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秦以来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秦以来的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最好详细解答 记住是秦朝以来

一、秦以来的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1.秦朝:中央设三公九卿制,“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秘书和监察;“九卿”是虚指,是中央各部门的专职官员。

2.隋唐:三省六部制由隋文帝确立,唐太宗完善,中书省草拟政令(中书发令),门下省审核批驳(门下审令),尚书省颁发执行(尚书行令),三省集权于皇帝;六部分吏、户、礼、兵、刑、工。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相权,提高了行政效率,是封建社会官制的重大变革。

3.宋元:
(1)北宋:按“分化事权”原则设三个副宰相,参知政事管行政,枢密使管军事,三司使管财政
(2)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为全国最高行政机关(相当于秦朝丞相和唐朝尚书省),设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关;设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设宣政院专管西藏和宗教事务。

4.明清:(1)明初: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听命于皇帝。(2)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限制了皇权;康熙帝设南书房;雍正帝设军机处;乾隆帝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中央设理藩院专管民族和外交事务。

二、秦以来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秦汉:
秦朝—郡县制(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县以下设乡、里等基层行政组织,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免);
两汉:刺史制度的演变(监察—地方行政:汉武帝时实行刺史制度,刺史级别不高,但可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
东汉末年,刺史改为州牧,执掌州的军政大权;东汉末年地方行政区划变为州、郡、县三级制);郡国并行与王国问题的解决(汉初郡国并行;其中,王国与割据无异,侯国受所在郡监督;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附益法”、“左官律”,逐步解决了王国问题);编户齐民制度(既是赋税制度,也是户籍管理制度)。

2.宋元:
北宋—知州与通判相牵制;
元—行省制度(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中书省直辖河北、山西、山东;蒙古地区为岭北行省;东北地区为辽阳行省)。

3.明清:
明—废行省设三司(布政司管民政财政;按察司管监察司法,都司管军政);明朝在西藏实行僧官制度(最高僧官是法王);土司制度(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宣慰司、土知府长官)与“改土归流”(取消土司衙门、改由朝廷派遣有任期、不世袭、可调动的流动官员直接统治的变革,称为“改土归流”。但明朝时西南大部分地区仍实行土司制度 。
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为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创造了条件。雍正帝大量委派流官代替土司。改土归流的意义:加强中央统治→→改变落后纷争→→促进民族交流→→国家巩固发展);清—十八行省五将军辖区(黑龙江、吉林、盛京、乌里雅苏台、伊犁)两个办事大臣辖区(青海、西藏)一个盟旗(蒙古)。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0-05
现在的体制还不如秦呢
第2个回答  2010-10-05
从《大秦帝国》到秦国历代君王

一个家庭为何负重?——生存也?传承也?

一个民族为何生存?——血缘也?自由也?

一个国家为何繁荣?——天命也?天佑也?

十几年前我就喜欢春秋战国的故事,我们副总工的一套《列国》谋略书我借阅后,一直霸为己有——好在我们是哥们,至今没提意见。

《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是我非常喜欢的小说,我把它们叫着“谋略大全”。三国我有两套,一套普通版的,一套带地图的,两套反复读了不下十遍。

近日福建台正在放《大秦帝国》,我偶尔看了一集,感觉不错。这两天晚上从网上下载一集集地看,感慨至深。

秦国从秦非子开始,从蛮荒之地开疆僻壤,自嬴渠梁(秦孝公——即《大秦帝国》第一部中的“秦王”)开始大肆扩张,历代帝王文用商鞅、张仪、范雎、吕不韦,武用白起、王翦,终于换得中华第一帝国的万里沃野。

“赳赳老秦,同赴国难”!秦人的“口号”,印象深刻。

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

一个公司

不都一样?!

——特此纪念!

附:——秦国历代君王列表

秦国君主是中国古代先秦时期秦国的君主,秦始皇建立秦朝以前,秦国自秦非子开始,共有37位君主(包括秦始皇),其中在位时间最长的是秦昭襄王,在位共56年。

秦国君主列表

秦非子(前900年—前846年)约前900年东周孝王封赢非子于秦邑(今甘肃省清水县东北)始建秦国 。

秦侯 (前857-前848年在位)

秦公伯(前846年—前844年)史书上很少关于秦公伯的记载,大略知道他是秦侯与秦非子之后。
秦仲(前845年—前822) 周宣王五年(前823年)以秦仲为大夫,令攻西戎,次年秦仲战败而死。其长子赢也继位。
秦庄公-嬴也(前821年-前778年在位44年)周宣王七年(前821年),秦庄公率兄弟五人以及周朝兵马七千人,击败西戎,周宣王封庄公为西垂大夫,封大骆犬丘(甘肃天水市西南礼县一带)之地。
秦襄公-嬴开(前777年-前766年)在位12年。秦国列为诸侯的第一代君主。幽王之乱时,犬戎进攻镐京,秦襄公以兵救周。平王东迁,秦襄公出兵护送,以功封诸侯。公元前766年,秦襄公在战争中阵亡,葬于故地西垂。
秦文公(前765年-前716年)在位50年。建立新都。十六年(前750),文公派兵讨伐西戎,西戎败逃,地盘扩展到岐山。五十年(前716),文公去世,埋葬在西山。
秦竫公 秦文公之子,文公四十八年(前718),太子即竫公去世,赐谥号为竫公。

秦宁公-嬴立(前715年-前704年)在位12年。宁公二年(前714年),自郿邑(陕西郿县东北)迁都平阳(陕西眉县),同年派兵攻下亳戎荡社(陕西西安)部落。在位十二年而卒,葬西山大麓,其臣下废太子(后为秦武公),立幼子秦出子。
秦出子(前703年-前698年) 5岁即位,在位6年被杀。秦出子是秦宁公小儿子。
秦武公(前697年-前678年) 在位20年。
秦德公(前677年-前676年)在位2年。即位以后将国都迁至今天的陕西省凤翔县,自此后数百年秦稳定地以此为都。秦国的各项制度在秦武公、秦德公在位时期大体有了雏形,其国力也开始迅猛发展。这为秦穆公时期秦国的兴盛并进而与中原各国争霸奠定了坚实基础。
秦宣公(前675年-前664年)秦德公之长子、秦成公及秦穆公之长兄,在位十二年而卒,葬于平阳墓区(陕西省宝鸡县东阳平镇)。有子九人,未立,传位于其弟秦成公。
秦成公(前663年-前660年) 在位4年。
秦穆公-嬴任好(前659年-前621年)在位39年。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胸怀大志,非常重视人才,其任内获得了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孙支等贤臣的辅佐,曾协助晋文公回到晋国夺取王位。周襄王时出兵攻打蜀国和其他位于函谷关以西的国家,开地千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为为西方诸侯之伯,遂称霸西戎。
秦康公赢英(前620年-前609年)在位12年。秦穆公和夫人穆姬所生之子,是晋文公的外甥,康公送重耳回国,送到渭阳,作诗:“我送舅氏,日到渭阳”,后人以渭阳喻甥舅关系。
秦共公嬴和(前608年-前604年) 在位5年。《吕氏春秋》中所谓的秦三公是指秦穆公、秦康公、秦共公三人。
秦桓公-赢荣(前603年-前577年)在位27年。公元前594年七月,秦桓公出兵伐晋,两军在晋地辅氏(今陕西大荔县)恶战。晋将魏颗与秦师杜回交手,突见一老人用草编的绳子套住杜回,杜回站立不稳,摔倒在地,当场被俘,魏颗大胜。后来魏颗在梦中见到那位老人,老人说,我是那位嫁人未殉葬妇人的父亲。我今夭这样做是为了报答你,这是“结草衔环”中结草的典故。
秦景公-嬴石(前576年-前537年)在位40年中,将秦国势力不断推向中原。他的墓地公然采用了天子葬仪,面积达5334平方米,1976年在陕西凤翔县南指挥村被发现,秦公一号大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掘的最大古墓。
秦哀公(前536年-前501年)在位36年。前505年吴国攻陷楚国国都,申包晋向秦国求救,哀公不理;包晋在秦国宫门外赖著不走,日日夜夜痛哭,竞哭了七夭七夜。秦哀公动容道:“楚虽无道,有臣若是,可无存乎?” ,千是发兵救楚,击败了吴军。

秦夷公 他未曾成为秦国的正式君主。
秦惠公(前500年-前491年) 在位10年。
秦悼公(前490年-前477年)在位14年。时值秦国大乱,后来大将伍封大败秦、巴、蜀三国联军,平定秦国之乱,立秦厉公赢利。
秦厉共公-赢利(前476年-前443年)在位34年。秦厉共公在位期间,蜀人、楚人、义渠之戎都曾朝贡献礼。前476年,派兵拔魏城。前461年,沿黄河修筑防御濠沟。同年,以兵2万伐大荔之戎(今陕西大荔朝邑一带),取其城。前457年,他率师与绵竹之戎(今甘肃天水东)战。前451年,筑南郑(今陕西汉中)城,置县。前444年,他派兵攻义渠之戎,执义渠王。秦厉共公执政期间的这些举措,为秦国的富国强兵作了一定准备。
秦躁公-(前442年-前429年) 在位14年。西戎民族义渠向秦发起大规模的进攻,直至渭水蒿 [ hāo ] 域,被秦军击退。隔年,躁公卒,其弟从晋归来即位,是为怀公。

秦怀公 (前428年-前425年)在位4年。继位时,国政被旧贵族所操纵。秦怀公四年(前425年),秦庶长晁联合其它贵族逼秦怀公自杀。由于太子昭早卒,次年大臣立怀公之孙为君,是为秦灵公。

秦灵公(前424年-前415年)在位10年。秦灵公逝世时,嫡子嬴师隰只有五岁。灵公的叔父嬴悼子以嫡子年幼,便夺位自立为国君,即秦简公。嬴师隰被放逐到陇西河谷。

秦简公嬴悼(前414年-前400年)在位15年。秦怀公之子。夺其侄嬴师隰位,自立为秦王。在位期间曾在洛水西岸修筑长城,用以自守,史称“堑洛长城”。

秦惠公(前399年-前387年)在位13年。在位的第十三年,对蜀国发动进攻,攻占了南郑。病死,其子秦出公继位。

秦出公(前386年-前385年)在位2年。即位时两岁,由母亲主持朝政,重用宦官与外戚,“群贤不说自匿,百姓郁怨非上”,第二年(前385年)左庶长嬴改发动政变,将出公、太后沉到渭水,迎接被赢悼放逐的嬴师隰回国都雍城。是为献公。

秦献公嬴师隰(前384年-前362年)在位23年。秦灵公死后,没有即成位,君位被他的叔叔秦简公抢去了。十岁的嬴师隰为防不测,逃到东边的邻国魏国,开始了长达二十九年的流亡生涯。秦献公在位两大贡献:一是:献公元年(公元前384年),废除秦国自秦武公以来实行了三百多年的以人殉葬制度。二是:献公二年(公元前383年),献公将都城从位于秦国西部的雍城迁到了秦国东部、地近河西地的栎阳。二十三年(公元前362年),秦国在少梁大败魏军,俘虏魏相公叔痤,攻取了庞城。公叔痤早年在魏国对秦献公不薄,献公在盛情款待一番后,将公叔痤放回魏国。不久,秦献公就去世了。太子渠梁即位。

秦孝公嬴渠梁(前361年-前338年)在位24年。战国时代秦国有名的一位君主。秦孝公一生中做过两件大事,其一是迁都咸阳,其二是任用商鞅变法。公元前361年,仅有21岁的秦孝公正式登基。这时,秦不为各国重视,连权力被架空的周天子都不愿意搭理秦国。于是,他愤然喊出:“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在这一年,秦孝公颁布了“求贤令”。在这种背景下,就有了后来的商鞅变法,以法治国。从此秦国日益富强,为后来的统一六国开辟道路。

秦惠文王嬴驷(前337年-前311年)在位27年。秦惠文王在位期间,任用贤能,推行法制,并不断向外拓展领土。公元前325年,惠文王称王,随后韩、赵、燕、中山和宋也都先后称王。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采用大将司马错的建议,出兵灭蜀,随后又灭掉苴和巴,使得秦“擅巴蜀之饶”,为秦以后发展准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秦武王嬴荡(前310年-前307年)在位4年。最大的愿望就是见九鼎,九鼎乃天下的象征。于是发兵进攻羸弱的周天子都城洛阳。在周室太庙,武王举周鼎,受伤而死。

秦昭襄王 嬴则,又名稷(前306年-前251年)在位56年。秦武王之异母弟,在位56年,其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其实际执政时间仅次于乾隆。在位时,几乎连连对外用兵,先后大胜三晋、齐、楚等国,取得魏的河东和南阳、楚黔中和楚都郢。公元前266年,昭王拜范睢为相,改行远交近攻的策略。公元前262年,以白起为将,发动长平之战。公元前255年秦灭东周,取九鼎、周王朝亡。从此,山东六国再无敌手,秦统一天下,指日可待!

秦孝文王 嬴柱(前250年-前250年) 在位1年。(有传说在位仅三天,服太子子楚所进美酒后猝死)。初封太子,号安国君。

秦庄襄王嬴异人又名子楚(前249年-前247年)在位3年,秦王嬴政之父。公元前249年,东周君联络诸侯,谋划伐秦。异人获悉,立即派吕不韦统领10万大军,一举攻灭了东周7邑,迁东周公于阳人聚。东周王朝的最后残余被铲除。接着,秦军继续蚕食三晋,又攻占了大片土地。

秦始皇帝嬴政(前246年-前222年)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后人称之为“千古一帝”。 13岁即王位,21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成人加冕仪式,从此正式登基“亲理朝政”,39岁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历史大业,称皇帝。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秦王政自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给自己起名“皇帝”。灭六国后,北伐匈奴;南征百越;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废分封制,改行郡县制;修长城;焚书坑儒。他所制定的政策,有些沿用千年。其功堪称“千古一帝”。当然,他的功过,后人争论至今。

秦朝皇帝列表

秦始皇帝嬴政(前221年-前210年)

秦二世皇帝胡亥(前209年-前207年)在位3年。秦始皇最小的儿子。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途中,在赵高与李斯的帮助下,陷害哥哥扶苏,迫其自杀。自立为二世皇帝.在位时,祸害天下,草菅人命。残害兄弟姐妹和忠臣。行苛政,最后却被赵高逼死。也因此把秦帝国送上了绝路。不出三世而亡。

秦三世嬴子婴(前207年)在位47天。胡亥被弑后。赵高迎立子婴继位。子婴即位五天后设计杀死赵高。秦朝在子婴投降的一刻正式结束。一个延续550年的帝国灭亡。

秦以来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措施
一、秦以来的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1.秦朝:中央设三公九卿制,“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秘书和监察;“九卿”是虚指,是中央各部门的专职官员。2.隋唐:三省六部制由隋文帝确立,唐太宗完善,中书省草拟政令(中书发令),门下省审核批驳(门下审令),尚书省颁发执行(尚书行...

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朝代措施
专制主义加强的措施:建立皇帝制度,实行三公九卿制,“焚书坑儒”。中央集权的加强:实行郡县制。②汉朝:专制主义加强的措施:思想上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内外朝制度。中央集权的加强:颁布“推恩令”。③隋唐:专制主义加强的措施:实行三省六部制,分化宰相权力。中央集权的加强:实行科...

秦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
秦:建立中央集权制 西汉:盐铁官营,铸造五铢钱,独尊儒术 东汉:刘秀以“柔术”治天下 南北朝:三长制、俸禄制,均田制,改官服,学汉语,禁胡服,通婚姻,改姓氏,迁都洛阳 隋:开凿京杭大运河,设三省六部制,推行科举制 唐:裁撤冗员,贞观之治,武周政治,开元盛世 宋:杯酒释兵权,,限制武...

列举从秦朝到清朝加强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的主要措施.
君主专制加强了,中央集权自然也加强了。(二)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来看: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郡守县令均由皇帝直接任命,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以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都在不断加强。如汉武帝为加强对地方的监视,设十三州,派刺史监察地方。元朝改州郡为行省,把地方一级行政区政府变成中央政府(...

秦至汉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一、政治上,为加强封建统治,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①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一切大权;②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把全国分为36郡,郡下设县。二、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使用秦国的圆形方孔钱,统一度量衡。三、...

历朝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措施
历代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秦朝:①政治: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②思想文化:为加强思想控制,实行“焚书坑儒”,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的规范文字,后又推行笔画更为简洁的隶书 (2):西汉 ①政治:为加强...

从秦至清各朝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措施。
秦时始皇帝使用法家学说治理天下 经过焚书坑儒 车同轨书同文 将全国划为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 唐时李世民贞观之治 设三省六部加强中央集权 明时朱元璋废宰相加强中央集权 清时雍正 设军机处加强中央集权且进行文字狱巩固国家

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和措施
秦王朝在建立中央和地方政治机构和各种制度之后,还实行一系列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和措施。这主要是:第一,迁富豪,收兵器,防止六国势力复起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最担心的是六国贵族图谋复辟。为防止封建割据局面再现,他把六国富豪和强宗12 万户迁至京城咸阳,一部分迁到巴蜀、南阳、三川和赵地...

秦统一后主要采取了哪些加强中央集权制的措施
主要措施:1.废分封,实行郡县制。实现了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有利于中央到地方垂直管理体系的建立。2.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有利于全国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3.修驰道,修长城。4.思想上焚书坑儒。作用: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版图,为西汉盛世奠定了基础...

秦建立中央集权统治和巩固统一在政治上的措施
而秦始皇就成了中国历史了第一位皇帝。2、加强中央政权组织。实行实"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政务、军事和监察。三公之间互不统属,相互制约,都直接为皇帝负责,使权力集中于皇帝一身。3、调整地方政权组织。统一后的地方政权组织,主要是推行郡、县、乡、亭四级行政组织。与中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