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孔子的成语和古诗

快!!!!!!!!!!!!!急!!!!!!!

〖哀乐相生〗 成语典故: 乐之所至,哀亦至焉,哀乐相生。 西汉·戴圣《礼记·孔子闲居》
〖兵不逼好〗 成语典故: 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孔子家语·相鲁》
〖拔萃出类〗 成语典故: 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语出《孟子·公孙丑上》
〖拔萃出群〗 成语典故: 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孟子·公孙丑上》
〖百福具臻〗 成语典故: 伏望陛下每以汉文孔子之意为准,则百福具臻。 《旧唐书·李藩传》
〖博古通今〗 成语典故: 吾闻老聃博古知今。 《孔子家语·观周》
〖拔类超群〗 成语典故: 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语出《孟子·公孙丑上》
〖不劳而获〗 成语典故: 所求于迩,故不劳而得也。 《孔子家语·入官》
〖不能赞一词〗 成语典故: 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 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不能赞一辞〗 成语典故: 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史记·孔子世家》
〖不切实际〗 成语典故: 若是徒有虚名,不切实际,那就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 丁寅生《孔子演义》第98回
〖不请自来〗 成语典故: 老聃迎着说道:‘刚正想来访你,你已不请自来,省却我们许多脚步。’ 丁寅生《孔子演义》第五回
〖辨日炎凉〗 成语典故: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列子·汤问》
〖不识东家〗 成语典故: “不识东家丘”的略语。相传孔子西家有愚夫,不识孔子为圣人,称之为“东家丘”。
〖抱痛西河〗 成语典故: 孔子既没,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其子死,哭之失明。 典出《史记·仲尼弟子传·卜商传》
〖不通一窍〗 成语典故: 杀比干而视其心,不适也。孔子闻之曰:‘其窍通,则比干不死矣。’ 《吕氏春秋·过理》高诱注:“纣性不仁,心不通,安于为恶,杀比干,故孔子言其一窍通则比干不见杀也。”
〖抱瓮灌园〗 成语典故: 传说孔子的学生子贡,在游楚返晋过汉阴时,见一位老人一次又一次地抱着瓮去浇菜,“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就建议他用机械汲水。老人不愿意,并且说:这样做,为人就会有机心,“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见《庄子·天地》
〖笔削褒贬〗 成语典故: 《春秋》自孔子加笔削褒贬,为后世立法,而后《春秋》不仅为记事之书。 清·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开辟时代》
〖不幸而言中〗 成语典故: 赐不幸而言中,是赐多言。 《孔子家语·辨物》
〖不壹而三〗 成语典故: 子贡既与卫将军文子言。适鲁,见孔子曰:‘卫将军文子问二三子之于赐,不壹而三焉。赐也辞,不获命;以所见者对矣。’ 《孔子家语·弟子行》
〖不知其子视其父〗 成语典故: 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观其所使,不知其地视其草木。 《孔子家语·六本》
〖不赞一辞〗 成语典故: 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不赞一词〗 成语典故: 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史记·孔子世家》
〖迟迟吾行〗 成语典故: 孔子去齐,接淅而行;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 《孟子·万章下》
〖楚弓楚得〗 成语典故: 楚共王出猎而遗其弓,左右请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 汉·刘向《说苑·至公》楚人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 《孔子世家·好生》
〖出何典记〗 成语典故: 寐与周公通梦,静与孔子同意,师而可嘲,出何典记。 《后汉书·边韶传》
〖出乎其类,拔乎其萃〗 成语典故: 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战国·邹·孟轲《孟子·公孙丑上》
〖出疆载质〗 成语典故: 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出疆必载质。 《孟子·滕文公下》
〖聪明睿智〗 成语典故: 聪明睿智,守之以愚。 《孔子家语·三恕》
〖出类拔萃〗 成语典故: 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孟子·公孙丑上》
〖春秋笔法〗 成语典故: 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 《史记·孔子世家》
〖成人之善〗 成语典故: 夫君子成人之善,不成人之恶,微吾子言焉,吾弗之闻也。 《孔子家语·五仪解》
〖啜菽饮水〗 成语典故: 君子啜菽饮水,非愚也,是节然也。 《荀子·天论》孔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 《礼记·檀弓下》
〖存亡续绝〗 成语典故: 天生孔子不后周,不先周也,存亡续绝,俾枢纽也。 清·龚自珍《古史钩沉论二》
〖道不同,不相为谋〗 成语典故: 道不同,不相为谋。 先秦·孔子《论语·卫灵公》
〖丹赤漆黑〗 成语典故: 丹之所藏者朱,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孔子家语·六本》
〖道大莫容〗 成语典故: 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 《史记·孔子世家》
〖导德齐礼〗 成语典故: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先秦·孔子《论语·为政》
〖登高必赋〗 成语典故: 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赋,小子愿者何?’ 西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七卷
〖东观之殃〗 成语典故: 孔子为鲁司寇,摄行相事……七日而诛政大夫正卯,戮之于两观之下。 《孔子家语·始诛》未睹功业所至,而见东观之殃,身得重罪,不得以寿终。 汉·桓宽《盐铁论·颂贤》
〖董狐直笔〗 成语典故: 《左传·宣公二年》载:赵穿杀晋灵公,身为正卿的赵盾没有管,董狐认为赵盾应负责任,便在史策上记载说“赵盾弑其君”。为赵盾所杀。后孔子称赞说:“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董狐之笔〗 成语典故: 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左传·宣公二年》载:赵穿杀晋灵公,身为正卿的赵盾没有管,董狐认为赵盾应负责任,便在史策上记载说赵盾弑其君。为赵盾所杀。后孔子称赞说
〖东家孔子〗 成语典故: 东家孔子,至德生于上天。 唐·杨炯《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
〖多事多患〗 成语典故: 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 《孔子家语·观周》
〖登山小鲁〗 成语典故: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斗筲之人〗 成语典故: 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先秦·孔子《论语·子路》
〖多文为富〗 成语典故: 不祈多积,多文以为富。 《礼记·儒行》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不祈土地而仁义以为土地,不求多积而多文以为富。 《孔子家语·儒行》
〖东西南北〗 成语典故: 东西南北,谁敢安处。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今丘(孔子)也,东西南北之人也。 《礼记·檀弓上》
〖东西南北人〗 成语典故: 孔子既得合葬於防,曰:‘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识也。’於是封之,崇四尺。 《礼记·檀弓上》郑玄注:“东西南北,言居无常处也。”
〖多言多败〗 成语典故: 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 《孔子家语·观周》
〖丹之所藏者赤〗 成语典故: 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与处者焉。 《孔子家语·六本》
〖耳目导心〗 成语典故: 君子以心导耳目,立义以为勇,小人以耳目导心,不逊以为勇。 《孔子家语·好生》
〖耳顺之年〗 成语典故: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先秦·孔子《论语·为政》
〖恶言不入于耳〗 成语典故: 孔子曰:‘自吾得由而恶言不入于耳。’ 《孔家子语》
〖蜂出泉流〗 成语典故: 孔子殁,七十子不见用,衰世著书之徒,蜂出泉流。 清·龚自珍《古史勾沉论二》
〖腐索捍马〗 成语典故: 君子之居民上,若以腐索御奔马。 《淮南子·说林训》子曰:‘懔懔焉若腐索之捍马。’ 《孔子家语·致思》
〖愤世疾邪〗 成语典故: 怪神之事,孔子之徒不言,余将特取其愤世疾邪而作之,故题之云尔。 唐·韩愈《杂说》之三
〖负手之歌〗 成语典故: 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於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既歌而入,当户而坐。子贡闻之曰:‘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梁木其坏,哲人其萎,则吾将安放。夫子殆将病也。’遂趋而入。[下续示例] 《礼记·檀弓上》
〖放言高论〗 成语典故: 尝读《孔子世家》,观其言语文章,循循莫不有规矩,不敢放言高论。 宋·苏轼《荀卿论》
〖孚尹旁达〗 成语典故: 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问玉》
〖各不为礼〗 成语典故: 帝师释迦之徒,天下僧人师也;余孔子之徒,天下儒人师也,谓各不为礼。 《元史·孛术鲁翀传》
〖革凡成圣〗 成语典故: 老子、周公、孔子等虽是如来弟子,而为化既邪,止是世间之善,不能革凡成圣。 南朝·梁武帝《敕舍道事佛》
〖过市招摇〗 成语典故: 居卫月余,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 《史记·孔子世家》
〖观于海者难为水〗 成语典故: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孟子·尽心上》
〖观者如堵〗 成语典故: 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 《礼记·射义》
〖观者如堵墙〗 成语典故: 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 西汉·戴圣《礼记·射义》
〖寒耕热耘〗 成语典故: 彼善为国者,使农夫寒耕暑耘,力归于上。 《管子·臣乘马》民寒耕热耘,曾不得食。 《孔子家语·屈节解》
〖画虎不成反类犬〗 成语典故: 如君懋《隋书》,虽欲祖述商周,宪章虞夏,观其所述乃似《孔子家语》、临川《世说》,可谓画虎不成反类犬也。 唐·刘知几《史通·六家》
〖虎口逃生〗 成语典故: 孔子曰:‘然,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疾走料虎头,编虎须,几不免虎口哉。 《庄子·盗跖》
〖黄口小儿〗 成语典故: 孔子见罗崔者,所得皆黄口小雀。夫子问之曰:‘大雀独不得,何也?’罗曰:‘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 《孔子家语·六本》
〖虎口余生〗 成语典故: 孔子曰:‘然,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疾走料虎头,编虎须,几不免虎口哉。 《庄子·盗跖》
〖毫末不札,将寻斧柯〗 成语典故: 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焰焰不灭,炎炎若何?涓涓不壅,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网罗;毫末不札,将寻斧柯。 《孔子家语·观周》王肃注:“札,拔也;寻,用者也。”
〖河目海口〗 成语典故: 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独立于东郭门外。或人谓子贡日:‘东门外有一人焉,其长九尺有六寸,河目隆颡。’ 《孔子家语·困誓》孔子海口含泽。 《孝经援神契》
〖黑牛生白犊〗 成语典故: 宋人有好行仁义者,三世不懈。家无故黑牛生白犊,以问孔子。孔子曰:‘此吉祥也,以荐上帝。’ 《列子·说符》
〖虎兕出柙〗 成语典故: 孔子曰:‘……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论语·季氏》
〖闳意妙指〗 成语典故: 《孝经》者,曾子以后,支流苗裔之书,平易泛滥,无大疵,无闳意妙指,如置之二戴所录中,与《坊记》、《缁衣》、《孔子闲居》、《曾子天圆》比,非《中庸》、《祭义》、《礼运》之伦也。 清·龚自珍《六经正名》
〖集大成〗 成语典故: 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 《孟子·万章下》
〖久而不闻其香〗 成语典故: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孔子家语·六本》
〖鞠躬屏气〗 成语典故: 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先秦·孔子《论语·乡党》
〖举国若狂〗 成语典故: 子贡观于蜡。孔子曰:‘赐也乐乎?’对曰:‘一国之人皆若狂,赐未知其乐也。’ 《礼记·杂记下》
〖积毁消骨〗 成语典故: 昔鲁听季孙之说逐孔子,宋信子冉之计逐墨翟,以孔墨之辩而不能自免,何则?众口铄金,积毁消骨。 汉·刘向《新序·杂事三》
〖涓涓不壅,终为江河〗 成语典故: 涓涓不壅,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网罗。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观周》
〖季孟之间〗 成语典故: 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 《论语·微子》
〖金人缄口〗 成语典故: 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孔子家语·观周》
〖金人三缄〗 成语典故: 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孔子家语·观周》
〖金人之缄〗 成语典故: 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孔子家语·观周》
〖金人之箴〗 成语典故: 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观周》
〖见小暗大〗 成语典故: 而不知所务,从物如流不知其所执,此则庸人也。 《孔子家语·五仪解》
〖见小暗大〗 成语典故: 见小暗大而不知所务,从物如流不知其所执,此则庸人也。 《孔子家语·五仪解》
〖举直错枉〗 成语典故: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枉错诸枉,则民服。’ 《论语·为政》何晏集解引包咸曰:“错,置也。举正直之人用之,废置邪枉之人,则民服其上。”
〖极致高深〗 成语典故: 昔者孔子有云:‘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此二学者,圣人之极致,治世之要务也。 汉·何休《公羊解诂序》若章草古逸,极致高深,则伯度第一。 唐·张怀瓘《书断·能品》
〖孔壁古文〗 成语典故: 武帝末,鲁共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几十篇,皆古字也。 《汉书·艺文志》
〖苦口良药〗 成语典故: 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六本》
〖可杀不可辱〗 成语典故: 儒有可亲而不可却,可近而不可迫,可杀而不可辱。 《孔子家语·儒行解》
〖刳胎杀夭〗 成语典故: 刳胎杀夭则麒麟不至郊,竭泽涸渔则蛟龙不合阴阳,覆巢毁卵则凤凰不翔。 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逆臣贼子〗 成语典故: 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孟子·藤文公下》
〖年富力强〗 成语典故: 后生可畏 《论语·子罕》宋·朱熹注:“孔子言后生年富力强,足以积学而有待,其势可畏。”
〖年高德邵〗 成语典故: 吾闻诸传,老则戒之在得。年弥高而德弥邵者,是孔子之徒欤! 汉·扬雄《法言·孝至》
〖年高望重〗 成语典故: 年弥高而德弥劭者,是孔子之徒与。 汉·扬雄《法言·孝至》后来本乡里因他年高望重,就推他做了一位乡董。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四回
〖龙化虎变〗 成语典故: 大人虎变,其文炳也。 《易·革》《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孔子)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
〖难乎为继〗 成语典故: 孔子曰:‘哀则哀矣,而难为继也。’ 《礼记·檀弓上》
〖劣倦罢极〗 成语典故: 颜氏之子,已曾驰过孔子于涂矣,劣倦罢极,发白齿落。 汉·王充《论衡·效力》
〖梁木其坏〗 成语典故: 孔子蚤作,负手曳杖,逍遥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 《礼记·檀弓下》
〖傫如丧狗〗 成语典故: 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累累若丧家之狗。 语本《史记·孔子世家》裴骃集解引王肃曰:“丧家之狗,主人哀荒,不见饮食,故累然而不得意。孔子生于乱世,道不得行,故累累然不得志之貌也。”
〖了若指掌〗 成语典故: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论语·八佾》何晏集解引包咸曰:“孔子谓或人言知禘礼之说者,于天下之事,如指示掌中之物,言其易了。”
〖了如指掌〗 成语典故: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论语·八佾》何晏集解引包咸曰:“孔子谓或人言知禘礼之说者,于天下之事,如指示掌中之物,言其易了。”
〖累世通好〗 成语典故: 先君孔子与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义而相师友,则融与君累世通家也。 《后汉书·孔融传》
〖累世通家〗 成语典故: 先君孔子与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义而相师友,则融与君累世通家也。 《续汉书》
〖犁生骍角〗 成语典故: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语出《论语·雍也》邢昺疏:“杂文曰犁。骍,纯赤色也。角者,角周正也。舍,弃也。诸,之也。仲弓父贱人而行不善,故孔子称谓仲弓,……言仲弓父虽不善,不害于子之美也。”
〖礼失则昏〗 成语典故: 夫子之言曰:‘礼失则昏,名失则愆。矢志为昏,失所为愆。’ 《史记·孔子世家》
〖路叟之忧〗 成语典故: 孔子行游,中路闻哭者声,其音甚悲……见之,丘吾子也,拥镰带索而哭。孔子辟车而下问曰:‘夫子非有丧也,何哭之悲也?’丘吾子对曰:‘吾有三失。’孔子曰:‘原闻三失。’ 汉·刘向《说苑·敬慎》
〖路无拾遗〗 成语典故: 孔子初仕为中都宰,中都鲁邑制为养生送死之节,长幼异食、如礼年五十异食也强弱异任、任谓力作之事各从所任不用弱也男女别涂、路无拾遗、器不雕伪,…… 《孔子家语·相鲁》
〖良药苦口〗 成语典故: 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六本》
〖难以为继〗 成语典故: 孔子曰:‘哀则哀矣,而难为继也。’ 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上》

欲速则不达
三人行,必有我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还有《两小儿辩日》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3978952.html?si=2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6-26
【不悱不发】悱:心里想说而说不出来。发:启发。指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不愤不启】愤: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启:启发。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百家诸子】百家:指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流派;诸子:指孔子、老子、庄子、荀子等。后来对先秦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
【伯牛之疾】伯牛:人名,春秋鲁国人,孔子弟子。伯牛不幸生了癞疮,那里是不治之症。因此用以指人患的不治的恶疾。
【抱痛西河】痛:哀痛;西河:古地名,战国魏地。原指指孔子弟子子夏在西河丧子而哭瞎眼睛的事。后泛指死了儿子而极其头痛。
【笔削褒贬】笔:记载;削:删改。原指孔子作《春秋》,用文字来评论人物的好坏。也指用文字褒扬、贬斥人或事。
【陈蔡之厄】厄:灾难。原指孔子及其弟子从陈国到蔡国的途中被围困,断绝粮食的事。后比喻旅途中遇到食宿上的困难。
【春秋责备贤者】春秋:孔子修订《春秋》书;贤者:指才德兼备的人。指《春秋》书对贤者常常责备,严格要求。
【道大莫容】原指孔子之道精深博大,所以天下容纳不了他。后用以正确的道理不为世间所接受。
【东观之殃】孔子任鲁司寇时,杀少正于东观之下。后用以指杀身之祸。
【东家孔子】对孔子的一种称呼。
【东家丘】丘:孔丘。孔子的西邻不知孔子的学问,称孔子为“东家丘”。指对人缺乏认识,缺乏了解。
【刚毅木讷】刚:坚强;毅:果决;木:质朴;讷:说话迟钝,此处指言语谨慎。孔子称颂人的四种品质。
【孔壁古文】相会在孔子住宅墙壁中发现的古文经书。今泛指古字或汉代以前的文字。
【孔孟之道】孔:孔子;孟:孟子。指儒家学说。
【孔情周思】指儒学的思想、情懆。孔,孔子;周,周公。
【孔席不暖】指孔子急于推行其道,到处奔走,每至一处,坐席未暖,又急急他往,不暇安居。
【孔席不暖,墨突不黔】原意是孔子、墨子四处周游,每到一处,坐席没有坐暖,灶突没有熏黑,又匆匆地到别处去了。形容忙于世事,各处奔走。
【孔席不适】指孔子急于推行其道,到处奔走,每至一处,坐席未暖,又急急他往,不暇安居。同“孔席不暖”。
【梦见周公】周公:西周初着名政治家,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原为孔子哀叹自己体衰年老的辞句。后多作为瞌睡的代称。
【梁木其坏】原指孔子把自己的死比作像栋梁的损坏。后用为对众人所敬仰的人之死的哀悼之辞。
【犂生骍角】谓杂色牛生纯赤色、角周正的小牛。比喻劣父生贤明的儿女。邢昺疏:“杂文曰犂。骍,纯赤色也。角者,角周正也。舍,弃也。诸,之也。仲弓父贱人而行不善,故孔子称谓仲弓,曰:‘譬若杂文之犂牛生纯赤且角周正之子,中祭祀之牺牲,虽欲以其所生犂而不用,山川宁肯舍弃之乎?’言仲弓父虽不善,不害于子之美也。”亦作“犂牛骍角”。
【匏瓜空悬】孔子比喻自己无法像匏瓜那样系悬着而不让人食用,应该出仕为官,有所作为。后用以比喻有才能的人却不为世所用。
【配享从汜】旧时以孔子门徒及某些所谓“名儒”附属于孔子者一并受祭,称配享从汜。
【蒲邑三善】蒲邑:蒲县,在山西隰县。孔子的弟子子路治理蒲邑,孔子称赞他有三善:恭敬、忠信、明察。
【黔突暖席】原意是孔子、墨子四处周游,每到一处,坐席没有坐暖,灶突没有熏黑,又匆匆地到别处去了。形容忙于世事,各处奔走。
【三节两寿】旧俗对于塾师,逢端午节、中秋节、年节及孔子诞辰,塾师生日,均各加送束修一月,称为三节两寿。亦用以泛指节日和生辰。
【司马牛之忧】司马牛:名耕,孔子的学生。司马牛因为没有兄弟而忧愁。比喻对孑然一身、孤立无援的担忧。
【升堂有余】升堂和入室是孔子用来比喻学问所达到的两种境界。比喻学问已经达到精深的境地。
【素王之业】素王:旧称孔子有德无位,故称素王。旧指孔子删订《春秋》的事业。
【三盈三虚】盈:满。虚:空。指孔子的满门弟子,被少正卯讲学所吸引,多次离开孔子之门。形容讲学效果好,影响大。
【诗云子曰】《诗经》所说和孔子所言。二者均为历代儒者遵奉的信条。因用以泛指儒家言论或经典着作。
【圣之时者】圣:圣人。指圣人中能适应时势发展的人。旧时常用来称颂孔子。
【上智下愚】智:聪明;愚:笨。最聪明的人和最愚笨的人。孔子认为他们都是先天决定,不可改变。
【痛抱丧明】原指指孔子弟子子夏在西河丧子而哭瞎眼睛的事。后泛指死了儿子而极其头痛。同“痛抱西河”。
【先圣先师】旧时尊称孔子;也称周公和孔子或孔子和颜渊。
【沂水春风】沂水:河水名,在山东省曲阜县境内,孔子出生地。春风:春天和暖的风,比喻良好的熏陶和教育。来自沂水的春风。比喻深受孔学的教育与熏陶。
【子不语怪】本指孔子不谈关于怪异、勇力、叛乱、鬼神一类事情。指用以指不谈怪异一类的事情。
【钻坚仰高】原形容颜渊对于孔子之道的赞叹,后指努力攻读,深入研究,力求达到极高水平。
【邹鲁遗风】孔子是鲁人,孟子是邹人,故以“邹鲁遗风”指孔孟遗留下来的儒家风气。
【周情孔思】周公、孔子的思想感情。封建社会奉之为思想情操的楷模、典范。
【至圣先师】至:最。旧时特指孔子。
【子曰诗云】子:指孔子;诗:指《诗经》;曰、云:说。泛指儒家言论。

〖登高必赋〗 成语典故: 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赋,小子愿者何?’ 西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七卷
〖东观之殃〗 成语典故: 孔子为鲁司寇,摄行相事……七日而诛政大夫正卯,戮之于两观之下。 《孔子家语·始诛》未睹功业所至,而见东观之殃,身得重罪,不得以寿终。 汉·桓宽《盐铁论·颂贤》
〖董狐直笔〗 成语典故: 《左传·宣公二年》载:赵穿杀晋灵公,身为正卿的赵盾没有管,董狐认为赵盾应负责任,便在史策上记载说“赵盾弑其君”。为赵盾所杀。后孔子称赞说:“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董狐之笔〗 成语典故: 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左传·宣公二年》载:赵穿杀晋灵公,身为正卿的赵盾没有管,董狐认为赵盾应负责任,便在史策上记载说赵盾弑其君。为赵盾所杀。后孔子称赞说
〖东家孔子〗 成语典故: 东家孔子,至德生于上天。 唐·杨炯《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
〖多事多患〗 成语典故: 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 《孔子家语·观周》
〖登山小鲁〗 成语典故: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斗筲之人〗 成语典故: 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先秦·孔子《论语·子路》
〖多文为富〗 成语典故: 不祈多积,多文以为富。 《礼记·儒行》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不祈土地而仁义以为土地,不求多积而多文以为富。 《孔子家语·儒行》
〖东西南北〗 成语典故: 东西南北,谁敢安处。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今丘(孔子)也,东西南北之人也。 《礼记·檀弓上》
〖东西南北人〗 成语典故: 孔子既得合葬於防,曰:‘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识也。’於是封之,崇四尺。 《礼记·檀弓上》郑玄注:“东西南北,言居无常处也。”
〖多言多败〗 成语典故: 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 《孔子家语·观周》
〖丹之所藏者赤〗 成语典故: 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与处者焉。 《孔子家语·六本》
〖耳目导心〗 成语典故: 君子以心导耳目,立义以为勇,小人以耳目导心,不逊以为勇。 《孔子家语·好生》
〖耳顺之年〗 成语典故: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先秦·孔子《论语·为政》
〖恶言不入于耳〗 成语典故: 孔子曰:‘自吾得由而恶言不入于耳。’ 《孔家子语》
〖蜂出泉流〗 成语典故: 孔子殁,七十子不见用,衰世著书之徒,蜂出泉流。 清·龚自珍《古史勾沉论二》
〖腐索捍马〗 成语典故: 君子之居民上,若以腐索御奔马。 《淮南子·说林训》子曰:‘懔懔焉若腐索之捍马。’ 《孔子家语·致思》
〖愤世疾邪〗 成语典故: 怪神之事,孔子之徒不言,余将特取其愤世疾邪而作之,故题之云尔。 唐·韩愈《杂说》之三
〖哀乐相生〗 成语典故: 乐之所至,哀亦至焉,哀乐相生。 西汉·戴圣《礼记·孔子闲居》
〖兵不逼好〗 成语典故: 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孔子家语·相鲁》
〖拔萃出类〗 成语典故: 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语出《孟子·公孙丑上》
〖拔萃出群〗 成语典故: 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孟子·公孙丑上》
〖百福具臻〗 成语典故: 伏望陛下每以汉文孔子之意为准,则百福具臻。 《旧唐书·李藩传》
〖博古通今〗 成语典故: 吾闻老聃博古知今。 《孔子家语·观周》
〖拔类超群〗 成语典故: 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语出《孟子·公孙丑上》
〖不劳而获〗 成语典故: 所求于迩,故不劳而得也。 《孔子家语·入官》
〖不能赞一词〗 成语典故: 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 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不能赞一辞〗 成语典故: 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史记·孔子世家》
〖不切实际〗 成语典故: 若是徒有虚名,不切实际,那就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 丁寅生《孔子演义》第98回
〖不请自来〗 成语典故: 老聃迎着说道:‘刚正想来访你,你已不请自来,省却我们许多脚步。’ 丁寅生《孔子演义》第五回
〖辨日炎凉〗 成语典故: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列子·汤问》
〖不识东家〗 成语典故: “不识东家丘”的略语。相传孔子西家有愚夫,不识孔子为圣人,称之为“东家丘”。
〖抱痛西河〗 成语典故: 孔子既没,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其子死,哭之失明。 典出《史记·仲尼弟子传·卜商传》
〖不通一窍〗 成语典故: 杀比干而视其心,不适也。孔子闻之曰:‘其窍通,则比干不死矣。’ 《吕氏春秋·过理》高诱注:“纣性不仁,心不通,安于为恶,杀比干,故孔子言其一窍通则比干不见杀也。”
〖抱瓮灌园〗 成语典故: 传说孔子的学生子贡,在游楚返晋过汉阴时,见一位老人一次又一次地抱着瓮去浇菜,“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就建议他用机械汲水。老人不愿意,并且说:这样做,为人就会有机心,“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见《庄子·天地》
〖笔削褒贬〗 成语典故: 《春秋》自孔子加笔削褒贬,为后世立法,而后《春秋》不仅为记事之书。 清·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开辟时代》
〖不幸而言中〗 成语典故: 赐不幸而言中,是赐多言。 《孔子家语·辨物》
〖不壹而三〗 成语典故: 子贡既与卫将军文子言。适鲁,见孔子曰:‘卫将军文子问二三子之于赐,不壹而三焉。赐也辞,不获命;以所见者对矣。’ 《孔子家语·弟子行》
〖不知其子视其父〗 成语典故: 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观其所使,不知其地视其草木。 《孔子家语·六本》
〖不赞一辞〗 成语典故: 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不赞一词〗 成语典故: 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史记·孔子世家》
〖迟迟吾行〗 成语典故: 孔子去齐,接淅而行;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 《孟子·万章下》
〖楚弓楚得〗 成语典故: 楚共王出猎而遗其弓,左右请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 汉·刘向《说苑·至公》楚人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 《孔子世家·好生》
〖出何典记〗 成语典故: 寐与周公通梦,静与孔子同意,师而可嘲,出何典记。 《后汉书·边韶传》
〖出乎其类,拔乎其萃〗 成语典故: 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战国·邹·孟轲《孟子·公孙丑上》
〖出疆载质〗 成语典故: 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出疆必载质。 《孟子·滕文公下》
〖聪明睿智〗 成语典故: 聪明睿智,守之以愚。 《孔子家语·三恕》
〖出类拔萃〗 成语典故: 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孟子·公孙丑上》
〖春秋笔法〗 成语典故: 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 《史记·孔子世家》
〖成人之善〗 成语典故: 夫君子成人之善,不成人之恶,微吾子言焉,吾弗之闻也。 《孔子家语·五仪解》
〖啜菽饮水〗 成语典故: 君子啜菽饮水,非愚也,是节然也。 《荀子·天论》孔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 《礼记·檀弓下》
〖存亡续绝〗 成语典故: 天生孔子不后周,不先周也,存亡续绝,俾枢纽也。 清·龚自珍《古史钩沉论二》
〖道不同,不相为谋〗 成语典故: 道不同,不相为谋。 先秦·孔子《论语·卫灵公》
〖丹赤漆黑〗 成语典故: 丹之所藏者朱,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孔子家语·六本》
〖道大莫容〗 成语典故: 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 《史记·孔子世家》
〖导德齐礼〗 成语典故: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先秦·孔子《论语·为政》
〖负手之歌〗 成语典故: 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於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既歌而入,当户而坐。子贡闻之曰:‘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梁木其坏,哲人其萎,则吾将安放。夫子殆将病也。’遂趋而入。[下续示例] 《礼记·檀弓上》
〖放言高论〗 成语典故: 尝读《孔子世家》,观其言语文章,循循莫不有规矩,不敢放言高论。 宋·苏轼《荀卿论》
〖孚尹旁达〗 成语典故: 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问玉》
〖各不为礼〗 成语典故: 帝师释迦之徒,天下僧人师也;余孔子之徒,天下儒人师也,谓各不为礼。 《元史·孛术鲁翀传》
〖革凡成圣〗 成语典故: 老子、周公、孔子等虽是如来弟子,而为化既邪,止是世间之善,不能革凡成圣。 南朝·梁武帝《敕舍道事佛》
〖过市招摇〗 成语典故: 居卫月余,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 《史记·孔子世家》
〖观于海者难为水〗 成语典故: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孟子·尽心上》
〖观者如堵〗 成语典故: 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 《礼记·射义》
〖观者如堵墙〗 成语典故: 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 西汉·戴圣《礼记·射义》
〖寒耕热耘〗 成语典故: 彼善为国者,使农夫寒耕暑耘,力归于上。 《管子·臣乘马》民寒耕热耘,曾不得食。 《孔子家语·屈节解》
〖画虎不成反类犬〗 成语典故: 如君懋《隋书》,虽欲祖述商周,宪章虞夏,观其所述乃似《孔子家语》、临川《世说》,可谓画虎不成反类犬也。 唐·刘知几《史通·六家》
〖虎口逃生〗 成语典故: 孔子曰:‘然,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疾走料虎头,编虎须,几不免虎口哉。 《庄子·盗跖》
〖黄口小儿〗 成语典故: 孔子见罗崔者,所得皆黄口小雀。夫子问之曰:‘大雀独不得,何也?’罗曰:‘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 《孔子家语·六本》
〖虎口余生〗 成语典故: 孔子曰:‘然,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疾走料虎头,编虎须,几不免虎口哉。 《庄子·盗跖》
〖毫末不札,将寻斧柯〗 成语典故: 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焰焰不灭,炎炎若何?涓涓不壅,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网罗;毫末不札,将寻斧柯。 《孔子家语·观周》王肃注:“札,拔也;寻,用者也。”
〖河目海口〗 成语典故: 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独立于东郭门外。或人谓子贡日:‘东门外有一人焉,其长九尺有六寸,河目隆颡。’ 《孔子家语·困誓》孔子海口含泽。 《孝经援神契》
〖黑牛生白犊〗 成语典故: 宋人有好行仁义者,三世不懈。家无故黑牛生白犊,以问孔子。孔子曰:‘此吉祥也,以荐上帝。’ 《列子·说符》
〖虎兕出柙〗 成语典故: 孔子曰:‘……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论语·季氏》
〖闳意妙指〗 成语典故: 《孝经》者,曾子以后,支流苗裔之书,平易泛滥,无大疵,无闳意妙指,如置之二戴所录中,与《坊记》、《缁衣》、《孔子闲居》、《曾子天圆》比,非《中庸》、《祭义》、《礼运》之伦也。 清·龚自珍《六经正名》
第2个回答  2009-06-26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3978952.html?si=2
与孔子有关的成语:(1)至圣先师 (2)有教无类 (3)见贤思齐 (4)慎终追远 (5)举一反三 (6)温故知新 (7)见义勇为 (8)怨天尤人 (9)韦编三绝
与孔子有关的成语故事:
■尽善尽美:形容好到极点,毫无缺陷.
孔子在齐国,有机会欣赏到他认为最美妙的音乐[[韶]]. 谓其"尽善矣,又尽美也!"而后大受感动,一连好多天老是想着它,吃肉也没有味道了.三月不知肉味,原是形容孔子对于音乐入迷的情况.后人却借它来形容贫穷,真是怪哉.
■侃侃而谈:不慌不忙地谈着
在周代的等级制度中,孔子的地位相当于下大夫. 孔子是个一举一动都力求合乎周礼的人.他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在家乡,他显得温和恭顺,好像不会说话;在朝见场合,却长于谈论,有些谨慎罢了;在朝廷上,国君不在之时,他与同级官员说话,侃侃而谈,理直气壮;同上级说话,和颜悦色;君主来了,既恭敬而又不安,非常之小心.
■不舍昼夜: 表示时间不停地流逝之意.
孔子的时间观念强,曾对着河流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光阴一去不复返啊!就如河水这样昼夜不停地奔流吧!
时间如流水,一定要珍惜.孔子之所以青史留名,是因为他懂得:时间就是财富啊!
■道不拾遗:形容社会风气道德良好.
孔子在鲁国当了几任官,他在任之时,鲁国政治有了极大改良:卖东西不讨价还价;掉了东西不必惊慌,老百姓都有自已的人格,不肯拾起收为已有.
■登堂入室:表示已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是已得到老师专授指点.
孔子的弟子子路,为人刚勇,一日在孔家弹瑟,瑟声中带有杀气,犯了孔子的大忌--仁.孔子自然不喜欢,又不便发作,就不满道:"子路弹瑟的本领已经登上厅堂,但尚未能进入内室.他为何要在我家弹瑟啊? 无聊!" 孔子的众弟子一听老夫子对子路不满,马上就改变对子路的看法和态度,越来越鄙视他.
两个启示:在别人家里最好安份些;
对于头儿,要懂得投其所好才是啊!
■道听途说: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涂同途)
意为:从道路上听来一些没有根据的话,就在道路上不负责任地传播,这种道德作风是要不得的.
有很多类似的玩艺,被人一本正经地转来转去,实际上这些谣言里漏洞百出,只要自己稍微认真想一想、查一查,就能够看出其中的谎言成分,然而很多人却信以为真,乐此不疲。是我们自己太脆弱太轻信还是网络里情绪的煽动太容易?要警惕啊!
■发愤忘食:形容学习努力,工作勤奋.
楚国某县尹问孔子弟子,请他谈谈对孔子的看法,弟子木讷小心,一言不发,县尹只得怏怏而回.孔子得知后,很不高兴,怨道:你为什么不说:我的老师是个发愤忘食,乐而忘忧的好学者啊!弟子一听马上明白,愧道:"老师,是我糊涂啊,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今后若有人再问我,我必遵师嘱答之." 孔子一听舒服,欣然笑道:"好,好,好."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可孔夫子都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吹一把,真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啊!
■鸣鼓而攻:形容声讨犯罪的人.
孔子弟子冉求在朝中干活,准备试行新法,向孔子请教,孔子刚好是站在保守一边,于是气愤无比,把冉求骂个狗血淋头,冉求一再坚持自已的改革,于是孔子对众徒发出追杀令:冉求不是我的门徒,你们一起向他攻击吧!"[[ 论语.先进篇]]"求,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哇靠,人多力量大,自古都是人多胜人少,以强凌弱的风格早已定型.
你的社会关系如何? 你有硬梆梆的后台吗?你的朋友多吗? 如果没有,可得小心行事,洁身自好呀!
■以强凌弱:凭借强力欺负弱小.
跖,一奴隶起义首领,士大夫蔑称起义者为盗.孔子想游说盗跖走入正途,于是斗胆找了他,不料惹来盗跖一阵乱骂,骂得孔子是眼光失神,脸色如土,满怀感羞啊! 来,那些看着孔夫子就烦的人们有机会了,跟着盗跖英雄一起骂:
"你这死夫子,你不劳动却吃得香,不纺织却穿得好,整日摇唇鼓舌,惹是生非,迷惑天下君主,虚假做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之举,以求得封候,求得富贵,你就天下最大的盗.尧,舜兴起后,设立百臣,商流放国君,周武王杀死商纣,从此社会都是以强凌弱.你所说的那一套,是我所唾弃的,不能保全人的本性,都是奔走钻营,虚伪巧诈的东西.
天下人为啥不叫你盗丘,而叫我盗跖!你这个罪大恶极的人,赶快滚回去,不然,我将用你的肝拿来加菜配酒吃了哈!"
■东家之丘:比喻不认识身边著名人物.
孔子名丘,老家山东,几千年来几乎无人不知.然而他在世时,并没有如此名气.[[孔子家语]]说:孔子的西邻住着一老头,却不是邻居是啥大人物,每次提到孔子都会直呼其小名,说是俺东家之丘如何如何.

诲人不倦、不耻下问、寓教于乐、有教无类、举一反三、温故知新、杀身成仁、察言观色、欲速不达、三人行,必有我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歌颂孔子的诗:
《经鲁祭孔子而叹之》
——唐·唐玄宗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悲哉孔子没》
——宋·王安石
悲哉孔子没,千岁无麒麟。
蚩蚩尽鉏商,此物谁能珍。
汉武得一角,燔烹诬鬼神。
更以铸黄金,传夸后世人。

《孔子》
——宋·王安石
圣人道大能亦博,学者所得皆秋毫。
虽传古未有孔子,蠛蠓何足知天高。
桓魋武叔不量力,欲挠一草摇蟠桃。
颜回已自不可测,至死钻仰忘身劳。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6344597.html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6-07-06
诗如

我本楚狂人,凤歌过孔丘。这个只是稍微关联到而已,主旨不再讲孔子。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这个是讲孔子的作者李隆基。

成语, 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 三月不知肉味 微言大义 等等

我就知道这么多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2-05-24
歌颂孔子的诗:
《经鲁祭孔子而叹之》
——唐·唐玄宗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悲哉孔子没》
——宋·王安石
悲哉孔子没,千岁无麒麟。
蚩蚩尽鉏商,此物谁能珍。
汉武得一角,燔烹诬鬼神。
更以铸黄金,传夸后世人。

《孔子》
——宋·王安石
圣人道大能亦博,学者所得皆秋毫。
虽传古未有孔子,蠛蠓何足知天高。
桓魋武叔不量力,欲挠一草摇蟠桃。
颜回已自不可测,至死钻仰忘身劳。
与孔子有关的成语:(1)至圣先师 (2)有教无类 (3)见贤思齐 (4)慎终追远 (5)举一反三 (6)温故知新 (7)见义勇为 (8)怨天尤人 (9)韦编三绝

有关孔子的成语和古诗
〖拔萃出类〗 成语典故: 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语出《孟子·公孙丑上》〖拔萃出群〗 成语典故: 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孟子·公孙丑上》〖百福具臻〗 成语典故: 伏望陛下每以汉文孔子之意为准,则百福具臻。 《旧唐书·李藩传》〖博古通今〗 成...

有关孔子的成语
【诲人不倦】读音huì rén bù juàn,意思是指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出自《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韦编三绝】读音wei bian san jue。韦: 熟牛皮;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孔子为读《周易》而多次翻断了编联...

有关孔子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和孔子相关的成语及故事有哪些
有关孔子的成语故事有:以貌取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教无类、不耻下问、温故知新、闻一知十、举一反三、丧家之犬、道不拾遗、名正言顺、不舍昼夜、见贤思齐、择善而从、当仁不让、成人之美、三思而行、察言观色、后生可畏、乐以忘忧、杀鸡焉用牛刀等等。杀鸡焉用牛刀的故事 春秋时期...

关于孔子的成语
关于孔子的成语有:见贤思齐、举一反三、巧言令色、后生可畏、诲人不倦。1、见贤思齐 读音:jiàn xián sī qí。释义: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向他(她)看齐。出自:《论语·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举一反三 读音:jǔ yī fǎn sān。释义:从懂得的一...

有关孔子的成语有哪些
至圣先师、有教无类、见贤思齐、慎终追远、举一反三、温故知新、见义勇为、怨天尤人、三缄其口、岁寒松柏、韦编三绝。

论语中有关孔子的成语 急用!!!
〖博古通今〗 成语典故: 吾闻老聃博古知今。 《孔子家语·观周》〖拔类超群〗 成语典故: 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语出《孟子·公孙丑上》〖不劳而获〗 成语典故: 所求于迩,故不劳而得也。 《孔子家语·入官》〖不能赞一词〗 成语典故: 至于为《春秋...

出自《论语》的27个成语典故,值得收藏
1.【有教无类】[出处]子曰:“有教无类。”(《卫灵公》)<释义>不论什么人都给以教育。此教育理念为孔子所倡导,在教育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有教无类'的意思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2.【诲人不倦】[出处]子曰:“诲...

形容孔子的成语有哪些
4. 谦谦君子:孔子一向以谦虚的态度对待知识和人们,这一成语用于形容孔子谦和恭敬的姿态。接下来对以上内容进行解释:博闻强识:孔子广泛学习各种知识,精通六艺,即诗、书、礼、乐、易、春秋。他对古代文化典籍有深入的研究和理解,记忆力惊人。这一成语准确形容了孔子的学识渊博和才华横溢。诲人不倦:...

请写出与孔子有关的成语。(
与孔子有关的成语:(1) 犯上作乱:“不好犯上,而好作乱,未之有也.”(《学尔篇》)释: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2) 巧言令色:“巧言令色,鲜矣仁!”(《学尔篇》)释:花言巧语,伪善的面貌,这种人,“仁德”是不会多的.(3) 言而有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与孔子有关的成语故事
与孔子有关的成语故事如下: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知难而退,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

相似回答