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图书馆 坐落于重庆北碚国家级风景区缙云山麓脚下,美丽的嘉陵江畔。2005年,原西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和原西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合二为一,组建成西南大学图书馆。经过几年的发展,西南大学图书馆先后成为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国务院颁发“国家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及重庆市科技资源共享平台西南大学文献分中心。
西南大学图书馆 馆舍面积约6.7万余平方米,其中校本部图书馆馆舍面积2.6万余平方米;荣昌校区图书馆目前有馆舍4370平方米。中心图书馆建筑面积约3.6万平方米。拥有藏书438万余册,涵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多学科、多专业领域,其中尤以古籍善本、抗战文献资料及教育学、心理学、农业经济管理等藏书为特色,是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图书馆,特别是抗战时期大后方出版物为海内外珍本。
图书馆截止2012年,图书馆纸质文献累积417万余册,电子文献累积705万余册;磁盘阵列达到238TB,拥有IBM机架服务器31台。
西南大学图书馆具有良好的人文传统和扎实的业务基础,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学校各项事业的飞速发展,图书馆现代化建设更是突飞猛进,数字图书馆已初具规模:建立了图书馆存储区域网;拥有磁盘阵列32.2TB;建立起了馆藏书目数据库,实现了书目查询和图书
西南大学图书馆拥有万方、CNKI、Web of Science、Elsevier、Springer等中外文数据库80多个;拥有终端检索机、查询计算机600余台,为读者提供网上浏览、查询及光盘检索;设立了信息咨询部、特藏部及科技查新工作站,使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得到了更全面的发挥,使图书馆服务进一步向纵深深化;建立了经济管理分馆、竹园学生园区阅览室、师范教育阅览室等,扩大了图书馆传统服务的新领域。“十一五”期间,图书馆年均接待到馆读者115万余人次、平均每年借还图书150万余册(次)。图书馆还面向全校学生开设文献信息检索课及新生入馆教育、信息检索培训、专题讲座等。这一系列的服务举措深受全校师生的欢迎,使图书馆日益成为了学校教学、科研的重要支柱和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最重要的“第二课堂”。
2013年12月8日,地上15层、地下一层、面积3万7千平方米、同时容纳近4000读者、配有3D阅览室的作为学校文化新地标的中心图书馆正式开馆,1至5楼开始试运行。
学校中心图书馆工程于2007年获准教育部立项,2009年12月破土动工,2010年10月基建开工,2013年8月底基建工程竣工,随即,阅览桌椅等家具设备陆续进场安装,9月28日开始进行实体文献搬迁。
学校中心图书馆地上15层,地下1层,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总投资1亿多元。按四个功能空间设计,其中,1至8层(包括1至5层裙楼)为学习交流功能空间,主要是文献借阅和读者学习区,约2万多平方米;9至11层为学习研究功能空间,主要是特藏珍贵文献区及侧重为教师和研究生服务的学术交流研究区,约2400平方米;12至13层为技术及服务保障功能空间;负一楼及一楼部分区域为文化展示与休闲功能空间,主要设计有视听室、3D阅览室及配套为读者服务的小型超市、简餐、咖啡厅等。
中心图书馆采用了大平面、大开间设计,集借、阅、藏、咨询于一体,可提供近4000个阅览座位。中心图书馆纸本文献将涵盖图书馆全部文献类别,设有经典著作、考试考级、新书导读、出版社新书推荐等多个主题阅览区和古籍保护中心、民国文献中心、西大文库、主题研修区等多层次、多类型文献利用空间。中心图书馆配备了先进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平台和RFID自助借还系统、读者自助打印复印设备、饮水设备、数字化自主学习中心,充分体现了现代大学图书馆智能化、数字化和人性化的特征。
中心图书馆建成后,西南大学图书馆(包含原有的南北区图书馆)的总面积达到了6.7万平方米,是中国西部地区目前最大的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