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苏轼《前赤壁赋》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悟

如题所述

读《前赤壁赋》有感
《前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于1082年游赤壁后写下的。九百多年后,作为一个现代人,当我读到这一名篇时,心中仍不禁为之一动,是什么穿越了那近千年的历史,仍能叩响人们的心扉,是什么竟能引起自古至今从生活方式到思维形式截然不同的人们以同样深深的思索?“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有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盖乎?”这就是答案,寥寥数语,作者便将生命这一人类永恒的话题作了既有深度又有高度的阐述不能不令人叹服。

说到生命,记得曾看到这样一句话:“生命是从娘胎到骨灰盒的一条抛物线。”确实,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的生命便注定了只有一种结果,那就是死亡。面对这样一个事实,人们努力尝试去逃避,去摆脱。从道教的炼丹以求不老到西方的上帝普求众生,人类渴求生命状态能延续直至永恒。可自然法则是不容变更的,于是一旦生命有了开始,就一定会结束,于是人们开始慨叹“人生在世,草木一秋。”苏轼在文中也借客人之口表述了那份对生命流逝的无奈与惆怅,这似乎是每一个生命实体都拥有的共同情绪和无法回避的问题。而真正令人震憾的是作者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另一个全新的生命境界,从变化和不变的角度两次审视了生命。若说变化,那么天地万物没有一瞬是不变的,正应了那句西方哲学家的名言:“人无法两次跨进同一条河流。”若说为变,人类自身无法体验死亡,也就是说作为生命个体每个人都只活在生命的状态中,那么人与万物的生命便都是无穷无尽了。这是怎样一种人生啊,对于浩浩宇宙,个人生命渺小得不及沧海一栗,而对于个人而言,一生的岁月就是全部。于是生命变轻了,因为无论长短、成败,你的存在于整个宇宙看来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于是生命变重了,因为当你看到青山绿水,走过春夏秋冬,当你切实感受到父母、朋友对你的关注与在乎,你会发觉你的生命以承载着沉沉的爱,于是你会说活着真好。人能来到这个世上也是莫大的幸运,只要你曾拥有生命,你便拥有了一个与众不同,仅属于你的时空去感知,认识,甚至是去改变世界。物换星移,苏作为生命个体早已作古,但透过字里行间我仍感受到了他对生命的执著与热忱,那是一股强大的生命力,或许正是这种豁达,乐观的人生观深深打动了我。
可苏轼毕竟生活在遥远的宋代,我无法准确把握当他写下那深刻的文字时内心的感悟,一如他无法想象千年之后现代人的生活。在当今这样一个充满竞争的商品社会中,苏轼那对生命的感慨或许应该加上现代的注解。作为生命个体,你无法选择出生的时间、地点,你的性别、国籍、肤色,有很多东西都是与生俱来的;而作为一个生命群体的一员,你又无法超脱于社会之外,你的行为、举止,甚至思想都受到社会的影响。于是当生命被定格在当今这样一个讲究功利的商业社会中,你发现“一切向钱看”成为不少人的人生目标,越来越快的现代节奏使人们终日忙于赚钱、工作,“我太忙,没时间”成了流行的口头禅。一生就这么在忙碌中匆匆而过,忙得无暇看看窗外黄了又绿,绿了又黄的树叶,忙得没空给家人挂电话致问候,忙得忘了留点时间给自己去思考生命。直至有一天,蓦然回顾自己的一生,却不知这辈子都忙了些什么。即使你富甲天下,即使你名成功就,仍不免一死,而在那整日奔忙之中错过的与亲友,自然的交融机会却是永无法弥补的。生命不过宇宙中的尘埃,短促的如一闪而过的流星,可生命也可以是具有无穷魔力的当你将视线移到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当你将目光放在其他生命体之上,你会领悟,生命与生命的沟通,交流是那么神奇,即使你不名一文,你仍拥有蓝天、白云、花香、鸟语、亲人、朋友,那种生命的富有令你相信生命本身是宇宙中永远无法抹去的一个组成部分。至少,在那一瞬,你懂得生命是多么美好的一个存在。如果要问什么能使生命延续,不是金钱,不是名誉,是爱,对生命、自然的热爱,这份爱能令你珍视每一分,每一秒,这份爱能令你的生命燃烧出耀眼的光华。于是,当生命转化为另一种存在方式,你可以无怨地说我爱过,我活过。也许作为一个人你走向了终结,可你却不会消失,你化为了烟、云,或是其他形式存在于你热爱的自然之间,宇宙之中。正如苏轼所言:“逝者如斯(水),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月),而卒莫消长也。”于是,你会带着爱将生命幻化为永恒。
历史是一条长河,在这条河里所有的生命都活在各自的概念中的现代里,因为生命只有一种时态——现在进行时。别在将心灵局限于一时一地的得失荣辱,只让它更贴近自然,更贴近生命的本源,去感受爱,付出爱,让这一辈子不白来世上走一遭。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前赤壁赋》读后感
《前赤壁赋》读后感1 这段话蕴涵了深刻的哲理:时光易逝生命又极其的短暂。生老病死是人生的一个过程。我们有幸、来到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演绎着不同的人生。然而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青春就更加的宝贵了。趁着有限的青春去学无穷的知识这样才无悔自己。我深深的知道健康的重要性它是快乐的源泉。随着年...

《前赤壁赋》感悟
读过苏轼《前赤壁赋》的人都知道,文章极其优美,让人赏心悦目,心中豁然开朗,知道原来世间万物不可强求。是一种正确的人生态度,教会你如何面对生活。作者用辨证的对比的手法为我们讲述了他是如何从乐---悲---乐的心理过程。学习了《前赤壁赋》,看到这样一个文人的胸襟,旷达的情怀、处世的态度。...

根据苏轼《前赤壁赋》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悟
别在将心灵局限于一时一地的得失荣辱,只让它更贴近自然,更贴近生命的本源,去感受爱,付出爱,让这一辈子不白来世上走一遭。

你对苏轼在《前赤壁赋》中所作的变与不变的分析有何感想?
基于这样的“生命观”,文人不免要伤春惜花、对镜抚鬓,生出无尽的闲愁忧思;还有甚者,寻仙访胜、炼丹服药、导引叠坐,想飞举升天,惧怕生命过程的结束。而苏轼面对生死,却非常坦然:人之初,一口气;生也气,死也气(生命元气),何惧之有?于是,他在《前赤壁赋》里豁达地咏叹道:“盖将自其变...

读《赤壁赋》有感
读《赤壁赋》有感1 读《赤壁赋》,联系译文,总算看了个半懂,不过总有那么几个问题和疑惑。 《核舟记》讲,苏轼 此文中“赤壁”为赤鼻矶,因此得名“文赤壁”,而三国“赤壁”为“武赤壁”。所以说这 篇文章中“客”理论是建立在虚无的基础上。“客”与“苏子”未曾发现,而是误认,但我们如今在意的是文章本身...

前赤壁赋诗人的感悟
前赤壁赋诗人的感悟如下:前赤壁赋继承和发展的赋体结构手法是主客问答。主客问答,抑客伸主是赋体的传统表现手法。文中的主客对话,实际代表了作者思想中两个不同侧面的.矛盾斗争。作者把政治失意的苦闷通过客来渲泄,把乐观旷达的情怀通过主来表现,主终于说服了客,反映了其思想中积极的一面战胜了...

赤壁赋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赤壁赋》带给我的思考是:面对困难、挫折与不幸,我们应豁达、旷达,积极乐观地生活下去!《赤壁赋》正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所做 宋神宗时,保守派的苏轼因为不满王安石的变法而被调任到湖州,在湖州的他给宋神宗上了一封折子,这本是一个普通的例行上奏,但苏轼终究是文人,折子文辞中难免夹杂着个人情绪。

联系作品分析《前赤壁赋》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及对你的人生启示。
在《前赤壁赋》中,客的观点和感情是苏轼的日常感受和苦恼,而主人苏子所抒发的则是他超脱地俯察人与宇宙的领悟,而这一切则是通过呜呜洞箫、主客设问引起。其次,辞赋行文多用排比、对偶,即所谓韵文,此亦是赋的主要特点。但《前赤壁赋》每段首句或开头几句又多为散句。如首段“举酒属客”“少焉”为散句,第...

联系作品试析《前赤壁赋》的思想内容.艺术特点及对你的人生启示?
政治上的失意。萧声哀怨。人生无常,生命的短暂。从苏轼的《前赤壁赋》可看出他豁达淡然的人生态度。本文在语言风格方面,不像韩愈那样拗折奇警,也不像欧阳修那样平易流转,更重视通过捕捉意象,通过音声色彩的组合,来传达自己的主观感受,时常点缀着富于表现力的新颖词汇,句式则是骈散文交杂,长短错落...

赤壁赋中如果你与苏轼一起游赤壁有何感想
《赤壁赋》描绘了秋夜泛舟大江的场景,苏轼在政治失意时,借景抒发了对宇宙无穷、人生短暂的感慨,用妙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境界。他以水月为喻,阐述了万事万物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让原本惆怅的心情在享受清风明月的快意中得到化解,展现出豁达乐观的襟怀。面对人生挫折,许多人的人生观会变得悲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