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研究战国史,商鞅的名字其实很有意思,我来详细说一下。
商鞅是一位改变中国历史的法学家、政治家,更是一位优秀的改革家。这么厉害的人物竟然有四个名字,分别是:商鞅、商君、公孙鞅、卫鞅。那么这四个名字都是哪来的呢?
《史记》中关于商鞅的介绍颇多,赞美、肯定其的词语也不少。其中介绍他的来历时就说: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商鞅是卫国人,他姓姬,公孙氏,他是庶子身份。确切地说商鞅是卫国国君的妾生子。
卫国是从周朝建立后就开始分封的诸侯国,虽然不大,却是正统。卫国首任国君就是灭了商朝的周文王第九个儿子。从其介绍中“其祖本姬姓”就可以看出,他是周文王的后代是没有错的。
虽然是庶子,但商鞅是一位标准的根正苗红的富二代,权力地位唾手可得。商鞅的外出的原因也许是厌倦卫国王室争斗,也许卫国的逐渐没落让商鞅不得不出发寻找机会。公元前361年,《资治通鉴》记载商鞅开始出现在魏国,事于魏国相国公叔痤。
史记中刚开始记载他叫公孙鞅。因为他是公孙氏,商鞅刚到魏国时还没有发迹崛起,在王室朝堂没有地位,仅仅是公叔痤手下的一名小官,所以称之为公孙鞅。
后来,从魏国出走,跳槽到秦国齐孝公手下时,史记称之为卫鞅。这个称呼好像是刻意于与在魏国时工作的公孙鞅分开区别。
司马迁可能是想以此来区分商鞅在两国的遭遇和地位是十分不同的,所以使用了两个称呼。在魏国的商鞅“不显山不漏水”,在秦国秦孝公却拿他当个宝,这两个称呼既说明是不同的故事,又进行对比。
也有可能,卫鞅比公孙鞅更加有尊敬的称呼,商鞅开始仅仅为秦国客卿,所以叫卫鞅既显得尊贵,有符合当时他在秦国的身份。而且卫也代表了商鞅卫国王室的身份,更加有利于提升在秦国百官面前政见的分量和话语权。
后世为什么把公孙鞅和卫鞅改称商鞅了呢?
史记介绍时也称商鞅为“商君”,这源于这一个“商”字和一个“君”字。这个名字的由来就非常有意思了。
公元前359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了著名的“变法”改革,淡变法的成效并没有短时间内就显现出来,所以秦王只是在最开始的时候封他为左庶长,并没有给他封地。
后来,齐国攻打魏国,掳走魏国太子申,杀死大将庞涓。商鞅劝秦王:秦国和魏国世仇,将来不是秦国吞了魏国,就是魏国吃了秦国。往前魏国强大,秦国的土地都被夺走。现在齐国打败魏国,我们此时进攻,一定能夺回那些失去的河西之地。待夺回失地再固守,魏国不敢怎么样,秦国却得到了巨大利益。
秦孝公十分赞同,派商鞅为将出征魏国。魏国派魏国公子卬前来迎战,商鞅送信去说:我最早在魏王手下,现在确实两国相攻。不如咱们见面会盟,开心地喝一顿酒,然后各自回家吧。
魏公子卬果然应约,谁知商鞅埋伏刺客杀手在宴席之上,虏获魏公子卬,随后带兵大破魏军。此战使魏国威风丧胆,刚刚被齐国打败的颓势还没消除,此时只能割地和解。魏惠王愤恨:早知道就听公叔痤的话,对商鞅不用则杀之。随后,魏国迁都大梁。
公元前340年,商鞅不但变法有用,还可以为将攻伐,可谓能文能武。因为大破魏军有功,收复大面积土地,秦国从此有了更加坚实的基础。秦孝公封“於、商十五邑”给商鞅,封号“商君”。“商”取自其封商地的意思。而“君”则在当时指地位非常高,功劳巨大的人。
商鞅的“商君”称号从此而来,后世为了详细区别,取其封地的“商”字,普遍把公孙鞅、卫鞅、商君叫为:商鞅。
卫鞅为什么叫商鞅
卫鞅叫商鞅是因为秦王将商地封给他,后人称之商鞅。《资治通鉴·第二卷·周显王八年》记载:“于是卫公孙鞅闻是令下,乃西入秦。”商鞅在《资治通鉴》中出场时的名字是“卫公孙鞅”。商鞅亡于公元前338年,时隔100年之后,李斯作为后人,称卫鞅为商鞅,就是让人明白,这个商鞅就是“受封商於十五...
卫鞅变法为什么被称为商鞅变法
1、卫鞅是因为商鞅因被秦惠王的公子虔指为谋反,战败死于彤地,其尸身被带回咸阳,处以车裂后示众。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驷即位,即秦惠王。 公子虔等人告发商鞅“欲反”,秦惠王下令逮捕商鞅。2、商鞅逃亡至边关,欲宿客舍,客舍主人不知他是商君,见他未带凭证,告以商君之法,留宿...
卫鞅为何叫商鞅
因为受封于商地。卫鞅即商鞅,因为受封于商地,以地为姓,才改了名字。卫鞅,姬姓,公孙氏,名鞅,卫国人。是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军事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后代。商鞅辅佐秦孝公,积极实行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
卫鞅为什么叫商鞅?
卫鞅从没有“商鞅”这个名字,他在秦孝公时期在秦国变法成功后,被秦孝公封为“商君”,后人就称卫鞅的这次变法为“商鞅变法”,历史上一般没叫他“商鞅”,只是会把他的变法叫“商鞅变法”
商鞅原来叫卫鞅,为什么后来姓商了?
商鞅帮助秦国夺回了被魏国长期占领的秦东土地。秦君把夺回的土地的一部分封给了他,便是商於。古人有以封地为称呼的风气,在世时,人们称他为商君。后人作传时,由商君这一称呼引申出去,就称他为商鞅。不是说他姓商。商鞅姓还是姓卫。孟尝君田文,封地在薛,故而史书也有称他为薛文的。
为什么大秦帝国里蔚殃变商鞅了呢
所以商鞅也姓卫,也可以姓公孙。公孙的来源不止一个,凡公的孙子,都可以姓。商姓是他的封地,后来就被称为商鞅。总之,当时的姓和氏,不是一回事,姓是固定的,也很少,氏可以根据官位、封地、职业等变来变去,这种情况,在春秋时极普遍,战国时较固定,汉初还有痕迹,比方说田横的族人,分别姓王...
卫鞅又称为商鞅是不是因为其封地在商於郡?
卫鞅是因为他先祖是卫国皇室,故名卫鞅,所以也叫公孙鞅,商鞅是因为其封地为商,故称商鞅,商在今天的陕西东南部商洛市
卫鞅为什么改名为商鞅?
也有可能,卫鞅比公孙鞅更加有尊敬的称呼,商鞅开始仅仅为秦国客卿,所以叫卫鞅既显得尊贵,有符合当时他在秦国的身份。而且卫也代表了商鞅卫国王室的身份,更加有利于提升在秦国百官面前政见的分量和话语权。后世为什么把公孙鞅和卫鞅改称商鞅了呢?史记介绍时也称商鞅为“商君”,这源于这一个“商”字...
卫鞅为什么又被称为商鞅
后来,古人时候的姓就渐渐地被人淡忘了,人们只说氏,现在我们说的姓氏也都是由这个氏演变而来的。于是渐渐就混淆了姓和氏的概念。商鞅的商和卫都是战国时期的国名,商鞅曾经在这两个地方住过,所以以商和卫为氏,又称卫鞅。而公孙是他的姓。从现在人角度来说,叫公孙鞅也无可厚非,但要明白古人...
卫鞅怎么最后又叫商鞅
又称卫鞅、公孙鞅(卫鞅之“卫”即氏於国,商鞅之“商”即氏於居或氏於官,又“诸侯之子曰公子,诸侯之孙曰公孙,公孙之子以王父字为氏”。卫鞅之祖为卫国君,故又称公孙鞅。)商鞅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孝公死后,受到秦贵族诬害以及秦惠文王的猜忌,车裂而死。其在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