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来风急”“晚来风急”辨:晚来风急还是晓来风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2-08
  讲授易安词《声声慢・寻寻觅觅》时,细心的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教材上明明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但由诸多专家编写的《唐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版)却是“晓来风急”。“晓来风急”、“晚来风急”哪个是李清照的本意?开始我认为“晓、晚”都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不必细究,本想以“版本不同”来搪塞。可是“字求其训,句索其旨”的教诲萦绕耳旁,所以,立即去查阅资料、搞清原因,给学生一个“说法”。
  翻阅资料,观点不一。胡云翼《词选》、龙榆生《唐宋名家词选》、夏承焘《唐宋词选》皆作“晚”;《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教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史》(罗宗强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陈强主编,高教出版社)等权威版本,皆是当今古代文学一流专家主编,也作“晚”。当然《词综》和俞平伯《唐宋词选释》作“晓”。由此看来,教材持主流派观点,无可厚非。最有意味的是,词学大师唐圭璋《唐宋词简释》作“晓”,所编《全宋词》却又作“晚”。难道词学大师在“晓”、“晚”问题上亦举棋不定?我一定要讨个“说法”。
  清朝李调元在《雨村词话》中评价:“易安在宋诸媛中,自卓然一家,不在秦七、黄九之下。词无一首不工,其炼处可夺梦窗之席,其丽处直参片玉之斑。盖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李调元对于李清照及其《漱玉词》的评价可谓切中腠理,但可惜的是《漱玉词》已经散佚,今本为后人所辑。可李清照作词时准确的用字二者只能居其一,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要弄清“晚”、“晓”的来龙去脉必须从源头入手。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是最完备的笺注本,其注“晓”、“晚”二字之渊源最为可信。
  《古今名媛汇诗》《古今女史》《草堂讨余别集》《诗余神髓》《古今诗余醉》《词菁》《词综》《古今别肠词选》《清绮轩词选》《诗词杂俎漱玉词》作“晓”,《草堂诗余别集》注:“一作‘晚’。”这清楚完整的记载,人们会认为“晓”是词人本意,“晚”是误传。那么,权威大家主编的诸多今之注本作“晚来风急”原因何在呢?大概是因为“晓”与下片的“黄昏”句相抵牾。词的下片是: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既有“黑”、“黄昏”字样,人们便以为是写作者“黄昏”时一段时间的感受,那“晚来风急”似乎顺理成章。愈深入探讨愈觉得不能盲从,不能只看表面现象,也不能根据注本用“晓”、“晚”的数量决定。所以要打开词人心扉,知人论世,细审词作抒情技巧,再从词作的意境方面作一系统梳理。
  首先,“晓来风急”可否讲通。乍看难以讲通,有两点疑惑:秋季何时是“乍暖还寒时候”?早晨,词人是否可饮“三杯两盏淡酒”?
  第一点疑惑,吴小如先生在《唐宋词鉴赏辞典》(第1213页)中解释道:此词作于秋天,但秋天的气候应该说“乍寒还暖”,只有早春天气才能用得上“乍暖还寒”。我认为,这是写一日之晨,而非写一季之候。秋日清晨,朝阳初出,故言“乍暖”,但晓寒犹重,秋风砭骨,故言“还寒”。
  吴先生认为“乍暖还寒时候”系“写一日之晨,而非写一季之候”极有见地,由此,“晓来风急”正与上文“乍暖还寒”相吻合。
  第二点疑惑,俞平伯《唐宋词选释》(第148页)诠释道:古人于卯时饮酒称“卯酒”,亦名“扶头酒”。白居易《早饮湖州酒寄崔氏君》:“一�扶头酒,澄泓渴玉壶。”贺铸《南乡子》:“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扶头”,原义当为醉头扶起。“扶头酒”是一复合的名词。宿酲未解,更饮早酒以投之,所以只是较淡的酒,以此种饮法能发生和解的作用,故亦以“扶头”称之。
  “卯酒”表示饮酒时间在“卯时”,即早晨五时至七时之间。“扶头”表示饮酒的目的是使头脑清醒。昨夜饮酒致醉,晨起困乏如病谓之“酲”。酒病以扶头淡酒解除,谓之“解酲”。“卯饮一杯眠一觉,世间何事不悠悠”(白居易《卯饮》),可见卯饮扶头酒会生出暖融融、很舒畅的感觉。李清照词有“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念奴娇・萧条庭院》)句,其“扶头酒”即为卯时所饮。故晨饮“三杯两盏淡酒”符合宋人饮酒之习,于李词有证。
  其次,《声声慢》写在丈夫去世前或后?词人到底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乍看容易,实需辨正。
  袁行霈在《中国文学史》(第三卷126页)这样阐述:该词作于靖康之难后,李清照家破夫亡,受尽劫难和折磨。从前轻盈妙丽的望夫词如今变成了沉重哀伤的生死恋歌,词境由明亮轻快变成了灰冷凝重。这是词人情感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是时代苦难的象征。
  现今常见的多数版本对于作词的时间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上述观点大致相同。
  90年代南京大学出版社发行了一套大型丛书一《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其中词学专家陈祖美所著《李清照评传》的第二章,否定了以前有关《声声慢》系李清照晚年所作的说法,修正为《声声慢》作于赵明诚在世时,特意唱给丈夫听的。“晓来风急”化用了《诗经・终风》篇的“终风且暴”,所谓卫庄姜被丈夫疏远甚至虐待之事。从训诂学解释“暴”,疾也,“日出而风日暴”,“暴”自然就是“晓来风急”的意思。再进一步挖掘,“怎敌他、晓来风急”更与《诗经・卫风・硕人》有关。《诗序》谓,庄公宠幸其妾,冷遇庄姜,故庄姜无子,国人闵之,为作此诗;朱自清则说“《硕人》篇要唱给庄公听”。由此看来,这首《声声慢》的题旨当是从对《终风》和《硕人》篇的隐括中,表达作者“无嗣”和何以“无嗣”的“难言之隐”。因此,李清照的《声声慢》很可能是唱给丈夫赵明诚听的。
  第三,要探讨的问题是,“晓”、“晚”哪一种用法更能表现词作的意境。
  “晓”、“晚”二字的根本区别何在?“晓来风急”乃写一整天事情,“晚来风急”则写一晚间的事情。
  李清照用14个叠字,写怅惘若失心态。先是“寻寻”,无获;复“觅觅”,无果。寻来觅去,找到的却是“冷冷清清”a“冷清”之感蹙凝于心,故“凄凄”;“凄凄”之情不堪承受,故“惨惨”;“惨惨”之情无以寄托;方终之于“戚戚”。所以,这泼墨狂写之“愁”,不是静态的、一时的,包含着动态过程,有时间跨度,不仅仅只限于“守著窗儿”的“黄昏”一刻。李清照词给人的感觉是,一大早就百无聊赖、丧魂落魄,一整天的愁惨凄厉、魂不守舍。
  《声声慢》所写的事情有:饮酒浇愁、秋风送雁、黄花堆积、雨打梧桐。这些事,不太可能完全发生于“晚”、“黄昏”这同一时空条件之下。例如,“雁过”和“细雨”不太可能同时:“雨”中飞雁毕竟少见。而“风急”和“黄花”存在因果联系:正因“晓来风急”,方才有“黄花堆积”。《声声慢》的叙事,是按照拂晓、白天、黄昏、天黑的线索展开的。
  值得一提的是《艺蘅馆词选》作“晓来风急”,并附有梁启超的一段眉批:“这首词写从早到晚一天的实感。那种茕独凄惶的景况,非本人不能领略,所以一字一泪,都是咬着牙根咽下。”这几句话,对词旨阐释深入浅出,也解决了此词流传中的一大疑点,即“晓来风急”更加合理。
  综上所述,唐圭璋先生的“竟日愁情,满纸呜咽”(《唐宋词简释》),是言简意赅且切中肯綮的评价。比较权衡,还是“晓来风急”吻合词境,符合李清照本意。
  翻阅资料、系统整理,了解词人心态、甄别用字优劣,如此梳理一番,将上述理由择要告诉学生,既给学生一个准确的“说法”,自己也有所进步,真是教学相长。
  
  (作者单位: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

“晓来风急”“晚来风急”辨:晚来风急还是晓来风急
讲授易安词《声声慢・寻寻觅觅》时,细心的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教材上明明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但由诸多专家编写的《唐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版)却是“晓来风急”。“晓来风急”、“晚来风急”哪个是李清照的本意?开始我认为“晓、晚”都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不必细究,...

李清照《声声慢》中那句是“晚来风急”还是“晓来风急”?要标准...
因此,理解为“晓”比理解为晚要自然些。这首词应该是写秋天的早晨到黄昏一整天的愁思。如果还是不理解就加李清照微信,直接问她吧。

李清照《声声慢》中那句是“晚来风急”还是“晓来风急”?要标准...
所以是 晚来风急

《声声慢》中是怎敌他晚来风急还是怎敌他晓来风急?
应该是:“怎敌他晚来风急。”

...后一句是“怎敌他晚来风急”还是“怎敌他晓来风急”?大家帮帮忙啊...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注释 ①将息:将养休息。②怎生:怎样,怎么。③这次第:这一连串的情况。评解 这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一...

...后一句是“怎敌他晚来风急”还是“怎敌他晓来风急”?
怎敌他晚来风急

李清照《声声慢》赏析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晓”通行本作“晚”,人们认为此词是写作者在“黄昏”时一段时间的感受。因“晓”字与“黄昏”相抵牾,即便是《词综》及其前后的约十几种版本都作“晓”字,也未引起应有注意。但俞平伯、吴小如等专家均认为应作“晓”,因为此词写的是一整天的事,并非一晚的事,“晓来风...

怎敌它晓来风急,为什么不用晚来风急? 求详细解答,越多越好
本来就是晚来风急… “晚“暗示作者的悲伤,而破晓有“希望”之意,与文章基调不符。

《声声慢》(李清照)全诗翻译赏析
其实词写一整天,非一晚的事,若云「晚来风急」,则反而重复。上文「三杯两盏淡酒」是早酒,即《念奴娇》词所谓「扶头酒醒」;下文「雁过也」,即彼词「征鸿过尽」。今从《草堂诗余别集》、《词综》、张氏《词选》等各本,作「晓来」。 这个说法是对的。说「晓来风急」,正与上文「乍暖还寒」相合。古人晨...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其实词写一整天,非一晚的事,若云“晚来风急”,则反而重复。上文“三杯两盏淡酒”是早酒,即《念奴娇》词所谓“扶头酒醒”;下文“雁过也”,即彼词“征鸿过尽”。今从《草堂诗余别集》、《词综》、张氏《词选》等各本,作“晓来”。 这个说法是对的。说“晓来风急”,正与上文“乍暖还寒”相合。古人晨...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