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施用含氯的化肥对植物有什么影响及氯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如题所述

常用的含氮肥料有氯化铵(含氯离子66.3%),氯化钾(含氯离子47.5%),氯离子在土壤中的转化主要有:在酸性土壤中,氯离子与氢离子结合生成盐酸,能增强土壤的酸度,在中性和石灰性土壤里,残留的氯离子与钙离子结合生成溶解度较大的氯化钙。所以,长期单独施用氯化铵、氯化钾等生理酸性肥料,一方面会引起土壤变酸,使土壤有益微生物活动受影响;另一方面,肥料中副成分能与土壤钙结合,生成氯化钙。氯化钙溶解度大,能随水流失,而钙是形成土壤结构不可缺少的元素,钙盐流失过多,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板结。
1、因作物施用含氯化肥

  根据全国对主要作物的耐氯临界值试验,综合产量和产品品质因素,将作物耐氯程度分为强耐氯作物、中等耐氯作物和弱耐氯作物3类。

  (1)强耐氯作物 土壤氧浓度达到600-800mg/kg,相当于每公顷每季施氯量1350-1800kg时,不影响产量和品质的作物有水稻、麦类、玉米、高梁、谷子、棉花、红麻、萝卜、西红柿、甜菜、茄子和果树中的猕猴桃、香蕉、桃树等。

  (2)中等耐氯作物 土壤氯浓度300-600mg/kg,相当于每公顷每季施氯量675-1350kg时,不影响产量和品质的作物有亚麻、大豆、菜花、菠菜、蚕豆、豌豆、草莓、花生、苹果、山楂、甘蔗等。

  (3)弱耐氯作物 土壤中氯浓度<300mg/kg,相当于每公顷每季施氯量675kg时,不影响产量和品质的作物有辣椒、大白菜、马铃薯、莴苣、油菜、烟草、甘薯等。

  强耐氯作物施用含氯化肥不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根据质量检测结果,氯对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籽粒中蛋白质和淀粉含量,对油菜、大豆的粗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对甘蔗、甜菜的含糖量以及蔬菜中维生素C和糖分含量均无不良影响。同时蔬菜中施用含氯化肥还可降低蔬菜中硝态氮含量。

  2因地区施用含氯化肥

  含氯化肥应重点用在降雨量较多的地区或季节以及灌溉条件的地方。在多雨地区或季节,施用含氯化肥后氯离子可随水淋失,因而随肥料带到土壤中的氯离子不会因积累而引起“氯害”。在盐渍化土壤中,因氯离子含量较高应少用或不用含氯化肥。

  3含氯化肥应早施深施

  氯离子能抑制种子萌芽,降低发芽率和出苗率。所以含氯化肥应早施、深施,以便土壤吸附,氯离子被淋失,降低作物根层受氯害。作物根系大多集中分布在10-25cm土层内,因此,含氯化肥作基肥层施、条施、穴施应在8-12cm以下。

  4含氯化肥制成复混肥施用

  用含氯化肥与尿素、磷铵、重钙或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硫酸钾、硝酸钾等肥料加工制成复混肥,不仅可减少氯离子的危害,而且氮、磷、钾配合施用,可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氯离子的积累与年降雨量、土壤质地和种植制度关系密切,在干旱少雨地区施用含氯化肥,氯离子在土壤中积累较多,残留量高达30%-80%;在南方多雨地区,每公顷每季施氯量300-1450kg,5年中土壤中的氯离子也无明显增加。据研究,在降雨量为1500mm条件下,被认为是“忌氯作物”的甘蔗、甘薯、马铃薯,每公顷施氯量332-135kg,对产量和质量并无不良影响。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