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帝这么无能,乾隆为何还要传位于他

乾隆为何要传位于嘉庆帝?

乾隆元年(1736年)七月初二,乾清宫西暖阁。

即位不到一周年、过一个月才满二十五周岁的青年皇帝弘历,也就是在中国百姓中知名度很高的乾隆帝,效法先父雍正帝,进行秘密建储———选定大清国皇位继承人。这一天,他将总理事务王大臣、九卿等召来,把亲自书写的皇太子之名仔细密封好,照例藏于乾清宫最高处“正大光明”匾后面。

弘历选定的继位人是谁?除他本人外,无人知晓。

当时,他已有三个皇子,年龄都很小:永璜8周岁,永琏6周岁,永璋1周岁。

永璜和永琏是幼童,永璋则是不晓世事的乳儿。永璜生母是庶妃富察氏,永琏生母是嫡妃富察氏,永璋生母是庶妃苏佳氏。虽然,永琏生母的地位要比其他两位高出一头,最为乾隆帝所宠爱,次年十二月将被册封为皇后,但大清国秘密建储的最高原则是立贤不立嫡,生母的地位对于皇子能否当上皇太子不起决定作用。

乾隆三年(1738年)十月的一天,秋风初起,乍暖还寒,皇次子永琏得了伤风。皇子虽然金贵,但只是染感冒之类的小病,宫中也没太在意。谁知永琏竟一病不起,此月十二日便死了。永琏生于雍正八年(1730年)六月全国众多省份大闹洪灾之时,这位蹈天灾而生的皇子享年仅八周岁。乾隆帝闻此噩耗,伤心透顶,悲恸不已。悲哀之际,将乾清宫“正大光明”匾之后建储密旨取出,发表了一道上谕。当初,正式册封永琏为皇太子,谥号端慧,并为其添设八旗养育兵丁一万余名之多。最为中意的爱子早夭,对乾隆帝身心是一个巨大打击。为此,平素向来勤政的青年皇帝接连五天没有临朝。

聆听这道上谕之后,朝野才知,皇上首次确立的继位人是永琏。在这道谕旨里,乾隆帝透出将永琏定为皇太子的两个主要理由,一个是永琏系皇后所生之嫡子,另一个是雍正帝也属意于他———为他取了意蕴特定的名字。要过多年之后人们才能看清,前者才是决定因素。

其实,发布这道上谕是青年皇帝弘历的失误。它使皇长子永璜、皇三子永璋明白,首次确立皇太子,自己未能进入皇父的视野,他们是失意者。如果乾隆帝能够强忍悲痛,暗中继续考察,再看中一位合意的继位人,悄悄地将原定皇太子之名换掉,方不失为高明之策。

永琏夭折后,朝臣们都不知道皇上有没有再密立皇太子。实际上,他有很长时间都没有内定皇太子。他在等待。数年之后,他又迫不及待地内定了一位皇太子。由于这一切做得很隐秘,这位皇太子是谁,别人照例不知道。

乾隆十二年(1747年)十二月二十九是这一年的除夕。正值除旧迎新、普天同庆之际,一个突如其来的焦雷打在乾隆帝头上:正在出痘的皇七子永琮永远闭上了眼睛,年仅一周岁零八个月。乾隆帝不胜哀伤,情不自禁地吐露了内心的秘密。

于是,人们得知,乾隆帝第二次内定的皇太子原来是皇七子永琮。为何要定乳儿永琮呢?说他在襁褓中表现非常优异,这是站不住脚的说法,即便乾隆帝真的早已认定他“性成夙慧”、“岐嶷表异”,那也是格外垂青、另眼相待的结果,完全是心理错觉。实质上,他将乳臭未干的永琮内定为皇太子,根本的原因是他崇尚中原传统的嫡长制,渴望有一个嫡长子来接班,统治未来的大清江山。

两个嫡子先后夭折,乾隆帝的哀痛绝非是寻常爱子夭折可以比拟。悲痛之余,乾隆帝尚可聊以自慰的,恐怕是贤惠的皇后富察氏还年富力壮。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尚处中年的富察氏身体康健,再为皇上添几个儿女怕是不成问题的。

要是皇后再为皇上生个皇子,他会不会被乾隆帝写进传位密诏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因为,皇上说得再明白不过了,他是崇尚“立嗣以嫡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的嫡长制建储方式的。

富察氏相继失去两个亲生儿子,情感世界经历了天崩地裂的灾难,痛不欲生。特别是永琮的早逝,仿佛将她心中那道永不愈合的伤口再次撕开,用乾隆爷的话来说,这一打击“殊难为怀”。

一个月后,乾隆十三年(1748)二月初四,乾隆帝东巡。贤惠的富察氏擦掉眼泪,强忍哀痛,随驾到曲阜祭祀孔庙,登临泰山,然后在济南参加一系列活动。三月四日从泰山返回济南时,她得了轻微伤风,略染小恙,没有引起乾隆帝的重视。几天后,她的小病小痛渐已好转。不料,十一日夜半,回銮至德州之时,她溘然去世,年仅三十五周岁。
嫡妻的亡故,不仅意味着挚爱之花过早凋谢,而且意味着乾隆帝梦寐以求的嫡长制皇位继承方式随之葬送。遭受如此劫难,能不痛苦得发疯吗?

有人悲时有人喜。庶妃富察氏所生的皇长子永璜此时高兴不已,认为“母后崩逝,弟兄之中惟我居长”,大有天助我也的快感。虽然父皇存心立嫡,第二次内定皇太子时也没永璜的份,可现在老天注定父皇要断立嫡之念了。无嫡可立,不就应当立长了吗?

永璜禁不住喜形于色,对皇后富察氏之死没有什么悲伤可言。庶妃苏佳氏所生的皇三子永璋得知自己两次都没有被父皇看中,富察氏又不是自己的生母,也没有什么哀伤的神情。

乾隆帝察觉后,勃然大怒,将永璜、永璋痛斥一顿。永璜“于孝道礼仪,未克尽处甚多”,他的过错甚至连累到他的几位师傅,他们因此被扣去部分薪俸。到皇后丧期满百日时,乾隆帝对两位皇子的指责不仅没有逐渐平息,反而大大升级。皇长子、皇三子的政治前途就此断送。

对于乾隆帝选择继位人来说,乾隆十三年是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年,他不得不否定了曾经非常热衷的嫡长制。当年六月,他说:“从前皇太子、七阿哥,朕亦非以系皇后所生另加优视,因较众阿哥实在聪明出众,亦尔众人所共见共闻者。”这就是说,他首次确立皇太子以及后来内定永琮为皇太子,不是为了立嫡,而是为了立贤。这与他半年前永琮夭折时吐露的立储宗旨相比,显然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也就是从这一年起,乾隆帝不再急于确立继位人,转而对各位皇子进行长时期地用心培养和秘密考察。这表明,在遴选大清国皇位继承人这个问题上,他不再与先父雍正帝背道而驰,而是掉过头来,走上了父亲走过的那条路。

接下来,哪位皇子将是皇上看中的继位人呢?对此,朝野非常关切,但皇上何时立皇太子,立谁做皇太子,谁敢多嘴多舌呢?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冬,时届六十二周岁的乾隆帝用朱笔确定了继位人的皇子之名,密封后藏于“正大光明”匾之后。这表明,长达二十五年的考察告一段落,乾隆帝终于又一次确定了继位人。选定的继位人是谁?只有天知道,只有弘历本人知道。

弘历这次内定皇太子的做法,不同于先父雍正帝,也不同于他自己首次建储,没有在建储时公开宣示诸王和文武大臣。不过,他倒是效仿父亲生前的另一招,书写了一份与藏在“正大光明”匾后面一模一样的密旨,藏于一小匣内,走到哪带到哪,以防不虞。在一切办妥之后,为防不测,他只向军机大臣透了个底,知情范围极小,行动极为秘密。对于绝大多数满汉朝臣、地方官员和天下百姓来说,皇上准备何时确定皇太子,皇上决定选择哪位皇子做皇位继承人,在乾隆十三年至乾隆六十年长达四十七年的时间里,始终是个谜。

究竟谁是乾隆帝心目中的继位人?乾隆帝对此一直不透丁点信息,至严至密,滴水不漏。于是,国中朝野乃至邻国对此进行了漫长的猜议。

乾隆帝一辈子生了十七个儿子,都出生于乾隆三十一年之前。十七位皇子大多寿数不长,有的非常短命。其中,皇九子出生十个月就死了,还来不及取名字;曾被内定为皇太子的皇七子永琮,死时仅一周岁零八个月;皇十子、皇十三子、皇十四子、皇十六子死时都不满三周岁,前者仅活了两周岁零一个月,也是来不及取名字就死了,皇十三子只活了两周岁零七个月;皇十四子、皇十六子死时都不满三周岁,皇十四子活了两周岁零九个月,皇十六子活了两周岁零五个月;曾被立为皇太子的皇二子死时仅八周岁零四个月。超过十八周岁、长大成人的皇子有十人,分别是皇长子永璜、皇三子永璋、皇四子永王成、皇五子永琪、皇六子永王容、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王星、皇十二子永王基、皇十五子永琰和皇十七子永,其中五人没有活过四十周岁。

成年皇子被朝臣乃至百姓私下里一个个捏来捏去,猜测着谁能被皇上慧眼看中登上皇太子宝座。

乾隆六十年(1795年)新正,乾隆帝举行家宴,对皇子皇孙一一赏赉,独不赏皇十五子永琰。人们正感意外之际,只听乾隆帝对他说:“尔则何用银为?”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银子对你有什么用呢?”此语意味深长。由此,乾隆帝内定二十多年的继位人才隐约浮出水面。

沉重的悬念,漫长的猜测。

万岁者谁能万岁?人们嘴里喊着,心里并不相信。随着乾隆帝逐渐年迈,忧国忧民者的心也揪得越来越紧:万岁爷,得赶紧选定皇太子了!但选择皇太子是皇上独裁之事,天下臣民没有参与的权利,人们只能在暗地里瞎操心。尽管乾隆帝将天下视为一己之天下,但天下毕竟是天下百姓之天下。乾隆帝对于继位人的独裁行径对优选继位人没有好处,对稳定人心也没有好处。国家皇位继承人悬而未决,必致人心浮动,加剧暗中角逐。

所幸,乾隆帝膝下没有康熙朝那班权欲熏心、如狼如虎的皇子。

所幸,乾隆帝本人如此健康长寿!

高宗乾隆皇帝(1711—1799)
乾隆帝在继位人问题上,经历了从否定秘密建储到走向秘密建储的极端过程,开始只是出于孝道,才保持父亲在继位人制度上的连续性,勉强采用先朝旧法。秘密建储制度是一柄双刃剑。它一面杀灭了公开预立皇太子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另一面却阉割了皇子皇孙们奋发有为、阳刚威猛的精神气儿,造成一代不如一代的退化衰败。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初三,隆重的传位大典在勤政殿举行。皇子、皇孙、王公、满汉大臣应召齐集勤政殿。乾隆帝下旨,将此前二十二年秘密藏于“正大光明”匾之后的立储原件取出,让皇子、皇孙、王公大臣共同阅视,正式册立皇十五子、嘉亲王永琰为皇太子,为了避讳,改“永”为“顒”,并确定于冬至传位,将皇位禅让给顒琰,翌年改元为嘉庆元年。

顒琰的心境则是另一番天地。当他听到自己被宣布为皇太子时,惊喜交加,诚惶诚恐。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5
你的说法不对。
嘉庆是一位很有能力的皇帝。

面对乾隆末年危机四伏的政局,嘉庆帝打出“咸与维新”的旗号,整饬内政,整肃纲纪。诛杀权臣和珅,罢黜、囚禁和坤亲信死党。诏求直言,广开言路,祛邪扶正,褒奖起复乾隆朝以言获罪的官员。诏罢贡献,黜奢崇俭。要求地方官员对民隐民情“纤悉无隐”,据实陈报,力戒欺隐、粉饰、怠惰之风。但其对内政的有限整顿,未能从根本上扭转清朝政局的颓败。

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如大举围剿镇压川、楚、陕农民大起义。更易统兵大员,严惩镇压不力的将吏。严密军事部署,实行剿抚兼施的两手政策,分化瓦解起义军。实行寨堡团练的坚壁清野政策,割断了起义军与人民的联系。嘉庆十年(1805年),川、楚、陕农民起义被镇压,清统治力量也受到严重削弱。嘉庆十五年(1810年),镇压了爆发于东南海疆的蔡牵起义军。嘉庆十八年(1813年),北方爆发天理教起义,部分天理教徒,在太监接应下冲进皇宫,“酿成汉唐、宋明未有之事”。颙琰下诏罪已,同时严令对冲进皇宫的起义军血腥屠戮,无一幸免,并捕杀在城外的头目林清等。天理教起义被镇压。

在对外交涉中,嘉庆帝力主严禁鸦片,对英国侵略者在沿海的骚扰活动保持了高度警惕性,对英国提出的帮助清朝镇压起义军,帮助澳门葡人抵御法国的居心叵测的要求,明智地严辞拒绝。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拒绝了英国提出的建立外交关系、开辟通商口岸、割让浙江沿海岛屿的要求。而闭关锁国的传统观念,也使其对外来事物采取盲目排斥态度。嘉庆帝在内乱频仍、外患渐逼中,倾力企图维护清王朝的稳定巩固,然而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趋势,使清王朝的败落于嘉庆末年已完全表面化,并从此日渐走向衰亡。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7-23
嘉庆帝是一位勤政图治的守成君主。他亲政后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于改变乾隆后期的种种弊政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扭转清代中衰之势。从嘉庆帝个人来说,他始终开不出一个根治日趋严重的腐化和怠惰的药方,对一大批“尸禄保位”的官僚只能警告,恫吓,最终徒呼奈何而已。他对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侵略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一个日趋衰弱的封建的古老国家,不可能真正有效地对付外来侵略者,此后只能沿着衰败的道路滑下去。
第3个回答  2009-07-23
楼主错了,嘉庆虽作为不大,但却没有发生惊天动地的事,恪守平庸,而乾隆又少子,所以传位于嘉庆
第4个回答  2009-07-23
乾隆就不是个好东西。满清就从这位酋长开始败落的,老了就更昏庸了。

嘉庆帝这么无能,乾隆为何还要传位于他
为何要定乳儿永琮呢?说他在襁褓中表现非常优异,这是站不住脚的说法,即便乾隆帝真的早已认定他“性成夙慧”、“岐嶷表异”,那也是格外垂青、另眼相待的结果,完全是心理错觉。实质上,他将乳臭未干的永琮内定为皇太子,根本的原因是他崇尚中原传统的嫡长制,渴望有一个嫡长子来接班,统治未来的大清江山。 两个嫡子...

嘉庆皇帝资质平平庸庸 乾隆为什么还传位给这个儿子
后来永琰登基称帝,就是嘉庆皇帝。嘉庆帝与他的父亲乾隆、祖父雍正相比,是一位既没有政治胆略又缺乏革新精神平庸天子。由此可见,乾隆帝当初选择传位给嘉庆帝,实属是矮子里面挑将军的无奈之举。

为什么嘉庆的能力不行,却还是被选为皇帝?
第三位是孝仪纯皇后,生皇十五子永琰,他也就是后来的嘉庆帝。几个皇位候选人都差不多死了,嘉庆理所当然是皇位的人选了。二,嘉庆相对来说有才华,更有能力一些。嘉庆六岁跟随工部侍郎谢墉学今体诗,十三岁就能熟读四书五经,受到乾隆喜爱。长大后,嘉庆更是对史书一类的书籍一目了然,且文思敏捷,...

嘉庆皇帝如此的平庸 乾隆为什么会选择他作为继承人
乾隆六十年,乾隆皇帝退位,十五子永琰登基成为了皇帝,永琰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嘉庆皇帝;在嘉庆皇帝登基后,乾隆皇帝退居朝堂之后,做起了太上皇。永琰坐上了皇位,结束了乾隆对他长达22年的考察。无论是历史学家,还是历史爱好者,大家都很好奇为什么永琰能够坐上皇位。众所周知,永琰是中皇子中最不出众的...

为什么嘉庆的能力不行,却还是被选为皇帝?
嘉庆帝永琰出生时,其父乾隆帝已经是五十岁的老人了,在之前就有了十四个皇子,皇孙也生了一大把。所以永琰在幼年时候并没有被父亲所特别重视,不过普通皇子身份,日后荣华富贵肯定不会少,但储君之位应该是不要奢望的了。 但是人的命运就是这么玄妙,天命在谁,是怎么也躲避不开的。在永琰出生之前,他的兄长们,就因为...

乾隆皇帝为什么要让位给嘉庆
乾隆皇帝让位给嘉庆的原因:1、据清史记载,乾隆皇帝曾多次对群臣表示,其在位年限不会超过康熙。康熙皇帝总共在位61年,所以当乾隆在位满60年时,即1796年,禅位于嘉庆皇帝,此时乾隆已经85岁高龄。2、嘉庆皇帝在皇子时期忠厚老实、规规矩矩、重视仁孝,对乾隆的话一向言听计从,最符合乾隆皇帝的选嗣...

明知嘉庆帝平庸,乾隆帝为何还将皇位传给了他?
乾隆选继承人也是深知熟虑的,他在为数不多的几个儿子当中挑选,奈何不是太小就是品行不好,也就数永琰还不错,他成熟稳重而且不骄不躁,乾隆就选了他当皇帝。

嘉庆的兄弟比嘉庆还要优秀 乾隆为什么会选择嘉庆做继承人
我们知道乾隆在当了六十年皇帝后退位,因为他宣扬的虚伪仁孝,不能对当了61皇帝的爷爷康熙不尊,但是禅让给嘉庆又继续把持朝政四年。思来想去,就只有永琰了。永琰虽然平庸,但是抵不住他孝顺听话。就是这一点好抵过他所有的缺点,更不用说永琰并没有什么出格要命的缺点,中规中矩的刚刚好。因此,...

为何乾隆要把皇位传给嘉庆?
第一点,是因为乾隆皇帝对权利有过多的看中,而嘉庆帝是一个稳重注重仁孝的皇子,特别是对乾隆帝的话言听计从,就算乾隆皇帝实现在位少于他爷爷康熙帝的誓言,自己退位当太上皇传位于嘉庆帝最终实权还会保持在自己的手里,所有他为了自己的权利得以保存 ,而选择了相对平庸的嘉庆帝当皇帝 第二点,是...

有人说嘉庆的能力比哥哥差上百倍,为何乾隆还是选嘉庆为接班人呢?_百度...
乾隆执政60年,实际上他掌握最高权力63年零4个月。他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帝(仅次于他的祖父清圣祖康熙帝),也是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由于他活得很长,这就导致了一个“白发人送黑发人多次”的问题,他的很多继承人都没能挺过他,于是嘉庆最终得到了一笔交易。这是原因之一。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