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荀的人性论思想都师承于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观,他们都认为人性为天生,既有转化为恶的可能,也有发展为善的机会,只有通过社会道德教化才能使人性保持趋善。因此两人在学说里都注重提倡教化的重要性。孟、荀二人在人性论上最大的_立在于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的对立,更确切地说是人性向善和人性向恶的对立。孟子主张“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认为人天生就具有仁义礼智的萌芽,因此主张人性是向善的;而荀子人性论的提出则是建立在对孟子学说批判的基础上,荀子认为“人之生也固小人”,即主张人性向恶。这种对立的本质在于二者对人性内涵界定的不同。孟子更多的继承了孔子的内圣之学,在《孟子·滕文公上》有言,“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而荀子更多的沿袭了孔子的外王之道,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孟子的人性论讲求天人关系,将人性分为人生而具有的“性”(即人的道德属性,如仁义礼智)和上天赋予的“命”(即人的自然属性,如声色之好,富贵利达);而荀子的人性论讲求性伪关系,将人性分为不事而自然的“性”(即与生俱来的自然天性)和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的“伪”(即后天习得的道德规范)。荀子和孟子一样,都认为食色喜怒等是人的先天性情,是人情之所不能免。但是,在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关系上,荀子则与孟子不同。荀子认为“性”只限于食色、喜怒、好恶、利欲等情绪欲望,无论君子小人皆是如此。孟子则把食色和仁义都看作是出于先天的人性,其中仁义是大体,食色是小体。但是孟子错把人的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都归结为生而具有和上天赋予。来源:北方文学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