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应该养成哪些好习惯?

如题所述

4.懂得、会做与习惯
成功的人并不一定比别人更聪明、更加能说会道、他们是常常是在最恰当的时侯用自已毅力与勤奋把该要学会操作,操作到熟练,操作到形成习惯为止。你要习惯于看课本课,课前要看、课内要看、课后还要看,直到真正弄懂为止。你要习惯于及时演练,时机把握的好不好对你来说至关重要,特别要珍惜课堂练习机会,珍惜例题重做时机。
懂得了到会做了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只有在懂得与会做之间架上习惯之桥才行!学习一种新的操作,我们往往会受原来的操作习惯、原来的习惯思维的支配,因此新的操作,新的思维取向的习惯的形成需要反复的练习才能做到。
新的操作习惯的形成的同时如果能克服掉原来的不好的习惯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原来你所具备的操作习惯与思维走向也是良好的习惯,如果就此而被你的新习惯毁掉,那是十分可惜的。
比方说学习打乒乓球,学会了推球,形成了推球的习惯,接着学会了削球,形成了削球的习惯,如果削球的好习惯毁掉了推球的习惯,能说你进步了吗?只有在两个好习惯之间在建立一个相互连结的习惯才行。弄懂与会做上架起了习惯之桥,在新旧习惯之间架起转化之桥。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
对操作有困难的问题一定要反复训练直到习惯,要加强对能否化简操作的思考,要注意越是形式化的操作往往越脱离问题的本质,因此进行简捷操作时要注意对问题的本质的思考。
一旦习惯养成,坚持就是自然而然的事,而收获也就水到渠成了。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的一段话:习惯仿佛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
5.勤于发现问题,好于解决问题
中学的课程大都是被研究得比较彻底的问题。可以这样说,一个聪明勤奋的学生能够发现多少问题,就能够学会多少知识。听课、看书、做作业,听课是发现问题的最重要的时机,大多数学生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以为“听懂”就行,实际上,懂有真懂和假懂之分,懂有懂得深与懂得浅之分,不能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的学生,往往在碰到新的题目和题型时就束手无策了。解题也是发现问题的重要手段,许多学生今天发现了三个问题,明天发现了三个问题,并没有解决问题,到了第三天老师问他你有什么问题,结果他一个问题也提不出来。发现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达到真懂的境界。因此建议同学们要准备一本问题簿,把你发现的问题记在本子上。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可以自己独立思考刻苦钻研解决它,也可以通过与老师、同学共同探讨来解决它。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困难,因此你要珍惜所发现问题,所发现的问题一定要尽量加以解决,并且经常复习。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22
1、课前预习的习惯。课前自习可以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对于看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等老师讲到的时候认真听,这样会理解得更透彻,经常预习,还可以培养自学的能力,这是将来学习、工作要具备的能力。
2、专心上课的习惯。老师在授课时经常教导学生们,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讲,不要三心二意,老师不可能给大家再讲一遍,因此专心上课是学习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听的时候要多种动作协调起来,比如边听边做笔记;同时要参与交流和互动,思考老师讲的或提出的问题,能回答的尽量回答。
3、及时复习的习惯。每天大家学习的知识点很多,想要都记住是根本不可能的,大部分同学下课后就忘记了,因此复习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及时复习老师上课所讲的知识,可以检测自己掌握的知识情况,减少遗忘。
4、解决疑难的习惯。学习中总是伴随疑难问题的,因此对于当天出现的疑难问题一定要当天解决,不要让问题越积越多,以致多的无法解决。很多同学成绩掉队都是没有及时解决疑难问题而造成的。成绩差的学生更应该尽快的把欠缺的知识补起来,对于不会的及时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5、记忆背诵的习惯。记忆方法中基本的技巧是“尝试回忆/背诵”;学习复习一段时间后,要学会“间隔重复(大致可参考遗忘规律)和检索练习(比如自我测试)”,巩固和检查对知识的掌握;同时,也要学会利用联想、韵律、缩略词、谐音、口诀等技巧来辅助增强记忆,比如“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软件”中的编码定位记忆、思维导图记忆等方法。
6、做题反思的习惯。做题的时候要仔细审题,而且要审准、审透,提炼出有用的信息;要讲究效率,会的就过(一定是要真的会,而不是感觉会),把时间放在不会的上面;不要动不动就去看答案解析。看答案做题会让你觉得题目很简单,但实际做题的时候就不知道如何下笔了;适当进行题海战术,掌握各类型题目的解题思路。
7、总结的习惯。除了平时的知识点总结,还要学会考试总结。一是要总结考试成绩,通过总结学会正确地看待分数;二是要总结考试得失,从中找出成败原因;三是要总结、整理错题,收集错题,做出对应的一些解题思路(不解要知道这题怎么解,还有知道这一类型的题要怎么解)。四是要通过总结,确定下阶段的努力方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