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为什么要除掉鳌拜 鳌拜一定要非死不可吗

如题所述

杀了幼年康熙帝的老师,与叛逆期的康熙帝吵架,这就是鳌拜的取死之道。纯属意气之争而已,但殊不知他所擒获的正是满清王朝的定海神针,如果鳌拜在世的话,哪里会有后来的“三藩叛乱”的祸事。
汤若望对于康熙帝的影响
在康熙帝成为皇帝的过程之中,汤若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顺治帝在临死之前,曾经诞生过将皇位传给堂兄弟的意向,但在汤若望的建议下,最终选择了在儿子之间选择一位继承皇位。顺治帝在选择之中,倾向于年长的福全,但是孝庄太后却更喜欢年仅六岁的玄烨,所以他们之间爆发了严重的冲突。最终汤若望的一个建议成全了玄烨。
由于顺治帝与董鄂氏都是死于天花,而他最爱的儿子又是夭折而亡,所以天花就成为了顺治严重的心结,但是在他的皇子中,玄烨因为已经出过天花,但是最终却治愈。而汤若望就是在顺治帝面临选择的时候,讲出了,玄烨得过天花,之后就不会再得天花,所以顺治帝为了地位的延续,所以在多方考量之下,选择了自己不喜的康熙帝。
在康熙帝即位后,得知汤若望的建议后,汤若望就成为了他天大的恩人。其实这也真的是天大的恩情,一句话让他成为了一国之君,如果论恩情,天下的恩情恐怕还没有出其左者。就算再救命之恩与此做一个选择,恐怕更多人倾向于后者。而且在康熙幼年,陪伴在康熙身边的除了其他的满汉的老师之外,汤若望也成为他特殊的一位老师,一直陪伴在康熙帝身边。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恩人,一位亲爱的师长,在康熙年幼时期,竟被鳌拜活活给陷害,判处为斩首示众,虽然斩首的当天,因为地震的原因,让他们认为是上天的惩罚,所以汤若望最终逃过一劫,但是年迈的汤若望抑郁之下,随后不久就抑郁而终。这让康熙对鳌拜产生了严重的厌恶,同时也产生了对权力的欲望,希望早早的拥有帝王该有的权柄,守护自己想守护的人或事。
但是,幼年的康熙哪里有什么政治和谋略,有的只是自己的喜好或者兴趣而已。在身处皇权的皇宫内部,有的只是利益的对抗,殊不知真正害死汤若望的,正是他的祖母孝庄太后,鳌拜不过是一个执行者而已。
所争的不过是他们崇尚满洲的理念,而汤若望代表的西方文化,势必是需要抹杀的存在。就算是康熙成年之后,代表西方的传教士文化,不也是受到打压的存在吗?最终推崇的不过是满洲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结合。中央集权达到巅峰哪里有一丝四方文化的影子。所以幼年的康熙,嫉恨鳌拜的是童心,而非政治,等他长大了,一切都清晰了,但是鳌拜早就命丧黄泉,虽然,任命鳌拜的后人全部出仕为官,但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叛逆期的康熙帝
如果说,汤若望之死,让康熙帝在心底埋下怨恨康熙的种子,而苏克萨哈之死,就是让叛逆期的康熙帝,彻底愤怒了。在十六岁的康熙帝眼中,哪里有什么正义和政治,有的不过是自己的人生观,自己认为对了,就是九头牛都拉不回来,如果她认为错的,任何人都很难改变他的想法,而此时的孝庄太后和鳌拜面临的就是这样的一个康熙帝。
任性、武断、叛逆,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作为辅佐大臣的鳌拜,无疑是最直接的受害者,因为所有的政策决议和执行,都要获得他的首肯,但是康熙帝却把他当成了仇人来看待,所以想要在康熙帝哪里得到什么好脸色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又不能由着康熙帝的性子乱来,不然好不容易平定的江山,很可能就这样葬送掉。这可是鳌拜一生东征西讨打下来的天下,虽然天下的主人不是他,但是却是他的老主人的基业,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损害满清基业的事情存在,不然如何向孝庄太后交代,又如何向过世的顺治帝交代。
所以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选择了在家办公,来筛选把关朝政之事,但是殊不知这却是触碰到了皇权的红线。而随着苏克萨哈的问题爆发,在多次奏请之后,让压抑的鳌拜终于爆发,一怒之下竟然兴起了教训晚辈的举动,但是康熙帝虽然是他的晚辈,但那是天子,他是臣子,这就越权了。触碰到了皇权的尊严。
康熙帝在面对一个强壮的武夫威吓之下,最终选择了屈服,但是缓过神来的康熙帝,却将这视为了奇耻大辱。而孝庄太后,在面对一个任性而没有理智的皇帝,更多的恐怕也是无可奈何,但是在孙子和外人之间,二选一的话,没有人会选择后者,特别是一个老人,也许孝庄太后是个政坛大佬,但是她也是一个老人,看着天天孙子受委屈,也是互惠开心。所以在索尼死后,就给康熙帝进行了联姻的动作,以此来限制鳌拜的权力,来满足孙子的需求。
鳌拜的结局
在联姻成功之后,顺治帝留下的大臣辅政的格局被彻底打破,鳌拜的价值也算走到了尽头。在此过程中,唯一要预防的就是鳌拜的反抗,但是,鳌拜并没有谋反的心思,而是一心为了大清王朝,在明知联姻的情况下,依旧正常处理政务,并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
所以才出现了康熙帝“智擒鳌拜”的故事。殊不知她们所做的不过都是无用功而已,如果鳌拜真心想反,哪里是他们能够限制的。鳌拜的存在就像是定海神针一样,保了大清王朝八年的太平,真正的将国事当作了家事,本本分分的尽职尽责。
在鳌拜死后四年,就爆发了“三藩叛乱”,如果鳌拜还在世的话,就算是给他们胆子,天下又有几人敢反,几人能反,可能连他们做 大的机会都没有,就被鳌拜扼杀在萌芽之中。鳌拜之死,恐怕才是满清初期最大的失误,也是最大的损失,幸好吴三桂太水,不然康熙帝就是满清的千古罪人。但是在圣君和忠臣之间,选择相信的是圣君,在二选一之间,鳌拜再次落选。也许康熙真的就是他命中的克星。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康熙为什么要除掉鳌拜 鳌拜一定要非死不可吗
但是又不能由着康熙帝的性子乱来,不然好不容易平定的江山,很可能就这样葬送掉。这可是鳌拜一生东征西讨打下来的天下,虽然天下的主人不是他,但是却是他的老主人的基业,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损害满清基业的事情存在,不然如何向孝庄太后交代,又如何向过世的顺治帝交代。所以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选择了...

鳌拜根本没有能力造反,那么康熙皇帝为何要收拾鳌拜?
因为他触碰到了康熙帝的底线,虽然他没有造反的意图,可是他张扬跋扈,又手握大权,不把康熙帝放在眼中。在康熙帝的眼中,鳌拜这就是在向他宣战,天子的威严不容侵犯,鳌拜却一犯再犯,所以,康熙帝非杀他不可。鳌拜是三代元老,到了康熙帝这一朝,他更是四大辅臣之一,手中握着重要的兵权,在朝中...

鳌拜并没有造反的意图,为何康熙帝非要除掉他呢?
因为他触碰到了康熙帝的底线,虽然他没有造反的意图,可是他张扬跋扈,又手握大权,不把康熙帝放在眼中。在康熙帝的眼中,鳌拜这就是在向他宣战,天子的威严不容侵犯,鳌拜却一犯再犯,所以,康熙帝非杀他不可。鳌拜是三代元老,到了康熙帝这一朝,他更是四大辅臣之一,手中握着重要的兵权,在朝中...

成为影视剧大反派的鳌拜,是否真的罪该万死?
因此,康熙皇帝下定决心一定要除去鳌拜这个“恶贼”。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康熙也是十分的不容易,毕竟鳌拜在朝中还是很有势力的,但是康熙幸好得到了孝庄太后的指点和索尼的帮忙,于是就让人装扮成小太监的布库少年,出奇不意地拿了鳌拜。但是康熙并没有处死鳌拜。首先鳌拜战功赫赫,是“大清的第一勇士”,也...

鳌拜真的想篡位么?
不是 没有 只是功高盖主 难免说话做事方面有些多多少少霸道 不过 是觉得没有要篡位的 当时皇帝要杀他 是怕他谋反才杀的

历史上有那些人能够微笑着面对失败,最终走向成功的例子,要三个大家常...
原来,大仲马正在创作《三个火枪手》,最后由于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其中的一个火枪手非死不可。可大仲马非常喜欢这个人物,想试图改变这个人物的命运,然而却无法做到。他一想到自己喜欢的英雄任务将被自己的笔杀死,而自己对此又无能为力时,就不由得伤心至极,流下了眼泪。他的朋友听了他的诉说后。...

康熙一生文治斐然,武功显赫。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一位明君,在位61年...
那么问题来了

嘉庆为什么要杀和珅 所谓贪财是真的假的
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件事在帝王家是非常常见的,就好比康熙擒鳌拜一样,和嘉庆杀和珅是一个道理:贪污或者是否有逆反心理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皇帝需要消灭这样一个每个人都知道人物,来稳住自己在朝廷和大臣们眼里的地位。通俗讲,就是“杀鸡儆猴”。嘉庆皇帝需要给和珅安几个必须死的罪名,这几个罪名其实就是在...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