的孩子一般有四种:
一是学习成绩不好,基础较差,家长想通过补课来提高孩子的成绩;
二是学习成绩好,想通过补课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变得更好,实现更远的目标。
三是目前成绩比较好,但离某些名校招生要求还差一些,想通过补课来实现进名校的愿望。
四是觉得学习时间越长,做题越多,学习效果就越好。
从这四种情况我们可以看出,都是成绩和升学惹的祸。成绩是一个门槛,也是一个杠杆,而这个门槛和杠杆家长谁又能惹得起?只要有这个门槛在,不管孩子属于那种情况,家长都不会松开抓在手中这根希望的稻草,哪怕没有一点希望,哪怕只是尽心,哪怕只是花钱买个安心,那也值得。
家长们普遍焦虑的心态,逐渐演化成一种盲目的攀比竞争,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能上名校,也不管自己孩子的实际状况,就发了疯的争跑、抢跑。这样,就出现了明知道自己孩子的成绩差,即便去补课也不一定会有什么效果,但也要把孩子送去。这就像明明知道争跑、抢跑了也不会到达终点,但还是要争一争,权当是尽心。
当家长真是可怜啊!
我之所以觉得题主这个问题有讨论价值,原因正是希望我们做家长的应该降一降温,冷静冷静,想一想自己到底追求什么?自己的孩子到底是什么状况。
成就孩子美好人生,是做父母最朴素的愿望。我觉得这个愿望不高,但怎样实现呢?这应该不是选择一个好学校就能解决的问题吧?我们家长应该好好想一想,什么东西对孩子一生成长最重要?是优异的成绩?上名校?考名牌大学?还是好的工作?
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曾在两会上呼吁:“家长别把自己的梦想附加给孩子的未来,请鼓励你的孩子做一个幸福的普通人。”
作为家长,我们不能把眼睛只盯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也不能总和身边其他孩子相比。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有些孩子可能学习文化课很吃力,但却在人际交往方面表现很好;一些孩子可能成绩平平,但有很强的管理协调能力;有些孩子数理化学不好,但文科很强,擅长演讲,擅长写作,对人文历史感兴趣;有些孩子特长体育、有些孩子能歌善舞、有些孩子擅长绘画、有些孩子发散思维很好、有些孩子精通电脑操作等等,这些都是好的,要正确看待,正面诱导,更要顺势挖潜,不可限制、阻止,或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设计孩子的爱好趋向和人生轨迹。
只要孩子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一生能过得快乐、充实和幸福,这就是我们做家长的教育成功。切不可把教育仅仅局限在考好成绩就是为了上好学校,上好学校就是为了考名牌大学,考名牌大学就是为了有好工作,有好工作就是为了有地位,有权势,有金钱…….,
能真正考进北大清华,将来成为社会精英的孩子毕竟是少数,更多的孩子将来也只是一个普通人。
所以,家长的教育观很重要。
与其说让成绩不好的孩子去补课没什么效果,还不如想办法去激发他的自主能动性,只要孩子愿意学,想学,愿意努力,你的教育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