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大附中为什么近几年高考质量下滑明显

如题所述

高三这一年无论是课程安排、考试强度还是生活状态都是前所未有的,因此对考生和家长都是新的挑战。高三成绩出现波动和下降未必是多么严重的问题,可能还是他们进步的好的契机。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找到症结,进而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去化解遇见的问题,才是正确的选择。
客观因素
进入高三,学校课程基本结束,大多进入复习阶段,考试范围明显扩大,且考试分值、形式和题型也逐渐向高考看齐,面对这些变化,孩子适应的快慢一定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短期成绩上。
出现这种情况,只要孩子能理性客观看待自己,积极适应变化,成绩自然会回到他们应有的水平上。因此,家长一定要保持平常心,在理解的同时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
心态问题
随着高考的日益临近,孩子们的学习任务也日趋繁重,在紧张的学习过程中,偶尔出现烦躁、焦虑的心情在所难免。此时,家长应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及时帮助他们化解负面情绪。但现实生活中,往往孩子的心态没有出现什么问题,而是家长着急、紧张、纠结——这种负面情绪极容易传导给孩子,导致孩子不能安心学习,成绩自然就下降了,这不就是关心成了负担,好心帮了倒忙吗!
因此,家长应该把注意力从孩子身上转移到自己身上来,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孩子才是最佳选择。教育重在引导和启发,而不是要求,更不是苛求。
性格因素
“性格决定命运。”在紧张的备考当中,有些孩子性格上的弱点会逐渐显现。比如:情绪波动较大,遇喜(成绩进步)忘乎所以,遇忧(成绩退步)信心全无,不能处于平稳状态,导致学习成绩起伏较大,甚至持续下降。再比如:有的孩子总是消极看待自己,在考前、考中总是担心自己考不好,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失眠,这种消极明示或暗示往往都会变为现实。
这种状态不改变,高考一定无法安心备战。只要认真梳理孩子性格弱点存在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其根源不是家长自身习惯对他们的影响,就是教育方式不当。因此家长要学会内省,并勇于改变和超越自己,用自己的言行带动孩子的改变和成长。如果家长没有认清成长重于和先于学习进步的重要性,而眼里只有孩子的学习成绩,只能阻碍孩子的成长和进步。
家长有时好比三军统帅,孩子好比前线冲杀的士兵,只有你坚信自己带领的士兵能够打胜仗的时候,才会有胜利的可能,如果三军统帅对胜利丧失了信心,那结果是必败无疑。
所以,面对考前孩子成绩下滑,家长该如何做呢?

1
拉长焦距看孩子的教育
孩子的教育是一场长跑比赛,而跑道的长度是孩子的一生。要想取得长跑比赛的胜利,不需要途中每一个阶段都跑在前面,而关键在于赢在终点。所以,孩子目前的状况并不能代表孩子的未来,尤其是几次周考、月考、模考的分数更不能决定孩子最终成绩。
2
把关注点从结果转到过程
当孩子问题出现的时候,其实是一个结果,这个结果的背后必然有导致这个结果发生的原因。家长如果去关注结果,其实没有任何意义,因为结果已经无法改变,家长该做的是在心态平和的情况下,冷静思考产生结果的原因,并将接下来的主要工作放在能导致孩子下次有一个好结果的过程上。
抓孩子学习的重点并不是成绩这个结果,而是导致孩子能够考出好成绩的过程。一个平时没有学好的孩子如果考出好成绩,其实不值得高兴,因为要么是靠运气蒙上的,要不可能是作弊而获得的分数。一个平时学习过程做得很好的孩子,如果考试考出了糟糕的成绩,我们应该给孩子鼓励和安慰,因为很有可能是孩子考试心理或者方法出了问题。但一般来说,成绩不是考出来的,而是学出来的,有好的过程才会有好的结果。
3
多做加法,少做减法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肯定其优点、特长、进步属于加法,纠正孩子缺点、错误、过失是减法。这相当于战争中的防守与进攻,要攻守平衡才能让自己真正地强大起来。我们很多考生家长往往只顾着进攻(纠正孩子的缺点),而忽略了防守(守住孩子的优点)。
孩子考完试,我们如果肯定他得到的成果,在这个成果的基础上以点带面拓展知识,孩子往往容易接受,因为这属于正向心理循环的过程,容易让孩子收获自信和成就感。在孩子考完试后,家长对得到的分数不闻不问,而是死扣孩子失去的分数和不会的题目让孩子不断地改错、改错再改错,孩子也会失去对高考的信心,并在心理上暗示自己无法考上好学校,这样就形成了负向心理循环。
4
追根溯源,苦练内功
学习成绩的根源有的时候不在学习这件事情上。孩子的情感、意志、价值观、习惯等种种因素往往会直接影响学习成绩的优劣。尤其在高考前夕,孩子站在人生道路的岔路口,往往各种情绪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是加倍的。
就像一棵树枝繁叶茂的背后,是依靠埋藏于地下的不断给枝叶提供养分的根,根基越深、根基越广,枝叶就越茂盛。可是根上的东西容易被世人所忽略,做根上的工程也因为有延迟性而不被人重视,但这正是教育的规律。教育不像工业上流水线上的计件工作,付出劳动立竿见影;而像农业上的春种秋收,努力尽到顺其自然。

紧张感之外,对于很多考生来说,更多的还有"不知何去何从"的迷茫。今天带大家来看看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宗春山和家庭教育专家李晶如何为考生和家长支招。

Q:现在北京高考实施的是考后知分知线填报志愿,对于这样一种方式,有家长认为孩子可以先考试,不用急着想志愿,分数出来之后再说;也有家长认为,现在就得和孩子商量一个明确的目标,可以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宗春山:现在这个阶段跟孩子谈目标,已经有点晚,但是非常有必要。你现在谈目标,如果他是清晰的还好,知道我将来去做什么、什么是我所要的,那他可能为自己的梦想去最后再做一次冲刺;如果现在本身就糊里糊涂的,你再去讨论这个问题势必会影响到他全力以赴的复习。但如果不谈这件事情,孩子又会对“往哪里走、为什么要学这个东西、到底考什么专业”之类的问题感到困惑。所以在这里要提醒家长,这个阶段谈论目标要“适可而止”,以孩子最喜欢的专业做参考,我们先不要谈那么老远,至少他喜欢的某一个专业在这个瞬间是可以去调动他的积极性的。
Q:有家长表示,自己孩子不知道喜欢什么,但是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这种情况下该如何进行选择?
李晶:考生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也是一件好事,这样在选专业的时候可以进行排除。
宗春山:口中说着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的考生,很可能是他不敢去面对和不愿意去负这个责任。因为一定下来的话,就是你自己的事情了,这对于很多的孩子来说是一个挑战。此外,父母从来没有给子女这样的机会,所以让孩子们感觉到一种“不能”。

面对紧张的复习期,在此提醒考生,大家可以通过运动缓解自己的紧张压力,另外要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给自己积极的暗示。
此外,对于家长来说,要理解现在这个时候孩子很多的情绪不是故意找茬,而只是需要一个出口发泄;情绪的表达有时候甚至需要“极端”一点的方式,所以,家长也要放平心态。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