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组织一个关于道德和规则谁更重要的辩论赛,我是正方道德重于规则。跪求大神发一些论据。

能加一些反方的更好,只有一天时间 求快解

正方道德重于规则的论据:

1、传统文化讲:厚德载物; 

2、弟子规中也讲:有余力,则学文。道德修养是做人的基矗有道德学文,增长知识与才干,可以为社会他人造福。而缺乏道德修养,增长知识与才干,对社会和他人有破坏和伤害。





主要优势:

主要是阐述本方观点,要具有开门见山的技巧和深入探究的能力要能把观众带入一种论辩的氛围中,所以要求一辩具有演讲能力和感染能力;他们度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非凡的反应能力,要能抓住对方纰漏。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4-16
道德是人的一种自觉思维和由此产生的行为,道德的最主要属性就是自觉遵守,而不是靠制度约束。面对人的不规范行为和思维,我们主张靠道德来约束,而不是靠制度和规则来约束。制度和规则具有很强的滞后性,一件不道德的事件发生,如果靠制度和规则约束,是下策。上策应该是靠人的自觉性来实现,也就是靠道德来约束。把事件发生的几率控制在萌芽状态。因此,道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有句话说的好:“不战而屈人之兵,胜之胜者也。”如果用道德约束把事件的发生控制在萌芽状态,那就是上上策。
中国是文明古国,自古崇尚道德教育,四大文明古国有的已不复存在,但中国能一直屹立于世界东方,就是因为中国人崇尚道德教育。中国注重家教,自古以来,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在弟子规中列举了众多的事例,针对现在人们理想信念缺失,道德教育滞后,学校教育只注重学分的现实国家提出了以家庭美德教育为主,辅之以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对人进行全方位教育,就是为了提高人的自我约束力。
下面是我的一篇关于家庭道德教育的文章,希望能起到更深的教育和应到作用。
家风对我一生的影响
父亲是一个老老实实的煤矿工人,母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父亲常年在煤矿上班,在矿山住了几年后,在我到了上学年龄的时候,母亲和我就回老家居住了,父亲只有在春节时才请了探亲假回家与我们团聚,因此,我的所有成长记忆都是在遥远的老家留下的。
小时候我和母亲都是农村户口,只靠父亲一个人的工资养活我们全家,因此,母亲在生活上一直很节俭。母亲从不浪费一点东西,穿在里面的秋衣、秋裤、袜子等,总是补了又不,直到无法修补才罢休。我经常看到母亲点着煤油灯在灯下缝补衣服,这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母亲经常给我讲她过去的故事,说她小时候不仅吃不上一顿饱饭,就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
当我不小心把饭倒了的时候,母亲便很生气,急忙拿刀将倒在地上的饭收起来自己吃,给我再盛一碗新的。嘴里还说,她小时候吃糠,吃野菜,经常拉不下,用小木棍往下掏。母亲经常教育我要节约粮食,总要给我讲一些关于节约粮食的典故。什么李闯王在茅床上捡的吃米啦,什么“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啦等等,让我在幼小的心灵里就一直埋下了节约的种子,在我后来的人生里,我一直不忘母亲的话,从不浪费粮食。
记得母亲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意思就是一个人成不成才从小就能看出来,小时候没出息,长大了也没出息。母亲劝我要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母亲常跟我说:“你爸爸在煤矿上班,很辛苦,四块石头夹一块肉,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你一定好好学习,为你爸争口气,不争馒头气,也得争口糠窝窝气。”母亲的话虽然土了一点,但道理很明白,要我立志读书,让我“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暗下决心,一定不辜负父亲、母亲的希望,刻苦学习,做一个德智体几方面都发展的好学生。
母亲除了教育我要有节约意识外,还要做一个勤俭的人。她常对我说:“一个人千万不能懒,因为一个懒惰的人,有再多的财富都会坐吃山空。”我记得她给我讲了一个故事至今记忆犹新,她说:“从前一个懒汉,他妈临出门前给他烙了一块饼,怕他懒得不带吃,就将饼套在了儿子的脖子上,可等她妈走亲戚回到家时,她儿子已经饿死了,原来,那儿子只吃了嘴前面的饼,吃完后,懒得不带的往过转一下,最后给饿死了。”这个故事虽然不一定真实,但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懒惰的人,有再多的财富都会坐吃山空。从那以后我立志做一个勤俭的人,不管是自己的事,还是别人的事我都乐意去做。
母亲经常教育我要做一个诚实的人,做一个老实人。母亲经常给我讲“狼来了”的故事向我说明诚实的可贵,她说要做一个老实人,骗人的事绝不能做,要说真话,假话说的多了,别人就不会在信任你了。母亲从小对我的教育,使我认识到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是多么的重要,导致我的性格也是一看就是老实人。
母亲常说:“吃亏是福。”在生活上与身边的的人不要斤斤计较,一个人吃点亏不可怕,吃亏是福,只有这样你才能拥有真正的朋友。在母亲的教导下,在我后来上学还是工作,我都不计较个人得失,乐于助人,也能广交朋友。
母亲非常注重礼节的教育。经常教育我要尊重长辈。无论是邻居还是亲戚中的长辈到家里来,都要让我问好,不能直呼其名,要该叫叔叔叫叔叔,该叫阿姨叫阿姨。和客人一起吃饭,一定要等客人动筷子吃我才能动筷子吃。在和客人交谈时,等客人说完才能插话,不能没有规矩直接打断别人的谈话。
在我参加工作后,母亲还经常教育我,在单位里要团结同事,好好工作;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切不可索取,尤其是公家的东西切不可爱恋,切不可索取。常说:“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无论做什么事情,不可伤害别人,要少说无关的话,言多必失,不可搬弄是非,少说别人的事。
母亲只有初中文化水平,却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许许多多难以忘怀的记忆,这记忆像至理名言一样,一直指导者我的工作和生活,使我在骨子里形成了我的性格,形成了我的做人原则。
如今有人贪图享乐,吃喝玩乐。可我受母亲的影响对这种奢靡之事一点也不感兴趣。我感叹家庭教育的重要,家庭教育其实就是家风,人常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规靠家教去实现。家规不能只停留在讲几句面上的话,还需要家长要身体力行做出榜样,言教不如身教,家长要言传身教,要求子女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须做到。
在思想多元化、各种诱惑充斥的今天,家风很重要。家庭教育是家风的基础,不仅要注重言教,更要注重身教,家长要做出表率,做出榜样。很难想象一个大人什么都不在乎,什么都干的家长,能教育好自己的子女。
大同煤矿集团大同地煤青磁窑煤矿财务部王瑞平
2014年4月6日
为了加深你对道德的理解再选一篇文章给你。
唤醒沉睡了的家风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教育孩子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更是各位家长的事。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是家长给孩子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孩子性格的养成,做人原则的形成,都是靠家庭教育而完成的。家庭教育是家风的基础,家风靠家庭教育来培育。
家庭是园圃,孩子是苗,家长就是这个园圃的园丁。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可见,家风的重要。好的家风,能培育出积极、健康的孩子;不好的家风,只能把孩子带入歧途,形成不良的人生观。
重视家风,注重家庭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华夏子孙世世代代传承的优良传统。曾几何时,家风家教,被疏远,被遗忘,然而,带给我们的教训也是惨痛的,社会上人的道德沦丧,人情淡漠,是非难辨,美丑不分。我们要像拯救民族文化遗产一样去梳理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去拯救我们的家风家教。我们要激活华夏民族优良传统,重新审视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唤醒沉睡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有人曾探讨,四大文明古国为何只有中华民族一直屹立于世界东方,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注重家庭美德教育”。
重视人伦教育,培养情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突出特点,也是华夏文明对人类文明最突出的贡献之一。
汉字“孝”的形义,不仅是“子”要继承“老”,而且是“老”传传给“子”。中华文化的人伦教育和情感文化的培育都是通过家庭代代相传。
走进新时代,国家不断加强对公民道德方面尤其是道德伦理方面的教育。不仅注重公民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而且还注重“个人品德”培养,加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教育。
现代心理学已经证实,儿童的早期记忆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因此“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有一定道理的。儿童的生活环境主要是家庭,好的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不可或缺的优良沃土,好的家庭教育为孩子成长提供必不可少的优良养份,好的家风又为孩子成长注入高尚的精神滋养。青少年高尚人格的形成,个人伦理道德的养成,都需从每个家庭的人伦教育入手,家庭美德教育入手,从家风家教入手,从每个儿童的早期教育入手。
注重家庭教育,唤醒家风家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提升全民道德水准需要;加强人文伦理教育,推动社会进步的善举,是增进人们友谊和情感的需要。
注重家庭教育,唤醒家风家教,是公民道德教育从细微处抓起的具体举措和实际行动,是家庭美德、个人伦理道德教育的好载体,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好方式。
我们要拯救民族文化,重新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唤醒家风家教,激活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传统美德的基因。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再放异彩,一个注重礼仪,注重个人美德的新型人文社会将呈现在人们面前。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让我们从每一个家庭入手,从家庭教育入手,从个人美德培养入手,从家风家教入手,摒弃旧的“三纲五常”中的糟粕成分,呼吁建立新型的亲子爱、夫妻情、师生义、同事情。
呼唤家风家教,愿家风家教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那样,走进人们心里,走进千家万户。
愿天下所有的孩子,都能被这“润物细无声”的家风滋润,滋养,成长,成人,成才!
大同煤矿集团大同地煤青磁窑煤矿 财务部 王瑞平
2014年4月6日
希望通过以上事例及文章使你对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有一个本质意义上的理解,祝学习进步。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1-26

正方道德重于规则的论据:

1、传统文化讲:厚德载物; 

2、弟子规中也讲:有余力,则学文。道德修养是做人的基矗有道德学文,增长知识与才干,可以为社会他人造福。而缺乏道德修养,增长知识与才干,对社会和他人有破坏和伤害。

规则可以是由书面形式规定的成文条例;也可以是约定俗成,流传下来的不成文规定。而更多的时候,规则是因为得到每个社会公民承认和遵守而存在的。



扩展资料:

1、一辩:主要是阐述本方观点,要具有开门见山的技巧和深入探究的能力要能把观众带入一种论辩的氛围中,所以要求一辩具有演讲能力和感染能力;

2、二三辩:主要是针对本方观点,与对方辩手展开激烈角逐,要求他们度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非凡的反应能力,要能抓住对方纰漏,加以揭露并反为己用,要灵活善动,幽默诙谐,带动场上气氛;

3、四辩:主要能很好总结本方观点,并能加以发挥和升华,要求有激情,铿问锵有力,把气氛引入另一高潮。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2
道德就是规则的一种啊。道德是一种高标准的规则。低一些的比方说法律就是。既然道德是一种高标准的规则,当然比一般规则更重要。
说规则我就用法律做对比好了。法律也是一种规则。低级一些的规则。法律有滞后性,而根据社会契约论,现代社会的基础来源于所有人将自己的部分权利让渡给政府以取得更大的便利。社会是具有普世价值观的。道德反应的就是一种普世价值观。它的反应快于法律。另外,一般规则,包括法律,很难说一定是普世价值观的体现。很可能是阶级利益冲突的产物。它们带来的不一定是公平正义等人类追求的基本价值观。例如说如果你现在遵守汉莫拉比法典,你肯定会吐血。
道德本来就随世而变。一般规则很难如此。所以规则更多的体现滞后性,强去遵守一些僵化的规则,反而不如道德。
英美法体系,有普通法,有衡平法。衡平法更多的体现的就是一种公平正义和良心。也就是一种道德观。道德对于调整社会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4-04-05
1、传统文化讲:厚德载物;
2、弟子规中也讲:有余力,则学文。道德修养是做人的基础。有道德学文,增长知识与才干,可以为社会他人造福。而缺乏道德修养,增长知识与才干,对社会和他人有破坏和伤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