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彷徨》这本书看了有什么好处

如题所述

鲁迅的小说集子有三本——《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故事新编》我还没有仔细品读过,今天先来谈谈自己阅读《呐喊》和《彷徨》之后的一点感想.
从这两本集子的名字中就可以看出鲁迅思想的变化发展.先说《呐喊》.谁来“呐喊”?我.为什么要“呐喊”?我们不妨看看鲁迅那个著名的“铁屋子”譬喻——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这个虽然悲观沉郁的描述却暗含了一个信息,也可以说是一种自信:我是清醒的个体,我是站在启蒙的立场上的,所以我要呐喊,即便声音微弱、个人前途暗淡也在所不惜.以《阿Q正传》为例,这篇小说固然带着作者强烈的自省色彩,但毫无疑问的,作者的精神是高于阿Q的,是在无情自剖基础上的俯瞰.所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语境后面便包含着一种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这一自信鲁迅在《自序》中表现得很鲜明:“所以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尽管经历了种种寂寞困苦,尽管有上述那段近乎绝望的“铁屋子”譬喻,内心深处的这一自信并没有改变.
但鲁迅的这一信念的扎根之处与普通作家是不一样的,正体现了他的丰厚与深刻.鲁迅一直把自己定位成“中间物”,只是进化链中的一个过渡.他“肩住黑暗的闸门”,放一点光明出去,自己则甘愿灭亡.这一孤独者的本质,这一自我牺牲的精神力量,非但不会导致颓废消极,反而能激起一股悲壮的、自觉的赎罪感——替所有人去赎罪,而这一赎罪感蕴含着主体的自信与优越.
就拿《药》来说,通过解读我们发现,除了夏瑜,小说中的人物都具有“吃人者”和“被吃者”的双重身份,而革命者夏瑜则是单一身份——人血馒头——“被吃者”.这一身份本身就带有一种强烈的殉道意味,精神境界和直面人生的勇气远远高于其他人.或者还可以这样说,像狂人那样,夏瑜以前也是“吃人者”.如果说狂人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后,终于“痊愈”,自省的道路走了一半,那么后面的一半就由夏瑜用他的鲜血来完成了.
然而到了《彷徨》那里,这种自信忽然遭受了强烈质疑.谁在彷徨?我.作者逐渐进入到对主体内在的烛照和自省,于是主体的立场发生了松动;启蒙者已不能确定麻木的群众究竟有没有可能被唤醒,甚至开始怀疑其实启蒙对象不是不能清醒,而是他们不愿意清醒,管自生活赚钱麻木,倒是启蒙者多事,妄想改变些什么.
我觉得到《彷徨》这里,鲁迅的思想经历了一次转变.这个转变是深刻而持久的,绝非如教科书上说的是偶尔的精神苦闷.《祝福》中“我”面对祥林嫂询问地狱有无表现地手足无措,这令人看到了鲁迅逝世前不久所作的《我要骗人》的某种源头.在那篇文章里鲁迅写道:“倘使我那八十岁的老母亲,问我天国是否真有,我大约是会毫不踌躇,答道真有的罢.”这中间的痛苦、矛盾,我想局外人是很难真切体会的.
从《呐喊》到《彷徨》的变化当然不是一蹴而就、忽然发生断裂的.
《一件小事》曾被王朔嘲笑为只有小学生的水平,这不过证明了他的无知而已.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篇小说当然没有特别之处,其中的高大的背影的确也被小学生用滥了.但是,在那个时代写出这一作品是不容易的.胡适、沈尹默、舍我乃至后来的郁达夫都写过人力车夫,但是他们的角度都是同情怜惜,也就是说高于人力车夫.唯独鲁迅,是用一颗真心,真诚体会出了自身的渺小.这一知识分子的自省,是难能可贵的.
再拿《药》来说,小说结局让两位母亲相遇.两位母亲都是“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她们的相遇突出了双重悲剧.夏瑜为了千千万万的华小栓而死,华小栓的母亲却希冀用他的血来换回儿子的生命.夏瑜的母亲则念念不忘儿子是被“冤枉的”,可见在她的意识中革命者的确是该杀的,但瑜儿并非革命者.母爱在这里体现的不是终极的关怀与壮美,而是深深地、寒彻骨髓的悲哀——连母亲都无法理解革命者,这是多么深广的哀痛啊!革命者又是多么的孤独啊!
革命者的孤独走到后来,就逐渐演变成《孤独者》中的冷峻与绝望.主人公简直就是鲁迅的自况,而小说中不断出现的“我”,仿佛时时要阻碍着主人公,则可以理解为鲁迅对自己的矛盾心态.小说以葬礼始、又以葬礼终是大有深意的.旧时代的帷幕落下了,旧时代的阴影却依旧笼罩,新时代的帷幕便在这笼罩中一道殉了葬.
王晖说过,鲁迅的小说在深刻地批判了国民性的同时,“又把否定的锋芒指向知识者自身.”我想,这便是鲁迅令人魂牵梦萦的地方吧!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12-21
这两本书前者是在新文化运动前后,后者是在之后写成的。作者主要通过各个人物作为载体,表达了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现状,做一定的反思与批判。

作者曾说过,他的“呐喊”,目的在于慰藉那些斗争中“奔驰的猛士”,使他们勇敢直前,使他不悼于前驱。
新文化运动后,并没有给社会文明带来质的变化与飞跃。麻木、冷漠、愚昧、残忍等等民族劣根性依旧根深蒂固。参加过新文化运动的人们,“有的退隐,有的高升,有的前进”。面对当时这种“不成钢 不成器”的社会现状,鲁迅提笔表达自己的愤懑,以唤醒人们觉悟,“世人皆醉我独醒”,他像个斗士,那样“孤独”和“彷徨”。《彷徨》正表现了鲁迅这一时期在革命征途上探索的心情。孤独,寂寞却永不放弃,永不妥协。是后新文化运动的推动者。
我们从这两本书上可以看到作为伟大革命家的鲁迅的呕心沥血,同时也看到那个时代无奈与愚昧等等的现状,对我们了解作者,了解近现代史有着重要意义。

希望能帮到你,请收纳。谢谢。

推荐《彷徨》的理由
作者又敢于大胆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和象征主义手法来作为现实主义手法的补充,既丰富了小说表现艺术的内涵,又扩充了小说表现生活、思想内容的容量。3、风格独特,喜剧与悲剧相交织,层次丰厚,令人回味无穷。小说的语言在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同时又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创造了现代文学语言的典范。在他的小说作...

鲁迅的《呐喊彷徨》读后Ƅ
《彷徨》虽然反映了鲁迅在20年代中期的思想苦闷,更多的注意了知识分子的痛苦和挣扎,但也表现了他不断探索真理、寻找出路的可贵精神。同《呐喊》相比,《彷徨》较多的流露了作者当时忧郁、彷徨的情绪,但对于社会的分析和批判同样是清醒和深刻的。《彷徨》中有关农村题材的作品,都是表现农村妇女命运的。...

《呐喊·彷徨》读后感
这个寒假,我读了鲁迅的《呐喊·彷徨》,这本书是现代小说的经典之作。这本书收录了鲁迅从1918年到1925年创作的小说。这些作品真实的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深刻的揭示了种种社会矛盾,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变现出对民族生存的忧患意识和社会变...

呐喊 彷徨推荐理由
《呐喊》和《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和成熟的标志,其中共有25篇作 品,其内容和形式呈现现代化特征,开辟了中国小说发展的一个新的时代。选材的现实性加强,符合“五四”文学革命所倡导的现实主义的时代要求。鲁迅先生以独特的视角去 观察他们,通过敏锐的感知生活的洞察力,从平凡的生活中感受到震撼...

呐喊彷徨的读书心得
呐喊彷徨的读书心得1 开始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心中无由的产生的一种陌生,那种陌生感是寒冷的。带着这样的感觉,我开启了品读《呐喊》这部小说的征程。 从《一件小事》 、《狂人日记》、《故乡》这些文章中,我感到了迷茫,我真正的不能理解,不能感受出文章中的韵味,相反我对要读懂这本书的意念越发强。在《孔乙己》...

鲁迅的《呐喊彷徨》读后感
”这中间的痛苦、矛盾,我想局外人是很难真切体会的。从《呐喊》到《彷徨》的变化当然不是一蹴而就、忽然发生断裂的。《一件小事》曾被王朔嘲笑为只有小学生的水平,这不过证明了他的无知而已。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篇小说当然没有特别之处,其中的高大的背影的确也被小学生用滥了。但是,在那个时代...

鲁迅的《彷徨》读后感
再多的激情也无法用语言来描述,在多的感觉也无法用口水来散发,望大家去看《呐喊·彷徨》这部书。 鲁迅的《彷徨》读后感3 彷徨是苦闷的,彷徨是迷茫的,彷徨是无处宣泄的,彷徨就像游走在荒原上的孤魂,不知该何去何从,不光是身体的无处归依,更是灵魂的无法寄托。前方在哪里,有前方吗?真的有前方吗?那又在哪里?

读《呐喊 彷徨》有感
指出《呐喊》“里面有的,只是些极普通,极平凡的人,你天天在屋子里,在街上遇见的人,你的亲戚,你的朋友,你自己”。选材的现实性加强,符合 “五四”文学革命所倡导的现实主义的时代要求。鲁迅先生以独特的视角去 观察他们,通过敏锐的感知生活的洞察力,从平凡的生活中感受到震撼人心的东 西。鲁...

鲁迅的《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各有什么深意?
鲁迅先生一生共创作了62本书,包括小说集、杂文集、翻译作品、学术专著和其他作品。小说集有3本,分别为《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这三本小说集各自的背景和意义。《呐喊》:《呐喊》是鲁迅1918至1922年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共14篇,生动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

如何评价鲁迅先生的《呐喊仿徨》?
鲁迅先生的代表作《呐喊》是自《狂人日记》后的第二本经典小说集,也是我最喜欢的作品,可以说它是中国的名著,也是世界的名著,书中收集了许多我们所熟悉、津津乐道的文章,例如有《故乡》,《药》,《孔乙己》等等鲁迅先生的名作,《藤野先生》一文是中鲁迅先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即在日本的首都东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