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气之人干不成大事?

如题所述

常言说:小的不去,大的不来。古人也说:吃亏是福。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做人的策略。在现实中,人所做的每一个决定主要是依据权衡得失的结果,然而很多小气的男人往往见便宜就想得,生怕自己吃一丁点亏,这样一来使自己的路越来越窄,必然很难有大便宜到手。

人生在世,要想“占大便宜”则必须能够吃小亏,且敢于吃小亏。那种事事处处要占便宜的人、不愿吃亏的人,到头来反而会吃大亏。这也是为许多历史经验和先人后事所证明了的。

在对待小人方面也要有吃亏是福的态度,因为小人得罪不起。小人没有什么事好做,因此他可以专心致志地琢磨你,并把这当作专业。所以,在交际过程中,为了自己的利益,必须小心谨慎,处理好和“小人”的关系。“小人”有时也会因无心之过而伤害了你,如果是小亏就算了,因为你找他们不但讨不到公道,反而会结下更大的仇,所以别跟他们一般见识。

战国时,齐国的孟尝君是一个以养士出名的相国。由于他待士十分真诚,感动了一个具真才实学而十分落魄的士人,名叫冯谖。冯谖在受到孟尝君的礼遇后,决心为他效力。

一次孟尝君要叫人为他到其封地薛邑讨债,问谁肯去?冯谖说我愿去,但不知用催讨回来的钱,需要买什么东西?孟尝君说就买点我们家没有的东西吧!冯谖领命而去。

到了薛邑后,他见到老百姓的生活十分穷困;听说孟尝君的讨债使者来了,均愤愤有怨言。于是,他召集了邑中居民,对大家说:“孟尝君知道大家生活困难,这次特意派我来告诉大家,以前的欠债一律作废,利息也不用偿还了,孟尝君叫我把债券也带来了,今天当着大伙的面,我把它烧毁,从今以后,再不催还!”说着,冯谖果真点起一把火,把债券都烧完了。薛邑的百姓没有料到孟尝君是如此仁义,个个感激涕零。

冯谖回来后,孟尝君问他,讨的利钱呢?冯谖回家说,不但利钱没讨回,借债的债券也烧了。孟尝君大不高兴。冯谖对他说:您不是要叫我买家中没有的东西回来吗?我已经给您买回来了,这就是“义”。焚券市义,这对您收归民心是大有好处的啊!

果然,不数年后,孟尝君被人语谗,齐相不保,只好回到自己的封地薛邑,薛邑的百姓听说恩公孟尝君回来了,全城出动,夹道欢迎,表示坚决拥护他,跟着他走。孟尝君甚为感动,这时才体会到冯谖的“市义”苦心。这就叫“好予者,必多取”,小的损失可以换取大的利益。

得与失的互为转化之效果,有时也并不是马上就可以见到的,但懂得其中奥妙的人,会掌握取舍的主动权,让它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清康熙八年,浙江宁波人乐尊育在北京创办了同仁堂。那时候北京大栅栏并不繁华,大街上只有稀稀拉拉的几家店铺,同仁堂就坐落在这条胡同里。在同仁堂开张营业以前,前门大街已有几家药店,人们都到这几家药店去抓药,很少有人知道同仁堂。

忽然有一天,在大栅栏胡同东口,出现了一座金光闪闪的铜牌楼,上书五个斗大的字——同仁堂药店。人们因此知道大栅栏胡同里也有一家药店,到这里抓药,不但不用等,而且药材地道,货真价实,很快药店的生意就兴旺起来了,原来这是老东家乐尊育的高招。

转眼两个月过去了。一天,掌柜的喜盈盈地对乐尊育说:“老东家,这两个月的买卖比过去一年还强呀,您树起的铜牌楼,就像树起了一座一金山啊!”乐老先生说:“咱们不能知足得太早啦!应该继续想办法。”

每逢有庙会的日子,同仁堂就在隆福寺、护国寺、蟠桃宫、白塔寺等地,摆上茶桌,夏天准备有绿豆汤,向游客免费供应茶汤。很快在整个北京城,无论贫富贵贱,男女老幼,都知道大栅栏有座药铺叫同仁堂。来这里抓药的人越来越多,而前门大街的那几家药铺倒落个冷冷清清。

每逢朝廷会试,各地举子络绎不绝地来到京城,他们聚集在前门内外的旅馆里,一边休息一边跃跃欲试地等待考期的到来。这时,同仁堂便在各主要路口设置带有“乐”字的大红灯笼,做路灯照明用。各地举子只要走到十字路口,便自然会想起同仁堂。同仁堂还给来自各地的每位举子送上一盏带有“乐”字的小灯笼,供夜晚走路照明用。同时同仁堂还给每位举子免费送上一剂平安药,预防水土不服,以免因病而误了考试。这样人们一见提有“乐”字小红灯笼的人,便知道是应试的举子。

“吃亏是福”是中国哲人总结出来的一种人生观,它包括了愚笨者的智慧、柔弱者的力量,领略了生命含义的放达和由吃亏退隐而带来的安稳与宁静。与这样貌似消极的哲学相比,一切所谓积极的哲学都会显得幼稚与不够稳重、不够圆熟。

郑板桥曾说过:“吃亏是福。”这绝不是阿Q式的精神自慰,而是他一生阅历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对待小事情要善于吃小亏,对待小人更要敢于吃亏,这是一种未来之大福。

人生在世,吃点小亏是算不了什么的。要敢于吃亏,当然这里所谓的“吃亏”必须不是原则性问题,否则吃亏就是祸了。

吃了一次亏,聪明的人就会从中学到智慧,感悟人生,得到一个大道理——福祸相随,从而知足常乐,调整自己,使自己一辈子幸福。

吃亏还是一种更高一级的胜利策略,在生活中我们不可能事事争强,处处占上风,所以我们可以主动地吃上几个轻拳,而把出重拳的主动权抓在了自己手里。


——引自延边人民出版社《男人应做的更好》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为什么小气之人干不成大事?
常言说:小的不去,大的不来。古人也说:吃亏是福。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做人的策略。在现实中,人所做的每一个决定主要是依据权衡得失的结果,然而很多小气的男人往往见便宜就想得,生怕自己吃一丁点亏,这样一来使自己的路越来越窄,必然很难有大便宜到手。人生在世,要想“占大便宜”则必须...

为什么有些人那么小气?家长不注意,日后难成大器
三、为什么说小气的孩子日后难成大事呢?1.不懂得合作的重要性 其实孩子小气,究其根本,这是孩子自私自利的表现。只考虑自己的人,又怎能懂得与别人合作与别人分享呢?在现代社会,独木难成林,不懂得分享的孩子,不懂得合作的孩子,是难以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也很难得到别人支持的。2.人际关系非常差 ...

为什么说心胸狭隘度量小的人没出息?
因为心胸狭隘肚量小的人只看见眼前的得失,只为了眼前的得失而大动干戈,自然看不见长远的计划和结果,既然看的不长远自然也不会有什么高瞻远瞩的能力,也自然不会有什么出息啦!

为什么那种小气目光短浅的男人永远做不了老板?
那种小气目光短浅的男人,当然做不了老板,老板需要包容的胸怀,以包容自己员工的方方面面,也就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老板需要大格局,高眼界,才能经营好一项产品项目,具备长远的目光是做一个老板必备的素质。因此,小气、目光短浅的男人根本做不了老板,他甚至一事无成,压根干不了大事。

小气是性格还是人品
性格上的小气可能反映一个人在为人处世上的局限性。这种人往往缺乏宽宏大量,难以处理大事,过分关注琐碎的得失。他们在与人交往时,往往过于计较,不给他人留下空间,这种行为会限制他们的社交深度,导致朋友较少。经济上的小气则是人性中贪婪天性的另一种表现。尽管艺术作品常对生活进行加工,将小气描绘成...

贪小便宜的人成不了大事
贪小便宜的人成不了大事“贪小便宜,误大事”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谚语,其表达的意思是贪图小利的人往往会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承受更大的损失和后果。从多个角度来分析这句谚语,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一观点。首先,从职场角度来看,贪小便宜的人可能会错过提升自己的机会,从而限制自己的职业发展。...

小气的人能干成大事吗
根据我们的惯性思维,一个人的业务能力与成功是成正比的,其实未必,比如咱们中国一直有句俗话叫做事先做人,这句话被无数人奉为圭臬。其实这句俗语还有个言外之意就是:一个人的业务能力是次要的,看他会不会做人才是主要的,也就是说,一个人只要会做人,那么他就成功了一半。我们读历史时总会...

小气的男人能成大事吗
追求大的成功往往需要能够承受小的损失,勇于接受小的亏损。历史上,那些不愿吃小亏的人,最终可能因为小失而造成大害。在应对人际关系时,尤其是面对那些心胸狭隘的人,采取一种宽容的态度是必要的。因为与这类人争执,往往难以获得公正的结果,反而可能加剧矛盾。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应展现大度和智慧,...

那些喜欢事事都计较的人,为何始终难以成就一番大事业?
斤斤计较的人通常都是比较小气的,而小气的人又最容易得罪人,得罪了人,在他出事的时候也没有人愿意帮他。不是爱计较的人,通常也比较算计。喜欢算计就不愿意在很多问题上让步。但是成大事的人通常都要合作。合作才能共赢。太过于算计的话就不肯让掉一部分的利益。如果只是被眼前的利益所牵绊而不能...

小气的人成不了大事的句子
因此可以看出,小气的人不懂得宽容,毫无胸襟,自然也无法成就大事。01 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君子贤而能容罪,智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宽容,是世间最崇高的美德之一,也是一种博大的胸怀。一个人要成就大事业,就必须具备宽容的胸襟,能容人、能忍耐。做大事的人往往不会因为一点小...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