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逻辑》 第一章、是非对错的底层逻辑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5
第一章 是非对错的底层逻辑

为什么我们要做出“是非对错”的判断,并且这种判断很多都不被意识所觉察的,默默地在发生?

为什么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是非对错的判断,不同的国家、民族、社会也会有所不同?

如果没有是非对错的统一正确标准,是否有几种相对有效的标准,在相对的范围正确内,可以帮助我们做评判?

接下来,让我们带着这几个问题来看一看本书的第一章《是非对错的底层逻辑》

为什么我们会对事物做出“是非对错”的判断?这里我们就要先谈一谈,人性、道德和法律。

首先是人性,人性是由一系列为了个体的生存和繁衍产生的各种神经冲动组成。人性本身无善恶对错之分,它是自然而然的,来自于人类远古的本能。渴了要喝、饿了要吃、爱看好看的、喜欢自己、母亲爱自己的孩子、孩子依恋母亲,这些都是人性。人性不需要后天习得,不同的人会有差异,因此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性格倾向和天赋。其中有个重要的人性,也是人类与其他动物的本能很大差异,就是人类擅长模仿,并且通过模仿来感知他人的情绪。这个差异导致人类的学习能力,远远超过其他动物,从而导致了个体意识的觉醒。

其次是道德,人是一种群居动物,个体的生存、繁衍和群体的繁荣、衰退有着互为因果的复杂关系。如果每个人只追求自己的生存,最简单的方式是不劳而获,抢夺同类的食物,甚至不惜杀死同类。那么群体的规模就会逐渐变小,小群体中的个体也会因为无法抵抗外敌而死掉。因此为了生存的整体考虑,经过多年进化,人类的社会属性部分渐渐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规范。这套规范,就叫作“道德”。道德在意识层面存在,个体的意识存在两次觉醒阶段,第一个是婴儿期向幼儿期过渡阶段,通过不断积累观察、模仿、尝试和反馈的记忆,个体逐渐不再认为自己跟整个世界是完全联结的,开始意识到自我的(作为观察者和叙事者)存在。第二个觉醒期是幼儿期向青年期过渡阶段,也就是青春期,在这个过程中,随着性意识的觉醒,人性和道德之间的冲突开始走向极端化。个体在冲突的过程中,开始自知或不自知地审视自己的人性,寻找个体在社会带来的帮助和约束中,继续前进的方向和路径。两次的自我觉醒都伴随着各种“是非对错”的判断行为,因为个体和群体之间不可能都是完全融洽、相容的,经历过失败和挫折之后,个体开始评判自己的行为,建立是非、善恶、对错之分。社会所有人的“是非对错”的集合就是道德,道德受时间、空间的约束,因此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人类社会,对道德有不一样的标准。

最后是法律,即使是道德,由于每个人的人性,成长的经历都各不相同,每个人的道德判断标准也不相同。因此为了整个社会的关系能够在人性和道德的冲突之间能够维系,每个时代的社会都会对道德中的社会规范画一条底线,这就是法律。法律是道德的子集,是一旦触犯就必然受到惩罚的道德。

以上是对“是非对错”产生的过程和为什么不存在统一标准的解释,那是否存在有这样的相对有效的评判标准呢?

一个人的心中有三种是非观,分别是法学家的对错观、经济学家的对错观和商人的对错观。

举个例子:坏人A诱骗好人B进入C的没锁门的工地,B失足摔死了。请问,这是谁的错?

法学家的对错观:法学家不负责解决问题,也跟问题的后果无关,只遵循道德(法律)的标准,证据确凿是谁的错就是谁的错。在法学家看来,这就是A的错。但是这种“大块人心”的对错观,不一定能避免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经济学家的对错观:经济学家是从“社会总成本”的角度来判断一件事的对错在谁。对于上述的这种情况,经济学家会认为:是C的错。因为整个社会为了避免A把B诱骗到C工地而花费的成本要远远大于C把工地的门锁好的成本,因此要惩罚C。虽然有时这样的判断看上去不合理,但会比“纯粹的道义”角度更有效果。

商人的对错观:商人是按照“谁损失大谁的错”,从这件事情来看,B的损失最大,因此在商人看来,B只能怪自己。因为不管惩罚A还是C,都无法使B死而复生,在B死亡之前,他想得最多的一定是我怎么这么傻,为什么会被A骗。

这三种不同的对错观,要根据具体的环境选择使用不同的视角。

最后,一个思考题。在现在竞争无比激烈的环境下,小公司的创新,经常被对手抄袭和模仿,尤其当碰到实力雄厚的大公司,小公司经常无路可走。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是小公司的老板,应该用何种是非视角来看待大公司的做法呢?

《底层逻辑》中是非对错的底层逻辑
在刘润的《底层逻辑》中,作者认为,一个人心中,应该有三种“对错观”:①法学家的对错观,②经济学家的对错观,③商人的对错观 法学家的对错观: 从证据确凿方面判断是非对错,是一种“大快人心”的对错观,谁违背道德,谁的过错。经济学家的对错观 :经济学家是从“社会总成本”的角度来...

《底层逻辑:看清这个世界的底牌》刘润 1:是否对错的底层逻辑
一、是非对错的底层逻辑 1、三种对错观       判断损失发生后应该怪谁,就看谁因此损失大。    一件事情出现不好的结果时,责怪、埋怨、后悔都是无用的,它们改变不了结果。      如果自己有所损失,只能怪自己,也只有自己才能改变事情最...

《底层逻辑》第一章 是非对错的底层逻辑 读书感悟
定力是第二层智慧,定力好的人,大部分是长期主义者,他们不会迷失于一时的得失,他们能够在没有太多收获的情况下,坚持往前,最终到达胜利的彼岸。选择是第一层智慧。选择意味着放弃,在我们的人生中,鱼和熊掌往往不可兼得,选择A意味着放弃B。某些时候,选择比能力更重要,选择对了,路上遇到的挫折...

《底层逻辑》是非对错的底层逻辑
2、要有多维度的思考,不能受限于自己的认知,多了解各个学科的底层规律,从各个学科,各个角度思考问题 3、如果狗咬你一口,你反过来咬他一口,你会得不偿失,不要太过于在乎你身边的那条狗,越是在乎受影响的只有是你

是非对错的底层逻辑
第1章是非对错的底层逻辑 一、一个人心中应该有三种“对错观”。1.法学家的对错观。谁证据确凿,谁的错。2、经济学家对错观。谁社会总成本低,谁的错。3、商人对错观。谁损失大,谁的错。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建议选择用商人的立场,我有损失,所以是我的错。因为只有自己才能改变事情最终的...

读《底层逻辑》第1章(成长日记2)
第一章:(一)是非对错的逻辑 在阅读这一章节之前,我自认为不存在客观的对错逻辑,很多时候我会下意识地判断事情的对错。然而,文中提到,一个人心中应该有三种“对错观”:法学家的对错观、经济学家的对错观和商人的对错观。举例来说:坏人A诱骗好人B进入C没有锁门的工地,B失足摔死了。那么...

《底层逻辑》拆书笔记I:是非对错的底层逻辑
第一部分:是非对错的多元视角 - 法学家、经济学家和商人的角度揭示了对错判断的多元标准。 第二部分:动机解析 - 人性、道德和法律驱动人们行为的深层逻辑。 第三部分:人生的智慧层次 - 博弈中的共赢策略,定力对长期价值的把握,以及选择时的勇气和放弃。 第四部分:理论与实践 - 公理体...

底层逻辑---是非对错的逻辑
1、一个人心中应该有3种对错观:1)法学家的对错观 2)经济学家的对错观 3)商人的对错观。2、一件事情出现不好的结局时,责怪、埋怨、后悔都是无用的,他们改变不了结果。3、如果我们有所损失,只能怪自己,也只有自己才能改变事情,最终的结果---靠自己,自强者万强。4、道德、人性、法律...

《底层逻辑》第一章
《底层逻辑》第一章是非对错的底层逻辑 开篇先以故事悍匪绑架了首富的儿子。最终,段首富和绑匪的对话却令人深思。绑匪问首富:“你为什么这么冷静?”首富回答:“因为这次是我错了。一件事情出现不好的结果时责怪,埋怨,后悔都是无用的,这样改变不了任何结果。凡事都得靠自己,只有自己才能改变结果...

《底层逻辑》 第一章、是非对错的底层逻辑
第一章 是非对错的底层逻辑 为什么我们要做出“是非对错”的判断,并且这种判断很多都不被意识所觉察的,默默地在发生?为什么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是非对错的判断,不同的国家、民族、社会也会有所不同?如果没有是非对错的统一正确标准,是否有几种相对有效的标准,在相对的范围正确内,...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