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19-01-29
潘先生的文章《假期与知识生活的解放》主要说:学问没有止境,也就不宜有长时期的间断。办教育和创制假期的人的本意,不是让学生在这一个月或三个月之内完全停止学问工作,而是为了更灵活的做学问。因为学校的最大缺点,就是过于重视教材(我们现在的教育仍是如此,可见在这么多年来教育似乎一点长进也没有)。“一种课本,少则读半年,多则读一年”,使学生“无一刻不在字里行间寻生活”, 且不同学校,不同届的学生都使用着同样的教材,千篇一律,毫无个性而言,这让学生失去了自动研究的机会。其认为近代教育制度是工业文明的产物,学校就好似工厂,教室如车间,老师是工人,学生比做原料。这种“规模化生产”虽然有利于更多的人接受教育,却又出现了另外一些问题,其中主要是它不但不能照顾到每一个个体的身心发展、兴趣特长和特殊爱好,还可能把他们变成千人一面的工具。
因为如此,潘先生认为假期是每一个学生“解除痛苦回复自由的上好机会”。在假期中他要求大家要树立“在假期里,我便是我,而不是教师的学生”的信念,而后要选择一两个比较高明的求知方法。这就是说,同学们在假期一定要摆脱教师的阴影,去过一种独立自主的学习生活。例如,在自然知识方面,可以做一次有目的的远足,从事地质的观察和生物标本的采集;在社会知识方面,可以找一个小题目,然后利用图书馆的资料进行研究。就如胡适在美国留学时,在漫长的假期里,他干了很多事,他的暑假生活丰富多彩,令人羡慕。其中有旅游、开会、交友、阅读、写作、打球、玩牌、逛公园、学拉丁文、演讲辩论、上暑期学校(包括学化学、演习题、做实验)等等。这与潘光旦的主张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