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对企业用工的影响有哪些?

如题所述

劳动合同法对企业用工的影响有:用工成本提高,改变企业利润的路径依赖;用工风险增加,引导社会分工;用工规制严格,督促企业管理转型等。《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以来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先前的劳动法律法规相比,这部法律更具体、更系统并且充满了“刚性”条款。
一、劳动合同法对企业用工的影响有哪些?
劳动合同法对企业用工的影响有:用工成本提高,改变企业利润的路径依赖;用工风险增加,引导社会分工;用工规制严格,督促企业管理转型等。《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以来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先前的劳动法律法规相比,这部法律更具体、更系统并且充满了“刚性”条款。因此,她被喻为中国人力资源上的“萨班斯法案”(萨班斯法案是美国自20世纪30年代颁布财务规则以来,最为严厉和企业必须严格遵守的财务法则)。这部法律实施给企业所带来的影响完全可以用“广泛”、“深远”来形容。所谓“广泛”,这部法律对企业用工管理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涉及到员工入职管理、在职管理和离职管理的各个方面。所谓“深远”,这部法律对企业的影响是难以在短期内适应和消弭的,对企业来说,适应新法的过程肯定需要一个磨合期。
二、具体而言,新法的颁布实施对企业的深度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用工成本提高,改变企业利润的路径依赖
这部法律颁布实施给用人单位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用工成本的上升问题。这也可以从法律的规定直观体现出来,比如从员工进企业的“进口”来说,试用期员工的工资企业不能随便定,按照新法的规定,试用期的工资“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再如从员工离开企业的“出口”来说,将来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自然到期终止,企业也有可能要支付经济补偿金。新法规定,“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用人单位终止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此外,新法还有很多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的条款,如“老、弱、病、残、弱”员工,很难再推向社会,使用这些员工的隐性成本也是不小的。由此可见,无论从显性成本还是从隐性成本来看,企业用工成本都会有所提供。这一问题对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影响较大,所以最近媒体报道很多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从“珠三角”、“长三角”转移到了中西部地区甚至是越南、印度等其他发展中国家。
用人成本的提高也是立法争论的焦点之一,目前也在一直争论中。有的主张,目前提高用工成本的条件还不具备,这部法律超前了;有的主张,这部法律出台是适时的,符合国情的。这两种判断哪种更为准确,需要历史来验证。
可以肯定的是,这部法律的实施给企业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即企业必须改变目前“低成本——低技术——低利润”的路径依赖,转向依靠“管理”、“技术”、“市场”来获得利润,而不是仅仅通过低成本(包括劳动力成本)来获得利润。从这个角度来说,这部法律的出台与我们现在提出的经济发展战略转型的大背景是相契合的,即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过渡。由此可见,这部法律的实施也给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企业需要在技术研发、资源配置、管理控制、产销策略等环节上下功夫,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
2、用工风险增加,引导社会分工
这部法律颁布实施给用人单位的另一感受就是用工风险有所增加。比如为解决劳动合同短期化顽疾,新法大大放宽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签订条件,只要条件成立,劳动者提出签订无固定期合同,企业就必须签订。尽管无固定期合同与计划经济体制下铁饭碗式的国有企业的“固定工”不是一个概念,出现法定的解除条件,企业也是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但是解除条件的出现不是那么容易的,而且变更劳动合同也要协商一致采用书面形式,所以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将使企业用工自主权受到很大压缩。如,前面提到的“老、弱、病、残、弱”的员工,企业必须自己承担下来,不能再随意推向社会。这些规定,也使企业自由、有效配置人力资源方面受到相应限制。此外,新法还规定了用人单位用工不规范的,劳动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并且可以要求企业支付经济补偿金。这些规定无疑使用人单位的用工风险有所增加。但是,新法的这些规定是针对标准用工而言。为了减少用工风险,企业可以选择其他用工方式,甚至可以业务外包方式。因此,新法也给企业发出了另一个信号,即企业用工模式也应该更新观念,不要局限在标准用工。
就其他用工方式而言,新法为企业提供了两类,一类是劳务派遣,另一类是非全日制用工。其他用工方式作为标准用工的补充,其立法精神是要发挥它们的灵活性。但是,在我国的《劳动合同法》里面,劳务派遣的灵活性还没有发挥出来,新法对劳务派遣限制的还是相当严格。而非全日制用工的灵活性体现得淋漓尽致,如非全日制用工可以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非全日制用工的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并且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非全日制用工可谓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企业不会面临太多的限制、责任和风险。因此,其它用工方式将来也会成为考虑的对象。
就业务外包而言,新法实施后也会催生我国的外包行业。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过:“在10年至15年之内,任何企业中仅做后台支持而不创造营业额的工作都应该外包出去,任何不提供向高级发展的机会和活动、业务也应该采用外包形式。企业的最终目的不外乎最优化地利用已有的生产、管理和财务资源。”换言之,作为企业只应做自己最擅长、最核心的业务,将自己不擅长、非核心的业务交给专长的企业去做。因为所有业务都自己做的话,必然导致用工规模的增加,用工规模增加必然导致用工风险的增加和成本的提高,不符合社会化分工的发展趋势。目前,欧美日等地区外包市场已发展的相当成熟。Mckinsey公司调查研究表明,全球财富500强企业通过HR外包而使其劳工成本削减了25%-30%。可以预言,《劳动合同法》之后我国的外包行业也会加速成长起来,倡导专业化的分工是《劳动合同法》对社会经济的一个潜在的和深层次的影响。
3、用工规制严格,督促企业管理转型
《劳动合同法》与《劳动法》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大而化之的条款减少,明确具体的条款增多。《劳动法》是协调劳资关系的基本法,设计劳动领域的各个方面,但是《劳动法》只有100多条,而涉及劳动合同部分只有20多个条款,且很多条款都是原则性的、笼统的,不具有操作性。而《劳动合同法》主要是针对劳动合同进行立法,有近100个条款,对很多问题的规定都是具体的、明确的。如试用期的期限、工资如何确定等都是非常具体的。二是柔性条款减少,刚性条款增多。《劳动法》里面的很多条款都是柔性的,而《劳动合同法》的条款很多是刚性的。如《劳动法》关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成立条件要求三个条件同时具备,即劳动者在该企业连续工作满10年,劳动者提出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企业同意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新法关于无固定期限合同的成立条件一旦出现,劳动者提出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用人单位就必须签订。再如《劳动法》固定用人单位用工就需要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不签订书面合同也没有相应的惩罚措施。新法再规定用工要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同时,还规定了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严重后果,比如支付双倍工资、成立无固定期限合同等等。三是合法用工和违法用工作区分。《劳动法》尽管关于违法用工也有相应的法律责任,但是这些责任都是不明确的。《劳动合同法》关于违法用工的法律责任是十分明确的,很多情况企业违法用工所支付的成本都是双倍的,如超期试用的,最后要给劳动者双倍工资;拖欠劳动报酬的;最后要给劳动者1.5倍至2倍的工资;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最后要支付给劳动者双倍的经济补偿金作为赔偿金等等。因此,在《劳动合同法》之下,合法用工与违法用工作了明确的区分,合法用工企业的成本略有提升,违法用工的成本双倍上升。
从分析《劳动合同法》的以上三个特点可以看出,新法对企业用工的规制越来越严格,同时也给企业劳动用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适应新变化,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必须转型。由原来的“消极、被动、事后、缺位”管理转向“积极、主动、事前、到位”管理。这一转型的具体体现就是企业要有一套适合自身实际的规章制度。所以,将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之一就是建立、完善企业的规章制度,通过制度和规则来约束、激励、管理员工,而不是凭管理者的个人喜好来评判员工。如现实中企业常用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就是说员工“严重违纪”,因为很多企业认为既然法律把什么是“严重违纪”的界定权交给了企业,就等于把生杀予夺的大权交给了企业,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词”,不服从领导安排、顶撞上司等等都成了“严重违纪”。其实利用“严重违纪”解除劳动合同并非企业想象的那么简单。企业要用好这一条必须事先做好三点工作,首先要有规章制度,而且规章制度必须合法;其次,规章制度中必须对“严重违纪”作出明确的界定,因为“严重违纪”要求“对号入座”;最后,必须做好日常管理和取证工作,因为,辞退员工的举证责任在企业。由此可见,《劳动合同法》之后,企业劳动用工管理的重心要在事前要做好铺路工作,只有这样企业用工管理才能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对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出现的很多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了明确的认定,一般情况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矛盾和纠纷都可以在劳动合同法的相关法律规定上找到法律适用,司法机关按照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认定就可以进行合法的处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应当严格遵守相关的规定。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新的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人事管理带来哪些影响
新劳动合同法在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同时,对企业的利益保护也提出了更多规定,实现劳资关系的公平与辩证。企业知情权的确立,帮助企业控制入职风险。新法放宽了劳动合同订立时间要求,便于企业依法操作。服务期设定条件的放宽,减轻了企业员工培训风险,激励企业培训积极性。商业秘密保护纳入法制轨道,帮助企业保护...

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对公司是有利还是有弊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分析其对公司可能产生的影响如下:1. 对公司主体资格的限制:- 实施前:公司可能雇佣各类工人,不受严格限制。- 实施后:公司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雇佣条件,这可能限制了一些个体工商户和部分企业的雇佣能力。2. 劳动关系解除条件的约束:- 实施前:公司可能在任何符合自身利益的...

劳动合同法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是什么
劳动合同法对于不讲诚信,不遵纪守法的企业而言,用工成本确实会有一些增加 可能就是你所说的“负面影响”主要是书面劳动合同制度,产生的双倍工资惩罚性支付 与企业不分所有制,必须为职工缴纳法定社保五险一金,加大企业用工人力成本 此外,还有一些制度安排 劳动合同法实施对于合法经营企业基本没有影响 ...

请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影响有什么
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影响有:1、书面劳动合同的限制和惩罚;2、违约责任的限制;3、书面免责的效力限制;4、缴纳社会保险的约束。【法律依据】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更多关...

新的劳动法对企业有哪些不良因素?
1. 使企业规章制度合法化。2. 规避可能存在的事实劳动关系。3. 合理处理试用期员工。4. 采取适当措施,减少重要员工的流失率。5. 合理合法解除与员工的劳动合同。6. 合理利用劳务派遣、业务外包和非全日制用工。7. 妥善处理员工的工资报酬和休息休假问题。8. 正确认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新的劳动法一实施,对企业和员工有什么影响?
劳动合同法最大的亮点是对员工有更大的好处,主要有以下几点:1、合同到期的也有经济补偿;2、单位违反劳动法辞退员工的,应支付双倍的经济补偿;3、劳动者因单位的过错辞职的,用人单位也要支付经济补偿;4、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签订合同的,应当支付两倍的工资;超过一年...

新劳动合同法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
《劳动合同法》颁布后,部分用人单位存在一些疑虑,片面地认为该法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影响了企业的用工自主权,这完全是一种误解。对依法用工的企业来说,《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并不会增加其用工成本,对违法用工单位来说,用工成本的增加,本质上是改正了用工单位原有的不规范用工行为。1. 误区...

劳动法对劳动关系的影响有哪些?
二、放宽了劳动合同订立的时间要求,有利于企业依法操作。 《劳动合同法》第10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由此可见,法律规定的劳动合同形式是书面的。但是,企业劳动用工与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并不一定完全是同步的,有的用工在先,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在后;有的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在先,实际用工在后。因此,法律...

1.结合具体法条谈谈《劳动合同法》哪些内容对和谐社会有推动作用?
《劳动合同法》对和谐社会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其保障劳动者权益、平衡劳动关系双方利益、促进公平就业以及规范企业用工行为等多个方面。这些规定不仅有助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还有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进而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首先,《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了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

劳动合同法对于企业有什么约束?
《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了企业和工会可以就劳动条件、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订立集体合同。集体合同需经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通过,并由工会代表或在未建立工会时由上级工会指导的劳动者代表与企业签订。同时,集体合同可以包括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权益保护、工资调整机制等专项...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