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文 原 文】
《送别》
作者:李 叔 同( 弘 一 法 师 )
长 亭 外,古 道 边,芳 草 碧 连 天。
晚 风 拂 柳 笛 声 残,夕 阳 山 外 山。
天 之 涯,地 之 角,知 交 半 零 落。
一 杯 浊 酒 尽 余 欢,今 宵 别 梦 寒。
长 亭 外,古 道 边,芳 草 碧 连 天。
问 君 此 去 几 时 还,来 时 莫 徘 徊。
天 之 涯,地 之 角,知 交 半 零 落。
人 生 难 得 是 欢 聚,唯 有 别 离 多。
【注 释】
这 是 弘 一 法 师 未 出 家 前 所 作 送 别 歌,曲调 极为 优美,相信 看过 电 影《城 南 旧 事》都不会 忘记 这首 优美 的 歌 吧!
【评 析】
弘 一(1880—1942),近 代 佛 学 大 师。俗 姓 李,名 叔 同,天 津 人。曾 留 学 日 本,1918 年 8 月 19 日,在 杭 州 虎 跑 寺 剃 度 为 僧。
【艺 术 影 响】
《送 别》曲 调 取 自 约 翰 · P · 奥 德 威 作曲 的 美 国 歌曲《梦 见 家 和 母 亲》。《梦 见 家 和 母 亲》是首“艺 人 歌 曲”,这种 歌曲 19 世 纪 后期 盛行 于 美 国,由 涂 黑 了 脸 扮 演 黑 人 的 白 人 演员 领唱,音 乐也 仿照 黑 人 歌曲 的 格调 创作 而成。奥 德 威 是“奥 德 威 艺 人 团”的 领 导 人,曾 写过 不少 艺 人 歌 曲。
李 叔 同 留 日 期 间,日 本 歌 词 作 家 犬 童 球 溪 采 用《梦 见 家 和 母 亲》的 旋律 填写 了 一首 名 为《旅 愁》的 歌 词。而 李 叔 同 作 于 1914 年 的《送 别》,则 取 调 于 犬 童 球 溪 的《旅 愁》。
如今《旅 愁》在 日 本 传 唱 不 衰,而《送 别》在 中 国 则 已成 郦 歌 中 的 不二 经典。沈 心 工 也 曾 根据《梦 见 家 和 母 亲》写过 一首《昨 夜 梦》,但 最终 没有 抵 得 过 李 叔 同《送别》的 光 芒。
由于 这 首 诗 无上 的 艺术 成就,所以 在 很多 地方 都 对它 有所 引用。
【作 者 介 绍】
李 叔 同(1880—1942),又名 李 息 霜、李 岸、李 良,谱 名 文 涛,幼 名 成 蹊,学 名 广 侯,字 息 霜,别号 漱 筒。
李 叔 同 是 著名 音 乐 家、美 术 教 育 家、书 法 家、戏 剧 活 动 家,是 中 国 话剧 的 开拓 者 之一。他从 日 本 留 学 归国 后,担 任 过 教 师、编 辑 之 职,后 剃 度 为 僧,法 名 演 音,号 弘 一,晚 号 晚 晴 老 人,后 被 人 尊 称 为 弘 一 法 师。
1913 年 受 聘 为 浙 江 两 级 师 范 学 校(后 改 为 浙 江 省 立 第 一 师 范 学 校)音 乐、图 画 教 师。1915 年 起 兼 任 南 京 高 等 师 范 学 校 音 乐、图 画 教 师,并 谱 曲 南 京 大 学 历 史 上 第 一 首 校 歌。
李叔同《送别》的诗词是哪一个
《送别》作者:李 叔 同( 弘 一 法 师 )长 亭 外,古 道 边,芳 草 碧 连 天。晚 风 拂 柳 笛 声 残,夕 阳 山 外 山。天 之 涯,地 之 角,知 交 半 零 落。一 杯 浊 酒 尽 余 欢,今 宵 别 梦 寒。长 亭 外,古 道 边,芳 草 碧 连 天。问 君 此 去 几...
请教一下 李叔同的《送别》的词牌名是什么?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或:一壶煮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3、赏析 《送别》是弘一法师出家前所...
李叔同《送别》诗全文
李叔同《送别》诗全文: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樽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这首诗是李叔同的代表作之一,充满了深深的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不舍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 一、诗的背景和意境:《送别》描绘了一种离别的情景。在古时的...
《送别》李叔同写离别之情是哪句
1、《送别》写离别之情的句子是“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整首诗中长亭、古道、芳草等都是离别的意象。2、原文 送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
李叔同送别全诗
1、原文:《送别》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2、《送别》赏析:这首歌词清新淡雅,情真意挚。歌词通篇用白描手法,紧扣主题,充满了对人生...
李叔同的《送别》为什么传唱度那么高?
所以,《送别》也就成为中国人离别的一种文化心理符号。 古代送别诗,一般都是为送别某一个朋友而写的,是实有其人。但耐人寻味的是,根据目前的材料,还看不出李叔同的《送别》是写给哪一位朋友。在我看来,《送别》并不是为具体的友人而写,而是一首无所明指的象征送别诗。《送别》分三段,...
《送别》李叔同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李叔同送别诗全文
《送别》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2、李叔同的送别诗全文解释 《送别》分...
李叔同《送别》的全文是什么?
《送别》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赏析:1、作者介绍:李叔同(1880—1942),学堂乐歌作者,音乐、美术教育家,早期话剧(新剧)活动家。
李叔同写的送别,这首诗写了哪些意象?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如今《旅愁》在日本传唱不衰,而《送别》在中国则已成骊歌中的不二经典。沈心工也曾根据《梦见家和母亲》写过一首《昨夜梦》,但最终没有抵得过李叔同《送别》的光芒。由于这首诗无上的艺术成就,所以在很多地方都对它有所引用。为送别朋友而赋诗,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一个母题。送别诗,是唐诗宋词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