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20句,道出千年来的民族性格
三修国学堂 2017-08-10 08:31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出处:《屈原贾生列传》
大意:天,是人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本源。人困顿时就希望回到本源,所以劳苦疲倦致极的时候,没有不呼喊天的;疾病忧伤悲惨的时候,没有不呼爹喊娘的。
点评:中华民族有崇天敬祖的天命观,认为天能左右人间祸福,《易经》里说:“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中国人对不可饶恕的罪行称为“天谴”。
中华民族对“孝”的强调远远超过其他民族,也由此有强烈的“家”的意识,所谓“家国天下”。
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出处:《商君列传》
大意:恃(shì)是依靠的意思。依靠德政的昌盛,依靠暴力的败亡。
点评:中华民族崇尚德行、德政,不崇尚暴力。强暴者不能持久,终会灭亡。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
出处:《孝文本纪》
大意:农业是国家的根本。
点评:中国古代文明就是农业文明,历来都是重农抑商。农耕生活培养了中华民族对土地的深情和文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民以食为天。
出处:《郦生陆贾列传》
大意:老百姓把吃饭作为最要紧的事。
点评:生存是开展文化活动的基础。古代的老百姓只要能吃上饭,就能忍受很多盘剥。
法之不行,自于贵戚。
出处:《秦本纪》
大意:法令得不到贯彻执行,主要来自于皇亲国戚的阻挠。法律得不到执行,阻力来自于达官显贵,皇亲国戚。
点评:权贵凌驾于法律之上,使得法律成了一纸空文。这也使得古人有“清官”情结,那么多小说戏曲里都有拦轿鸣冤的情节。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出处:《陈涉世家》
大意:那些称王侯、拜将相的人,就是天生的贵种吗?难道就比我们高贵吗?
点评:这句口号从两面看,一方面有追求平等自由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有取而代之的意思,而取而代之也是后来治乱循环的一部分。
累累若丧家之狗。
出处:《孔子世家》
大意:神情憔悴颓丧,像无家可归的狗。“累累”是瘦瘠疲惫的样子。
点评:这是孔子的同时代人对孔子的评价:丧家犬,孔子欣然接受。孔子的同时代人也有高度赞美孔子的,如仪封人,他说:“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正是这种“丧家犬”的精神,也就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一路走到今天。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出处:《刺客列传》
大意:萧萧风声中,易水河边寒气逼人,抗击强暴的壮士啊,去了就不能再回还!
点评:荆轲刺杀秦王,临行前在易水边慷慨悲歌,歌词就是这一句话。中华民族中不乏抵抗强暴,不畏死亡的勇士。
抗战时期,有一记者碰见一军人自愿去河北组织游击队,军人表示,对于中国的最后胜利,他是有确信的。记者问:“中国打胜以后,你打算做什么事情?”无名军人很冷静地说:“那时候,我已经死了,在这次战事中,军人大概都要死的。”
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
出处:《酷吏列传》
大意:法令是政治的工具,而不是管理政治清浊的根源。
点评:法律是为了保障社会秩序安定,而暴政苛政把法律变成了控制、盘剥、施暴的工具。
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
出处:《淮阴侯列传》
大意:把事业做成功都很艰难,而一败涂地则很容易;时机都是难以及时把握,而转瞬即逝却是常事。
点评:中华民族有一种忧患意识,形成了谨慎的性格,强调“待时而动”,强调“创业难”,也强调“守成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