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宗柴荣资料简介改革的主要内容 周世宗柴荣与赵匡胤什么关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3

柴荣(921—959年),邢州尤冈(今河北邢台县)人,家殷实。其姑母嫁给郭威,郭威家族被刘承祐诛杀后,家中无人看管,因此收柴荣为养子,故又称郭柴荣。早年替郭威操持家务,往来长江南北贩卖茶叶,使郭威家成为巨富。后周广顺元年(951年)郭威举兵进入汴京(今河南开封市),就任命柴荣为邺城留守。后周建立后,郭威任命柴荣为澶州节度使,并赐封为晋王。郭威病死,柴荣即位,改元为显德元年(954年)。在位期间首先整肃朝政,清整均田、核定田赋,鼓励垦荒,奖励农民耕种,减免租税。同时又整顿军队,限制佛教,努力改革五代时弊政,加强中权集权。在军事方面先后北征,有力打击了北汉和契丹的进犯。又南讨南唐,使疆域扩大到江淮一带,北击契丹,收复瀛(今河北河间县)、莫(今河北任丘市北)、宁(今河北青县)。亲征南唐,攻克淮南14州60县,为全国统一奠定基础。北征中患病,回师京城,不久病死。庙号为后周世宗。

欧阳修精心编撰《新五代史》,在书中尽力舒发出他的政治见地。在《新五代史》卷三十一《周臣传》第十九《扈载传》后的结束语中说:“那败坏国家的皇上,常常是把愚蠢和不肖的人放在最高的位置上,而强让他们做不能作的事情,这样就暴露出皇上的短处。若把贤良和聪明的人,放在最不重要的地位上,从而使这些人的才华能力受到泯灭和埋没。由于这败坏国家的皇上这样做的结果,就使好人坏人都丧失他们的专长,因而自身都遭到不幸。至于那治国兴邦的皇上,就把贤良聪明的人放在身边,而把愚蠢不肖的人放在远远的不重要的地位,让好人坏人各自显示自己的才华和本领。这样才能身享天下的安乐呀!”接着欧阳修又说:“治与乱虽然相差很远,而能够真正明白两者的差别的人不多呀,相反多数是不想真正弄明白治乱的差别,把治乱放在那里不管。”欧阳修感慨地说:“呜呼!从古至今,治国兴邦的皇上太少了,而昏暴败坏国家的皇上太多了。”综观五代史,欧阳修的议论是多么深刻而贴切呀。虽然是治国兴邦的皇上太少了,而昏暴败坏国家的皇上太多了,但历史的列车当行驶到后周柴荣这里时,却出现了治国之君,他将启动历史的车轮开向新的轨道。

一、魏州起兵辅郭威

后周世宗柴荣,是邢州(河北邢台)人。其父柴守礼,在后周太祖郭威时做过光禄大夫。柴守礼的妹妹嫁给郭威,当时郭威家境贫寒,虽然他的父亲郭简做过后晋的顺州刺史,但早已被刘仁恭攻破顺州时杀掉,后来他母亲也死去。年少的郭威没父没母是个孤儿,依靠潞州的亲戚过活。后来凭着一身勇力做了士卒。郭威的亲生儿子,在后汉乾皊三年(950年)被刘承祐杀掉,所以柴荣成了郭威的养子。柴荣的家庭是邢州(河北邢台)的尤冈的地主,殷实富裕。柴荣长大后,替郭威管理家务。郭威长期带兵在外,不富裕的家庭全靠柴荣略理,经过柴荣的精心管理,郭威的家境才一天比一天富裕起来。柴荣不仅仅是种田,有时还经营商业,远到江浙和四川去贩卖茶叶,从而后来郭威家也成了巨富。郭威在军旅中越来越显赫,官职也越来越高;柴荣也越来成熟,已经是个成年,他的才华和本领也越来越得到充分显示。柴荣的长相很英俊,体魄魁梧,又特别善骑射,平日好读古书,懂得一些黄老的著作。性格老练,言语不多。在郭威跟随刘知远做枢密使时,柴荣也跟随郭威做左监门卫大将军。后来郭威做天雄军节度使,柴荣遥领贵州刺史,天雄军牙内都指挥使。后汉乾皊三年(950年)冬天,郭威被后汉隐帝刘承皊的猜忌,使郭威不得不在魏州起兵反叛后汉,又带兵直逼京师。

这时郭威派遣柴荣驻守魏州,当时柴荣才31岁。年轻的柴荣没有辜负郭威的重望,魏州镇守的十分出色,为郭威进攻京城建立了可靠的后方。后汉广顺元年(951年)郭威自立后周并做了皇上,任命柴荣为澶州(河南清丰县西)刺史、镇守军节度使,郭威对柴荣的才能非常欣赏,并且也非常重用和信任柴荣。当然事情往往是不能一帆风顺的,柴荣发展的道路也是这样。郭威对柴荣的重用和信任也遭到朝内外文武要人的妒忌。就在柴荣被任命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时,就遭到枢密使王峻的反对。后汉广顺三年(953年)元月,柴荣进京朝见皇上,后来又返回澶州,没能在京城住留。不久,王峻因为犯法获罪,被贬为商州(河南商县)司马,不久被杀掉。同年三月,柴荣被任命为开封府尹,赐封为晋王。柴荣的权力与地位都日益重要,实际上是郭威有意的安排。正当郭威安排柴荣顺利进行时,一些非议也接着而来。他们借助一些自然异常来散布流言蜚语。这年冬天,白天突然天空出现白虹横贯长空,反对派就说这是不吉祥之征兆。又突降大雨,雨后乍冷,草木结冰,反对派又散布将有大灾降临。皇上郭威在流言蜚语前也没办法,只好让判司天监卜祀吉凶,卜祀结果说来年有事。又碰巧赶上皇上郭威突然患病柴荣简介,病情一天天在加重。

后来因为病重,皇上没法上朝。天象和流言,又加上皇上患病,使刚建立的后周又默默地笼罩在危机之中,而且危机在不断地加重。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元月,皇上郭威突然病死,这就更使后周危机严重,从一定意义上讲后周的生死存亡就在此举了。郭威病死,皇位由谁来继承呢?各重臣都有大权,郭威没有儿子,柴荣虽然已为晋王,但没有正式立为太子。具有战略家才能的柴荣此时当机立断,对皇上病死秘而不宣,又经过与老臣的商议,最后决定皇位由柴荣来继承,这才宣布皇上病逝,紧接着柴荣在皇上灵柩前宣誓继承皇位。柴荣登上皇位后,立即任命右监门卫大将军魏仁浦为枢密副使,实际上是对枢密使王峻的限制。二月,又任命开封少尹权判府事王敏为桥道顿递使。与此同时又任命冯道为大行皇帝山陵使,太常卿田敏为礼仪使;修建太祖郭威皇陵。柴荣继承皇位后,虽然处境很艰难,但他决心继承郭威的遗志,把郭威未完成的事业予以完成。

二、高平决战显英才

柴荣即皇位以后,很快组成了自己的班底,任用了自己的得力人员;对于一些反对派的旧官吏,虽然没能马上予以调动,但也都派去自己的亲信去“副之”,这样无疑地对贯彻柴荣的意图都是有力的保证。柴荣登上皇位,又组成了自己的班底,这当然是个胜利,尤其是柴荣既不是郭威的儿子,又不是法定的皇太子,竟能用和平手段继承皇位,实属不易。但接着而来的困难也不少,那就是来自外面的威胁。后周显德元年(954年)二月,北汉刘旻与契丹勾结,约10万大军进攻后周,并抵达潞州(今山西长治县)。这对刚刚即位的柴荣无疑是非常危险的信号。

北汉是刘旻建立的政权。刘旻是后汉高祖刘知远的亲弟弟。为人相貌威武,品质不好,少年是个无赖。刘知远做皇帝时,刘旻为太原尹。后汉隐帝刘承皊与郭威有矛盾,后来郭威又监国。刘旻平素与郭威不合,因此见郭威监国,他更是不快。后汉乾皊三年(950年)郭威自立皇帝后,刘旻在郑琪的极力建议下,在太原举兵也自称皇帝,又学他哥哥刘知远的故伎,派使与契丹永康王兀欲信议定与契丹王为父子,受契丹册封为大汉神武皇帝,人们称之为北汉。刘旻做北汉皇帝后柴荣简介,一为了恢复后汉的统治,又为报郭威杀害他儿子刘赟的大仇。所以与丹契勾结特别紧密。又遇上郭威刚死,柴荣新即皇位,政局不稳。自然刘旻不能放过这个上天赐给的好机会,因此刘旻与契丹组成联军,向后周进攻,并攻占潞州(山西长治)。后周柴荣虽然刚刚即皇位,但他英气满怀,并没有被刘旻契丹联军所吓住,相反柴荣也态度坚决,信心十足的组成军队去抗击。柴荣出兵,当然遭到很多人的反对,但都被柴荣驳回,根本没有听。其中反对出兵的代表人物是冯道。冯道认为皇上刚刚即位,不应当出兵更不能亲征。柴荣认为以前唐太宗李世民刚定天下时,不是也出征亲自带兵吗?我为什么不能呢?柴荣充满英气,有一股安民定国的精神。老朽的冯道只凭世故,没能看到客观形势,更没能体察出新皇上身上的时代气息,所以冯道说:“皇上不是唐太宗呀”。柴荣又认为后周军队士气高,攻破刘旻军队好比是大山压鸡蛋,胜利是非常容易。”冯道又认为:“皇上的军队不是火山呀。”尽管冯道一再反对,但柴荣根本没有听,最后出兵远征,亲自带兵。柴荣的后周军队与北汉刘旻契丹联军在高平(山西高平县)展开激战。

高平地势平坦,后周与北汉契丹联军南北对阵。当时双方兵力大体相当,后周柴荣亲征,李重进、白重赞带领军队在左面,樊爱能、何徽带领军队在右面,向训、史彦超带兵在中间,张永德带领禁军保卫皇上柴荣。后周军队由东而西向北展开,柴荣居中由禁军保卫。北汉的大将刘旻契丹联军的阵势是北汉的大将张元徽带兵在东边,契丹将领杨衮带领铁兵在西边,刘旻带兵在中间。北汉契丹联军的阵势是向南,由东而西排开。双方阵势大体相同,战场上是军旗猎猎,士兵凛凛。契丹将领杨衮临阵看见后周士兵时对刘旻说:“这是一支强敌,不能轻视。”刘旻却不以为然,对杨衮说:“机会不能失掉,一定消灭他们。说别的没有用。”杨衮听后很不高兴,就自己走开了。刘旻下命令张元徽的部队从东面发起进攻。这时王得中扣马赶来,向刘旻进谏说:“现在南风很急,对我们北军不利,应当再少等一会。”刘旻听后更生气,就指责说:“一些陈规陋俗,没有用。别耽误我军前进。”说完,刘旻就挥动令旗命令张元徽出击。张元徽得令后马上带兵出击后周的右军。后周的右军在北汉的东军进攻下,刚刚接触,后周右军就被攻破。

后周右军将领樊爱能、何徽就带兵退却,士兵一看将领退下来,骑军马上乱了阵脚,接着步卒也溃败,又有数千步兵弃甲投降了北汉的张元徽,呼喊万岁声振荡大地。后周军队溃败的情形,柴荣看见后,一阵惊恐,但接着他就镇静下来,即刻组织士兵亲自与他们一起,向北汉契丹军队反击,而且柴荣带兵冲在前面,这时风刮的更大。后周军队乘着南风,在柴荣的带动下,士气大振,一时刘旻军队被攻破。刘旻一见形势不妙,自己挥动红色令旗收兵,但军队是溃不成兵,无法指挥了。最后刘旻契丹军被战败。太阳已经落山了,满地的北汉契丹军尸体和被遗弃的盔甲。刘旻又收拾下残兵败将万余人,逃到附近的深山中才停下休息。这时,后周的将领刘词带领援兵赶来,又乘胜追击刘旻的逃军,正好在山中追赶上。经过交战,刘旻军队已是惊弓之鸟,一触即溃。北汉军队丢弃很多军用物资,盔甲和粮食,这些物资都被后周军队缴获。刘旻一个人骑契丹兀欲送给的黄马,仓皇逃跑。他一个人一路上又饿又冻,有时刚刚拿起筷子,饭还没入口,忽然听到追兵赶来,就只得丢下碗筷,爬上马背再逃。其实,后周军队攻克高平后,再也没有前进。刘旻最后狼狈地逃回晋阳,已经精疲力竭,爬在马上,连头都抬不起来了。刘旻本想乘高平一战,能实现他的皇帝梦,没想到全部化为乌有,幸亏那匹黄马救了他的性命。

高平战役时经一天,后周和北汉契丹联军双方兵力相等,但由于北汉刘旻与契丹将领杨衮不合,又加上刘旻狂妄自大,所以失败。后周柴荣军队开始失利,但由于柴荣英气十足,指挥果断,所以转败为胜。北汉契丹联军在战斗中死伤大半,北汉军统帅张元徽战死战场。北汉刘旻只身逃跑。

战斗结束时,柴荣开庆功会。战场的败将樊爱能、何徽也回来参加。柴荣在对待在战斗中胜败将领的奖罚上,开始也有些踌躇,但张永德力劝柴荣执行军法。张永德说:“皇上要平定四海,如果军法不立,立而行。虽有无比英勇之士,百万之众,也将会无用。”在张永德 的建议下,柴荣接受了这条建议,把樊爱能、何徽和军使以上的将领,全部斩首。同时又奖赏在战斗中英勇杀敌的将士。当时在禁军中的赵匡胤因为在战斗中英勇过人,杀敌立功,并破格提升为殿前都虞侯。赵匡胤从此初露头角。其他将士被晋升的也有几十人。有的从兵卒升为军主,有的升为厢主。从此后周的军威大振,战斗力空前提高。

高平战役的结束,无论是对后周还是对北汉契丹,都是决定性的战役。对后周,很明显战争的胜利,从而巩固了柴荣的皇位,稳定了后周的形势,从此后周在安定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对北汉,原来刘旻雄心勃勃,想借机入主中原,不料战败,只好在晋阳做自在将军了,当然不久,就连自在将军也难做了。契丹呢,原想出兵扶持傀儡,但战争的失败,使兀欲也改变了策略,退回北部草原中去。在那里称王称霸罢。

三、锐志改革写春秋

五代是历史上最著名的战乱时代,当时是战争多,灾害多,皇上多,人民是遭殃多。历史发展向我们表明,国家从治到乱似乎不费吹灰之力,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就能使好端端的国家很快陷入混乱不堪;但相反,如果若想使一个战乱不堪的国家,重新回到一个很好的国家时,那可是太难了。因此人们都非常切齿那些战乱的制造者,骂他们是独夫,是民贼。而对那些扭转战乱的治世英雄们,都非常敬佩,称他们是英主,豪杰。柴荣正是这样的一位英主,他在五代的战乱后期出现,先后与郭威一起扭转战乱之世,令后人敬佩不已。

柴荣即皇位后,加紧改革措施,在郭威改革的基础上,又使后周改革向纵深发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加强军队建设,选建禁军。历代统治者对军队都很重视,军队都是他们的刀把子。但是历代统治者对军队都是只知重要,只知使用,而不知组织和选用。柴荣经过多年征战,尤其是指高平战役,使他深刻认识一个朝廷必须有一支能征善战的、忠于自己的强兵。高平战役,开始作战时,樊爱能、何徽带领右军不坚决作战而逃跑退阵的教训,使柴荣深刻知道一些军中元老,懒散骄横成性,从来很少知道忠于朝廷,严格执行命令。军队中老弱士兵混杂,优劣不分,上下徇情,以私勾结,多数是混饭吃。幸亏我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士兵才紧跟其后,把战局扭转过来。因此兵将在忠,在精,而不在多,不在老。柴荣认为一个士兵的费用,要一百个农民来负担,为此,他要求认真整顿军队,组建好军队。尤其是精选士兵组成禁军,由这支军队来保卫朝廷。又改变过去节度使拥有重兵,朝廷多受节度使的约束。柴荣命令军队效命朝廷。在全国精选兵丁,不管身世,只要武艺好,就选入禁军。对一些老兵进行裁减,对老将请告老,这样既节省开支,又提高军队的作战能力。后周显德三年(956年),柴荣指挥了淮水之战,大败南唐军队。赵匡胤活捉了南唐大将皇甫晖,皇甫晖见到柴荣时说:“将领一定要忠于自己的君主,我是为自己的君主尽忠了。但是我的士兵却没有,他们不如你们的士兵勇敢,你们的士兵真的忠于你。所以他们勇敢。我被战败,我心里服气。过去我与契丹打过仗,他们的士兵没有你们勇敢。”这里反映出柴荣的军事整治是见了成效。

其次是重用人才,裁减庸臣。五代十国是历史大动荡时期,时间虽然仅仅是53年,但更换皇上13个,改变朝代五次,出现了十个所谓的国家,杀掉皇上,做皇上时间最长的不过十余年,最短的一年左右。更换皇上如同撤换官吏一样,改变国家如同变换供来往经过的行人休住的处所那样轻易的事情。历史的骤变,朝廷官吏多代元老会集,如冯道那样人物陈陈相继。这些老官僚阿谀奉承颇为能事,认真实干是外行。郭威时已察觉,并着手改革。柴荣在郭威的基础上,更加用力改革官吏的任选,指示宰相“以进贤退不肖”为用人标准,如扈戴、张昭、窦俨、陶谷、徐台符等贤才文士都被进用。后周显德四年(957年)又设立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经学优深可为师法、详阅吏理达于教化等科,从品德、学问和办事能力来选拔人才。这样提高了官吏群体的素质。对一些老朽的官员予以裁简。对地方官职权,又做了严格规定,文官管理征收田赋、诉讼,武官只负责卫戍治安。分工清楚,不准混淆。自从五代以来,法律混乱。各代法律简陋,各级官吏也不执法,人民对此痛苦不堪。柴荣在注重官吏选拔的同时,又加强法律的修治,命令大臣张卜州定刑法,制定《大周刑统》二十一卷。而对于重案和死罪,柴荣亲自审问,这样就避免了重大的冤案出现。

再次减轻人民负担,提倡俭朴。五代从皇上到大臣乃至官吏,都以横征暴敛著名,奢侈之风极盛。但自郭威起就注意改革这一弊政。柴荣在这方面又继续改革。后周显德元年(954年),柴荣带兵讨伐刘旻时,北 *** 民老幼欢迎后周军队于道路两旁,哭诉北汉赋役之苦,不少地方自动归服了后周。柴荣在战争结束后宣布只征收当年的田赋,对所欠下的田赋军饷一律免除。对不执行规定的地方官吏,予以惩办。后周显德二年(955年)柴荣攻占了后蜀的秦(甘肃天水)、凤(陕西风县东)、阶(甘肃武都)、成(甘肃成县)四州。柴荣命令对四州只征收夏秋税,免除原后蜀的一切赋税和徭役。又命令官吏做好民众的安抚。柴荣多次命令免除攻占州县的赋役,深受人民的拥护。

周世宗柴荣资料简介改革的主要内容 周世宗柴荣与赵匡胤什么关系
柴荣即皇位以后,很快组成了自己的班底,任用了自己的得力人员;对于一些反对派的旧官吏,虽然没能马上予以调动,但也都派去自己的亲信去“副之”,这样无疑地对贯彻柴荣的意图都是有力的保证。柴荣登上皇位,又组成了自己的班底,这当然是个胜利,尤其是柴荣既不是郭威的儿子,又不是法定的皇太子,竟能用和平手段继承皇位...

周世宗和赵匡胤什么关系
周世宗柴荣与赵匡胤一开始是主仆关系,也可以说是上下级关系、君臣关系,赵在柴的军队里当兵,赵匡胤因一件事得到了周世宗的高度信任。赵匡胤是周世宗柴荣的救命恩人,赵匡胤算是他的心腹大将。赵匡胤早年跟随柴荣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柴荣刚继位时,北汉就联合契丹入侵后周,柴荣御驾亲征。在决战即将...

周世宗柴荣被喻为是历史上最被低估的帝王,他与赵匡胤是什么关系?
答:柴荣和赵匡胤主要是君臣关系。柴荣一生都是赵匡胤的主公,赵匡胤是柴荣的得力部下和臣子。柴荣,又名郭荣,是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周皇帝,世称周世宗。后周开国皇帝,周太祖郭威是柴荣的姑父,并收柴荣为养子。因为郭威的两个亲生儿子均被后汉隐帝刘承佑所杀,所以,郭威在去世前将皇位传给...

赵匡胤和柴荣是什么关系
赵匡胤和柴荣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既有君臣关系,又存在一定的友谊。柴荣,即周世宗,是赵匡胤的上级君主,而赵匡胤则是柴荣的重要将领。在柴荣的领导下,赵匡胤得到了重用,两人在军事上有过多次合作。柴荣,字君贵,生于921年,是后汉枢密使郭威的养子。他自幼跟随郭威,十五岁开始参与军事行动,历经百...

柴荣和赵匡胤之间的关系有多复杂 柴荣为什么是赵匡胤最崇拜的人
后周世宗柴荣五代时期后周第二位皇帝,宋太祖赵匡胤是北宋开国皇帝,在看来,这两个人的关系非常复杂,需要深入分析。柴荣,是后汉枢密使郭威的义子,十五岁时便随着郭威征战杀场。赵匡胤,洛阳的军人家庭出身,二十一岁离家,寻求建功立业之路。公元950年,23岁的赵匡胤结识了29岁的柴荣,两人从此结下了...

赵匡胤和柴荣是什么关系
赵匡胤和柴荣之间的关系是君臣关系。周世宗柴荣和宋太祖是君臣关系,宋太祖早年便投奔了郭威,后来又得到世宗极大的信任,高平之战中,在樊爱能等高级将领退却的情况下,惟独初出茅庐的赵匡胤振臂一呼,挥军直击汉辽联军,为周军挽回了战局,并奠定了周世宗的威望。柴荣,字君贵,(公元921-959年),为...

后周世宗柴荣与宋太祖赵匡胤是什么关系?他们的关系如何?
959年五月,后周世宗柴荣在北征期间突患重病,返回开封后病死,终年39岁。柴荣在临死前,对后周的文武重臣进行了调整,让自己最信任人出任担任的最高指挥官。可是在柴荣死后半年,此人就发动了“陈桥兵变”,夺取了后周的江山。此人就是宋太祖赵匡胤,那么历史上柴荣、赵匡胤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根据...

柴荣和赵匡胤是什么关系
1、柴荣,字君贵,为后汉枢密使郭威义子,身世卑微,自幼追随郭威左右,十五岁即上战场,身经百战。 赵匡胤,后唐明宗天成二年生于洛阳一军人家庭, 21岁时为了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离家远游。 公元950年,23岁的赵匡胤结识了29岁的柴荣,遂北投邺都郭威的部队,在一系列的战斗中,两人建立起了兄弟般的...

周世宗柴荣和赵匡胤什么关系,他为何在临终时提拔赵匡胤?
赵匡胤曾经是周世宗柴荣的部下,曾经跟着柴荣东征西讨,南征北战,是柴荣非常得令的一名干将,也是他的心腹。之所以,柴荣会在临终时提拔赵匡胤,主要是以下两个原因。第一,赵匡胤是他的得力部下,而且对他还有救命之恩,所以柴荣非常的信任赵匡胤。对于柴荣来说,赵匡胤就是一名得力干将,是他最亲密的战斗...

柴荣怎么会把皇位让给赵匡胤
1、周世宗柴荣与赵匡胤一开始是主仆关系,也可以说是上下级关系、君臣关系,赵在柴的军队里当兵,越匡胤因一件事得到了周世宗的高度信任。赵匡胤是周世宗柴荣的救命恩人,赵匡胤算是他的心腹大将。2、柴荣从此之后更加信赖赵匡胤,而赵匡胤也替他东征西讨,创建很多荣誉。柴荣在病逝之前,破格提拔赵匡胤,没...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