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能灭六国一统华夏,既非一世之功,也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

如题所述

韩赵魏既然已经被册封为了诸侯,名存实亡的晋国已经再没有了存在的意义,于是乎,三家大夫把晋静公就给废了,从而瓜分了晋公室所剩不多的土地,自此曾称霸一时的晋国彻底不复存在,这一年是公元前376年。

自此,战国纷争不断地历史走向了最为复杂的时期。

此时地处华夏西部边陲的正处在秦献公统治时期,并且他还在秦国着手进行变革,虽然改革并不彻底,但也为后来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彻底的改革打下了基础。

到了秦孝公时代,秦国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腾飞,秦国兼并六国也成为了此后历代秦王的目标,直至秦王政统一华夏。

其实秦国能灭六国一统华夏,既非一世之功,也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

秦国能成就霸业,仅靠奋六世之余烈是远远不够的,天时地利人和也缺一不可。

天时。

从公元前770年开始,周王室衰弱,中原大地上涌现出几百个诸侯国,且各自为政,礼崩乐坏,周朝的“礼”,再也没有能维护国家的稳定。

人有了实力,野心就会膨胀,诸侯国也一样,但是诸侯国的膨胀是通过战争表现出来的,到了战国伊始,华夏大地上的诸侯国已经锐减了大半。

战争会促进融合,但是处在当时的人们只能叫苦连连,战争是上层社会的心愿,但对于底层的人民来说,安安心心过日子才是最重要的。

经过几百年的战乱纷争,“分”已经走到了尽头,“和”势必会到来,就这层次而言,虽然诸侯国都想着统一,但是最终能完成这一任务的,只能是实力强大的国家,毕竟非战争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那一时代的要求,秦国在战国的强大崛起正好应了天时。

地利。

我们拿一张地形图,对比战国七雄的地利位置,我们会发现,秦国的所处的位置,那真是得天独厚,秦国西部是相当落后的义渠,拿下了此地后,秦国后院再无起火的顾虑,此时秦国对外战争也只需一面作战。

当时的六国为什么被称为山东诸侯,其实并不是说它们都位于今天的山东省,而是都位于崤山以东,这座山也是秦国和山东诸侯的分界线,这是秦国天险。

这还不止,因为秦国还有一座关,那就是函谷关,此关位于河谷之中,是秦国通往山东六国的门户,秦国凭借这一山一关,就形成了进可攻退可守的地步。

六国想要遏制秦国东出,就要把守好函谷关以外的地方,而秦国一旦控制了函谷关外的土地,想攻入函谷关以内灭亡秦国已经不现实了,当年强大一时的魏国,也正是由于吴起苦心经营的西河之地,牢牢捏住了秦国东出的咽喉,才遏制秦国不能动触,而此这块要塞还是被秦国夺了过去,魏国也就成为了任秦国宰割的羔羊了。

人和。

秦国自秦孝公始一直到秦王政,可以说没有出过一个昏君,即便是那位举鼎而死的秦武王,也为秦国的统一做出了巨大贡献,这在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

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强秦根本,秦惠文王任用张仪纵横捭阖,秦昭襄王任用白起消灭六国的有生力量以及任用范雎蚕食诸侯等等,这些“人”的因素对秦国的统一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说了秦国的君王权臣,我们再来说秦国底层的士兵和民众,相比较山东六国的奴隶制度,秦国把按功受爵摆在了每个平民身上,他们完全有了决定自己人生的能力,只要努力,就可能衣食无忧。

面对打仗,秦国士兵想看到的就是自己美好的日子,因为只要能砍下敌军的人头,自己就能生活得更好,他们的冲锋杀敌会义无反顾,而不能当士兵的民众,他们会好好种地,因为种地种的好也能获得爵位,整个秦国从上到下的“人和”,就成为了秦国蒸蒸日上的保证。

飞鱼说:

秦国成就霸业,非一世之功,但靠奋六世之余烈也是不够的,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我们在读这段历史的时候,总会觉得是上天对秦国太过眷顾了,其实并不是上天对它有眷顾,而是秦国具备了完成统一的所有条件。

战国初期,诸侯国只有能力统一华夏的是魏国,强大一时的魏国为何会迅速衰弱呢,这是因为魏武侯之后,魏国已经不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君王的昏庸无能,对外政策的错上加错,地理位置上的四面受敌,可谓条条能要了魏国的命。

齐国作为临海之邦,富裕程度那是没话说的,但是齐国并没有地利位置上的绝对优势,齐国地处平原,只有几条并不能构成天险的河流。

其背后靠着大海,一旦战争打起来,退无可退,齐国只有死死防守并不占有优势的城池来阻挡敌人,燕国乐毅能在短时间内连克齐国70余城,地利位置就是一大劣势。

楚国,长期作为长江以南的统治者,并且有着长江作为天险,也只是具备了地理上的优势,从楚怀王开始,楚国连出昏君,小人和旧贵族充斥着朝堂,此时的楚国也不具备了争雄华夏的条件了。

韩国和燕国作为七雄里最为弱小的两个诸侯国,各方面因素都不具备统一的条件,而赵国呢,长平一战,精锐尽失,想和秦国争雄也成为了天方夜谭。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07
秦国能统一华夏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从秦惠王可以说秦国走向鼎盛时期,从秦孝公开始秦国广纳贤才,勇于善战,发展生产,长期平稳发展,使得秦国统一华夏。
第2个回答  2020-04-07
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也是上几代君王努力出来的。秦国能灭六国当然不是一世之功,而是数几代君王的努力,当初的商鞅变法让秦国一步步强大,又经历了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等君王的励精图治,才让秦国立于霸主的地位。
第3个回答  2020-04-07
秦国之所以能够灭六国统一天下,确实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要素,因为只有抓住很好的机会,而且有对的人,领导才能够一统天下
第4个回答  2020-04-07
秦朝能灭六国是之前几代人的努力,积累了丰富的底蕴和国力,同时不断的削减六国的实力,这才有了秦始皇灭六国的壮举。

秦国能灭六国一统华夏,既非一世之功,也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
其实秦国能灭六国一统华夏,既非一世之功,也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秦国能成就霸业,仅靠奋六世之余烈是远远不够的,天时地利人和也缺一不可。天时。从公元前770年开始,周王室衰弱,中原大地上涌现出几百个诸侯国,且各自为政,礼崩乐坏,周朝的“礼”,再也没有能维护国家的稳定。...

秦始皇能统一六国其实都是因为对手太不靠谱,如果他生在人才济济的三国...
原因二:秦始皇能在短时间内统一六国,还在于其他六国对人才的不重视,才导致了秦国有可乘之机。例如在后期唯一能和秦国一较高下的赵国,赵王却昏庸无能,杀名将廉颇和李牧。三国时期,时势过于混乱,人才众多。蜀国的刘备和东吴的孙权都是极为重视人才的。这就给曹操统一天下造成极大困难。原因三:天时...

秦国为何能完成统一中国的使命?最大限度地用人谋顺应了天时
因此,六国与秦国的实力差距日渐拉大,秦国一直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创造出了顺应天时的最好条件。商鞅变法后,秦国就占尽了天时的优势。而在地利上,秦国更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当时的许多有识之士都看到了这一点。苏秦在游说秦惠王是就说:“大王之国,西有汉中、巴蜀之利……南有巫山、巴蜀之限,东有崤、函之...

秦国能一统华夏,不止是奋六世之余烈,嬴政的政治才能也不可或缺?
秦国能一统华夏,不止是奋六世之余烈,嬴政的政治才能也不可或缺,虽说嬴政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但也不能否认这棵稻草的重量,如果没有嬴政的雄才大略,那么稻草很可能无法落在骆驼的背上,更谈不上能压垮骆驼了。

秦国为什么能战胜六国
秦,由西边一小国发迹,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最终一统天下,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实为中华文化的一件大事,而且,最让人神往的,就是秦国那传奇般使秦国由一般性的大国成为战国第一强国的商鞅变法,虽然后世有贬有褒,但每当日后国家遇到问题时,大家都不由想到商鞅变法。 秦国到底有多强,为什么强大的秦国会二世而亡,这一向...

秦国为什么能灭六国
面对六国攻秦,秦国自然是无力对抗张仪以连横之术,离间瓦解各国关系,导致六国互相产生嫌隙,不信任多次化解各国合纵攻秦之危机嬴驷明白要想让秦国不受威胁,就要变得更加强大因此决定开疆拓土,寻找时机扩充国家实力公元前316年,秦国西南边境的巴蜀两国发生交战(今重庆和四川一带)巴国求援秦国,秦国君臣私下考虑一同灭掉巴蜀...

为什么秦始皇能统一中国?
秦始皇统一天下是天时地利人和全占齐了,《韩非子.亡征》里写的灭国征兆六国全部出现了,六国已成朽木隙墙,秦国成了摧毁朽木的大风,淋倒隙墙的大雨。木之折也必通蠹,墙之坏也必通隙。然木虽蠹,无疾风不折;墙虽隙,无大雨不坏。万乘之主,有能服术行法以为亡征之君风雨者,其兼天下不难矣。很明显秦国是万乘...

秦国强大乃至最后的一统华夏,离不开哪些所谓的“外国人”?
到战国时期,华夏的疆界上,只剩下了七个大的国家和若干个小的国家,这些小的国家,也不断被大国给吞并了,这样中原大地就出现了七强鼎力的局面,七强相互攻伐,曾经最为弱小的秦国逐渐强大了起来,并且最后一统了华夏,其实秦国的强大,完全是离不开山东士子的,也就是那个时期所谓的“外国人&...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六国国君的下场如何?
其余国家的衰弱,这时嬴政还未上位,其余六国逐渐不是秦国的对手,而且国力衰弱,更不要提联手对抗秦国,后嬴政继位,天时地利人和,也是到达了一个契机,秦国统一六国也是必然。结语嬴政统一六国结束了百年的战争,也统一了文化传统,震住了外邦宵小。建长城以镇九州龙脉,使华夏源远流长。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这个论断对吗?
而秦国也从胡人那里采购了大量的战马,从而让战斗力完全领先于六国,此为六国的兵不利。非战不善?其实不是,六国打仗就是不善。战国时期,战争的形式也开始由列兵转变为诡道,战争的形式也开始多样化起来,什么奔袭战,什么攻坚战,什么围而打援战等等都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但是我们可以发现,战国时期...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