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题所述

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
,
信息技术已成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重要工具
,
而信息技术教学作为一门
培养学生良好信息素养的学科也越来越显得重要。原教育部周济部长曾说过

教育
,
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


。可见
,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
,
培养适应新世纪的。




:
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
,
信息技术已成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重要工具
,
而信息技术教学作为一
门培养学生良好信息素养的学科也越来越显得重要。原教育部周济部长曾说过

教育
,
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
做人

。可见
,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
,
培养适应新世纪的人才已成为摆在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面前的重
要课题。本文由情景入手
,
从课堂常规、网络、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等几个方面深入阐述了信息技术教学中
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希望能对广大信息技术教师有所启发。

一、结合课堂常规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几年的教学经验使我明白
:
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
要注意从点滴做起
,
持之以恒
;
要让
学生明白良好的习惯会使其终身受益。

机房的利用率非常之高
,
可谓是川流不息。机房内设施贵重
,
如果不好好爱护
,
很容易被损坏
,
使教学工作
无法正常开展。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爱护机房设备
,
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在每一届新生进入机房前
,
我们都要先对他们进行机房使用制度的教育。
课堂上
,
我给每位学生指定专门的座位
,
没有特殊情况不可以随
便调换
,
做到责任到人
,
这样他们就会更加珍惜爱护自己使用的计算机。
另外要培养学生安全使用计算机的意
识。下课后能做好下课的准备
,
将鼠标、键盘、凳子放回指定地点
,
自觉维护和保持学习场地的整洁
,
将不要
的鞋套放进垃圾桶
,
处处体现主人翁的形象。如何引导学生遵守机房规则
,
正确使用计算机
,
对信息技术学科
的正常开展非常的重要
,
也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充分利用网络进行德育教育

面对日新月异的网络世界
,
重要的不是

言必称网络
”,
更不是

谈网色变
”,
而是积极地采取各种措施
,
培育
健康的网络环境。

1.
在技术上减少不良信息的传播
,
尽可能阻断学生与不健康内容的接触机会
,
如安装美萍安全卫士
,
网络
爸爸等防护软件。

2.
大力推进青少年绿色上网活动
,
建立健全学校网络教育管理中心
,
加强网络信息的监督与过滤
,
充分发
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
因势利导
,
加强网络法制教育、网络爱国主义教育
,
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上网意识
,
培养健
康的上网人格
,
不断提高学生对网络文化的识别、自律、抗诱惑能力。

3.
建立心理网站、
学校论坛等形式
,
使师生可以平等地跨时空进行网上交流
,
如通过电子邮件、
实时交流
,
教师可以关注学生的网络心理
,
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或学习问题。

三、培养学生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

未来的社会不仅需要竞争
,
更需要学会与人合作。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
许多事情需要大家集思广益、

成合力
,
才能完成。

信息技术课与其他课程不同的一点是
,
学生的基础差异很突出
,
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有很多
,
譬如小学、
初中的信息技术课开展不平衡
,
家庭因素
,
学生个体差异等等。所以我在教学中经常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
式。例如
:
在学完
Word

,
结合今年的特大旱灾
,
要求学生利用
Word
做一份班级小报
,
内容包括新闻、图片、
感想等
,
并在一定期限内完成。要解决这个问题
,
就需要学生主动与同伴合作、积极地与他人交流
,
并树立学
生敢于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
,
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观念
,
养成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学生自由分组
,
或由教师根据掌握计算机的程度搭配分组
,
同学们有的画画
,
有的写
感想
,
有的收集新闻
,
有的设计版面
,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
互相学习
,
取长补短
,
共同进步。
使他们认识到自
己在集体中的作用
,
从而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
使学生养成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总之
,
德育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
,
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是一个重要的并且需要进一
步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我们在进行德育教育的同时要注意与时俱进、
文道结合
,
做到自然妥帖
,
使信息技术学
科诸因素与德育内容和谐统一
,
恰如随风潜入夜的春雨
,
滋润万物
,
这样的德育教育才是我们要追求的最终目
标和最高境界。

二、信息技术教学如何渗透德育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日益普及,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已经跨进了五彩缤纷的网络时代。人
们把它叫做

E时代

。互联网使地球变得越来越



,当无国界的信息共享给我们带来巨大方便与效益的
时候,各种计算机犯罪也随之而来。要预防和制止各种计算机犯罪,除国家要制定相关法律制度、建立相

关约束机制进行打击外,我认为还要从源头抓起,即加强学生道德教育。

笔者认为,在学科课堂教学中进行渗透教育是德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并非一朝一
夕就可以达到,而是从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一些看来不相关的方方面面逐步培养起来的。下面我就谈谈自
己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德育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从第一课做起,培养学生爱护计算机的良好习惯。

从初一学生的认知特点来看,他们爱问好动,模仿性、可塑性极强,因此,在给学生上第一节电脑课
时,
就要宣布学校电脑室的管理制度:
如要求学生进入微机室时用鞋套套在脚上;
按照学号对应机号入座,
每台机器配有一本登记簿,进入微机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检查机器是否正常;上课过程中责任到人,如因人
为因素引起机器故障的则全校通报并照价赔偿;上课时对吃零食或乱扔垃圾的同学进行全校通报;上完课
后正常关机并把板凳安放整齐;出电脑室时,把地上的垃圾捡起来一起扔到果皮箱里。

然后,教师要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讲计算机的作用,使学生知道电脑在生活、工作、学习中的重要性,
让学生



上电脑。在电脑布置上,做到机器摆放整齐,地板干净,让学生感觉到环境的舒适,从而产生
自觉保持机房整洁的心理。

进行法学教育和安全意识教育,培养学生具有正版意识和安全意识。

我国自1991年颁布《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以来,已制定的有关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
著作权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

《实施国际著作权条约的规定》和《计算机软件条例》
等,我国还加入了《世界版权条约》
,法律规定对违反以上法律、法规的行为除了民事处罚外,还对著作权
的侵犯者实施刑事处分。

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应将擅自拷贝、伪造软件、非法租用、利用电子公告板(BBS)盗版、利
用只读光盘盗版等各种盗版行为对社会的危害告诉学生,使学生加强计算机法制观念,使学生认识到作为
使用者有责任维护软件开发者的权益,自觉抵制盗版软件。养成牢固的正版意识,成为忠实的正版用户,
这对提高社会文明的发展程度,对发展我国的软件产业,都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适当地讲解一些计算机安全方面的基本知识,例如在讲
授计算机电子表格基础和应用时,讲一讲有关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方面的知识,让学生知道有哪些因素可能
造成数据的丢失和损害,以及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保护自己建立的数据文件。此外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
的有关知识,有哪些常见的病毒,各有什么危害,这些病毒的传播途径是什么,以及如何预防、检测和消
除这些病毒。

在进行计算机安全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既要让学生意识到计算机安全的重要
性,又不能让学生产生恐惧心理。适当地选择现实生活中有关计算机安全的典型事例和一些历史事件,对
学生进行教育,鼓励他们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利用局域网,培养学生有良好的网德。

在信息社会里,为规范网上行为、减少计算机犯罪,去年,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打算在中小学中开
设计算机品德课,以从小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在该课程还未开设前,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认为应该
自觉地有意识地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计算机品德的养成教育。

在局域网中,一台工作站往往有十多个人共用。大家的文件都放在同一目录下,有时有的同学去打开
别人的文件看,也有的同学去把别人的文件给修改了、甚至删除了。这时应该对学生进行教育,一是未经
同意不准随便打开别人的文件,更不允许修改、删除别人的文件,要有好的品德。特别是讲到互联网知识
时,
有必要对学生做一些关于网络安全、
互联网使用的道德规范的教育,
让学生拥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
例如:不轻易下载网上内容,不随便在网上发布不负责任的言论,不浏览不健康网页内容,不该看的内容
不能看,不能在网上乱发垃圾邮件,更不能利用计算机传播病毒进行犯罪行为等等。做到上网要讲网德,
一定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学习习惯。

总之,信息技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

双基

教学和培养的同时,还应该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道德教育,使
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浅谈如何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渗透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未成年人则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阶段,辨别是非能力还不强,容易受到各种社会消极因素的诱惑和影响。目前,一些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智育、轻德育
的倾向。作为新世纪的信息技术教师,应在平时信息技术教育中教好这门学科知识的同时,
更应渗透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本文正是从什么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及未成年人思想

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着手,并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特点,来谈谈作者在平时信息技
术教学中如何渗透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未成年思想道德教育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未成年人则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阶段,辨别是非能力还不强,容易受到各种
社会消极因素的诱惑和影响。目前,一些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忽视了对未成年人的全面素质教育。而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一项系统工程。那么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如何在自己平时教育教学过程中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来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呢?本文作者就根据平时在信息技术教育中积累的些小小经验从以下三方面来谈谈自己对这个总题的看法:
(一)什么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各自是什么?思想道德修养是指人们按照一定社会或一定阶段的思想道德要求在一个人品质情操面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塑造。品德是个体现象,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特征(潘菽.1980);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社会生活,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基础的改变而改变。对于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应增强未成年人的爱国情感,必须把理想信念教育摆在核心位置;重视培养未成年的意志、乐观的情绪、良好的性格;加大组织未成年人参加社会实践力度,培养创新精神;教育未成年人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树立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等。总之,在当今世纪,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就是着力培养一批又一批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把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概括为: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主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针对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积极探索新世纪新阶段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努力培育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国务院的指导思想我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应该是:1、从增强爱国情操做起,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2、从确定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3、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4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努力培育未成年人的劳动意识、创造、效率意识和进取精神、科学精神以及民主法制观念。增强未成年人的实践识、创新精神等。(二)信息技术学科教育的基本特点:1工具性信息技术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工具。要使未成年人明白信息技是信息时代每个公民进行终身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掌握好这一工具,有利于未成年人学习方式的改变。但也应考虑到有人利用这一工具来进行破坏性工作,如黑客攻击、网络诈骗,在网络上发布不健康的思想、消极腐败的精神等。在以下的具体实例中将要更加详细的讲解。 2开放性开放性是指学习的对象及提供的平台都是开放的。开放性其实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利于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