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呼兰河传悲剧性

怎么理解呼兰河传悲剧性

第1个回答  2017-04-25
一、萧红人生以及《呼兰河传》写作背景的悲剧性
萧红的坟墓孤立在香港的浅水湾上,与其说她是被病魔夺去生命,不如说她是被“悲剧”的人生带走,面对着生活的漂泊和不安定、战争的灾难、婚姻的痛苦,在生命即将结束时,这位女作家都没有感受到一丝温暖,悲情离世,其本身就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同时一个作家的人生经历以及幼年的记忆对其写作也有着重要影响。
从《呼兰河传》中,我们可以看出萧红的童年是寂寞的。她每天看着小黄瓜、蚂蚱、蜻蜓这些季节性的重复事物,听着老祖父讲那些已经听的厌倦的故事,可供消遣的地方只有后房那一处,单调而乏味。在这样的生活中,老祖父却是他唯一的玩伴,父母和祖母的冷漠,邻居们刻板的生活,都是在进行着没有变化的机械运动。即便是放河灯,野台子戏,娘娘庙大会这些稍显隆重的节日,也是和日常的日子一样单调。“一位俄国著名的作家曾经说,悲剧就是人物伟大的痛苦或伟大人物的死亡。但艺术作品中,“小人物”的悲剧却更可以引起人们内心的悲悯情怀,和情感的升华,更能净化人心。”[1]《呼兰河传》通过描写“小人物”的生活和小城的风气,透射“小”中隐藏的“大”悲剧。包括作者,包括国民整体。
这样一位女性,这样一个状态下的作品,让人觉得既像是自传却又不像是自传,不论其到底是什么,都无法剥夺作者本身经历赋予给作品的悲凉基调。
二、《呼兰河传》主题的悲凉
《呼兰河传》通过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运用讽刺和幽默的笔调,有力鞭笞了人们的愚昧和落后,控诉了封建势力的罪恶,反封建的主题十分鲜明。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明显的主人公,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也是接近于最原始的形态,历史也就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呈现出来,展现出社会生活的本来面目。小说在这种背景下呈现出的人生主题,广阔并具有普遍性。就拿对人最普遍的“生”与“死”的理解,呼兰河小城的人认为,“人活着就是为了吃饭穿衣。”“人死了就完了。”这就是他们的生活信条。这里的人不了解自己生活痛苦的根源所在,看不到生活的光明和未来的出路,一切都归结为“命”,认为命就是这样,认命后自然心安理得了。这种原始的生存观念就一直这样延续,没有人去进行过反思和质疑,依旧过得心安理得,拒绝接受外来的新事物,可见这里的人们骨子的守旧心理已牢牢生根。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小农思想使这些人变得愚昧和顽固,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使人们陷入了一种对自然规律的麻木遵循,无人质疑“生”与“死”,整体的现状呈现出一种消极的生存方式,悲凉到骨子里的生命观。
由于这种原始的生死观的影响,为了掌握自己的命运,这些人也就只好求神拜佛。于是可以看到小说中的放河灯、野台子戏以及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的情形。不过这些民众并非真的从内心信奉这些鬼神,而是抱着一种“围观”的心态,“看看这一家的大神,显的是什么本领,穿的是什么衣裳。听听她唱的是什么腔调,看看她的衣裳漂亮不漂亮。”[2]还有像小团圆媳妇,原本活泼开朗的女孩子,“坐的笔直”、“走得风快”、见人“又说又笑”,本来再正常不过的行为再那些人眼里却成了“异类”。被大神说成沾上仙气种种。于是众人手忙脚乱,又是驱鬼又是洗“热水澡”,最终把一个活生生的人折磨致死,成为了封建迷信的殉葬品。还有那些可悲的看客,他们都是封建迷信的帮凶和拥护者,作者萧红一方面在讽刺几千年来的封建专制造成的国民性的愚昧,另一方面也透射出悲凉的同情和悲悯,无能为力的呐喊。
三、《呼兰河传》叙事表达的悲悯性
在赏析《呼兰河传》这部作品时,最初给人一种简单而安静的感觉,语言诗意而优美,读起来心情放松、平缓。但是越往后面读,越觉得沉重而压抑,文章中所要透露的痛苦和悲凉的一面逐渐清晰。正如茅盾所说: “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 然而愈读下去心头就会一点点沉重起来”[3]萧红用散文化的语言进行叙事和抒情,不仅文字优美,更有一种深层的感伤意味。“ 我家是荒凉的”, “ 我家的院子是荒凉的”,“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死了”, “逃荒去了”,等等,这些简短的语句读起来单调重复,弦外之意似乎是告诉我们人生就是这样单调,人们对生与死意义的麻木和冷漠。
小说中还有一段惊心动魄的对小团圆媳妇的“残忍杀害”的描写,萧红用平实的语言“镇定”的描写了这段杀死小团圆媳妇的过程,但读起来着实不能让人淡定,只有透骨的对于人性麻木和愚昧的悲凉。
四、《呼兰河传》悲情的呼喊
《呼兰河传》没有曲折的故事,也没有描写那个时代的英雄豪杰,写的都是些凡人小事,一个闭塞的呼兰河小城的普通人的生活,却使我们看到了那个特定时代的黑暗,受封建专制思想压榨和毒害的旧社会以及给人们造成的灵魂创伤。这些对于麻木的“看客”的描写,实际上是一种对封建专制的控诉,看似写的是呼兰河小城的人,实则影射的是国民整体。在萧红看来,愚昧和落后是制约和毒害这个民族的根本因素,因此,改变这些人的精神世界才能从根本上拯救国民的灵魂,才能不让悲凉麻木的人性延续,才能拯救我们的民族。这无疑是一种悲情的呼喊。
萧红在生命即将终结之时,悲情的写出了这样一部优秀的作品,它超越了时代,直击国民性。对国民性之灵魂的剖析、对人性价值的关怀耐人寻味。悲剧给人的感觉痛苦,同样使人深刻而难忘,悲凉到骨髓悲凉到人心深处,然后再使人警醒。萧红在生命的晚年时远离家乡,回想起童年的往事的同时又以家乡为着眼点揭露了国民劣根性,在感性与理性的之间进行纠结和挣扎,无疑更是一种心灵上的痛苦和折磨,使小说本身就具有极大的悲情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怎么理解呼兰河传悲剧性
一、萧红人生以及《呼兰河传》写作背景的悲剧性 萧红的坟墓孤立在香港的浅水湾上,与其说她是被病魔夺去生命,不如说她是被“悲剧”的人生带走,面对着生活的漂泊和不安定、战争的灾难、婚姻的痛苦,在生命即将结束时,这位女作家都没有感受到一丝温暖,悲情离世,其本身就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同时一个...

浅析《呼兰河传》里的女性悲剧
从泥坑里看人性。大家只想看热闹,只想吃着便宜的瘟猪肉,从来不会将心比心的为他人着想。泥坑子就是呼兰河小城的一面镜子,泥坑子存在着,像小团圆媳妇,王大姑娘这类的悲剧就不会消失。呼兰河小城人的冷漠、自私、嫉妒,成为了女性悲剧的助力。小说的第二章第四节讲到了逛娘娘庙大会。娘娘庙里比较清...

《呼兰河传》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呼兰河传》的情感基调是悲凉。由于作者萧红传奇般的苦难经历,使他对社会,对人生,对女性,对众生有着一种强烈的悲悯意识。在呼兰河传的创作中,萧红把这种人生的体验和感悟渗透到作品中。描写了呼兰河小城人死水般的生存状态, 对国民的弱点和病态的人生寄予了既恨又怜的复杂情感, 因而形成了呼兰...

沉重的悲悯——《呼兰河传》读后感
      萧红带着对自己命运的不甘、对生命苦苦挣扎的沉重,在重病之际写下这部《呼兰河传》,这部自传性的小说既写出了北方大地人民生活的艰难与苦难,也怀着深切的悲悯与嘲讽。萧红用笔描绘了一个呼兰河,她也描绘了一个时代的缩影。

如何理解茅盾对《呼兰河传》的评价是“一串凄婉的歌谣”?的3个 理 ...
1 、小说语言——一篇叙事诗 它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小说,诗意的语言,松散的结构,犹如散文诗一般。2、叙事角度一幅多彩的风土画 以孩童的口吻讲述了家乡呼兰河城的风土人情,以她那支散发着浓厚乡情的风俗画笔为读者们描摹了一幅清新自然、充满诗的韵味的画卷。3、故事内涵一串凄婉的歌谣 在萧红笔下,...

如何评价萧红的《呼兰河传》?
在《呼兰河传》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在黄瓜、玉米的自由生长,还是在蝴蝶的轻盈飞翔中,我们都能感受到她笔下世界的宁静与力量。她的文字源于对人性深处的渴望,无论环境如何严酷,人性中的希望和美好始终如太阳般闪耀。团圆媳妇的悲剧,不仅揭示了人性的善良与坚韧,也让我们看到萧红作品中永不磨灭的...

读呼兰河传自己的感悟
在封建思想意识浓重的小城中,他勇敢地和王大姑娘恋爱。他任凭人们奚落,平静地生活着。他爱着自己的孩子,体贴妻子,当他的妻子生下第二个孩子不久死后,他没有绝望,仍然坚强地活着。他身上闪耀着鲁迅先生所赞颂过得战斗的韧性精神。《呼兰河传》告示我们:不能愚昧的迷信和自私的心理。

呼兰河传读书心得
第二章至第四章,分别描述了呼兰河人们的精神活动、祖父与祖母的故事,以及家中的荒凉。第五章至第七章,讲述了小团圆媳妇的悲剧、有二伯的故事和冯歪嘴子一家的故事,尾声则讲述了故事的结局。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经济落后、精神愚昧、人心迷茫的社会。总的来说,《呼兰河传》反映了呼兰河...

《呼兰河传》:人生何如,为什么如此悲凉
《呼兰河传》确实是一部悲剧,是呼兰河人的悲剧,是中国人的悲剧,但是,萧红用喜剧的方式写这部悲剧,是鲁迅所说的将丑恶的东西撕破了给人看的方式。呼兰河人的所作所为没有一件事、没有一个动作不是愚昧可笑的,萧红用讽刺剧的方式将其揭示与鞭挞。4 《呼兰河传》里描写的野台子戏是最有趣的...

呼兰河传这本书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道理:《呼兰河传》批判的锋芒指向了北方土地上芸芸众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这一深隐的文化层面。该小说中作为文化载体的主要有“大泥坑”、“跳大神”和“洗热水澡”。这样的文化载体孕生了更具文化意味的主体——“看客”群体。尤其将主体与载体结合起来,更具有文化批判的历史厚度和哲学力度。萧红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