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集权的措施:宋朝的政治机构,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分列为政事、军务和财政三大系统,相互平行,分别由皇帝直接统属。另设御史台等机构。地方权力集中到朝廷后,又进一步集中于皇帝。
行政权的集中:在中央,设立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削弱和分割宰相的权力,实行军政、民政和财政的三权分立。在地方,派文臣担任知州;并设通判与之相互牵制。
财权和司法权的集中:设转运使,把地方收入大部分运送中央;在地方司法人员由中央派文官担任,死刑须报请中央复审和核准。
宋代官制有官、职、差遣之分。“官”是一种等级待遇,供定薪之用,表示禄位、品级的高低。“职”只是一种虚衔,如学士、待制等,不是职务。只有“差遣”才是实际职务,握有实权。
宰相:宋沿唐制,设尚书、门下、中书三省。尚书、门下列于外朝,中书设于禁中,称政事堂。实际执政的宰相仍沿唐制,用同平章事名号,无定员,有二人即分日掌印。
宋初仍用后周宰相范质、王溥、魏仁浦三人为相。乾德二年(964年),范质等三相请退,独用赵普为相。为了防止赵普擅权,又以薛居正、吕余庆任参知政事(副相),此后成为定制。
枢密使:唐代宗时,开始设内枢密使,用宦官掌管朝廷机密。唐末,枢密使专权,造成祸乱。五代时,仍存枢密院掌管朝政。枢密使等于宰相之外的又一个宰相。
宋朝建立后,枢密使改为专掌军事政令,调动禁军,与宰相文武并立。中书省与枢密院号称“二府”(政府、枢府)。枢密院的大事都要奏报皇帝批旨。宰相与枢密使分别朝奏,彼此不相知。皇帝由此分别控制了政权和军权。
三司使:三司使总管四方贡赋和国家财政,地位仅次于宰相,称“计相”。三司使统领三部:盐铁掌管工商收入及兵器制造等事;度支掌管财政收支和粮食漕运等事;户部掌管户口、赋税和榷酒等事。地方州郡赋税收入除留一小部分外,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握,三司权任甚重。
刑部:赵匡胤在位时,刑部复核各地大辟罪案。
学士院:学士院设翰林学士若干人,职责是为皇帝起草诏书,包括宰相的任命、对外的国书等。翰林学士还侍从皇帝“备顾问”,可以直接向皇帝提出对国事的建策。
御史台:宋沿唐制,朝廷设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台分三院:台院、殿院、察院,最初无专职,由其他官员兼职。御史中丞是御史台的最高官员。
扩展资料
北宋初年,国家处于四分五裂的局面之下,北有契丹和北汉、南有南唐等国家。赵匡胤在位期间,采取“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使国家逐步走向统一。
赵匡胤在位期间,依据宰相赵普的“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致力于统一全国,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
他两次“杯酒释兵权”,罢去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解决了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擅的局面。除此之外,还设立“封桩库”贮藏钱、帛、布匹,以期赎回被后晋高祖石敬瑭献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
同时通过采取“收其精兵,削夺其权,制其钱谷”的三大纲领,巧妙施行的“杯酒释兵权”、“削弱相权”、“罢黜支郡”、“强干弱支”、“内外相维”、“三年一易”、“设置通判”、“差遣制度”等措施加强中央集权,进行政治、经济、军事改革,革除了五代弊政,使国家呈现出和平、安定的局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赵匡胤
赵匡胤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军事上:赵匡胤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将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的措施,同时设立禁军,以确保中央对军队的控制。2、行政上:在行政体制上,赵匡胤实施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的政策,并设立磨老橘通判负责监督,加强了对地方行政的控制。3、财政上:为了集中财政权力,赵匡胤规定地方赋税中的一小部分作为地...
16.北宋统治者怎样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
宋太祖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实施了以下政策:1. 限制地方藩镇的权力:他逐渐削弱了节度使的权力,将节度使驻地以外的州郡直接归属京师管理,并派遣中央政府的文臣担任州县的长官。2. 控制地方财政:宋太祖在各路设立转运使,将地方州县的财赋集中至开封,加强了中央对地方财政的掌控。3. 整合精锐...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如下:1、宋太祖将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分别交由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来管理,以削弱相权。这样,皇帝可以总揽大权,把所有大权紧紧抓在手中。宋太祖通过将节度使的行政权、财权和军权分离,并设立通判和转运使来分割知州的权力,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2、宋太祖设立“...
赵匡胤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军事上:为加强中央集权,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设立禁军;2、行政上: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3、财政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4、文化上:大力推广文学,以文治国,有效地巩固了统一,但是也造成了军事的衰落,造成了后续金人对中原的入侵。宋太...
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措施如下:政治上:分化事权,削弱相权。北宋将相权分解为行政、军事和财政三个互不统属的平行机关,便于皇帝总揽大权,从而强化中央集权。派文臣做地方官,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知州实行三年一换制度。在知州特设“通判”为知州副职,与权知军,州事共同处理政务,以分知州...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制的措施
1. 宋太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加强中央集权。首先,他将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分割,分别由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负责,从而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帝的控制力。2. 为了进一步分散权力,宋太祖设立了“二府三司”体系,即中书门下、枢密院和三司(户部、盐铁和度支),确保各部门之间相互制衡,同时...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有哪些产生了什么影响
宋太祖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施了一系列具体措施:1. 军权集中:宋太祖解除了禁军将领的兵权,并将他们调往外地担任节度使。此外,他将禁军的指挥权分割为三部分,每部分都直接向皇帝汇报。同时,他成立了枢密院,该机构拥有调兵权,但并不直接统领军队。2. 实行更戍法:太祖实行了“守内虚外”和“内外...
赵匡胤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1.军事上,为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设立禁军. 2.行政上,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 3.财政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这些措施的实行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的藩镇割据局面,加强中央集权.
宋初中央集权加强的措施
1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 (1)政治措施:削弱以宰相为首的中书门下省的权力,将其权力一分为三。宋太祖设立枢密院,分割宰相的掌兵之权。宋太宗设立审刑院,负责审查大理寺裁断的案件,再交中书施行,从而剥夺了中书门下的复审权。(2)经济措施:设立中央派出机构转运使司和转运使一职,负责将地方...
北宋之初,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
一、措施:削实权:中央:削弱宰相权力 (1)设置“参知政事”为副宰相—分割行政权 (2)设置三司使(又称“计相”),包括度支(全国财赋的统计)、盐铁(盐、铁、茶等专卖)、户部(全国田地和户籍统计财赋征收)—分割财权 (3)设置枢密院—分割军权 地方:(1)取消州郡一级长官的权利,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