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的简称 “陇”来源于 陇山,甘肃省在陇山以西,唐代曾在此设置过陇右道,故简称为“陇”。
陇山,地处宁夏和甘肃南部、陕西西部,位于西安、银川、兰州三省会城市所形成的三角地带中心。古代“陇”与“垄”相通,指的是田埂,古代人们看到横亘于关中平原西部的山脉如同田埂一样,就把它们称之为陇山。
陇山山体大致为南北走向,长约240公里,是陕北黄土高原和陇西黄土高原的界山,及渭河与泾河的分水岭,曲折险峻。主峰在宁夏固原市、隆德县境内,海拔2928米。
扩展资料
历史沿革
建制沿革
先秦时期,中国分为九州,甘肃省境大部属雍、凉二州,旧称“雍凉之地”。
商代,居于泾河、渭河流域尚处于氏族部落阶段的周朝的祖先周部落,改善耕作,开拓了中国最早的农业。周文王灭商以前,战败了西戎混夷,把境域扩展到密(今灵台县)。这一时期,甘肃境内有羌方、共(今泾川县北)、密(今灵台县西)等方国部落。
西周时,秦人的祖先在省境东部,即天水地区定居下来,开始了由游牧经济向农业经济的缓慢过渡,而游牧生活仍占居主要的地位。
秦朝时期,周庄王九年(前688年),秦国在己被征服的邽戎、冀戎地区,设邽县(天水麦积区南)、冀县(今甘谷县),这是中国历史上建立最早的两个县。战国时期,秦国的疆域已达今甘肃的东南部。
秦惠文王更元五年至更元十一年(前320至314年),秦国多次兵伐义渠,平定西部诸戎。秦昭王二十七年(前280年)设置陇西郡,9年后,即秦昭王三十五年(前272 年)再建立北地郡。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一统天下,设置36郡,甘肃仍属于陇西郡和北地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甘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陇山
甘肃省的简称 “陇”来源于 陇山,甘肃省在陇山以西,唐代曾在此设置过陇右道,故简称为陇。
陇山,地处宁夏和甘肃南部、陕西西部,位于西安、银川、兰州三省会城市所形成的三角地带中心。古代“陇”与“垄”相通,指的是田埂,古代人们看到横亘于关中平原西部的山脉如同田埂一样,就把它们称之为陇山。
陇山山体大致为南北走向,长约240公里,是陕北黄土高原和陇西黄土高原的界山,及渭河与泾河的分水岭,曲折险峻。主峰在宁夏固原市、隆德县境内,海拔2928米。
——古代盘道六重始达山顶,故今名“六盘山”。
甘肃地处北纬32°31′~42°57′,东经92°13′~108°46′,地控黄河上游,沟通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东通陕西,南瞰巴蜀、青海,西达新疆,北扼内蒙古、宁夏;西北出蒙古国,辐射中亚。甘肃省东西蜿蜒1600多公里,全省面积45.37万平方公里,占中国4.72%。全省总人口为2763.65万人。辖12个地级市、2个自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