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名利的人物事例有哪些?

如题所述

我很喜欢一句话:以人为镜,可以正己修身。我们可以通过他人的人生经验、品质精神来修正自己,这是一种大智慧的体现。下面,就给大家分享3个淡泊名利的名人给大家,让我们通过他们的事迹,学习他们的精神,提升我们的智慧和修养。


1、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散文家

人物介绍:陶渊明(约365—427年),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卒后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一作宜丰人。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淡泊名利的事迹: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在那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督邮,品位很低,却有些权势,在太守面前说话好坏就凭他那张嘴。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

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一种淡泊名利的气节和高尚的品格。在现实生活中任何的蝇头小利或者大笔的不义之财都不值得出卖人格。做人做事要有自己的原则,不能为了自己的前途去阿谀奉承趋炎附势那些有权势的人,为官清廉才能受民众的爱戴。自己才是自己人生的主人,或富贵或清贫,都由自己做主。


2、于谦——明朝贤臣、民族英雄

人物介绍:于谦(1398-1457),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祖籍考城,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永乐十九年(1421年),于谦登辛丑科进士,宣德初授御史,曾随宣宗镇压汉王朱高煦之叛。平叛后,身为御史的于谦因数落朱高煦有功,被宣宗升任巡按江西,颂声满道。宣德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

淡泊名利事迹:为官做人当“两袖清风”

于谦为官清廉,深受老百姓爱戴,被尊敬地称为“于青天”。当时,太监王振自“三杨”去世后便开始掌权,作威作福,百官大臣争相献金求媚。而于谦每次进京奏事,却从不带任何礼品,有人劝他:“您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带点土产去?”于谦潇洒一笑,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说:“只有清风。”还特意写诗《入京》以明志:绢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这便是“两袖清风”的起源。

我们读书时代耳熟能详的《石灰吟》就是于谦的作品,“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两句诗表面写的是石灰的形象,其实也是体现了作者淡泊名利高尚的品格和情操,也是作者为官清廉的追求。


3、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人物介绍:袁隆平(1929年8月13日-2021年5月22日),江西德安人,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于1960-70年代对杂交水稻品种的研究,令中国大陆和世界各地的粮产增加,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淡泊名利事迹:生活简朴,专注科研

袁隆平的生活非常节俭低调,不住豪宅、不坐豪车,穿的衣服也很很接地气,一件上衣也就十几元,皮鞋100元左右,开的车是10万左右的国产奇瑞。即使他获得了这么大的成功,但他并没有就此享受生活,追名逐利,依然把大量的时间放在农田里。他90多岁的时候,理应在家安享晚年,但他却依然奋斗在工作岗位上。国家奖励他的青岛市国际院士港的别墅,他改成了研发海水稻的科研室。他十几年都在路边滩剪发。即便是大家心目中的科学界“巨富”,但生活依然简朴,他最看重的是脚踏实地“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并把这份坚定的意志,传递给儿子。

“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无论获得怎样的荣誉,他看上去更像一个地道的农民。功名之下不忘初心。袁隆平把金钱名利看得很轻,他把各种奖项获得的奖金用在杂交水稻的研究经费中。即便是在获得国家最高荣誉的当天,他还下地查看“第三代杂交水稻”制种情况。可以说,袁隆平用自己的朴实纯粹、高尚情操书写了为民造福、为国奉献的精生,成为了令人敬仰的“大写的人”。


以上就是给大家分享的3位淡泊名利的伟人!大家都对哪些淡泊名利的伟人有了解呢?欢迎底下留言分享哦!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0-04

淡泊名利的人物事例有:

1、山中宰相陶弘景。

陶氏为世医出身,祖父及父亲皆习医术,且有武功。他自幼聪慧,约十岁时即读葛洪《神仙传》,深受影响,三十六岁辞官隐居句容茅山,并遍历诸有名大山,访求仙药。当时,他深受梁武帝萧衍的信任,虽则他时梁武帝多次赠官不受,但梁武帝有关国家大事都要向他谘询,所以时人对他有“山中宰相”的称号。

2、介之推功不言禄。

介之推随晋公子重耳流亡十九年备受艰辛,有割股啖君之功,但重耳返国主政后,介之推拒不以功邀赏,而偕其母隐于介休绵山。晋文公求贤不得,知他是孝子,于是三面放火焚山,逼其出山,介之推母子守志被焚。

近现代淡泊名利的伟人:

钱钟书。

当代大学者钱钟书,终生淡泊名利,甘于寂寞。他谢绝所有新闻媒体的采访,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的记者,曾千方百计想冲破钱钟书的防线,最后还是不无遗憾地对全国观众宣告:钱钟书先生坚决不接受采访,我们只能尊重他的意见。

80年代,美国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特邀钱钟书去讲学,每周只需钱钟书讲40分钟课,一共只讲12次,酬金16万美元。食宿全包,可带夫人同往。待遇如此丰厚,可是钱钟书却拒绝了。

他的著名小说《围城》发表以后,不仅在国内引起轰动,而且在国外反响也很大。新闻和文学界有很多人想见见他,一睹他的风采,都遭他的婉拒。有一位布什国女士打电话,说她读了《围城》探测切想见他。钱钟书再三婉拒,她仍然执意要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10-11
山中宰相陶弘景:陶弘景是东晋时期著名的医学家、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出身于医学世家,博学多才,但在梁武帝萧衍时期,他选择隐居在句容茅山,过着淡泊名利的生活。尽管梁武帝多次赠官于他,但他始终不为所动,专注于自己的学术研究和修行。
介之推功不言禄:介之推是东周时期的一位贤士,他帮助晋文公重耳复国,但在功成后却选择隐退,不言禄,过着淡泊名利的生活。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是东晋后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曾祖父陶侃是赫赫有名的东晋大司马。陶渊明曾任职于彭泽县令,但他不愿为五斗米的俸禄而折腰,最终选择辞官归隐,过上了淡泊名利的生活。
诸葛亮宁静致远:诸葛亮是蜀汉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他在给儿子的家信《诫子书》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表达了诸葛亮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人生态度。
钱钟书:钱钟书是当代著名的作家、文学研究家。他的作品《围城》广受欢迎,但面对成名,他始终保持谦逊、低调的态度,拒绝了很多采访和荣誉,过着淡泊名利的生活。

关于淡泊名利的事例,三个,每个一百字
淡泊名利的事例:一、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天下闻名,但她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她一生获得各种奖金10次,各种奖章16枚,各种名誉头衔117个,却全不在意。有一天,她的一位朋友来她家做客,忽然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刚颁发给她的金质奖章。于是惊讶地说“居里夫人,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是...

淡泊名利的事例简短
1、庄子 庄子是楚庄王后裔,后因战乱迁至宋国。 他生活困顿,却鄙弃权势名利,始终保持独立的人格。庄子和惠子是多年的好朋友。那一年,惠施在梁国作了宰相,庄子想去见见这位好朋友。有人对惠子说:“庄子这次来,是想取代您的相位啊!”惠子信以为,派人在国中搜寻了三天三夜,欲阻止庄子前来。

淡泊名利的事例论据40字
1、陶渊明,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他不仅诗文非常有名,而且他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不为五斗米折腰。2、居里夫人,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她一生获得各种奖金10次,各种奖章16枚,各种名誉头衔107个,却全不在意。3、钱钟书,终生淡泊名利,甘于寂寞,他谢绝所有新闻媒体的采访。4、介之推,出...

淡泊名利的人物事例?
淡泊名利的人物事例有:1、山中宰相陶弘景。陶氏为世医出身,祖父及父亲皆习医术,且有武功。他自幼聪慧,约十岁时即读葛洪《神仙传》,深受影响,三十六岁辞官隐居句容茅山,并遍历诸有名大山,访求仙药。当时,他深受梁武帝萧衍的信任,虽则他时梁武帝多次赠官不受,但梁武帝有关国家大事都要向他谘...

淡泊名利的事例简短淡泊名利的事例简短推荐
1、庄子:楚国贵族庄子,生活清贫,对权势名利不屑一顾。一次,他的好友惠施成为梁国宰相,庄子前去看望,却遭到惠子的猜疑。庄子以凤凰的故事回应,表明自己对于权势的不屑,最终使惠子感到羞愧。2、诸葛亮: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尽管成就显赫,却生活简朴,不图享受。他在《诫子书》中提出“非淡泊无以...

淡泊名利的事例简短淡泊名利的事例简短推荐
1、庄子:楚国贵族庄子,生活清贫,不重名利。一次,他访问好友惠子,惠子因猜疑而四处寻找庄子。庄子见面后,以凤凰与猫头鹰的故事表明自己并不觊觎惠子的权势,体现其淡泊名利的品质。2、诸葛亮:三国时期的诸葛亮,虽为国家效力,但生活简朴,不图享受。其《诫子书》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

古代文人淡泊名利的故事?
庄子与楚王。一天,庄子正在涡水垂钓。楚王委派的二位大夫前来聘请他道:“吾王久闻先生贤名,欲以国事相累。深望先生欣然出山,上以为君王分忧,下以为黎民谋福。”庄子持竿不顾,淡然说道;“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被杀死时已三千岁了。楚王珍藏之以竹箱,覆之以锦缎,供奉在庙堂之上。请问二大夫,此...

淡泊名利的事例论据40字
1、陶渊明,古代文学家,以诗文闻名,拒绝趋炎附势,宁折不弯,拒绝为五斗米折腰,彰显其淡泊名利之品格。2、居里夫人,不图虚名,对所获奖金、奖章及荣誉头衔视若浮云,专注于科学研究,展现其超然物外的境界。3、钱钟书,学者楷模,远离尘嚣,甘于平淡,谢绝媒体采访,体现其对学术纯粹的热爱与对名利的...

我们身边有哪些不计名利的人举具体的事例?
淡泊名利的名人事迹(一)陶渊明 陶渊明辞弃官职,居住在一个宁静的村庄,因此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独立人格;周敦颐拒绝官场腐败,才有了“出淤泥而不染”的洁身自好;王冕淡泊名利,留下了“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佳话。他们都学会了拒绝名利与金钱的诱惑,他们是我们的楷模...

淡泊名利的人物事例有哪些?
1、山中宰相陶弘景 陶氏为世医出身,祖父及父亲皆习医术,且有武功。他自幼聪慧,约十岁时即读葛洪《神仙传》,深受影响,三十六岁辞官隐居句容茅山,并遍历诸有名大山,访求仙药。当时,他深受梁武帝萧衍的信任,虽则他时梁武帝多次赠官不受,但梁武帝有关国家大事都要向他谘询,所以时人对他有“...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