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伏、二伏、三伏是哪一天,这个风俗哪里来的?

如题所述

我们每到三伏天不禁会让人感到环境的闷热,作为全年最热的时候,三伏天分为一到三伏,三伏天是最热的时候,那么它们是出现在每年的什么时候?又是从哪来的风俗?每年的七月二十三日到八月二十一日每伏为十天,该风俗是由我们祖先总结出来的经验。
一伏为期10天,二伏为期20天左右,三伏为期10天,整个三伏天总计40天,位于小暑与大暑期间,更从每年的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算起,一直到8月21日结束。小暑、大暑和夏至是我国古时先辈探索出来的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气,对农民的耕种有着重要的影响,二十四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三伏天作为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气,许多地方至今仍保持许多的风俗。在农村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即在三伏的人们需要在饮食上进补,因为这个时候天气最热,人体营养消耗较多,需要吃一些比较有营养的食物来缓解这种情况,如饺子、面条和鸡蛋这些东西,在现在来看这些并不是那么好的东西,但是在以前吃不饱、穿不暖的时代,这些东西只有在逢年过节或招待客人时才能吃到,不难看出以前的人们有多么重视三伏天的饮食了。在种植上还有“头伏种萝卜,二伏种芥,三伏种白菜”这一说法,因为在三伏这段时间农作物已经都规整好,有一些空闲时间可以用于种菜,这个也是有时令性的,都是农民们多年的经验,时间上太早太晚都不适宜。 

“三伏天”和二十四节气是我们先辈在历经多年风雨总结出来的,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它所包含的意义与社会地位是我们应该重视的,有了这个参考依据,让农民懂得何时耕种,何时收获,何时做何事,保障了一定的粮食收成 。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