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多极化中的日本

日本在世界多极化中受到了哪些影响,产生了哪些变化

  一、《日美安保条约》之下掩盖着的军事大国之梦从二战之后至今,日本和美国签署了三个《日美安保条约》,从这三个安保条约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日本人正是靠着美国这把核军事保护伞,在军事上采取了"积极防御"的战略,为其实现军事大国之梦奠定着坚实的基础。
  二战结束之后,世界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对抗。

  美国根据地缘政治的需要,确定了"西方"搞战略进攻,在东方槁战略防御的基本战略方针。美国战略防守的第一线包括日本、琉球群岛、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并与日本、菲律宾、新西兰。

  澳大利亚等国签定了军事条约,使美国在亚太地区初步建立起"遏制共产主义"的纵深亚太军事体系。日本则因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和经济潜力成为美国在东亚政策的基石和美国亚太军事链条上的重要的一环。成为了美国反苏、反共的前沿堡垒。

  1951年签署的《日美安全保障条约》是美国亚太军事战略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美国继续占领日本,自由的使用日本的军事基地,巩固美国在亚太地区军事存在的必然要求。为此,美国从新估价了日本的战略地位之后,由起初的企图消弱日本转向扶持日本,使其成为美国侵略亚洲的基地和工具。条约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1)美国军队有权在日本领土及其周围驻留;(2)

  驻日美军可以"维持"远东的"和平与安全",可以应日本政府的要求出兵镇压日本内乱;(3)条约废除必须得到美国的同意。根据这一条约,美国获得了在日本国内和周围地区驻扎陆、海、空三军的独占权利和其它占有军人所享有的一切权利。这一权利使得美军出动部队镇压日本国内群众和出兵他国作战都以条约的形式固定下来,从而使美国获得了在日本作战的权利。

  应该说,这一条约是一个不平等的条约。条约规定,日本要向驻日美军提供军事设施和经费。美军及其家属、随员有占领时期特权,美国对日本的防务不承担任何的责任和义务;未经美国的同意,日本不得将其任何的基地给予第三国;亦不得将基地或与基地有关的任何权力、权限,或陆、海、空三军驻防、演习或过境的权力给予第三国。可见日本一切大权全由美国操持,日本实际处于半独立的状态。

  50年代后期,美国正处于与苏联加紧全球争霸之际,美国认为使日本继续留在美国东北亚战略中发挥作用,充当美国推行全球战略的"小伙伴"是当务之急。美国迫于日本经济腾飞后国际地位的提高和日本人民反美情绪的增长,从战略目的出发,与日本修订了安全保障条约。实际上,早在50年代中期,万隆会议的召开就意味着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美国在全球的战略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挑战。令美国头痛的事是,由于日本经济的不断腾飞,对美国不再那么言听计从,由完全的依赖美国转向与美国进行局部的竞争,这样看来,美国因支持日本,反而消弱了自身。正是这样的一种国际实局的变化和日美力量对比的变化,决定了双方对对方态度的变化。表现尤为突出的是日本对《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的反感。由于该条约本身就是一个不平等条约,再加上日本的羽毛的不断丰满,越来越遭到日本人民的反对。同时,这也遭到一心想重振政治大国地位的日本政府的反对。

  该条约的主要内容如下:(1)增加了日美军事同盟的成份;(2)明文规定了日本承担在其领土上与美军共同作战的义务;(3)规定美军驻日目的是为了维护日本和远东地区的安全及国际和平;(4)对在日本管理下的领土上任何一方所发动的武装进攻都会危及它本国的和平与安全,并且宣布它将按照自己的宪法规定和程序采取行动以应付共同的危险;(5)为了日本的安全以及为维持远东的国际和平与安全作出贡献,允许美国的陆。

  海、空三军使用日本的设施和地区。应该讲,美国对日美安保条约修改的战略指导思想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其意仍然是利用军事手段来遏制共产主义,只不过是让日本在其战略意图中发挥实质性的作用,而不单单是一个基地问题。这是美国力不从心的一个很明显的反应。在朝鲜战争中,美国"王者"的身份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其国际地位同从前相比也很难同日而语,而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社会主义大国,其国际威望不断的提高,经济上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东南亚一些国家不顾美国的压力积极发展同中国的友好关系,这对美国实现在东亚组成反华的集体安全体系的目标构成了一个巨大的障碍。美国在50年代末与60年代初,把亚洲人民的革命运动都同"中国的侵略野心'相联系,中国影响的扩大,使得北京成了美国领导人心目中"亚洲共产主义中心"。这个时期,美国与苏联的关系虽有所缓和,但彼此在全球的竞争仍然是异常的激烈。因此,从大的范围而言,美国与日本是以直接遏制中国为目的的,而最终的目标是要和苏联这一社会主义阵营的第一大国进行一场真正的较量。

  不管美国修改条约出于什么目的,对于日本人而言,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利用这次修改条约的机会,条约中删去了有损于日本主权的有关条款,提高了日本的地位。同时删去了旧条约中美军可以镇压日本国内暴乱和骚乱的内容,并使日本得到了使用条约的主动权。新条约中规定了美国对日本的防卫义务。

  美军的配备、警察以及进行日本以外战争而使用日本的军事设施时,要与日本政府协商。日本的独立性明显地得到了加强。但是,有一个迹象我们是不能忽略的,那就是,在美国人的眼里,从没有把日本当作一个真正的伙伴,美国对日本的扶持也只是出于其自身的战略目的的需要,因此在美国人的心目中,根本不愿意看到一个可以与之抗衡的强大的日本出现。这一时期,美国对日本的政治和军事控制仍然是很严格的,日本处处必须征得美国的同意在国际才有发言的权利,充其量是一个美国推行全球战略的小伙伴,日本也确实在美国的亚太防御战略体系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1961年,池田访问美国与肯尼迪进行会谈,对美国要求日本成为其在亚洲的反共冷战政策的忠实盟主欣然同意,并说:"我认为作为亚洲的一员,进而作为亚洲唯一的工业先进国家的日本,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协助亚洲其它国家实现稳定和发展,是日本责任"。这充分说明了,日本在军事上是处于一种防御的态势,但这种防御中也有进攻的一面,日本的指导思想就是想通过美国的保护,集中力量发展经济,使其国力强大,而后再图谋军事大国的地位,但他也不会放过任何一次可以挣脱美国束缚的机会,以便为自己开拓一片更加广阔的空间。

  冷战结束后,世界处于新旧格局转化的过程中,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美国的国力在与前苏联进行长期的军备竞赛中受到了很大的消弱。与此同时,在冷战条件下,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抓住了这次重要的机会,利用冷战过程中的几十年的时间加大发展自己的力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日本就是这些国家和地区中最有代表性和最具成功的一个。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强国的日本,其和美国的经济磨擦不断加剧,这严重影响了两国正常的关系。由于日美共同防御的敌人苏联的解体,更进一步动摇了两国合作的基础,日美传统的战略同盟关系受到了巨大的挑战。日本在冷战后越来越希望在亚太地区发挥重要的政治作用,但是日本与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又有着一种很难摆脱的依赖关系,仍需要和美国保持必要的同盟,从长远来看,这对日本走向政治大国地位是有利的;而在国际形势发生巨大变化,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经济竞争在全球范围展开,而且世界经济发展重心从西太平洋、欧洲转向亚洲的东太平洋的时候,美国面对这种新的国际形势更需要日本的支持与合作。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已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美国提出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影响是其全球安全保障战略的重要一环。

  而亚太地区除美国、日本外还有中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朝鲜半岛两国等多元化力量的存在。美国要继续保持在该地区的经济利益、战略地位,亟需具有经济实力的日本的支持与合作,美国独自承担包办领导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尤其是在远东地区发生不测时,更需要日本的援助,进而取得日本的全球的军事合作,将日本牢牢的纳入美国的全球战略,以此来保证美国在亚洲的稳定地位。正是在这种国际背景之下,1996年4月17日,日美双方联合发布了"面向21世纪"的《日美安全保障宣言》。

  宣言的内容包括:(1)美国继续保持军事力量的存在是维护亚太地区和平安全不可缺少的;(2)为了维持驻日美军,日本根据条约继续提供设施和区域,并通过接受国提供援助等方式作出适当的贡献;(3)美国根据条约所拥有的遏制力量将继续成为日本安全保障的基础;(4)地区合作方面,为了使亚太地区的安全保障形势更加和平稳定,两国政府都应共同或分别作出努力;(5)

  规定基于日美安全保障关系的双边合作;(6)规定全球规模的合作。可以看出,这些内容的军事范围更广,内容更多。

  应该讲,1996年日美安全保障宣言的指导思想是以经济安全为主,军事防卫为辅。面对世界发展经济、维护和平的大趋势。军事力量退出首位,经济战略升为主位。美国从自己的全球战略出发,认为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安全对美国来说至关重要。美国此时的对外指导思想转向以权衡各国力量对比为基础,以维护均势对付主要的对手;从单纯以军事手段达成政治目的转向注重外交和经济手段,并力图通过多种手段来影响各国的政治进程,向有利于美国的方向发展,日本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第二经济大国,对美国经济上的支持和军事责任的分担是至关重要的。

  另外,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力量大为消弱,虽然俄罗斯仍然是美国不得不重视的全球军事大国,但与从前的苏联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然而社会主义中国不但没有像苏联及东欧那样解体,反而政局更加稳定,经济更加发展。美国把中国看成是其在亚太地区最大的潜在的敌人和不安定的因素,美国力图通过新的日美安全保障体制来钳制中国,在必要的时候采取联合的军事行动来对付中国。日美安全保障宣言中的"包括核力量在内的军事力量依然大量的集中存在"暗中指的就是中国。宣言强调在日本周边地区可能发生紧张事态时,要加强安全保障合作,这一措施明显是针对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因而,日美安全保障宣言事实上已将防卫对象从苏联转向中国和朝鲜的同时,我们可以看出,日美新的安保宣言一改从前的日美的依附关系。条约中规定除加强维持和平方面的合作外、日本一方面坚持以日美安保条约为基础,在全球合作上加强日美的基础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参加亚欧会议,通过扩大双边外交的幅度达到减轻日美安保体制的负担效果。条约中的主角由美国变为日本的现实越来越清楚。美日努力协调双方建立起来的平等的建设性的伙伴关系。除安全防卫方面日本继续依赖美国的力量外,反对过分的依赖美国,加强自主的外交力度。条约还改变了日本单方面的义务,强调把日美的防卫合作作为日美安保体制的前提。本在条约中除发挥相应的军事作用外,还发挥经济大国和政治大国的作用。日本在担负着美国在亚太经济、安全战略上的重大的责任。日本在维系台湾局势、朝鲜半岛、局部地区的稳定和整个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安全,保持与中国、俄罗斯、东盟等争夺中的均势具有重要的作用。日本在日美防卫合作中对自己安全在自保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改变了冷战时期受美国保护的形象,日本正从一张自卫"盾牌"过渡到发挥"剑"的作用,主角由美国变为了日本。

  由三个日美安保条约的演变我们可以看出,双方对维持《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目的是有所不同的。日美双方都强调,《日美安全保障条约》是确保亚太和平、稳定和繁荣必不可少的因素。

  这表明,若亚洲出现新的地区争端,日美可以以一种联合的方式介人,这是日美的共同之处。就日本的方面来讲,日美安保体制有利于其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日本走了一条比较稳妥的道路,即先发展经济,再谋求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的地位,重振昔日大国的雄风,当然,也要不失时机地谋求在世界政治中的影响和"适当"的发展"自卫"的力量。从日本在三个条约中所起的作用和地位的变化上可以看出,日本已经由战后,一切听从美国的小伙伴变成了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建设性的伙伴"。反应出了日本在经济实力增强之后,谋求政治军事大国的强迫性。负责修改"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的日美防卫合作委员会在报告中说,在对待朝鲜半岛和台湾海峡等日本周围出现的紧急事态问题上,没有停留在日本仅对美军提供后方援助的阶段,而是和美军协调使用自卫队,提供要在日美防务"未曾涉及的领域"内进行合作的问题,日本防卫事务的次官村田持昭承认日本周边地区所指的范围比远东地区更为广泛。日本军费近两年来不断增加,成为亚太地区军费最高的国家。日本军事实力的提高使日本从防卫开始走向海外扩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特别是亚太各国对日本缺乏信任感,日本要在全球事务中冒更大的风险和发挥更大的作用,就会引起人们对日本的关注。而日美安保体制的确立,对日本是非常有好处的,日本既可以借助美国的支持,又可以利用它增加人们对日本的信任感,消除亚太国家对日本的敌意,从而踏踏实实的搞建设,可以为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奠定坚实的基础。对美国而言,日美安保体制还具有遏制日本军事力量的超越美国而过分强大的一面。1990年3月,美驻日本海军指挥官斯塔克波尔将军在一次谈话中说:"驻日美军是一种瓶盖,以防止日本军事力量的复出"。同年4月,美国五角大楼一份报告《亚太边缘战略框架:展望21世纪》指出,美国在日本的主要战略目标,就是不让日本的军队的投身能力有所发展,美国尤其不愿看到日本的航空母舰巡逻在太平洋上。应该说,日美安保条约的发展史,就是日美军事力量控制与反控制的历史。尽管日本靠其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在美国全球性的伙伴关系中,并没有完全抹去从属的色彩。早在1970年初,海部首相就提出了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五项指标,此后日本的官方一再声称,在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过程中,日本就应充当主角。但是,1991年11月10日,美国国务卿贝克在同宫泽首相会谈时,宫泽首相在会见共同社记者时声称"关键问题,美国要发挥强有力的领导作用,日本则应支持美国所作的努力,积极发挥日本应该发挥的作用"。由此可见,日本现在还不得不让美国唱主角,自己甘当配角。所以,充其量不过是相对而言的比较平等的伙伴关系,离真正的平等还有相当长的距离。对此,日本官员认为,要想支持良好的日美关系,美国必须允许日本成为一个真正的伙伴关系。而美国则声称,日本必须努力作出贡献而不仅仅是利用和美国的双边关系为自己服务,日本的目的才能达到。

  由此看来,日美的合作路程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更加激烈的竞争还在后边,当年美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惜一切代价扶持日本,没想到今天却对自己构成真正威胁的反而是日本,或许有一天,美国就要败倒在日本人的脚下,这往往就是历史。

  二、不可低估的日本自卫队战后以来,受和平宪法的约束,日本政府表示不做威胁别国的军事大国,日本自卫队只是对日本本上受到威胁时而使用的武装力量。然而近年来,日本自卫队的发展及其在军事上的表现引起了世界,尤其是亚洲国家的关注,随着日本经济水平的科技实力的增强,它开始试探着实现经济大国到政治军事大国的跨跃。

  日本自卫队是冷战时期美国出于反共反华的需要而建立的,当时的规模要求是2.5万人。其目的也是为了"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不给少数不法分子以可乘机"。殊不知,由此,日本走上的一条隐形的扩军备战的道路,日本凭借其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在美国军事的保护伞下,其自卫的规模和质量不断产生飞跃,而这一切在冷战环境下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当日本的扫雷艇开赴海湾的时候;当日本国防预算突破国民生产总值的1%的限额的时候;当日本国会强行通过了PKO(联合国和平合作方案)的时候,世人才开始警觉起来,殊不知,一个有很深的侵略文化意识的民族,当它拥有了世界上一流的的武装之后,带给人类的将是什么呢?这一点,美国的表态尤为坚决,至今,美国人的心中仍还时不时的"燃起珍珠港的战火"。从80年代中期以来,东亚国家在经济上对美国的依赖程度下降,对日本的依赖程度上升,加上近年,美国一直声称将从亚洲部分撤军,美国在亚洲的影响趋于消弱,取而代之的将是日本,这是美国所不愿看到的。1991年9月,贝克访日时声称,美国对亚洲安全稳定的责任是压倒一切的,美国参与亚洲的决心是不可动摇、不容置疑的。这一席话既是美国对亚洲希望美国在亚洲存在的国家的一种安抚,也是对日本的一种警告,向日本发出的一个信息:美国不会把它在亚洲的领导地位让给日本,美国希望日本在亚洲发挥经济作用,而不是军事作用。布什在访日期间,对日本谋求向海外派兵的《联合国维持和平合作议案》的态度之冷漠,曾使自民党人感到吃惊。这表明,美国已经改变了其在海湾战争期间希望日本发挥某种军事作用的态度。美国担心,亚洲出现任何常设的维持和平的军队都会降低美国军事力量的干预争端的作用,特别对日本的戒心更大。然而,随着美国经济实力的衰退,新加坡前资政李光耀曾预言:随着美国在亚洲军事力量的消弱,日本在亚洲发挥军事作用是不可避免的,一心想成为军事大国的日本是不会放弃努力的。

  截止1998年初,日本的军事力量如下:现役部队23.56万人(含参联会1300人)。陆军:约14.77万人,坦克1110辆,步战车50辆,装甲人员输送车900辆,牵引火炮490门,自行火炮310门,多管火箭炮100门,反坦克导弹680具,高炮80门,地地导弹70部,地空导弹690部,攻击直升机90架;海军:4.25万人(含海军航空兵),潜艇18艘,主要作战舰艇58艘,海军航空兵1.2万人,作战飞机110架,武装直升机98架;空军:441万人,作战飞机368架,现役部队4.67万人。

  但是日本军事力量的膨涨,主要不是体现在数量上,而是体现在质量上。日本自卫队的武器装备的高科技化和现代化在世界上可谓首屈一指。就陆海空三军目前所拥有的武器装备而言,陆上自卫队开始用最新式的89式自动步枪装备全体校级军官以下的军人,现已完成24套"爱国者"地空导弹部署;已经装备了新式的防化车,据说这种防化车连美国都不会制造。海上自卫队已经部署16艘"若潮级"最新式的、最高水平的常规动力潜艇;在靠近中国的长崎县的佐世保部署了一艘名为"宇宙盾"

  的驱逐舰。日本再计划部署3艘。"宇宙盾"驱逐舰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驱逐舰,它不仅具有连续航行6000公里的能力,而且具有最先进的雷达系统和强大的攻击能力,该舰装备相控阵雷达,可自动跟踪400公里以内的200个以上的目标,并自动为航空、航舰导弹进行探测、跟踪和导引,可同时命中几十个目标。

  日本的驱逐舰队的规模在亚洲可谓是首屈一指,排雷能力在世界之首,反潜作战能力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排第三位。其航空自卫队已经拥有100架反潜巡逻机,目的再于"保卫日本的生命线--1000海里海上交通线";在全国28个防空监听所部署了自动警戒管制系统;已经拥有160架F-15战斗机,其数量仅次于美国;计划引进空中加油机,正在研制并部分装备的下一代战斗机FSX令美国感到大为吃惊,因为该机是被世界公认的最先进的战斗机,机上装备了最尖端的设备,制空能力和作战能力都很强,其性能大优于F-15和F-16战斗机。

  同时,近年来,日本针对其应用技术强,而基础研究弱的问题,再次推行科技立国的战略,要求国家科研机构研究开发的重点从应用技术向基础科学技术转变,为此而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建立促进发明创造的体制。日本认为,要促进科研人员的创造性,必须改革旧的规章制度,建立起鼓励发明创造的新的制度。第一、加强科研成果的交流和加速人员的流动。日本各有关的省厅已确定了各种交流制度,促进国立科研机构、大学和产业界之间的交流,为科技人员的交流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第二、不拘一格的选拔人才,大胆提拔年轻有为的科研人员,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在努力培养新一代科技人员的同时,提高科研人员的待遇,确保高级的科研人员队伍的稳定,实现科研队伍合理年轻的结构,保持科研队伍的朝气,促进发明创造的活力。第三、建立"科学中心"(CEO)。它是以日本原有的科研机构为主体,从国外广泛的募集有成就有权威的科研人员进行科学研究,保证该科学中心拥有最优秀的科研人员、最新的科研信息、最完善的科研设施以及最充实的资金来源。这样就可以保证某个特定的研究领域里发扬群体的优势,使科研达成世界先进水平。二是加大科研投入,加强基础研究。科研开发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研开发投资形成的知识和技术积累以及科研开发的基础。增加科研经费的投入是日本从"科技模仿国"

  走向"科技创造立国"的重要条件。80年代以来,日本不断加大科研资金的投入,有力地促进了科技的发展。1990年,日本全国科研经费的总额达13.7万亿日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9%。

  日本政府一方面根据国家的情况,实现科研经费的增长计划,另一方面制定有关的政策,促进民间企业对基础科研的投资。三是完善科研设施,增强科研后劲。为了适应科研向尖端科学和大规模方向发展的需要,日本政府决定完善科研基础设施和主设备,改善科研环境和条件,增强后劲。首先是有计划的更新大学以及国立研究机构,特殊法人的研究设施,并将这些研究设施向国内外有关科研人员开放,促进科研设施的有效利用。1990年,日本颁布了"关于完善振兴科学技术基础的基本方法",要求各有关省厅充实科研资料,改善大学和国立科研机构的科研条件。在特种科研领域,不仅要有完善的科研设备,而且要有完备的科研资源。日本的这些举措,不但弥补了其科学技术上的薄弱环节,而且必将实现其军事技术的再一次飞跃,因此在21世界的高技术战争中,日美之争谁胜谁负,尚难预料。

  就现代化和高科技而言,日本自卫队业已成为了数一数二的强大的军事力量,日本可谓军事大国。因为战争形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战争越来越突出表现为科学技术的较量,质量越来越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力量和重要因素。如精确制导导弹的命中率是普通弹药的120倍,装备有先进的电子和火控系统的战斗机是原来战斗机战斗效能的40倍。在海湾战争中,美军发射的精确制导弹药只占发射量的8%,却摧毁了80%以上的重要目标。据专家称,美军现在的一个坦克师的战斗力相当于第三世界某些国家的8个坦克师。海湾战争前,伊军与多国部队的人员对比为16:1,但结果是伊军的伤亡是多国部队的100倍,同时多国部队的伤亡人员中有60%以上都是自己的误伤所致,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装备了高科技武器装备的日本自卫队是一支不可低估的作战力量,其何去何从将直接影响到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三、谋求军事和政治大国的地位日本正在借助其强大的经济实力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并进一步与美国争夺在世界和亚太地区的主导权。由经经济大国向军事和政治大国迈进,从而在多极的世界格局中成为举足轻重的一极,是日本走向21世纪的战略目标。

  ★★★机会终于来了--经济大国走向军事和政治大国的宣言东欧巨变和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打破了几十年的冷战僵局,西方世界都沉浸在一种"喜悦"的气氛之中。而日本却显得平静异常。面对世界新的发展趋势,日本是另有打算的,在未来世界格局中占据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是其思考的首要问题。对日本而言,在二战以后,它可谓是"忍辱负重","卧心尝胆"了几十年,何甘心再作"经济大国政治珠儒"的国家,何忍在世人眼里依然是"经济一流,政治二流"的形象。在苏联飘摇之际,日本首相海部在1990年1月9日给布什的信中就迫不急待地提出"以欧、美、日三极为主导来形成世界新秩序"。而后,他于同年3月2日走访美国前在国会发表演说,将日本的这一意图变为行动。

  海部在国会提出国际新秩序要达到5个目标,即:1、确保和平与安全;2.尊重自由与民主;3、通过开放的市场经济来保证世界的稳定与繁荣;4、保护环境;5、在对话与合作的基础上稳定国际秩序。同年7月,他在《日本的构想》一文中全面的阐述了日本政府近两年来对国际格局变化的认识和构筑国际秩序的设想。从近年来日本朝野人士的言论和日本在国际上的所作所为中,人们可以较为清楚的看到,日本希望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际新秩序,在这种新秩序中日本应拌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如何发挥他的作用。

  经过20余年经济持续高速的发展,到80年代,日本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超级大国。1989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万多亿美元,占世界的15%,贸易额为4859亿美元,占世界的9.3%,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均超过700亿美元,海外纯资产为3500亿美元,日本已经成为世界头号债权大国和对外经济援助国。随着日本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日本已不在甘心只当"经济巨人,政治林德"。早在1983年,前首相中曾根就首次提出进行"战后政治总决算"使日本成为政治大国的战略目标。在第二次石油危机期间,中曾根提出要派日本海上自卫队去保卫海上石油通道的主张。自从那时以来,几任首相都提出日本要"在世界上发挥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政治作用"。那么他们究竟要发挥什么样的政治作用,用海部的话来说:"只要军事力量在国际秩序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像日本这样的非军事国家所能作的贡献自然是有限的"。显然,日本领导人认为,"现代对话与合作代替了导弹和坦克成为建立秩序的工具,日本有机

参考资料:http://www.bookcool.com/online/junshi/sjjs-gb/0/04.htm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世界多极化中的日本
经济、军事等方面又有着一种很难摆脱的依赖关系,仍需要和美国保持必要的同盟,从长远来看,这对日本走向政治大国地位是有利的;而在国际形势发生巨大变化,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经济竞争在全球范围展开,而且世界经济发展重心从西太平洋、欧洲转向亚洲的东太平洋的时候,...

日本是怎么在两极格局瓦解之后跻身于世界多极化之一的???日本如何表现...
作为亚洲文化圈的一份子,日本韩国深受我国文化影响,儒家社会阶层深入人心,导致服从性好,而脱亚入欧的口号又降低了欧美国家的敌视。在国际事务中根据自身条件积极承担对应责任,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根据市场形势结合自身优势迅速过段调整自身产业,稳固成为全球供应链中必不可缺的一环。

怎么用世界多极化的知识分析日本投放核废水?
2023年8月24日下午1时,日本政府无视国际社会的强烈质疑和反对,单方面强行启动福岛核事故污染水排海。日方所作所为是将风险转嫁给全世界,将伤痛延续给人类的子孙后代,成为生态环境破坏者和全球海洋污染者,侵犯各国人民健康权、发展权和环境权,违背自身道义责任和国际法义务。日方将核污染水一排了之...

政治多极化中德、日的表现(类别)、第三世界的崛起是指什么啊?_百度知 ...
从政治角度,美苏两极争霸结束,本应一极消失,剩下一极就应该建立单极世界,但是,在区域一体化的过程正,欧盟崛起为一只独立的政治力量,尤其法德两国不愿意唯美国马首是瞻,在许多问题上与美国老大哥公开叫板,这本来是美国的铁板盟友,这是政治多极化的一大因素;从次因素的角度考虑,中国、日本的崛...

世界多极化的例子
例如:1.欧共体的成立——经济一体化,促进了西欧各国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区域经济集团,冲击了美国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增强了同美苏抗衡的实力,使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促进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2.日本将两极格局的瓦解视为跻身政治大国的大好时机,主动参与国际事务,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随...

对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有直接作用的事件是
多极化,不 可思议就是很多实力主体的出现,那么我们就可以一个一个的看。1 二战结束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使得许多的国家走向独立,使得第三世界的形成打下基础。当然,直接的事件就是万隆会议、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2 欧洲。这当然是欧洲共同体的成立,但是你要深入的话也可追溯到马歇尔...

当前世界政治多极化发展的主要表现及原因是什么
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表现:1、美国力图保持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宣称要 继续领导和主宰全世界。2、日本的战略目标从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从亚洲走向全世界 3、欧盟的战略目标摆脱美国的控制,争取与美 国“平起平坐”4、俄罗斯重振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大国地位”5。中国的崛起和强大是不可阻挡...

世界多极化有哪些重要的"极"二十国集团包括哪些国家
20国集团的成员包括:八国集团成员国: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俄罗斯,作为一个实体的欧盟以及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南非、韩国和土耳其

世界多极化的表现
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大国和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①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并极力构建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②欧盟的建立、扩大和发展。1999年欧元启动,标志着欧盟内部合作进一步加强,提高了欧盟的国际地位。③日本将两极格局的瓦解视...

世界多极化趋势形成的原因
1、布雷顿经济体系的瓦解,美国国力衰退;2、日本经济崛起;3、欧盟成立以整体的身份活跃于世界舞台;4、日本欧盟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三足鼎立;5、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6、中国崛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