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学期到初三上学期古文词整理

只需通假字 词类活用 多义词三种
谢谢
现在只差多义词了如果多义词可以有在哪一篇课文就最好啦

一词多义总结
  
  故:1、旧知识(温故而知新) 2、特意(桓侯谷使人问之/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3、原来(两狼之并驱如故) 4、所以(故余虽愚)
  少:1、一会儿(少时) 2、 稍微(意少舒)
  去:1、走开,离去(一狼径去) 2、距离(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西蜀之去南海。)
  意:1、心情(意少舒)2、 神情、态度(意暇甚) 3、 情趣(醉翁之意不在酒) 4、 企图,想要(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暴:1、突然(屠暴起)2、 同“曝”,晒。(游者皆曝日中)
  决:1、判断(孔子不能决也) 2、 分别(意难决舍) 3、断然(故决然舍去)
  为:1、以为、认为(孰为汝多知乎) 2、做(为学)3、 是(此不为远者小) 4、 对、向(不足为外人道也)
  还:1、回家(还以与妻《乐羊子妻》) 2、 同“旋”,回转、掉转(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资:1、天资、天分(吾资之昏《为学》) 2、资助(此殆天所以资将军《隆中对》)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 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 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恃:1、凭借、依仗(天下之所恃以无忧《上枢密韩太尉书》 2、子何恃而往《为学》)
  顾:1、回头看(颀野有麦场《狼》元方入门而不颀《世说新语》) 2、 反而(颀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之:1、往、到(吾欲之南海《为学》) 2、的,助词(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学:1、学问(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学》) 2、 学习(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为学》)
  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 2、 敌人(盖以诱敌《狼》)
  前:1、前面(其一犬坐于前《狼》) 2、上前(狼不敢前《狼》)
  市:1、集市(东市买骏马《木兰词》) 2、 买(愿为市鞍马《木兰词》)
  射:1、射箭(尝射于家圃《卖油翁》) 2、射术(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
  欲:1、想(欲至宛市《宋定伯捉鬼》) 2、 将要(行欲至宛市《宋定伯捉鬼》)3、愿望(从民欲也)
  著:1、附着、加在(定伯便担鬼着肩上《宋定伯捉鬼》) 2、接触(径至宛市中下著地《宋定伯捉鬼》)3、同“着”穿(著我旧时裳)
  是:1、判断词 是(我是鬼《宋定伯捉鬼》) 2、代词 这样(如是再三《宋定伯捉鬼》)
  所:1、地方(欲至何所《宋定伯捉鬼》) 2、“所”与“何”组成偏正在词组,“哪里”“什么”(不知有何所畏忌)
  寻:1、寻找(寻向所志《桃花源记》)2、 不久(寻病终《桃花源记》)
  扶:1、沿,顺着(便扶向路《桃花源记》) 2、搀扶(出郭向扶将《木兰词》)
  乳:1、喂奶(妇抚儿乳《口技》) 2、奶头(儿含乳啼《口技》)
  绝:1、隔绝 极点(以为妙绝《口技》) 2、 停止,消失(群响毕绝《口技》)
  名:1、命名、起名(名之者谁《醉翁亭记》) 2、 说出(不能名其一处《口技》) 3、名字(自名为罗敷《陌上桑》)
  间:1、夹杂(中间如拉崩倒之声) 2、一会儿(立有间) 3、 参与(又何间焉)
  过:1、经过(过秦汉之故都《上枢密韩太尉书》)2、 到(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3、犯过失(人恒过)
  贤:1、胜过、超过(贤于材人远矣《伤仲永》) 2、 有才能的(如此其贤《伤仲永》)
  固:1、本来(固众人《伤仲永》) 2、 顽固、固执(汝心之固《愚公移山》)3、一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1、将近(年且九十《愚公移山》)2、 况且(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 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杂然:1、纷纷地(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2、 交互错杂(杂然前阵《醉翁亭记》)
  许:1、赞同(杂然相许(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2、承认、同意(时人莫许之《隆中对》)
  主:1、掌管(齐命使各有其主《晏子使楚》) 2、君主(其贤者使使贤主《晏子使楚》)
  
  出:A发、起(方其出海门)B 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C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
  逝:1、流逝(逝者如斯夫)2、去、往(随波而逝)
  文:1、画着文彩(皆披发纹身)2、文章(属予作文以记之)3、彩饰(舍其文轩)
  穹:1、天空(天似穹庐,笼盖四野)2、高(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容:1、许、让(虽席地不容闲)2、神色(视端容寂)3、容貌(花态柳情,山容水貌)
  足:1、脚(蛇固无足)2、画脚(子安能为之足)3、充足(今北方已定,兵甲已足)4、足以(以中有足乐者)
  缀:1、点缀(缀以珠玉)2、连接,紧跟(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相:1、一起、共同(此子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2、互相(舍人相谓曰)
  谓:1、说(谓为信然)2、对(谓先主曰)3、是(太守谓谁)4、认为(予谓莲)5、商量(舍人相谓曰)6、叫做(此之谓失其本心)
  子:1、夫子、先生、老师(子墨子闻之)2、您(愿借子杀之)3、儿子(子又生孙)
  为:1、替、给(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2、制造(公输盘为我为云梯)3、刻有(为人五)
  臣:1、秦汉以前一般人称呼自己时也可谦称为“臣”(北方有侮臣者)2、大臣(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借:1、借(每假借于人)2、依靠(愿借子杀之)3、即使(借第令毋斩)
  义:1、坚持合宜的道德、情理2、正义、仁义(舍生而取义)3、适宜、恰当(引喻失义)
  请:1、请允许,敬辞(请献十金)2、请求(曹刿请见)3、请教(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争:1、争夺(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2、据理力争(知而不争)
  见:1、同“现”(路转溪头忽见)2、引见(胡不见我于王)3、召见(于是见公输盘)4、拜见(子墨子见王)
  轩:1、有篷的车(舍其文轩)2、高起、高(中轩敞者为舱/互相轩邈)
  所以:1、用什么方法(吾知所以距子矣)2、用这些来(所以动心忍性)3、……原因(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端:1、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2、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
  可:1、大约(高可二黍许)2、可以(珠可历历数也)
  具:1、同“俱”,全、都(具答之)2、具有(各具情态)
  类:1、类似(绝类弥勒)2、同类(不与培塿为类/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
  寂:1、平静(视端容寂)2、寂静(寂寥无人)
  夷:1、平(船背稍夷)2、平和、平易(言和而色夷)3、少数民族(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
  曾:1、连……都(曾不能毁山之一毛)2、同“增”,增加3、尚、还(曾不盈寸)
  谢:1、请问(使君谢罗敷)2、道歉(长跪而谢之)3、致意(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
  徒:1、仅仅、只(叶徒相似/徒以有先生也)2、光着(免冠徒跣/徒步旅行)3、同伴(日与其徒)
  使:1、派(秦王使人谓安陵君)2、出使(使于秦)3、使者(使子为使)
  谋:1、商量(陈胜吴广乃谋曰/聚室而谋)2、谋划、筹划(抑亦人谋/肉食者谋之)
  卒:1、士兵(卒买鱼烹食)2、最终(卒于鲁也传之)
  举:1、传扬(死即举大名耳)2、发动(举大计亦死)3、被举用(管夷吾举于市)4、参加(董生举进士)5、全(举国欢庆/举世无双)
  欲:1、想要(欲至宛市)2、愿望(从民欲也)
  下:1、攻下、攻克(蕲下)2、向下(日光下澈)3、往下走(下见小潭)
  乘:1、同坐一辆战车(公与之乘)2、一车四马为一乘(车六七百乘)
  骑:1、骑兵jì(骑千余)2、马(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苦:1、苦于(苦秦久矣)2、使……苦(苦其心志)3、愁(何苦而不平)
  自:1、自己(并自为其名)2、自、从(自是指物作诗立就)3、从、由(自三峡七百里中)4、如果(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闻:1、听说(余闻之也久)2、名声(不能称前时之闻)
  可:A约(潭中鱼可百许头) B可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清:A清凉(水尤清冽)B 凄清、冷清清(以其境过清)
  居:A过了(居十日) B 停留(不可久居)
  隶:1、属于(世隶耕) 2、跟着(隶而从者)
  临:1面对、对着、当着(执策而临之/把酒临风)2、靠近(有泉翼然临于泉上者)3、到、在(临溪而渔/临池学书)4、靠近(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5、将要(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苟:1、如果(苟富贵/苟慕义强仁)2、苟且(故不为苟得/苟全性命于乱世)
  吊: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2、慰问(人皆吊之)3、且、或许,表希望(苟无饥渴)
  或:1、有时(一食或尽粟一石/或王命急宣)2、有的人(或说处杀蛟/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3、或许(或异二者之为)
  好:1、美(秦氏有好女/好鸟相鸣)2、喜欢(好为梁父吟/好读书,不求甚解)3、以便、能够(好收吾骨瘴江边)
  异:1、奇异、特殊、不同(奇山异水/觉无异能者)2、认为……奇怪(父异焉/渔人甚异之)3、意外的事(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盛:1、美(西湖最盛)2、大(今岁春雪最盛)
  更:1、重新(即更刮目相待)2、进而(醉则更相枕以卧)3、互相(更相庆)4、再、又(更上一层楼)5、更加(举杯销愁愁更愁)
  始:1、曾(未始知西山之怪特)2、才(始指异之)开始(游于是乎始)
  缘:1、缘故2、沿着(缘染溪/缘溪行)
  指:1、手指(人有百指)2、指明(不能指其一端)3、指点(始指异之/皆指目陈胜)
  穷:1、穷尽,动词(穷山之高而止/穷回溪/欲穷其林)2、尽头,名词(而不知其所穷)3、穷尽,形容词(乐亦无穷)4、深(穷冬烈风)5、贫穷(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志:1、记(故为之文以志)2、标记(寻向所志)3、做标记(处处志之)
  名:1、名字(卷卷有爷名)2、命名(名之者谁)3、说出(不能名其一处)
  余:1、剩下的、留下的(余寒犹厉)2、第一人称(余闻而愈悲)
  鳞:1、像鱼鳞一样(鳞浪层层)2、鱼(呷浪之鳞)
  乍:1、初、始(波色乍明)2、突然(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适:1、往2、正好(而此地适与余近)3、舒适(其体不适)
  恶:1、怎么(恶能无纪)2、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图:1、想(不图一至于斯)2、谋取(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3、画(命工吏图而书之)
  妙:1、奇怪(妙无一人肯泊岸)2、奇妙(以为妙绝)
  遂:1、完成(已遂述数行)2、就、于是(遂逐其师)3、因而(恐遂汩没)
  至:1、极点(寡助之至)2、到(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3、周到(礼愈至)
  作:1、奋起、有所作为(而后作)2、写(属予作文以记之)
  拂1、违背、阻碍(行拂乱其所为)2、同“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3、轻轻擦过(以手拂之)
  利:1、有利的(天时不如地利)2、锐利(兵革非不坚利/怀抱利器)3、认为……有利可图(父利其然)4、物资(利尽南海)
  开:1、散开(日出而林霏开)2、放晴(连月不开)3、打开(旁开小窗)
  归:1、归依(微斯人,吾谁与归)2、回家(太守归而游人从)
  夫:1、那(予观夫巴陵胜状)2、句首发语词(夫环而攻之)3、丈夫(夫齁声起/罗敷自有夫)4、人(荷担者三夫)
  观:1、看(予观夫巴陵胜状)2、景色(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角:1、吹奏的乐器(鸣角振铃)2、吹号角(且角且走)
  引:1、拉,表示好感(下车引之)2、拿起(引刀趋机/丁壮者引弦而战)3、称引(引喻失义)
  图:1、画(命工吏图而书之)2、谋取(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3、想(不图观瀑之娱一至于斯)
  屑:1、不屑指因轻视而不肯接受(乞人不屑也)2、忙碌的样子(而楼上人往来屑屑)
  惠:1、恩惠(大王加惠)2、同“慧”聪明(汝之不惠)
  屯:1、堆积(大雪屯门)2、停驻(屯大泽乡)
  为:1、为了(故不为苟得也)2、做(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3、接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尽:1、没有了(担中肉尽/林尽水源)2、全部取得(利尽南海)3、尽量,尽可能(进尽忠言)
  胜:1、胜出、超过(此时无声胜有声)2、优美、美好(予观夫巴陵胜状)3、能承受(驴不胜怒)4、尽(跨州琏郡者不胜数)
  因:1、于是、就(因屏人曰/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2、凭借、依靠(高祖因之以成帝业)3、根据、依照(罔不因势象形)4、因此(因以为号焉/而因以及乎其迹)
  度:1、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2、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
  遗:1、留给、给予(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父母岁有裘葛之遗)2、死去的人留下的(深追先帝遗诏/遗风余思)3、遗:丢失的(得遗今一饼)
  效:1、功效、效果,名词(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2、取得成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极:1、尽头、穷尽(此乐何极)2、尽、到(南极潇湘)3、穷尽,动词(尝极东方)4、非常、最(初极狭)
  强:1、强悍(凶强侠气)2、有余(赏赐百千强)3、勉强(不可强以仕)4、力行(慕义强仁)
  致:1、表达、表述(听妇前致词)2、取得(盖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气可以养而致/无从致书以观)3、招致、引来(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
  见:1、知道(见往事耳) 2、 拜见(乃入见/曹刿请见)3、看见(贵人过而见之)
  信:1、信任(愿陛下亲之信之)2、信实(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3、确实(谓为信然/岂信然邪)4、通“伸”伸张(欲信大义于天下)
  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发:1、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2、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3、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4、征发(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5、开放(野芳发而幽香 )6、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通:1、通过(初极狭,才通人)2、通晓、掌握(未能通习吏事)3、顺利、顺畅(政通人和)4、整个(通计一舟)5、通报、传达(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6、贯通(中通外直)
  益:1、增加(曾益其所不能)2、利益、好处(满招损,谦受益)3、更加、进一步(将以益治其文)4、渐渐地(益习其声)
  患:1、担忧、忧虑(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且人患志之不立)2、忧患(无冻馁之患)3、当作祸害、认为……是祸害(为乡人所患)
  质:1、询问(援疑质理)2、资质(非天质之卑)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坐:1、因为、由于(但坐观罗敷)2、坐在(口技人坐屏障中)3、通“座”座位(满坐寂然)4、犯罪(何坐?坐盗)
  友:1、朋友(有朋自远方来)2、友爱、亲近(琴瑟友之)
  已:1、停止(蒹葭采采,白露未已)2、完了、完毕(死者长已矣)3、算了,罢了(且壮士不死即已)4、已经(骨已尽矣)
  乐:1、以……为乐(太守之乐其乐)2、使……快乐(钟鼓乐之)3、乐趣(而不知人之乐)4、欢乐、快乐(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加:1、更加(而山不加增)2、好处(万钟于我何加焉)3、虚夸,以少报多(弗敢加也)
  奉:1、通“俸”侍奉(为妻妾之奉)2、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难之间)3、供养(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器:1、器重(先主器之)2、器皿(盆器倾侧)
  就:1、接近、趋向(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颓然就醉)
  与:1、通“欤”疑问语气词,相当于“吗”(所识穷乏者得我与)2、给(蹴尔而与之)
  诣:去、到,去拜访(由是先主遂诣亮/及郡下,诣太守)
  凡:1、凡是(则凡数州之土壤)2、总共(凡三往)
  用:1、使用、采用(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2、因此(遂用猖獗)
  诚:1、诚心(帝感其诚)2、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将:1、将领,名词(则命一上将)2、率领(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3、将要(公将战)
  4、搀扶(出郭相扶将)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
  秋:1、秋天(壬戌之秋)2、时,时候(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光:1、发扬光大(以光先帝遗德)2、光线(仿佛若有光)
  否:1、同“不”没有(尊君在否)2、恶、坏(陟罚臧否)
  刑:惩罚(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刑其长吏)
  阙:1、宫殿(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2、同“缺”,缺点
  行:1、品德(性行淑均)2、行军(行收兵,比至陈)3、行列、队伍(皆次当行/行阵和睦)4、行走(行深山巨谷中)
  愚:1、愚蠢(故余虽愚)2、对自己的谦称(愚以为营中之事)
  推:1、推究、考察(推王君之心)2、推广(其亦欲推其事)
  善:1、专长,名词(岂爱人之善)2、好(善哉,吾请无攻宋矣)3、擅长,动词(罗敷善蚕桑)
  尚:1、尊重、推崇(而使后人尚之如此)2、还(而君前途尚可)3、尚且
  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
  专:独自专有、独占(弗敢专也/专城居)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
  福:1、赐福、保佑(神弗福也)2、好事、有福之事(此何遽不为福乎)
  情:1、实情(必以情)2、友情、交情(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盈:1、满(曾不盈寸)2、充满,士气正旺盛(彼竭我盈)
  富:1、富丽(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2、富有、充足,有许多(家富良马)
  冠:1、居第一位(以才略居第一位)2、帽子(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3、男子成人礼(既加冠)
  志:1、志向(且人患志之不立)2、立志(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
  屈:1、委屈(猥自枉屈)2、弯曲(手指不可屈伸)
  望:1、声望(先达德隆望尊)2、看见(望桓侯而还走)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援:1、提出、引(援疑质理)2、外援(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舍:1、学舍、书馆、房屋(至舍/屋舍俨然)2、舍弃(舍文轩而窃敝舆/)3、丢开、离去(意难决舍/故决然舍去)
  再:1、第二次(再而衰)2、两次(日再食)
  腰:1、腰间、腰部(腰中辘轳剑)2、挂在腰间(腰白玉之环)
  艳:1、妖艳、艳丽(艳装骑驴)2、欣羡(略无慕艳意)
  诸:1、“之于”的合音2、那些(其西南诸峰)
  甚:1、超过、厉害、严重(所恶莫甚于死者)2、十分(流辈甚称其贤)
词类活用
A.名词活用为动词:

1. 稍稍宾客其父

2. 但微颔之

3. 每至晴初霜旦

4. 虽乘奔御风来以疾也

5. 卒辇而致之

6. 驴不胜怒,蹄之

7. 苔痕上阶绿

8. 妇抚儿乳

9. 无不伸颈、侧目,以为妙绝

10. 不能名其一处也

11. 其夫呓语

12. 会宾客大宴

13. 欲棰杀之

14.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15. 台中像群仙

16. 泉而茗者

17. 罍而歌者

18. 红装而蹇者

19. 人恒过

20. 神弗福也

21. 公将鼓之

22. 请师之

23. 一狼洞其中

24. 月明辉室

25. 光鉴毫芒

26. 在宋城上而待楚寇也

27. 名之者谁

28. 故自号曰醉翁也

29. 是金陵人,客此

30. 东面而视

31.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32. 针石之所及也

33. 火齐之所及也

34. 然得腊之以为饵

35. 又安敢毒耶

36. 人病则忧惧

37. 策之不以其道

38. 白日放歌须纵酒

39. 黄梅时节家家雨

40. 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

41. 腰白玉之环

B.名词作状语

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吾日三省吾身、日再食)

2.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3.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4.下见小溪

5斗折蛇行

6.犬牙差互

7.山行六七里

8.与余舟一介

9.秋水时至

10.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11.毕竟东流去

12.西北望长安

13.戴朱缨宝饰之帽

14.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15.北通巫峡,南极潇汀

C.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互用:

1.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2.攘除奸凶

3.亲贤臣,远小人

4.此绵良实

5.风烟俱净

6.亦以此自轻

7.猛浪若奔

8.成人之美

9.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10.心奇之

11.京中有善口技者(陈康肃公善射)

12.不蔓不枝

13.香远益清

14.回清倒影

15.则素湍绿潭

16温故而知新

17心奇之

D.意动用法:

1.父异之

2.邑人奇之

3.父利其然也

4.吾妻之美我者

5.渔人甚异之

6.不耻下问

7.端居耻圣明

8.少促尼之闻,轻伯夷之义

9.余悲之

E.为动用法: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

F.。使动用法: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动心忍性…

3.君将哀而生之乎

4.望而却步峰息心

5.乱花渐入迷人眼

6.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通假字
七年级(上册)

1、项为之强 “强”(jiāng) 通“僵” 《童趣》

2、不亦说乎 “说”(yuè) 通“悦” 《〈论语〉十则》

3、诲女知之乎 “女”(rǔ) 同“汝” 《〈论语〉十则》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zhì) 通“智” 《〈论语〉十则》

5、路转溪头忽见 “见”(xiàn) 通“现” 《西江月》

6、一切乌有 “乌”(wū) 同“无” 《山市》

7、裁如星点 “裁”(cái) 同“才” 《山市》

8、尊君在不 “不”(fǒu) 通“否” 《陈太丘与友期》

七年级(下册)

9、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bān) 通“攀” 《伤仲永》

10、贤于材人远矣 “材”(cái) 通“才” 《伤仲永》

11、对镜帖花环 “帖”(tiē) 通“贴” 《木兰诗》

1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yé) 通“耶” 《孙权劝学》

13、孰为汝多知乎 “知”(zhì) 通“智” 《两小儿辩日》

14、满坐寂然 “坐”(zuò) 通“座” 《口技》

15、止有剩骨 “止”(zhǐ) 通“只” 《狼》

八年级(上册)

16、便要还家 “要”(yāo) 通“邀” 《桃花源记》

17、身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有”(yǒu) 同“又” 《核舟记》

18、诎右臂支船 “诎”(qū) 通“屈” 《核舟记》

19、虞山王毅书远甫刻 “甫”(fǔ) 通“父” 《核舟记》

20、左手倚一衡木 “衡”(héng) 同“横” 《核舟记》

2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jiǎn) 通“拣” 《核舟记》

22、选贤与能 “与”(jǔ) 通“举” 《大道之行也》

23、矜、寡、孤、独 “矜”(guāng) 通“鳏” 《大道之行也》

24、荡胸生曾云 “曾”(céng) 通“层” 《望岳》

25、略无阙处 “阙”(quē) 通“缺” 《三峡》

八年级(下册)

26、蝉则千转不穷 “转”(zhuǎn) 通“啭” 《与朱元思书》

27、窥谷忘反 “反”(fǎn) 通“返” 《与朱元思书》

28、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sì) 通“饲” 《马说》

29、才美不外见 “见”(xiàn) 通“现” 《马说》

30、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cái) 通“才” 《马说》

31、其真无马邪 “邪”(yé) 通“耶” 《马说》

32、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zhī) 通“肢” 《送东阳马生序》

33、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pī) 通“披” 《送东阳马生序》

34、百废具兴 “具”(jù) 通“俱” 《岳阳楼记》

35、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zhǔ) 通“嘱” 《岳阳楼记》

36、玉盘珍羞直万钱 “羞”(xiū) 同“馐” 《行路难》

37、玉盘珍羞直万钱 “直”(zhí) 同“值” 《行路难》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7-27
1、项为之强 “强”(jiāng) 通“僵” 《童趣》

2、不亦说乎 “说”(yuè) 通“悦” 《〈论语〉十则》

3、诲女知之乎 “女”(rǔ) 同“汝” 《〈论语〉十则》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zhì) 通“智” 《〈论语〉十则》

5、路转溪头忽见 “见”(xiàn) 通“现” 《西江月》

6、一切乌有 “乌”(wū) 同“无” 《山市》

7、裁如星点 “裁”(cái) 同“才” 《山市》

8、尊君在不 “不”(fǒu) 通“否” 《陈太丘与友期》

9、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bān) 通“攀” 《伤仲永》

10、贤于材人远矣 “材”(cái) 通“才” 《伤仲永》

11、对镜帖花环 “帖”(tiē) 通“贴” 《木兰诗》

1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yé) 通“耶” 《孙权劝学》

13、孰为汝多知乎 “知”(zhì) 通“智” 《两小儿辩日》

14、满坐寂然 “坐”(zuò) 通“座” 《口技》

15、止有剩骨 “止”(zhǐ) 通“只” 《狼》

16、便要还家 “要”(yāo) 通“邀” 《桃花源记》

17、身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有”(yǒu) 同“又” 《核舟记》

18、诎右臂支船 “诎”(qū) 通“屈” 《核舟记》

19、虞山王毅书远甫刻 “甫”(fǔ) 通“父” 《核舟记》

20、左手倚一衡木 “衡”(héng) 同“横” 《核舟记》

2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jiǎn) 通“拣” 《核舟记》

22、选贤与能 “与”(jǔ) 通“举” 《大道之行也》

23、矜、寡、孤、独 “矜”(guāng) 通“鳏” 《大道之行也》

24、荡胸生曾云 “曾”(céng) 通“层” 《望岳》

25、略无阙处 “阙”(quē) 通“缺” 《三峡》

26、蝉则千转不穷 “转”(zhuǎn) 通“啭” 《与朱元思书》

27、窥谷忘反 “反”(fǎn) 通“返” 《与朱元思书》

28、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sì) 通“饲” 《马说》

29、才美不外见 “见”(xiàn) 通“现” 《马说》

30、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cái) 通“才” 《马说》

31、其真无马邪 “邪”(yé) 通“耶” 《马说》

32、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zhī) 通“肢” 《送东阳马生序》

33、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pī) 通“披” 《送东阳马生序》

34、百废具兴 “具”(jù) 通“俱” 《岳阳楼记》

35、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zhǔ) 通“嘱” 《岳阳楼记》

36、玉盘珍羞直万钱 “羞”(xiū) 同“馐” 《行路难》

37、玉盘珍羞直万钱 “直”(zhí) 同“值” 《行路难》

38、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适”(zhé) 通“谪” 《陈涉世家》

39、为天下唱 “唱”(chàng) 通“倡” 《陈涉世家》

40、固以怪之矣 “以”(yǐ) 通“已” 《陈涉世家》

41、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pī) 通“披” 《陈涉世家》

42、故不错意也 “错”(cuò) 通“措” 《唐睢不辱使命》

43、仓鹰击于地上 “仓”(chāng) 通“苍” 《唐睢不辱使命》

44、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xìn) 通“伸” 《隆中对》

45、自董卓已来 “已”(yǐ) 通“以” 《隆中对》

46、是以先帝简拔以 “简”(jiǎn) 通“拣” 《出师表》

47、必能裨补阙漏 “阙”(qūe) 通“缺” 《出师表》

48、公输盘不说 “说”(yuè) 通“悦” 《公输》

49、子墨子九距之 “距”(jù) 通“拒” 《公输》

50、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圉”(yù) 通“御” 《公输》

51、公输盘诎 “诎”(qū) 通“屈” 《公输》

52、亲戚畔之 “畔”(pàn) 通“叛”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53、曾益其所不能 “曾”(cēng) 通“增”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4、困于心,衡于虑 “衡”(héng) 通“横”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55、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bì) 通“弼”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56、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bì) 通“避” 《鱼我所欲也》

57、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biàn) 通“辨” 《鱼我所欲也》

58、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得”(dé) 通“德” 《鱼我所欲也》

59、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xiāng) 通“向” 《鱼我所欲也》

60、小惠未徧 “徧”(biàn) 通“遍” 《曹刿论战》

以上是通假字
词类活用细解
(一)名词的活用
⒈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⑴名词后面带宾语,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 ①驴不胜怒,蹄之。
②今王鼓乐于此。
③冠切云之崔嵬。
简析 “蹄”本是名词,在句中却接了宾语“之”,这时“蹄”起到了动词的作用,所以应该活用为动词,是“踢”的意思;名词“鼓”带宾语“乐”,用作动词:弹奏;名词“冠”带宾语“切云之崔嵬”,用作动词:戴。
⑵名词后面带补语,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 ①履至尊而制六合。
②郑商人弦高市于周。
简析 名词“履”带补语“至尊”,用作动词:登上;“市”带补语“于周”,用作动词:做买卖。
⑶前面有能愿动词或副词,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②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简析 “水”前带副词“非”和能愿动词“能”,用作动词:游水;名词“王”前有副词“则”,用作动词:统治天下、称王。
⑷同一名词迭用,或两个名词连用,这两个名词既不是叠字,又不是联合、偏正、复指关系,那么,其中一个名词常用作动词
例如 ①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简析 名词“事”迭用,第一个用作动词:做、从事。
⑸前面有结构助词“所”, 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 ①置人所罾鱼腹中。
简析 名词“罾”前有结构助词“所”。用作动词:用网捕捉。
⑹方位名词常用作动词,有的前面有连词“而”或副词,有的前面既没有连词“而”也没有副词
例如 ①秦师遂东。
简析 方位名词“东”前面有副词“遂”,用作动词:向东进发。
⒉名词的使动用法
⑴表示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或使宾语产生这个名词用作动词后所表示的动作
例如 ①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简析 “王”后跟“我”作宾语,是“使我为王”。
⑵作使动用法的名词,后面也偶尔有省略宾语
例如 ①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
简析 “不得而臣”相当于“不得而臣之”;“不得而友”相当于“不得而友之”,意思是“不得使之为臣”“不得使之为友”(不能和他作朋友)。
⑶方位名词,是名词的一类,活用为动词后有时也有使动用法
例如 ①故王不如东苏子,秦必疑齐而不信苏子矣。
②筑室百堵,西南其户。
简析 方位名词的使动用法,便是使宾语表示的人或物向某一方向行动 “东苏子”,意思是使苏子(苏代)往东去;“西南其户”,意思是使门户向着西方或南方开着。
⒊ 名词的意动用法
例如 ①孟尝君客我。
简析 名词“客”后带宾语“我”,活用作意动词。“客我”即“以我为客”,意即“把我当做客人”。
⒋ 名词直接做状语
⑴名词在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特征时,活用为状语
例如 ①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简析 名词“席”、“包”、“囊”分别作状语:像席子一样,像包裹一样,像口袋一样。
⑵名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态度、方式,活用为状语
例如 ①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简析 名词“面”做动词“刺”的状语,表示“刺” 的方式:当面。
⑶ 名词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活用为状语
例如 ①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简析 名词“船”作动词“载”的状语,表示“载”所用的工具:用船装。
⑷ 名词在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地点时,活用为状语
例如 ① 孤帆一片日边来。
简析 名词“日边”作动词“来”的状语,表示“来”的地点:从日边。
⑸名词在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时,活用为状语
例如 ①良庖岁更刀。
简析 时间名词“岁”作动词谓语“更”的的状语,表示“更” 的性质:每年。
⑹名词在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时,活用为状语
例如 ①南取百越之地。
简析 方位名词“南”做“取”的状语,表示行为动作的趋向:向南。
⑺名词表示情况逐渐地发生变化,活用为状语
例如 ①而乡邻之生日蹙。
简析 名词“日”作形容词谓语“蹙”的状语,表示“蹙” ,这种情况逐渐的发展变化:一天天,一天比一天。
(二)动词的活用
⒈动词活用为名词
例如 ①奉不可失,敌不可纵。
简析 动词“奉”用作名词,意即“奉送的机会”,作句子的主语。
⒉动词的使动用法
⑴动词的使动用法主要集中在不及物动词上
例如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②项伯杀人,臣活之。
简析 以上例句中的“亡”“活”都是不及物动词,都不能带宾语,但因分别跟了“郑”“之”,成为使动用法。“亡郑”即“使郑国灭亡”;“活之”即“使之活”,这里可译为“救了他”。
⑵某些及物动词也有使动用法,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例如 ①谨食之,时而献焉。
②晋侯饮赵盾酒。
简析 “食”,吃,是及物动词,但这里不是捕蛇者吃蛇,而是捕蛇者“使蛇吃”(让蛇吃东西),可译为喂养。“食”用作使动意义后读sì; “饮”,及物动词,但这里说的不是晋侯饮赵盾的酒,而是晋侯给赵盾喝酒,让赵盾喝酒。“饮”用作使动意义时读yìn。
⒊ 动词的为动用法
例如 ①死国可乎。
简析 “死”是为动用法,“死国”即“为国而死”。
(三)形容词的活用
⒈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例如 大行不顾细谨。
简析 “细谨”,形容词用作名词,意即“细枝末节”。
⒉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⑴形容词用在“所”字之后,便活用为动词
例如 ①世之所高,莫若黄帝。
简析 “高”本是形容词,但在本句中作了成分,译作“推崇”。
⑵形容词放在能愿动词后面,便活用为动词
因为能愿动词总是在动词前面与动词结合使用的。因此,如果一个能愿动词跟一个形容词结合在一起充当句子的谓语,那么这个形容词大多也是活用为动词。
例如 ①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简析 “穷”在本句中与“能”相结合充当谓语成分,因此活用为动词。
⑶形容词放在“之”“我”等代词前面,便活用为动词
例如 ①稍出近之。
简析 “近”是形容词,但后带有代词“之”做宾语,作动词。
⑷形容词后带了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形容词便活用为动词
例如 ①令尹子兰……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简析 令尹子兰……终于让上官大夫(靳尚)在顷襄王面前诋毁屈原。“短”后跟了介词结构“ 于顷襄王”应作动词。
⒊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它的特点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例如 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②春风又绿江南岸。
简析 “弱”本是形容词,在句中做谓语,但是形容词做谓语,后面不可以接名词宾语,而它现在接了宾语“秦”,所以它要活用为动词,是“使……弱小”的意思;“绿”是形容词,后面接了名词宾语,应译“使……绿”。
⒋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由形容词活用而来的动词,表示主观上认为(觉得)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例如 ①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
② 吾妻之美我者。
③孔子登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简析 “奇其言”“壮其貌”是主语滕公“认为其言奇”“认为其貌壮”之义;形容词“美”后带宾语“我”。“美我”即“以我为美”,意即“认为我美”;“小鲁”“小天下”,是主语“孔子”主观上认为“鲁”和“天下”小的状态。

以上是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

之: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她,指燕后。)

(二)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三)作动词:往,到......去。例:
辍耕之垄上,
于是弃其家走之关中。

(四)的。例:
曾不能损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郯子之,其贤不及孔子。

(五)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何陋之有?
何功之有哉?

(六)我。例:
君将哀而生之乎?
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七)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怅恨久之。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八)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同时可说成取独,如: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无丝竹之乱耳、

(九)向。例:
然后驱而之善。

(十)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十一)通“也”义
《墨子·大取》:“圣人也,为天下也。”前句也字作“之”义。

以:
1、因为,由于:例:
⑴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⑵臣是以无请也。

2、而。例:
⑴有好事者船以入。
(2)卷石底以出。

3、把,拿,用。例:
⑵以钱覆其口。
⑶屠惧,投以骨。

4、以为,认为。例:
⑴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⑵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5、凭,靠。例:
⑴以我酌油知之。
⑵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6、按照,依照。例:
⑴策之不以其道。
⑵今以实校之。

7、根据。例:
⑴今以蒋氏观之,犹信。(以:一说拿。)
⑵贵以近知远。

8、通“已”,已经。例:
⑴固以怪之矣。
⑵日以尽矣。

9、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
⑴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
⑵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

矣:
⒈直陈语气,相当于"了":由来久~。法已定~。
⒉〈表〉感叹:太难~!
⒊〈表〉命令或请求:先生休~。君无疑~。

通“也”
《国语·晋语八》:“且夫栾氏之诬晋国久也。”《别本》作:“……诬晋国者久矣。”根据文势语气,“也”字应作“矣”解。

而:
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
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⑵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例:
①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⑶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例: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也。
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⑷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例:
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⑸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例: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余闻而愈悲。

⑺通“尔”,你,你的。例:
①而翁归。
②若欲死而父。

夫:
(1) 用于句首,有提示作用
夫秦有虎狼之心。——《史记·项羽本纪》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宋·苏洵《六国论》
夫战,勇气也
(2) 用于句中,舒缓语气
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战国策·齐策》
(3) 用于句尾名,表示感叹
孟子曰:“术不可不慎。”信夫!——清·方苞《狱中杂记》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宋·苏洵《六国论》

以上是文言文中的多义词

你要耐心的看下去,兴许会对你有帮助!

七至九年级古诗词及古文
【相见欢】(李煜·五代南唐)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登飞来峰】(王安石·北宋)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

初中学过哪些古诗文 要分年级《上下学期》说
人教版初一上:童趣 《论语》十则 古代诗歌五首(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西江月、天净沙) 化石吟 山市 《世说新语》两则初一下:伤仲永 木兰诗 孙权劝学 口技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 狼 初二上:桃花源记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 核舟记 大道之行也 杜甫诗三首...

初中初一到初三上半学期,所有古诗词。(不包括古文) 对了,是苏教版的...
七年级 观沧海 次北固山下 钱塘湖春行 天净沙秋思 龟虽寿 过故人庄 题破山寺后禅院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夜雨寄北 泊秦淮 浣溪沙(晏殊) 如梦令 观书有感 山中杂诗 竹里馆 峨眉山月歌 春夜洛城闻笛 逢入京使 滁州西涧 江南逢李龟年 送灵澈上人 约客 论诗 八年级 归园田居 使至塞上 ...

从初一到初三要背的所有古文及中考必考的古文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唐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忆山中》 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 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唐 李白《古风》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唐 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唐 刘昚虚《阙题》 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 ...

初一上学期到初三上学期古文词整理
简析“奇其言”“壮其貌”是主语滕公“认为其言奇”“认为其貌壮”之义;形容词“美”后带宾语“我”。“美我”即“以我为美”,意即“认为我美”;“小鲁”“小天下”,是主语“孔子”主观上认为“鲁”和“天下”小的状态。 以上是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之: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初一到初三语文基础古诗文
古诗词是语文学习慢慢推进的过程,是中国古代历史的的发展史,在古诗词中中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等作用。我在这里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七年级上册古诗文默写 1.《观沧海》中诗人以奇特的想象,表现大海博大无比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诗人王湾《次北固山下》...

初中所有经典古文诗词整理
课外古诗词背诵 :【山杂诗】(吴均·南朝)山际见来烟 竹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 云从窗里出 【竹里馆】(王维·唐)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知 明月来相照 【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见下渝州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

中考必背古诗文34 从初一上开始排列。。到初三下。。
人教版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 一、七年级上册 (一)、课内古诗背诵 【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

初中要求背诵的古文都有哪些呀?从初一到初三的,把题目列出来就形...
与朱元思书 西湖游记二则 初至西湖记 晚游六桥待月记 始得西山宴游记 醉 翁 亭 记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岳阳楼记 越巫 《世说新语》三则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陈太丘与友期 魏武将见匈奴使 鱼我所欲也 隆中对 出师表 墨池记 曹刿论战 上枢密韩太尉书 送东阳马生序 ...

求人教版语文七至九年级所有古诗词,按作者分类及其作者字、号、作品...
1.曹操 字孟德,小字阿瞒,号吉利 作品:《观沧海》、《龟虽寿》2.王湾 字号不详 作品:《次北固山下》3.白居易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作品:《钱塘湖春行》、《观刈麦》、《望月有感》4.马致远 字千里,号东篱 作品:《天净沙 秋思》5.孟浩然 字浩然 作品:《过故人庄》、《早寒江上有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