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的英文名归因于威妥玛拼音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外交家威妥玛(Thomas FrancisWade)创造了“威妥玛拼音”。在“威妥玛拼音”的基础上,在邮电部门诞生了“邮政式拼音”(Chinese postal romanization),进而统一了中国的人民、地名、物名的英文注音。
这套注音系统影响了从清末到新中国建立之初的100多年。虽然现在“邮政式拼音”早已被废止,但一些说法仍然保留了下来。
比如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国际代号为PEK,正是采用了“北京”的邮政拼音--Peking 开头三个字母。另外“中华香烟”叫Chunghwa,“青岛啤酒”叫Tsingtao Beer,这种让大家觉得有些陌生的拼写就是“邮政式拼音”。
一些传统的中国概念,用的这种拼音系统,而且被英文词典收录,比如:功夫(Kung fu)、太极(Tai Chi)。
扩展资料:
邮政式拼音和威妥玛拼音法并未完全消失。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苏州大学(SooChow University)的英文校名用的就是邮政式拼音。
同时,为保证历史的延续性,少量享誉海内外的商标至今仍旧使用威妥玛拼音法,例如:茅台Moutai,中华Chunghwa等等。汉语拼音推行之后,威妥玛拼音法虽在国内基本不再使用,但在西方学术界仍较为流行。
某些历史名人的英文拼写方式也采用了威妥玛拼音,例如:孙中山Sun Yat-sen,毛泽东Mao Tse-tung,蒋介石Chiang Kai-shek,宋庆龄Soong Ching-ling,宋美龄Soong May-Iing,等等。
参考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