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元宵节在古代又称元夕、上元节,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是春节后的第一个节日,也是新的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关注。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词作《生查子·元夕》的时间、场景设定就在元宵之夜。词中用今夕对比的方式,来展现物是人非的伤感之情,“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相爱的人趁着月上柳梢,暗暗约定好在黄昏之后想会,情真意切。而在今年元夜,月与灯还似去年一般好,只是“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节日里,欢笑是别人的,词人只剩伤感。
花朝节
蔡云《咏花朝》
花朝节,纪念百花的生日,是中国传统的民俗活动之一,在东北、华东、华北、中南等地较为流行,一般在农历二月份举行。清代诗人蔡云的《咏花朝》,“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万紫千红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崇拜。
清明节
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在古代,寒食节之后两日便是清明节,而寒食节又称为禁烟节、冷节,因为在寒食期间要禁烟禁火,只吃冷食,所以寒食之后的清明节便可以重燃“新火”,这一习俗在苏轼的《望江南·超然台作》中就有提到,“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清明扫墓祭祖之时,苏轼被困居异乡,这是自我宽慰之语,徒劳思乡,不如燃新火、品新茶,好诗好酒不应辜负这大好年华。
端午节
苏轼《浣溪沙·端午》
端午节是在农历每年五月初五,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主要纪念战国政治家、文人屈原。苏轼的词作《浣溪沙·端午》中有写到端午节的一些节日习俗,据说,这首词是苏轼被贬惠州的第二年端午,思念侍妾朝云所作。“明朝端午浴芳兰”,“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这几句始终涉及的蓄兰沐浴、手臂上缠五彩丝线、发髻上挂驱邪保平安的符录都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七夕
杨璞《七夕》
七夕,又名乞巧节、七巧节等,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本土传统的情人节,在神话故事中,牛郎与织女被银河隔开,只能在七夕这天渡河相会,是一段凄美的爱情传说。“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锁。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宋代文人杨璞的《七夕》一诗将七夕佳节的传说写得趣味十足。
中秋节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中秋节,又名月夕,追月节等,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月圆之夜,亲人团聚,饮桂花酒,共赏明月。而文人们则喜欢借月圆之兆,寄托思乡怀亲之情,其中最经典的就要属苏轼《水调歌头》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了,但愿世间的人都可以平安健康,长长久久,及时与亲人相隔万里,也可以共赏这美好月光,寄托了千古以来的美好祝愿。
除夕
高适《除夜作》
除夕,原意是“岁除”,取“除旧布新”之意,每年农历的最后一天,家人欢聚,共迎新年。唐代诗人高适的《除夜作》,写除夕之夜,游子与家人的两地之思。“故乡今夜思千里,双鬓明朝有一年”,诗人既悲叹除夕夜与故乡远隔千里,可思可想不可见,又有感于新年将至,年华易逝,也从另一方面衬托出了“年味”。
传统节日古诗词如下:
1、春节的诗歌:
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端午节:
竞渡歌(节录)(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节令门.端 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3、七夕: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4、元宵:
《上元夜》(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诗曰(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6、冬至:
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